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职业道德的含义包括

职业道德的含义包括

发布时间: 2022-02-27 04:49:58

① 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涵义包括八个方面:
1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遍的认可。2职业道德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3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4职业道德 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5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6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员工义务的要求。7职业道德标准多元 化,代表了不同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8职业道德承载着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影响深远。

② 职业道德的涵义包括那些方面

职业道德的内涵和特征---

职业道德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谓职业道德,内是指从事一定容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职业道德有三方面的特征:
(1)范围上的有限性。任何职业道德的适用范围都不是普通的,而是特定的、有限的。一方面,它主要适用于走上社会岗位的成年人;另一方面,尽管职业道德也有一些共同性的要求,但某一特定行业的职业道德也只适用于专门从事本职业的人。
(2)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由于职适应的业分工有其相对的稳定性,与其相职适应的职业道德也就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形式上的多样性。职业道德的形式,因行为而异。一般来说,有多少种不同的行业,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职业道德。

③ 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包括哪些

会计职业道德主要内容有八项,包括以下方面:
1)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热爱内会计工作,安心本职容岗位,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2)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
3)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4)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5)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6)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
7)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
8)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④ 职业道德的含义及特征

一、职业道德的含义:
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符合自身职业特点的职业行为规范,是人们通过学习与实践养成的优良职业品质,它涉及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二、职业道德的特征:
1.职业性。职业道德必须通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来体现。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从事工作的人群中,适用范围最为广泛。
2.普遍性。职业道德具有从业者共同遵守基本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普遍性特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团队合作、遵守职业纪律、遵守所在国法律、勤俭节约、奉献社会等精神,都具有世界职业道德的特征。
3.鲜明的行业性和多样性。职业道德是与社会职业分工紧密联系的,各行各业都有适合自身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征
一、职业道德的含义:
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符合自身职业特点的职业行为规范,是人们通过学习与实践养成的优良职业品质,它涉及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二、职业道德的特征:
1.职业性。职业道德必须通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来体现。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从事工作的人群中,适用范围最为广泛。
2.普遍性。职业道德具有从业者共同遵守基本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普遍性特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团队合作、遵守职业纪律、遵守所在国法律、勤俭节约、奉献社会等精神,都具有世界职业道德的特征。
3.鲜明的行业性和多样性。职业道德是与社会职业分工紧密联系的,各行各业都有适合自身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
4.自律性。具有自我约束控制。
5.他律性。即具有舆论影响的特征。
6.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职业道德反映职业关系时往往与社会风俗、民族传统相联系。
7.实践性。一个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觉悟、良心、行为规范等都必须通过职业的实践活动,在自己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⑤ 职业道德包括哪些内容

职业道德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素质修养。

职业道德的涵义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遍的认可。

(2)职业道德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

(3)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

(4)职业道德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

(5)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6)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员工义务的要求。

(7)职业道德标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8)职业道德承载着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影响深远。

(5)职业道德的含义包括扩展阅读:

职业道德的特点:

1、职业道德具有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每种职业都担负着一种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由于各种职业的职业责任和义务不同,从而形成各自特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

2、职业道德具有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由于职业具有不断发展和世代延续的特征,不仅其技术世代延续,其管理员工的方法、与服务对象打交道的方法,也有一定历史继承性。如“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始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3、职业道德表达形式多种多样

由于各种职业道德的要求都较为具体、细致,因此其表达形式多种多样。

4、职业道德兼有强烈的纪律性。

纪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但它是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规范。它既要求人们能自觉遵守,又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就前者而言,它具有道德色彩;就后者而言,又带有一定的法律的色彩。

就是说,一方面遵守纪律是一种美德,另一方面,遵守纪律又带有强制性,具有法令的要求。例如,工人必须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军人要有严明的纪律等等。因此,职业道德有时又以制度、章程、条例的形式表达,让从业人员认识到职业道德又具有纪律的规范性。

⑥ 职业道德的概念是什么

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专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属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不同的职业人员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了特殊的职业关系,包括了职业主体与职业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职业团体之间的关系、同一职业团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劳动者、职业团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⑦ 职业道德的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奉献社会

(一)奉献社会的含义

所谓奉献社会,就是全心全意为社会做贡献,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最高体现。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他们把一切都奉献给国家、人民和社会。

所谓奉献,就是不期望等价的回报和酬劳,而愿意为他人、为社会或为真理、为正义献出自己的力量,包括宝贵的生命。奉献社会不仅有明确的信念,而且有崇高的行动。

如在国家贸易部表彰的十大劳动模范中,黑龙江鸡西市浸油厂的工人王乙;西藏阿里地区书记孔繁森、被中央军委主席***同志授名为“新时期英雄战士”的李向群。

奉献社会的精神主要强调的是一种忘我的全身心投入精神。当一个人专注于某种事业时,他关注的是这一事业对于人类,对于社会的意义。他为此而兢兢业为,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伟大的奉献社会的精神。

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可以做到奉献社会。

(二)奉献社会精神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与奉献社会精神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其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奉献社会的精神既是一种崇高的首先境界、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是一种基于对事业对工作全身心投入的表现。它既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集中体现了我党的性质与宗旨。搞好市场经济需要人们对事业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无私奉献精神就成为搞好经济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无私奉献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的目标是一致 的。

