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小学生道德调查问卷

小学生道德调查问卷

发布时间: 2022-02-27 12:35:19

① 小学生社会公德调查问卷结果感受怎么写

小学生对自己的公德各维度强弱的排序依次为保护环境、诚实守信、爱护公物、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助人为乐。表明学生在保护环境、诚实守信现代美德方面表现更好一些,而助人为乐、文明礼貌这些传统美德有待于进一步保持和发扬。小学生对自己的公德各维度表现选择良好的人占54.6%~75.5%。进一步进行X2检验,公德六个维度等级评价人数差异均显著,说明小学生对自己的公德表现比较认可,小学生公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虽然小学生公德表现良好的人占明显优势,但仍有24.5%~45.4%表现一般和较差的小学生,更值得我们积极关注,尤其是对传统美德的挖掘、保持和发扬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使之在当今社会发扬光大。总之,小学生社会公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这一结论虽然是从小学生自评中得到肯定,但与他评结论相符,也符合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规律[4]。即小学生社会公德表现良好,可能是这一阶段正处在道德认知发展的习俗水平,认为规则都是正确的,努力做个好孩子,这一阶段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向师性明显。
社会公德总分女生得分明显高于男生,且差异极其显著;社会公德各维度上,女生在公德六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男生,除文明礼貌、保护环境外各项差异显著。可以说,在社会公德方面女生明显优于男生。这可能因为:一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女孩子的评价“女子无才便是德”,关注她们德性的养成,而对男孩子的评价是大丈夫、干大事,可以不拘小节,关注他们才能的培养。二是性格差异。女孩子相对来讲胆小怕事,循规蹈矩,很少有越规行为。男孩子则胆大,争强好胜,敢于冒险,容易失德,出现偏差行为。
社会公德总分城区学生高于城郊学生,但不存在显著差异;社会公德各维度上,文明礼貌、助人为乐和爱护公物维度存在区域差异。即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和爱护公物维度上城区优于城郊。这可能因为,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流动人口增多,城郊居住了大量的外来打工者,由于来自不同地区,其价值观具有多元化倾向,反映在道德层面上会良莠不齐,家长的公德行为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城郊居住的打工者,又以暂住居多,流动性大,加上工作的奔波劳碌,很少有时间与周边人沟通交流,生活圈子狭小封闭,没有给孩子营造一个融入周边环境的良好氛围,有的孩子变得孤独、冷漠,不关心周边的人和事。
社会公德总分不存在年级差异;社会公德各维度上文明礼貌维度存在年级差异,其他各维度均不存在年级差异。具体应用方差分析中多重比较方法LSD功能分析发现:四年级与五年级、四年级与六年级在文明礼貌维度存在差异,六年级优于四年级,五年级优于四年级。这可能是因为受年龄特征的影响。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正处于儿童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少数学生开始从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五六年级部分学生初步具有了少年年龄特征,依赖性减少,独立性增强,活动空间除了家庭、学校外,他们更多地独自走入社区公共场所活动,为了被人接纳,融入外界群体,文明礼貌成了第一要义,他们会很自觉地控制自己失礼的行为。
总之,通过这次调查研究发现,(城区和城郊)小学生社会公德表现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小学生社会公德在性别上女生明显优于男生;在区域上城区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和爱护公物维度上明显优于城郊,其他维度没有差异;在年级上,五六年级在文明礼貌维度上明显优于四年级学生,其他维度没有差异。

② 谁知道《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调查问卷(小学生卷)》的标准答案

4 面对失败,我能保持冷静不泄气。

③ 小学生喜欢怎样的思想品德课问卷调查及分析

家长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评价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从尊敬师长、同学交往、文明礼仪、热爱祖国、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等方面评价,不要流于形式,要能够体现孩子的成长足迹。

④ 求一份关于中学生道德行为的问卷调查表

1、你在家经常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吗,你都做过哪些事?
2、家里来客人了专,你能主动问好,属并热情招待他们吗?
3、回家晚点,临时有事,你做到了及时告知家人了吗?
4、见到老师你做到主动问好了吗?
5、走进办公室,你能做到敲门并打报告吗?
6、同学有困难,你能做到热情地施以援手吗?
7、路遇不平的事,你是袖手旁观,还是尽其所能做一点事情?
8、你如何看待街上的那些乞丐?

