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道德的共同地方
⑴ 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
目的都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
不同
使用的手段不同
⑵ 法律与道德的共同点
法律与道德的共同点如下:
1、都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
2、内容是互相渗透的。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要求常常明文规定在法律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了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内容的五爱以及社会公德的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其他条款和一系列法律中,也直接规定或隐含了道德的要求;
3、二者建立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经济基础基本不变而经济体制有了变化、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的情况下,法律和道德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例如,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了修改,法律、法规正在进行大量的立、改、废,道德也发生了变化;
4、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它们追求的都是社会秩序安定,人际关系和谐,生产力发展,人们生活幸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十四条 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⑶ 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点在于
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点在于都是由社会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思想道德与法律既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但也存在着相互关联的地方,在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结构层次上融为一体。思想道德为法律的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价值准则。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如下:
1、法律是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立法把国家中大多数的政治道德、经济道德、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的普遍要求法律化,使之转变为国家意志,成为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行为规范;
2、法律是道德的非法律化。道德与法律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行为规范,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的大多数道德已经或可以法律化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少数或者某些道德是不能法律化的;
3、某些道德要求既可以法律化也可以非法律化。比如见利忘义、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说明国家法律对于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滞后。
正确处理好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分割或统合。法律与道德二者各有各的边界,道德是道德,法律是法律,有各自发挥作用的范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不能简单偏重于某一个方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⑷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不同点与相同点
相同点是为了让社会有秩序、让人们更和谐。不同点是:道德是约束、纪律是管束、法律是强制。
⑸ 道德和法律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是什么
联系:
1、在发生学上,都由原始习惯脱胎而来。
2、都属于社会规范,只是在规范的程度上有所不同。
3、都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且在很多方面二者是相互转化和渗透的。
4、都是社会控制的手段,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
区别:
1 、产生和变迁不同。法律的产生和变迁更多具有人为的特点;道德的产生和变迁具有自生自发性。
2 、两者表现的具体形式不同。法律是具体的、规范的表现形式,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是成文的。道德体现在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中,道德规范出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日积月累,一般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
3、 两者的实现方式和约束力不同。法律具有国家的强制性.这种强制性在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各环节中体现,道德不依靠强制力,依靠内心信念,习俗、教育力量来维持。
4 、调整的范围不同。可以说大多数的社会关系既可以由法律和道德共同调整,也可以由他们各自调。
5、表现形式不同。法意国家意志形式出现,主要表现在规范性文件中;而道德以社会意志形式出现,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社会舆论。
6、违反的后果不同。道德制裁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统一性;而法律制裁则是十分确定的;道德制裁无须经特定程序;而法律制裁必须有特定机关按一定程序进行。
(5)法律与道德的共同地方扩展阅读
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来说,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十分重要,制定法律规则同样重要。法律与道德二者各有各的边界,道德是道德,法律是法律,它们有各自发挥作用的范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不能简单偏重于某一个方面。
对于法律规则来说,无论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还是社会习俗演化而成的法律,都适用于社会公共行为领域。在法律规则管辖的公共领域,维护社会正义、任何人不得侵犯他人权利是根本要求。
而道德更多涉及个人内心的自我修为,它可以高标特立,但只能针对自己,不能强迫他人。因此,法律以公共利益为指针,道德以效法圣贤为理想;法律讲求的是底线正义,道德追求的是高尚人格。
