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和利益统一的素材

道德和利益统一的素材

发布时间: 2022-03-01 10:26:45

道德和利益统一的名言名句

道德和利益统一的名言名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补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具体信息:
【出处】孟子《孟子·公孙丑下》
【解释】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参考链接】

http://ke..com/link?url=EpgEpSNhBuK__5nh0XjNHszd8g26Op7u6fXa#4

⑵ "道德与利益"同行的作文素材

老子在《道德经复》中说:"祸莫大制于不知足。"讲的是知足常乐的道理。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说的也是知足常乐的道理。知足常乐,可以说为每个人所熟知,但在现实中又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呢?许多人不可谓不聪明,但却由于不知足,贪心过重,为外物所役使,终日奔波于名利场中,每日抑郁沉闷,不知人生之乐。

⑶ 辩论会,道德与利益能不能共存反方素材

正方:孟子所说:“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也”,那是指当二者一定发生冲突的时候,但是孟子并没有说“二者总是冲突,舍生取义者也”。对方辩友请教您第一个问题,请您告诉在座的各位,当您认为道德追求跟金钱追求不能统一的时候,你到底希望的社会是追求金钱的社会,还是追求道德的社会?请正面回答,谢谢!

反方:我们希望的是一个又有金钱又有道德的礼乐之邦啊,我们在上面辩论的时候,不是已经告诉你们了吗?

正方:《论语·泰伯篇》告诉我们:“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如果金钱和道德一定对立的话,那么在座的外籍选手以及在座的各位国家不是都已经受到耻辱吗?《灯小平文选》告诉我们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提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不正是有邦有道而富且贵的蓝图吗?

反方:对方还是说金钱与道德可以统一,但是没有听到极力追求金钱与极力追求道德却不能统一。对方三辩刚才不承认追求是极力追求,却说可以是拼命追求,如果我为了金钱,拼命追求,杀人放火,算不算也是追求道德呢?

正方:对方辩友,如果我为了追求金钱而拼了老命去奉公守法赚钱的话,对方辩友,这个时候为什么不是“统一”?

反方:耶酥说:“富人进天堂好比骆驼穿过针眼一样困难。”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西方的文化最伟大的流派都认为对金钱的追求与对道德的追求是不可以统一的,对方怎么认为啊?

方:孔子曾经告诉我们:“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才,吾亦为之。”空子认为只要是符合义理,只要能够追求这样的财富,即使是作为一个卑贱的人,也要去做啊。对方辩友如何去面对这样的问题?

反方:孔子也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方辩友是不是认为一个人可以同时做“君子”,又同时做“小人”呢?

正方:对方辩友要来讲远的,我们就来讲远的。在孔子讲这句话的时候,他是一个事实的判断,这“君子”指的上在上位的统治者。他告诉在上位的统治者既要追求道德,又不能够太过火地来追求金钱。换句话说,他这里指的君子应该是在上的统治者,应该要追求金钱与追求道德的统一来治理人民使人民过上一个更好的生活啊!所以对方辩友引用错误。

反方:对方辩友,将追求金钱与按劳分配获得的生产资料混为一谈,按此逻辑通过不择手段牟取暴利的爆发户和一个按劳报酬的普通工人还有什么差别呢?

正方:对方辩友您不要忘记,社会上或许有这样的人存在,但社会上有更多奉公守法诚实纳税的人民,不然的话,还有哪一个国家能够靠人民的税捐来维持他们自己国家的运作呢?

反方:我方早已承认,很多人在遵循道德情况下用合理的手段去获取金钱,这并不代表着一味地追求其中之一。正方:遵循道德方式去追求金钱,这不就是一种统一吗?邓小平先生不就告诉我们说:如果只谈精神而不去谈论物质生活,这根本就是唯心论啊!

反方:对方辩友把立论的统一建立在辨证统一上面。对方辩友可能不知道,按照辨证法,善与恶也是辨证统一的,对方辩友是不是认为善与恶也是统一的呢?

