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行政立法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立法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发布时间: 2022-03-01 04:38:53

A. 行政立法是否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包括:行政给付、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为、行政裁决等,行政立法不是

B. 行政立法是抽象行政行为

行政立法不都是抽象行政行为,要分情况,只有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管理对回象实施的制定答法律法规的行为等才是,而对于立法机关在行政方面的立法则不属于。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管理对象实施的制定法规、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其行为形式体现为行政法律文件,其中包括规范文件和非规范文件。

C. <辨析>行政立法是抽象行政行为,但抽象行政行为不都是行政立法

对.
抽象行政抄行为是袭指行政主体非针对特定人、事与物所作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行为。它包括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制定发布针对不特定对象、具有反复适用性和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行政行为。
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根据法定权限并按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很明显,前者包括后者.

D. 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2.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行政立法权是一种从属性、补充性和执行性的立法权。只有享有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在其权限内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制定的行政法律规范,在不与宪法、法律以及上级法规相抵触的限度内,才是合法的和有约束力的。也只有严格遵循法定的程序立法才能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公正性。如前所述,实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是行政立法一项重要的艰巨的任务。如果说,依照法定程序立法是民主原则的要求,那么,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性质所决定的。
3.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人民的意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我国立法,从宪法到一般法律、行政法规,再到地方性法规、规章,都应当表达人民的共同意志。现阶段,应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其历史任务。因此,必须坚持民主立法,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听取和考虑利害相关人的意见,建立公开听证、合议制度和专家论证制度,使行政立法具有群众基础和保证立法质量。
4.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必须尊重客观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情况密切结合起来,根据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的要求,既要积极,又要慎重;既要考虑可能性,又要考虑可行性;恰如其分地掌握立法时机,条件成熟的,应及时制定;未成熟的不能急于求成,片面追求“完备化”。这样才有利于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恰当地确认公民的行政权利,正确处理行政权力与公民权益之间、以行政权为核心的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
5.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原则性是立法工作的本质规定性,是法律的基本目的要求。它是维护法律性质,坚持社会主义立法方向,实现法制统一性的基础。

E. 行政立法行为属于 A.抽象行政行为B.具体行政行为C.内部行政行为D.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选A,行政立法行为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以其对象是否版特定为标准,分权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管理对象实施的制定法规、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其行为形式体现为行政法律文件,其中包括规范文件和非规范文件。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内部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内部行政组织管理过程中所作的只对行政组织内部产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因而内部行政行为对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有重大的影响。我国行政诉讼法将其列为不可诉行为之一。

F. 行政立法是抽象行政行为,但抽象行政行为不都是行政立法

行政立法不都是抽象行政行为,要分情况,只有国家行政机关针对内不特定管理对象实施的容制定法律法规的行为等才是,而对于立法机关在行政方面的立法则不属于。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管理对象实施的制定法规、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其行为形式体现为行政法律文件,其中包括规范文件和非规范文件。其本身是一个相对于“具体行政行为”的理论概念,行政诉讼法提出了“具体行政行为”后,理论上就更多地将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作为对行政行为的基本分类。

G. 行政立法与行政执法行为的区别

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专授权法(含宪法)创制属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它通常具有两方面的内容:①国家行政机关接受国家立法机关的委托,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②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有关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亦称“准立法”。

广义的执法是与立法相对应的,而行政执法是狭义上的执法。行政执法是指建立在近代国家权利的立法、执法、司法三分立的基础上的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权,贯彻实施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的活动。

H. 行政立法行为与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和立法机关的区别

你好,所谓行政立法行为,只是对政府制订规范的一种统称。
传统的和严格的三权分立下,立法机关负责制定规则,行政机关负责实施规则,司法机关负责裁判规则。
后来随着行政国家出现,随着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多元,立法滞后性的现象越来越突出,立法无法覆盖的空白区域也越来越多。身为执行规则的行政机关,自然开始具有了解释规则,乃至于开始享有制定规则的权力。这就是和议会立法权并列的行政立法权。
所谓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法学上一般把他列为抽象行政行为的一个特殊类别。
所谓抽象行政行为,指的就是制定规则的行为,制定的规则并非针对个别人、个别事,而是指向所有受规则约束的不特定多数群体。
所谓具体行政行为,恰恰相反,指的是实施规则的行为,运用规则针对个别人个别事,做出有法律效力决定的行为。
行政机关本身既是一个国家政权内的规则实施者,而且也是这个国家法律体系之中的重要立法者。
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规则,法律效力低于议会、国会、人大制定的法律和地方性法规,在我国,行政立法两个最主要的立法成果就是:(1)国务院法制办制定的行政法规;;(2)部委规章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以及省会城市政府规章,以及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较大的市政府行政规章。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