⑤ 求一份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调查问卷提目

第 1 题 您的年龄? (必答)

1,20岁以下

2,21-30岁

3,31-40岁

4,41-50岁

5,51-60岁

6,60岁以上

第 2 题 您目前的居住地? (必答)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其他省会城市

其他非省会城市

第 3 题 您的身份? (必答)

党政机关人员

在校学生

下岗失业人员

进城农民

出租车司机

企事业单位人员

离退休人员

军警人员

邻街经营业主

其他

第 4 题 您的学历? (必答)

硕士及以上

本科

专科

高中及同等学历

初中及以下

第 5 题 您的家庭结构 (必答)

三代同堂

核心家庭(父母与子女)

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

再婚家庭

隔代家庭

其他类型

第 6 题 你认为好孩子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必答)

成绩优秀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身体强壮健康

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 7 题 平时你最关心孩子的哪方面 (必答)

身体健康

学习成绩

安全

社会交往

品德行为

第 8 题 平时你与孩子的交流 (必答)

每天交流

看自己的工作情况,有时间就交流

孩子出问题了,就交流

看孩子的情绪,情绪好就交流

第 9 题 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科技馆等 (必答)

经常 偶尔 从不

第 10 题 对孩子观看电视的节目内容有否规定 (必答)

规定 不规定 有时规定

⑥ 某校对初三年级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

(1)上述调查结果反映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意识较差;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刻不容缓。[注:答案仅供参考。学生的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①学生原因:同学们的思想道德意识差,没有用正确的道德观来教育自己。②家庭原因:家长没有很好地履行对孩子教育的义务,没有用正确的言行和道德观念来引导和教育孩子。③学校原因:学校和老师对同学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做得不够。④社会原因:国家和社会对同学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够重视,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意识。[注:学生的回答,符合题意即可酌情给分]
(3)“略”[提示:能针对(2)的原因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⑦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调查问卷

数学学科里渗透德育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自古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思想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更是占主体地位。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在教学工作中我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并有了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 数学学科 德育教育 小学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可以介绍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正确使用和生产建设中的作用;二年级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要使学生知道已学过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不能满足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需要,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以及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经常用到;三年级教学“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时,可以介绍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应用;五年级教学“比例尺”时,可以介绍按“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以及按“比例尺”绘制图纸,在建筑、科研、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等。通过教师简明扼要的介绍,学生能把所学新知识同现实生活、今后的学习和国家的建设逐步联系起来,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借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提供的材料,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学生才能开阔眼界,产生学好新知识的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动力。
二、改进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方式直接影响到创新意识的发挥。在实践中,我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循规蹈矩,纯粹靠死记硬背,习惯于通过记忆、模仿获取知识,而不去研究知识的来龙去脉的学生;不善于交往的学生,创新意识明显不强。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做起。
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的习惯。自主学习者的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励的,学习的方法是有计划的或已经熟练达到自觉的,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学生如果逐步形成了自主探索的习惯,其创新思维就水到渠成。
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肯动脑筋、爱动脑筋的学生,思维才有一定的深度,才有创新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提供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空间,问题太具体了,不利学生的创新,问题又空洞了,学生不知从那方面想起;还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能问题一出现就急于寻找答案,这样可能导致让少数学生代替全班同学思考。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不能只关注问题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交流、汇报各自判断、推理、分析或者顿悟、潜能提供了发展空间。
三、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是我们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宗旨。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数学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内涵,阐明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外的关系。
1.充分挖掘数学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
2.结合数学知识,介绍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如结合数学《圆的周长》教学,介绍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准确计算,对学生进行祖国灿烂文明史的教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教学课外活动是建立在小学教学课堂教学基础上的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教学活动。数学活动课非常注重求异、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非常苛刻地要求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更加浓厚的色彩。课外活动强调以自读、自学为主,讨论、释疑为辅,赋予了小学数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更为浓重的色彩,无疑对学生自主、终身学习意愿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后,我设计了一堂活动课。要求学生统计出全班同学的体重,并让他们画出表格,学生对来自身边的数学问题很感兴趣,他们热心地调查,称体重。同时,他们从收集到亲手称一称到的体重中学会了比较数的大小,他们也通过实践活动知道了饮食要合理分配,营养才会均衡,身体才会健康。在学完“时、分、秒”这一课后,我让学生设计一个与时间赛跑的方案,这样利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提出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解决方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教育学生从小珍惜时间,珍惜劳动成果,引发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深挖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让我们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课堂,走进春天,去播种期待,播种心灵,播种真情!去塑造明天的主人,托起未来的世纪。

⑧ 重庆德育网调查问卷我想问问,女儿9岁了,小学3年级。就是爱玩,上课爱讲话,胆子小心里健康吗

一般来说,上三年级的学生爱玩是正常的,九岁时正是爱玩的时候,一般不会把成绩当回事,只是在出成绩的一两天有的沮丧,过几天就忘了。
至于你说的胆小。不知道你平时是怎样教育的。如果总是暗示有坏人把你从父母身边带走之类的语言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压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解救方法是多和新朋友玩。逐渐建立自信。自然就不会胆小了。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