正方:对方辩友,难道要各位相信金钱和道德在这个社会中是没有办法相互融合互相扬弃之后能有一个统一的局面吗?这样的社会怎样走向前进呢?对方辩友应该也知道,邓小平先生在回答美国记者麦克·华尔士的时候,他曾经说:不能有穷的共产主义,同样也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致富不是罪过。那么在你们的立论之下,哎呀!改革开放那不就是“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了吗?

反方:我们还把辩论从邓小平先生身上回到对方辩友身上吧!我很喜欢辅仁大学的校训“真、善、美、圣”,如果对方辩友真的认为金钱追求和道德追求是可以统一的话,那你不介意我把辅仁大学的校训改成““真、善、美、圣”和“钱”吧!

正方:对不起,对方辩友,辅仁大学校训是“圣、美、善、真”,你念反了。对方辩友,接着进一步请教你的是……啊,第二次问您,到底希望在您的社会当中人民去追求金钱还是追求道德?第二次请问您,请您正面告诉大家。

反方:刚才我们早已经说过,我们赞成所有的人用合乎道德手段获取金钱,对方把获取、得到等同于追求,那追求的专一性和主动性在哪里了呢?

正方:对方辩友说得好,您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您今天希望大家能够奉公守法,能够遵循道德去追求金钱。那我再问您一次,如果一个人拼了命去奉公守法去追求金钱。这个时候两个目的是等状的,为什么那不叫“统一”,如果那不叫“统一”,那叫什么?请您告诉大家。

反方:追求金钱就是不择手段地获取金钱。我要读给对方两句话看是不是能够统一——“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和另外一句话“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追求金钱当中去”——是不是能够统一呢?

正方:原来对方辩友是要告诉在座的各位,当你们奉公守法克勤克俭地赚钱养家糊口的时候,对方辩友竟然指着你的鼻子说:“面对物质诱惑,你必然被私欲所蒙蔽。”如果这样的话,人何异于禽兽呢?如果人是禽兽,我们宁愿是一群蚂蚁,因为他们至少懂得互助合作。

反方:对方对我们一再说的话还是充耳不闻,我们说“合理”地获取不等于“不择手段”地获取。

正方:对方辩友,如果“不择手段”才叫“追求”的话,那么“合理”叫做追什么?到底是追什么?请您告诉大家。

反方:不是有个比较合适例子吗?反方都理解追求是什么东西。我们这里有5位都是学法律的,如果我们要真正的追求成功和钱,我们必须帮助坏人吗?

正方:对方辩友还是没有回答我方的问题。我方真的不知道对方上刻意的回避还是听不懂?再请问对方辩友,如果我以“合理的”而不是“不择手段”的,这不叫追求,那可不可以叫“追梦”呢?请您说吧!

反方:那么请问,你在赌场里赌钱,如果也是你们下定义的话,那么那些输了钱找不着南北,赢了钱就两眼发光的人,是不是你们所称赞的那种人呢?

正方: 所以我们会对那种人加以排斥、加以非难,所以我们才会说:“莫伸手,莫伸手,伸手就被抓。”

反方:对方辩友是否认为不择手段的一个暴发户和雷锋可以统一在一人身上呢?

正方:对方辩友,我们今天辩论的重点是,我们的广大群众可不可用他们的精神和精力奉公守法的努力追求金钱?对方辩友,我不择手段的奉公守法不叫做追求道德吗?我不择手段的奉公守法去追求金钱不叫做追求金钱吗?对方辩友,如果今天按照您所说的追求的话,那么平平淡淡、平平实实的追求叫做什么?再一次问您,请您告诉大家。

反方:对方辩友混淆了道德追求与合乎道德的差别。合乎道德知识合乎社会规范,而道德追求是比合乎规范高得多的一种价值,它意味着要以最大的奉献以换取最小的索取。谢谢大家。

正方:我们追求法律,我们去合乎社会的规范,这不就是一种追求吗?当我在奉公守法的情况之下,我不就是合乎法律去追求法律公正、公平、正义了吗!