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律能够为社会道德的生成提供有益制度构架,为个人道德培育提供良好生活环境。法律固然不是道德,但能够净化人们的内心,让人们激浊扬清、去恶存善。
因此,虽然法律规则不等同于道德良知,但可以培育和激发人们的道德良知。一个社会,如果人人都讲规则,都按照法律规则处事,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个不坏的社会,虽然可能还不是一个美好的社会。
而法律要深入人心、发挥作用,也必须符合社会的道德追求。换言之,法律规则要有道德性。这个道德性不是法律规则自身生长出来的,而是法律规则吸收了道德理念,从而彰显一个社会的道德价值。
与此同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提升,可以使人们强化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弘扬社会公序良俗,自觉遵守法律。另外,实践中被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也可能上升为法律规则。
可见,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我们不能简单地分割或统合。使二者绝缘甚至截然对立起来肯定不行,但混同乱用的做法也行不通。应当明确,依靠法律所建立的正义秩序,是任何一个社会都离不开的基础。今天,我们既要赞美道德,更要信奉法律。
法律并不排斥道德,相反,它可以促成道德生长。这个促成不是代替,而是为道德提供一个制度环境。一个法治昌明的社会,才有望成为一个道德纯净的社会。就像是一片良莠不齐的草地,法治犹如一个农夫,用猎枪抵御强权的侵夺,用镰刀去除蔓生的杂草。这样,美丽的道德之花才会芬芳开放。
⑹ 法律和道德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关系:1 道德是法律的理论基础。道德理论、理念,观点等是法律理论、理念等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没有道德理念、思想的更新和发展,……,就不可能形成法律大厦的坚实基础。2 道德是法律的价值基础,是判断、评价法律的价值尺度。3 道德是法律运用的社会基础。法治的形成和实现都离不开道德信念的支持,人们的道德水平越高,守法的程度也越高,选择法律所认可的合法行为的程度也越高。
4 道德是法律的补充。5 法律是道德的承载者,弘扬和发展一定社会道德。6 法律是形成新的道德风貌、新的精神文明的强大力量。作用: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1 道德是法律制定的价值指导。法的创制一般以道德为指导,比如道德的正义、合理等会体现在法律中。2 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促进作用。良好的道德状况有助于法的有效实现。3 道德可以弥补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的不足。法律不调整的社会关系可以由道德加以调整。4 过法律教育和实施活动,可以促进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区别:1 产生方式不同。道德根据 人的自然生活而逐渐产生。法律则由国家机构制定。2 表现方式不同。道德表现为人们的意识、信念和心理通过人们的言论、行为、内心信念、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法律一般表现为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3 实现方式不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社会评价的力量,依靠人们内心信念,内在修养、传统等来维持,通过人们内在的自觉进行,是一种内在强制力。法律具有国家强制约束力。4 调整范围不完全相同。道德调整范围广泛,几乎涉及一切领域。法律主要调整人的行为。5 评价尺度不同。道德评价主要是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如公正观、是非观、荣辱观等。法律则是看合不合法,有效与无效。6 权利义务的特点不同。两者都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者通过权利义务的配置实现社会调控。但道德主要以义务为主体,法律主要以权利为本位。
⑺ 道德与法律的相同点是什么
道德与法律的相同点为其都是由社会生活条件所决定的,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道德与法律的相同点表现为二者之间的纵的联系,所谓纵的联系是指它们和其他社会现象间的共同关系,决定着它们的社会阶级本质和服务的总方向是共同的,因而它们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必然是一致的。
道德与法律都受到一定阶级的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并为实现一定阶级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服务。
(7)法律与道德的共同地方扩展阅读:
道德与法律的共同作用的好处:
在道德与法律的共同作用下,制约国人的言谈举止,规范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一些事情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又受人们的道德所约束。
道德与法律紧密联系,作为同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道德和法律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法律以道德为基础,道德以法律为动力,共同发挥着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价值的功能。
我国法律和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很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倡导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道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律
⑻ 法律与道德等行为规范有什么共同点与区别
ABC都对,因为是对法律区别于道德的三点论述,D之所以不对是因为道德不仅靠舆论约束,也靠自身的约束。
⑼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
在法律的范畴内,来讲到底源是不合适的,在道德底线钱讲法律也是扯淡的,但是我觉得这两个东西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在我看来法律基本上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我记得在法律中有一个规定就是在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公利益的同时要维护良好的道德风尚,这是法律的一条基本原则。
总结:
从这个案子可以看到,就算是法律有时候也不是万能的,更多意义上来讲,法律只是道德的最低限度,那个法律的规定,只是给法律的一个圆场说法而已。
⑽ 法律与道德的相同点和异同点
道德与法律的嬗变 ——法治与德治之历史与现实反思
http://www.pp369.com/by/zflw/fxlllw/245.htm
法律与道德
http://www.ahe.gov.cn/show.asp?Article_Id=1656
法律与道德
http://www.harbinlawyer.com/Article/Class2/Class40/200405/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