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超道德

超道德

发布时间: 2020-12-21 04:45:47

Ⅰ 超道德的概念

越过道德的底线

Ⅱ 关于超道德价值的理解

不知道“超道德价值”具体。不过,道家的还没有做到“超”。道家的天人合一讲究的是非常普遍的价值观 没有“出世”

Ⅲ 前道德,道德和超道德的差别是什么,关系是什么

后人附会的说法不必深究,知道道 德就行了

Ⅳ 什么叫超道德

“道德”是在“温饱”的经济基础上的一种上层建筑,是人的精神领域的一种什么叫不食嗟来之食?!

Ⅳ 伦理学超道德 含义

个人的行为是否道德取决于它是否满足了道德义务所要求的,而不取决于它是否满足了超道德的要求。满足了道德义务的行为是道德的行为,违反了道德义务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而没有违反道德义务的行为或者不为道德义务所禁止的行为则是道德上可允许的行为。将超道德的行为混同于道德义务会导致超道德的。
超道德的行为( supererogation)指的是超出道德义务所要求的行为。“超道德的(supererogatory)一词的英文解释是“beyond the call of ty”(“超出义务要求的”) 。该词最早出现在拉丁文的《新约全书》中。在罗马天主教的传统中,超道德的行为指的是超出上帝要求的行为。《新约全书》“歌林多前书”第7章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每个人都有选择结婚的自由,但果选择保持独身以更好地侍奉上帝则是更好的高尚的行为,后者被神学家视为超道德的行为。超道德的行为有两个特征:
第一,行为主体道德上没有义务非得采取这样的行为。换言之,行为主体不采取这样的行为上是可允许的。
第二,这样的行为是有价值的行为,值得赞美和歌颂。超道德的行为往往也是英雄式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但超道德的行为应当遵循自愿的原则。一旦我们将这些英雄式的行为视为道德义务,它们就成为了超道德的要求。

Ⅵ 哲学领域的“超道德”概念的定义是什么

冯先生说道家门徒嘲笑孔子的话,也对也不对:道家经典《老子》亦名《道德经》(或《德道经》)!道家言“道”,为一切本体;言“德”,为各人从“道”多多少少承受而来的素质。
但儒家所谓道德,却是人间伦理,是社会性的,而不是道家那种“法自然”的——“法自然”并非说“道”以外还有个“自然”,而是说“道”只按自己的方式运行:所以道家是“以自然为本”的,儒家却似乎“以人为本”!当然,儒家其实“以天为本”,这“天”是人格化的自然,有“上帝”特征,但儒家只讲“天命”,对这上帝本身则不大深究……
道家做了儒家不愿深究的事,这就是所谓“超道德”了!冯先生指出的这一点,与一楼所说的“超道德”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二、三楼说的则不错。
其实,与其说道家等学者“超道德”,不如说儒家等学者“超自然”,因为人类社会其实的确是“超自然”运行的——已经挣脱自然法则混沌性的束缚,所谓“文明”,所谓“生产力”,就是人类“超自然”的基础和根据!
而“超道德”这一概念,其实所起的应该是“思想解放”的作用,旧的意识形态如何冲破,可以“实事求是”、“摸着石头过河”,但这样缺乏理想引导会迷失方向的!理想从哪里来?就要对社会本身作反思,就要把社会放在宇宙自然中来作终极性的反思——不考察自然的哲学不是全面的哲学,儒家回避自然也许是社会使命急迫造成的;然而不解决社会人生问题也不是可靠的的哲学,只有社会性的实践证明可行此哲学才能被接受为公理——中国历史上“儒道互补”,后来又儒释道三教互补,但主流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它居然还企图成为当今的主流思想哪!就是因为它有“超自然”的力量!这是说,它对社会有极其深刻的理解和和极其精妙的谋划。