反方:我们刚才一再说追求不等于合法,对方同学一再要说,不叫追叫什么?为什么一定要用“追”老组词呢?词语怎么那么贫乏呢?

正方:我们不知道对方辩友究竟要建构什么样的社会,对方一直不敢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国家的法律合理的追求利益,这不是“统一”,这是什么?

反方:如果追求金钱与追求道德可以统一的话,那为什么中国有这种说法——“无奸不商,无商不奸”啊!

正方:对方辩友还是在逃避这样的问题,在对方辩友的概念之下,请对方辩友告诉大家,你们怎么去建构这样的社会呀!

反方:我们好象也多次回答了这个问题,在我们的概念之下遵纪守法的合理地去获取金钱,能达到富足和乐的礼乐之邦。

正方:如果真的是“无商不奸”的话,那么我想请问一下对方辩友,每两年颁发一次的优秀企业家奖,难道这是没有道德的吗?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有些人说钱是万恶之源,我认为这是错误的。钱本无善恶之分,只是他的实用才有善恶之分。所以,只要我们不违反法律和道德,通过诚实劳动的去追求金钱,这是不会有矛盾的。况且,我们赚了钱之后,也可以利用这些钱去做善事,就像很多富翁或慈善家一样。

社会是由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组成的有机体,其中观念结构是社会的骨架,而道德又是骨髓。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助人为乐的道德温暖人心;见义勇为的道德感动人心;诚实守信的道德换取人心;敬业奉献的道德鼓舞人心;孝老爱亲的道德团结人心。人心被道德打动,人心被道德征服。“以德治国”人民和谐共处,“以德治国”社会稳步发展。道德成了根基,打好根基一切就有了保障。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近来,英明的党中央提出全国范围内评选道德模范,这是首届。在中国经济腾飞、外交密切、国际声誉倍增的良好局势下,不是一味的陶醉,而是回过头来果断的抓道德,实乃明智之举。每一个中国人都当高瞻远瞩,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学习楷模,提高自身道德。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曾经有道德的人常被人视为“傻子”、“神经病”、“淘汰者”,而今天道德被高举,具备良好道德的人也提高了地位与声誉。欢喜的同时谁曾知道荣誉的背后有过多少的讥讽、多少泪水、多少奉献、多少付出。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容易,当他们真心为别人却被人误解、被旁人蔑视的苦衷更不容易。可喜的是他们都忍受了,苦也不悔、累也无怨,只求别人幸福,难也无憾,他们没有在乎自己,没求得到回报,只是自己吃亏,默默奉献,隐藏的事没有不被显露的,终有一天他们得到了人们的赞许和认可,全国人民的目光向他们聚焦而来。世间自有公道,好人终有好报,付出总有回报。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有道德才算有人性,没有道德就是缺德,就丧失了人性。虽然当今社会被有的人誉为“拜金时代”,但我们真诚的希望,不要用短浅的目光看问题,被金钱所诱惑。若渴望和平、渴望自由,就不要只高举金钱,当要高举道德。虽然道德当不了饭吃,但有道德绝对有好饭吃!!

⑷ 利益与道德共存的素材

1、孟子所说:“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也”,那是指当二者一定发生冲突的时候专,但是孟子属并没有说“二者总是冲突,舍生取义者也”。

2、《论语·泰伯篇》:“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3、《灯小平文选》: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提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⑸ 形容“道德和利益统一”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名言名句如下:

1、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培根

2、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康德。

3、支配和统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专制政府中是永远高举着的君主的铁拳,但是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4、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狄德罗

5、在世界上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是最需要的。——罗素

6、优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养。——洛克


7、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8、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9、意志来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这两个因素。——林肯

