人民视频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视频
A. 好律师猎律网创始人赵宪明参与主编的《建设“法治中国”有突出贡献百名法学家》,都有哪些人专家委员
“好律师”作为编委会委员单位,好律师创始人:赵宪明先生为编委会委员;参与出版《建设“法治中国”有突出贡献百名法学家》一书《影响中国法治建设进程的百位法学家编委会》由法学泰斗李步云任主任,江平: 前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张文显:中国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为顾问;委员为:
李林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
王利明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
赵秉志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原则
卞建林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
马怀德 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韩大元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莫纪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
吴玉章 中国法律史学会会长、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主编
黄进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沈四宝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法学研究会会长
何勤华 中国外国法制史学会会长、前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
顾功耘 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
卓则渊 中国法理学、行为法学会副会长、中央党校政法部主任
赵宪明 好律师网(前身为猎律网,战略升级为好律师网)创始人
B. 小学生怎么写百家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的观后感
组织推动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制宣传活动,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回教育,就是要把答“双百”活动放到全面依法治国大局中来谋划,努力使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成为联接 “四个全面”的纽带,助力“四个全面” 协调推进。
在各级宣讲对象中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以法治精神凝心聚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上不断见到新成效。
C. 姚建宗的荣誉和奖励情况
2015年《法学研究及其思维方式的思想变革》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2014年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第六批);
2014年《法学研究及其思维方式的思想变革》获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13年《法律的政治逻辑阐释》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2010年度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任首席专家;
2009年4月第一届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
2008年《法治生态环境》荣获第二届钱端升法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08年被评为全国“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最佳宣讲奖;
2006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等确定的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6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获得资助;
2005年“法学理论教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年12月,“法学理论教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吉林大学2004年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004年12月,“法学理论教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吉林省2004年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2003年,《生活的场景与法治的向度》,司法部2002年法学教材和法学科研优秀成果奖优秀奖;
200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奖励;
2001年7月,“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教育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1年4月,“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1年1月,《法律与发展研究导论》获吉林省第5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2001年12月,《法律与发展研究的理论倾向》,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二等奖;
2001年1月2日,《法治与良知》,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二等奖;
2001年1月2日,《法治的多重视界》,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二等奖;
2000年12月7日,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项目奖励;
2000年7月19日,被评为东北地区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1998—2000年度优秀编辑;
2000年3月,《国外政治发展研究述评》,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优秀奖(最高奖);
1999年12月,《法律与发展研究导论》,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第六次优秀著作奖专著优秀奖(最高奖);
1999年11月30日,荣获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
1999年8月14日,《法律与发展研究导论》,1998年度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一等奖;
1998年12月,《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法学论文二等奖;
1998年1月,《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吉林大学199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特等奖;
1998年1月,《法律制度构造论》,吉林大学199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1998年12月,因“八五”以来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成绩显著而获奖;
1996年1月,《“法治经济”解析》,吉林大学第四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优秀论文奖;
1993年11月,《略谈法的价值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最根本价值》,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第三次优秀科研成果奖优秀论文奖。
D. 怎样写开题报告
给你一个模板吧,照着写就行了~~~~~~~~~~~~~·
《开题报告格式》
xx大学城市学院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包括选题的意义、可行性分析、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预期结果、研究进度计划等)
题 目
姓名(学号)
分院(系)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二OO 年 月 日
开 题 报 告(小三号字)
论文题目(四号字)
中文题目:电 力 企 业 侵 权 损 害 赔 偿 的 经 济 分析(小四号字)
英文题目:Times New Roman
报告结构(四号字)
(开题报告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本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各构成部分的标题和内容进行细微调整,要求:不少于3000字,注意:六、七部分不计算字数。)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三、 论题的研究方法
四、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措施和建议
五、 论文的进度安排
六、 论文的写作提纲
七、 参考文献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四号字)
示例:(小四号字)
1. 现有侵权法对侵权损害的认识与解决
(1)台湾与大陆侵权法律制度的比较
(2)我国理论界关于某些高度危险作业的归责原则的争论
(3)法经济学对侵权法的新启示
2.存在的问题
《民法通则》第123条的规定显得过于超前,造成司法实践的矛盾和问题。
(内容小四号字)
二.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四号字)
(内容小四号字)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四号字)
(内容小四号字)
例如:法哲学、法社会学、经济分析法学、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实证分析、博弈论、成本收益论等等,可根据具体情况对论文的总体思路和布局进行调配。
四.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措施和建议(四号字)
(内容小四号字)
五、论文的进度安排(四号字)
第一周。。。。。。选题、查阅资料(小四号字)
六.论文的写作提纲(四号字)
前言(小四号字)
一、问题的提出
(一)、权利冲突及其解决--现有侵权法对高度危险作业侵权损害的认识与解决
1、法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
(1) 对损害负有责任的产权制度
(2) 对损害不负责任的产权制度
2、侵权法经济分析方法的发展
(二)、方法的改变--侵权行为经济分析方法的发展
二、电力人身伤害侵权的法经济学分析
(一)、对电力人身伤害高度危险作业的定义、界定
1、 建立模型,效用比较的可能性,信息成本与意识的培养
(1) 对损害负有责任的产权制度
(2) 对损害不负责任的产权制度
2……………………………
(二)、问题的相互性,借科斯的观点提出基本立足点
三、得出的分析结论
(一)
1、
(1)
。。。。。。。
四、………………….
结语
七.参考文献(四号字)
著作类(小四号字)
1.[美>道格拉斯G·拜尔、罗伯特H·格特纳、兰德尔C·皮克著,严旭阳译,《法律的博弈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著,刘守英等译,《财权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美> 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著,张军等译,《法和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美>李查德·A·波斯纳著,蒋兆康译,《法律的经济分析》(上、下),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7
5.曾世雄著,《损害赔偿法原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6.王利明著,《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7.汪治平著,《人身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8.王成著,《侵权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王利明、杨立新编著,《侵权行为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0.吕忠梅、刘大洪著,《经济法的法学与法经济学分析》,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
论文类
1. R·H·Coase(1960),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Ⅲ, Oct
2. 许宏涛,台湾侵权行为法修正之分析,法学家,2002(3)
3. 时显群,西方经济分析法学在中国,现代法学,2002(1)
4. 樊静、张钦润,从"华航"空难谈高度危险作业的损害赔偿,当代法学,2002(11)
5. 闫晓丽,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问题探讨--第三因素介入的因果关系认定,当代法学,2002(12)
6. 叶玉,民事归责的经济分析--论"最便宜避免方"的规则,当代法学,2002(4)
7. 许传玺,中国侵权法现状:考察与评论,政法论坛,2002(1)
8. 钱弘道,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法学研究,2002(4)
9. 汤维建,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法学适用,2002(6)
10. 单国军,民事举证责任倒置研究--兼谈民事举证责任的"正置",法律适用,2002(2)
11. 戚燕方,论电力企业民事侵权责任类型之选择,法学家,1998(3)
12. 叶峰、叶自强,推定对举证责任分担的影响,法学研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