Ⅶ 再读《中国哲学简史》,对超道德价值有点疑问

超道德价值究竟是什么或者说都有哪些方面?
超道德价值,一般指盲从回,,即无代价,无理由相信答一种思想
一个人要成为“人”必然要有它么?
这个是错的,人的思想主要是靠环境的影响,人是通过学习认知这个世界的
并不是靠信什么而成人的
而且,冯老的话,“绝缘”,是不是有点太绝对了?
至于这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你认为那些限于尘世事务的人其实他认为你才是精神事务绝缘
到底谁对谁错,这种东西没有审判,这是说可能有些适应当时的环境,有些反之,
就向一颗石头有人觉得它价值连城有人觉得一文不值

Ⅷ 什么是超道德价值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提到,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的”价值。

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有人会倾向于把超道德价值叫做宗教价值。这种价值并不限于宗教,除非此处宗教的含义与前面所说的不同。

例如,爱上帝,在基督教里是宗教价值,但是在斯宾诺莎哲学里就不是宗教价值,因为斯宾诺莎所说的上帝实际上是宇宙。

超道德价值是将个人与宇宙联系在一起,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准则合乎社会的规范,特别是当社会规范的存在仅仅是维护社会安稳而规定的时候。

如孔子,孔子除了对经典作出新的解释以外,还有他自己的对于个人与社会,天与人的理论。个人与社会是道德价值,而天与人的理论属于超道德价值。

超道德价值,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

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即为超道德价值。

(8)超道德扩展阅读

道德价值是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当人不存在了的时候,道德价值就失去了意义。而追求超道德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对自我生命的超越。

冯友兰先生相信人有超道德价值的追求,是基于他对西方哲学家斯宾诺莎理论的摩拜,斯宾诺莎虽然是无神论者,但他认为自然本身就是神的化身。冯友兰先生所秉持的这一观点,本质上是也就是对充满神秘色彩的大自然的敬畏。

一方面,哲学家们都是无神论者,包括冯友兰先生。他们除了相信自己之外,根本不相信这个宇宙中还有超越人智慧和能力的生命,另一方面,他们却把大自然神化,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奉劝人们敬畏它。也就是追求超道德价值。