10、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加尔多斯

11、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加尔多斯

1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

13、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鲁迅

14、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孟德斯鸠

15、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16、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朱光潜

17、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培根

18、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行。——培根

19、谁能从道德败坏的地方脱出来,还保持洁白,便是有了最伟大的功德。——显克微支

20、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洁净的。——契诃夫

21、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苏格拉底

22、人而无德,生而何益。——法国谚语

23、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财富的名誉不知大多少倍。岂不见多少人在钱财上一贫如洗,但在美德上却是富豪呢?——达·芬奇

24、那些立身扬名出类拔萃的,他们凭借的力量是德行,而这也正是我的力量。——贝多芬

25、名誉和美德是心灵的装饰,要没有它,那肉体虽然真美,也不应该认为美。——塞万提斯

⑹ 有关利益与道德统一的名言有哪些

1、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狄德罗

2、在世界上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是最需要的。——罗素

3、优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养。——洛克

4、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5、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6、意志来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这两个因素。——林肯

7、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加尔多斯

8、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加尔多斯

9、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

10、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鲁迅

11、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孟德斯鸠

12、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13、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朱光潜

14、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培根

15、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行。——培根

⑺ 道德与利益的名人事例

1、《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

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2、《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

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7)道德和利益统一的素材扩展阅读:

道德与利益的名人事例还有以下: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

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⑻ 道德与利益的议论文

孔子学生救人后接受了报酬就该被说成贪心吗?难道用爱托起孩子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不应被授予感动人物的颁奖吗?难道解决千万人粮食问题的袁隆平不应获得最高科技荣誉奖吗?难道奉献之后一定不能拿回属于自己应得的利益吗?接受并不代表贪心,更能代表的是一种责任心,能鼓励更多人去做好事。
道德与利益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有时是统一的。在一些国家通过立法实现了伦理的制度化。日本的法律就规定:如果有人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无论失物是金钱还是物品,失主须按照失物价值的5%至20%支付酬报。如果不支付这笔酬金,就无法领回失物。当然,如果拾物者可以不接受酬金,但如果接受了也是应该的,任何人都不应说他贪心,这只是他平衡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这样的规定会鼓励更多的人行善,同样也让人们学会先义后利,学会感恩,学会细心。

当然,我们不能见利忘义,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焦点访谈”一则报道说,有年轻人在一家医疗美容诊所花了一万多元做了增高手术后,不仅没有达到诊所承诺增加的高度,连正常的走路也成了问题。像这样见利忘义的事情在现在的社会中几乎成了常事,38元一只的青岛大虾,“天价鱼”,3.8万元一次的理发店。此之谓失其本心,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损害顾客的利益,最终得到应有的惩罚。

75岁老人沈兆骅,先后资助了13位贫困学子,后来老人生病了,被资助的学生不是境况不好无力照料老人,就是因为资助中断而再不跟老人联系。在现在的社会中,又有多少人能像老人这样呢,而像学生这样见利忘义的却不少。人们总说这个社会很现实,确实,在利益面前什么都愿意,没有了利益就形如路人,他们曲解了道德和利益的关系。在现在,社会更多需要的是像老人一样的人。更需要的是懂得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做好事应该抱着不求回报的想法,事后就算得到回报也是心安理得的。

人生路漫漫,你或许会不经意地帮助了别人,也许在你的眼里这只是举手之劳,但是在他人的眼里却是天大的恩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或许他们会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寻觅,想尽千万百计来报答你,弥补心中的那份愧疚。既然你已帮助了他们,何不再帮一次,完成他们的心愿呢?那就坦然接受他们对你的报答吧。

⑼ “利益与道德共存”的素材有哪些

1、孟子所说:“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也”,那是指当二者一定发生冲突的时回候,但是答孟子并没有说“二者总是冲突,舍生取义者也”。

2、《论语·泰伯篇》:“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3、《灯小平文选》: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提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