其次,无私奉献精神作为一种道德追求,具有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因素。市场经济固然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和规则,但不能脱离与政治、文化、道德等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道德和道德调节参透于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有效的道德调节是经济运行的润滑剂。道德调节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将市场主体(企业、个人)经济利益的行为限制在遵守市场规则,尊重人伦常规的范围内,在处理利益关系时追求高尚的道德。所以,无论是正常的市场行为,还是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不能将某些市场观念不适当地扩充到思想道德领域中,不能以完全的功利追求取代无私奉献的精神追求。

再次,无私奉献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统一的。市场经济属于经济活动范畴,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实质是优胜劣汰,而其判定的标准是经济效益。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如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等。

无私奉献精神属于道德活动范畴。在这个领域里,推动人们行为的力量不是物质利益,而是渴望高尚,追求高尚的精神力量。无私奉献精神是从精神动力的高度促进着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行,并使之朝着人类理想的方向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可以使企业和个人改善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实力,从而赢得顾客,赢得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无私奉献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统一的。

总而言之,奉献社会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统一的,其根本目的都是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且无私奉献精神是可以与市场经济共存的,它是从精神动力方面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行。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无私奉献精神非但没有过时,而被赋予了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奉献社会精神对于纠正社会不良倾向的作用。

第一,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有助于抑制极端利已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蔓延。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能够激励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发展和效率的提高,但同时又能够刺激个人欲望的不断膨胀,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地获取金钱的极端利已主义,或是只知索取,不讲奉献的享乐主义,从而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可以抑制某些人私欲的膨胀,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这将有利于市场经济长期均衡的发展。

第二,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有助于弥补市场经济力不能及之处。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要作用,那些可以市场化的营利性事业,在资源配置上占有较大的优势。而那些难以进入市场却是社会所必需的公益性事业,诸如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和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都无法依靠市场本身的力量得到必要的关注。对此,除了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外,也需要一些有余力的企业或个人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积极提供财力、物力、人力支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公益事业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同时又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个人具备了做出奉献的经济实力。因此,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可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之处,对公益事业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第三,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有助于营造互助友爱、安定和谐的社会风气。无私奉献精神,要求在他人危难之际人人伸出救援之手。它可以具体表现为见义勇为,青年志愿者活动,希望工程以及先富后富的扶贫工程等多种形式,为社会奉献出爱心,在社会上扶危济困,营造出一种互助友爱的社会风气,从而大大提高社会凝聚力,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四)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中的最高境界

奉献社会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融在一生事业中的高尚人格。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这四项规范相比较,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中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是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的基础要求,是首先应当做到的。做不到这两项要求,就很难做好工作。办事公道,服务群众比前两项要求高了一些,需要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做基础。奉献社会,则是这五项要求中最高的境界。一个人只要达到一心为社会做奉献的境界,他的工作就必然能做得很好,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

⑧ 简述职业道德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1、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2、职业道德的构成要素:

(1)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遍的认可。

(2)职业道德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

(3)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

(4)职业道德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

(5)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6)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员工义务的要求。

(7)职业道德标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8)职业道德承载着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影响深远。

(8)职业道德的含义包括扩展阅读:

职业道德的特征:

1、职业性。职业道德的内容与职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反映着特定职业活动对从业人员行为的道德要求。每一种职业道德都只能规范本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内发挥作用。

2、实践性。职业行为过程,就是职业实践过程,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体现出职业道德的水准。职业道德的作用是调整职业关系,对从业人员职业活动的具体行为进行规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道德冲突。

3、继承性。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会被作为经验和传统继承下来。即使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同样一种职业因服务对象、服务手段、职业利益、职业责任和义务相对稳定,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的核心内容将被继承和发扬,从而形成了被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普遍认同的职业道德规范。

4、多样性。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标准。

⑨ 职业道德的含义是指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内道德品容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⑩ 职业道德的含义

你好
一、职业道德的含义:
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符合自身职业特点的职业行为规范,是人们通过学习与实践养成的优良职业品质,它涉及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二、职业道德的特征:
1.职业性。职业道德必须通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来体现。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从事工作的人群中,适用范围最为广泛。
2.普遍性。职业道德具有从业者共同遵守基本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普遍性特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团队合作、遵守职业纪律、遵守所在国法律、勤俭节约、奉献社会等精神,都具有世界职业道德的特征。
3.鲜明的行业性和多样性。职业道德是与社会职业分工紧密联系的,各行各业都有适合自身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征
一、职业道德的含义:
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符合自身职业特点的职业行为规范,是人们通过学习与实践养成的优良职业品质,它涉及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二、职业道德的特征:
1.职业性。职业道德必须通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来体现。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从事工作的人群中,适用范围最为广泛。
2.普遍性。职业道德具有从业者共同遵守基本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普遍性特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团队合作、遵守职业纪律、遵守所在国法律、勤俭节约、奉献社会等精神,都具有世界职业道德的特征。
3.鲜明的行业性和多样性。职业道德是与社会职业分工紧密联系的,各行各业都有适合自身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
4.自律性。具有自我约束控制。
5.他律性。即具有舆论影响的特征。
6.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职业道德反映职业关系时往往与社会风俗、民族传统相联系。
7.实践性。一个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觉悟、良心、行为规范等都必须通过职业的实践活动,在自己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望采纳祝你好运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