Ⅸ 超道德为什么不是道德

谁是小人,谁是君子,谁缺德,谁崇德。在这个言必讲体统、行必称礼仪的文明古国,向来就被区分得泾渭分明: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舍生取义,小人见利忘义。”
——孔子以义为标准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孟子认为仁最重要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荀子则以修养为重
……
君子道德高尚,小人道德卑劣。这些述之以语、施之以行的论说,形成了最原始的道德舆论。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说尚未兴起之前,这样的道德舆论有着巨大的社会教化功能,使人见贤思齐、见恶思悔。犯道如犯法,这样,舆论就好比时下学校之校规、社会之
法律
。但古之有小人,学生时有被取分,公民常有被判刑。这说明这三种规范并非至善之举,都存在着局限——它们共同的局限在于不能在潜意识中促进一种向善的自觉。
冲着这种局限,我突发奇想,能不能找到一种没局限的道德舆论,更好的指导人的行为?这可能是一个乌托邦,但我还是迷迷糊糊地顺着这条通向桃花源的小溪,摸索这个空想之国的雏形——超道德。
我不知道“超道德”在词典中是怎样解释的,为不引起争端,先在本文的范围内给“超道德”下一个定义:它是一种在人脑的道德意识中潜隐着的,却又无时不在的,超越一切常规舆论、条律、集体惯性、公众伦理的道德观念。
定义分两个重心:一、潜隐而无时不在;二、超越常规伦理。
潜隐而无时不在,即它的不现形性。超道德不存在一套像传统伦理那样细锁而尽人皆知的舆论规范,也不像法律那样有一个完善的对照版本。它在指示人的道德行为时,不借助于条律的反射信号,它只忠实于它的行为主体——人,超道德的人。打个比方来说明这种特性:比如遇到一只受伤的鹰,我把它放了。“我把它放了”这种行为,不是出于“惜生护生”的传统舆论规范,也不是出于对旁人谴责的畏惧,更不是出于一种伪善。总之,你找不出这个行为的动机,外界监控系统的存在与否对这种行为没有丝毫的影响,它纯粹是一种近乎本能的行为。这就是潜隐而无时不在。
超越常规伦理规范。这点很容易理解,就是把一切常规伦理道德的底线看得模糊,对它的界线更不在意。还是用打比方来说明:学生的考试成绩,60分为及格线。同是这样一条线,在中层生乃至下层生的视野里非常清晰,在上层生那里却变得多余而毫无意义。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同理,常规伦理就是人们眼中的及格线,一般的道德追随者死盯着它,甘之若饴。超道德主义者如上层生,举眼望天,大步跨过,毫无意识,却出之愈高。
在古代的伦理道德中,有一条从表面上看非常接近这里所说的超道德主义:就是孔老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遵照这个标准,人的道德行为从自身的意愿出发,完全脱离了公众舆论规范,把行为建立在主体感受上来,对他人实行一种平等的对待。表面看去,这个标准非常完美。但问题在于,“不欲”的内容,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道德水平和对自身的修养苛求程度,有不同的质量,这个质量的参差不齐,保证不了这个道德行为至善的结果。况且,“不欲”的成分,主体人参照的仅仅是自己的利益得失,相对于公众舆论来说更加狭隘,相对而言更不足取。
下面,论述超道德行为的境界,进一步阐发它的优越性。
在西方哲学中,超道德近似于弗洛伊德精神结构三分法中的“超我”部分。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
对应地,我把没有接受过道德教育的,原始层次的道德群体归为本我状态;把接受了传统的道德伦理教育并甘之若饴的道德群体归为自我状态;把超道德这个处在食物链最高级的崇高群体归为超我状态。三者所对应的境界的高下就清明若揭了。
超道德在电影《英雄》中表现得很酣畅:
无名与秦王论剑,道出了剑客的三种境界:手中有剑,心中无剑;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
剑在手中者为下,杀人以刃;剑存乎于心间者为中,杀人以气;手、心皆无刃者为上,杀人于无形。这是剑道的高下。相对应地,无道者为下,有道者为中,超道者为上,这是道德的三种境界。
文章写到这里的时候,我似乎一下子从桃花源中回到了现实,寻遍所有的小溪,都找不到那个进入桃源的小洞。写这篇文章似乎失去了所有的现实意义,因为我无法为读者指明通向这个境界的具体途径。就像只给出了建筑蓝图,却给不出设计的具体方案。我本想用弗洛伊德的超我的定义——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来指出途径。但一细想,发现不妥。首先道德规范本身对个人没有绝对的约束力,拿一个没有强约束力的对象要求一个社会群体来把它自觉提升(内化),这是多么的不现实。再者,价值观念又是一种异常抽象而难以统一的意识形态,内化又从何着手呢?所以,我只能提出问题,对解决问题我束手无策。
但是,也决不能说,这种空想道德观念的提出一无是处。欧文、傅立叶和圣西门,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最初还不是一样的幼稚可笑,但历史证明了他们的伟大,他们为社会主义捧出了一幅首创性的原始草图,相当了得!就本文而言,至少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完美的道德蓝图,道出了一种境界!

Ⅹ 人类为什么需要超道德价值,比如宗教与中国文化里所谓

最近对宗教问题颇感兴趣,一番思考之后,得到两点体会,请各位评点,但愿不会贻笑大方。 一 宗教的核心是什么? 最初引起我对宗教的兴趣是因为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在各种宗教中,神学家(或宗教学者)和广大教众对这种宗教的看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前者潜心于阐述和发展教义,后者则只关心教条(或戒律)和仪式。以佛教为例,对佛学家来说,佛教是那些据说充满了哲理和智慧的佛经,而对绝大多数信徒而言,佛教就是吃斋念佛、烧香磕头,深奥的佛理在他们那里只剩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果这种差别只是简单和复杂的差别,本不会引起我的注意,让我吃惊的是,在教义和教条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甚至经常充满矛盾。教义说四大皆空,总之活着和死了差不多,却要求信徒不得杀生;高僧说要去除杂念,老太太烧香时却多祈祷保佑来生,多子多福。不独佛教,其他宗教也差不多。我看不出伊斯兰教义和不吃猪肉有什么关系,但后者却是我们识别穆斯林的主要特征。那么犹太教和割礼呢?基督教和十诫呢?共产主义和《中学生守则》呢? 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无论它的教义是多么深奥和复杂,宗教的核心,也就是宗教真正起作用的部分,是它的教条和礼仪。所谓教徒,就是那些遵从这些教条和礼仪的人,这与他们是否知道、理解和接受它的教义,都没有关系。 我的观点可能受到这样的质疑:历史上宗教之间的冲突乃至宗教战争,不正是由教义上的差异引起吗?这难道不是教义发挥作用的证据?对此,我想可以这样回答:在历次宗教战争中,教义分歧只是战争组织者的动员口号,真正使军官和士兵能被动员起来,使战争得以发生的,除了宗教以外的利益之外,是因生活方式的差异而导致的对异教徒的憎恶,而生活方式的差异正是部分地由不同宗教的教条和礼仪的独特性所造成,虽然这种差异常常被使用含有教义的语言来表达。比如,当一个穆斯林指责一个异教徒“不敬神”时,他心里实际上想的可能是:“瞧,这群肮脏的家伙,竟然吃猪肉!”。 二 人们为什么需要宗教? 对于这个问题,我原先看法是:宗教是给人提供世界观的。人必须对世界有某种看法,否则内心便不会平静,无所措手足;有些人可以通过哲学思考获得某种世界观,或者通过阅读和聆听从哲学家那里取得,但是这两种途径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显得太费劲,他们宁愿选择简单而直接的宗教教义作为世界观,而且往往选择他们父母所信奉的那种宗教,因为这更加省事。 但是经过前面的思考之后,我已放弃这种看法,我现在认为:虽然人们的确从宗教获得世界观,但这不是主要的,人们需要宗教,是为了获得教条!而他们之所以需要教条,是因为教条能简化他们的生活。 人天生需要教条。这看起来好像不可思议——难道教条不是对人的意志和行为的约束吗?处处受到约束难道不会使人感到不便和讨厌吗?但是仔细想想,如果没有教条,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多么复杂?我们必须对生活中面临的每件事情进行利益算计和权衡,以便作出最优选择。虽然经济人假设能够得到统计上的支持,生活中的个体并不会真的在每件事情上象经济人那样进行算计,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们按习惯行事,而构成这种习惯的,正是一系列教条。当然,这些教条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被挑选和修正得更加经济;同时,教条一旦形成也会倾向于僵化,从而具有反经济性。 上述观点,可以解释为什么各种宗教教条都具有实用性,这种实用性,已经部分的被上个世纪的人类学家们所揭示。印度和中国盛行佛教和其他主张节欲的宗教,是因为它可以缓解人口压力;伊斯兰和犹太教禁止吃猪肉,是因为非反刍的偶蹄类动物在缺乏块茎植物的情况下会与人类争夺食物;至于十诫的实用价值,更是显而易见。 以上两点看法的意义在于:我们对于一种宗教教义的否弃,并不能成为我们反对这种宗教的理由;当我们要求别人放弃他所遵从的教条时,应该首先考虑什么东西会取而代之;此时此刻,切不可天真地以为:他们将获得启蒙,从此以后理性将指导他们的生活

热点内容
道德不良行为 发布:2024-11-20 07:10:00 浏览:735
交通事故撞死牲畜法规 发布:2024-11-20 07:02:52 浏览:683
刑法惩罚说 发布:2024-11-20 05:48:45 浏览:984
对民法典的实施 发布:2024-11-20 05:47:20 浏览:934
民法典对婚姻财产的规定 发布:2024-11-20 05:23:51 浏览:970
段波民法讲的怎么样 发布:2024-11-20 04:42:20 浏览:637
基层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演讲 发布:2024-11-20 04:39:41 浏览:221
侵权责任赔偿法律规定 发布:2024-11-20 04:39:03 浏览:51
启东法律咨询 发布:2024-11-20 04:23:17 浏览:702
民法学包括哪些内容 发布:2024-11-20 04:07:19 浏览: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