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考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

考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

发布时间: 2022-03-01 22:34:07

『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本书的考试重点是那几章

第四章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 涵养良好品德 ,第七章 学好法学基础理论 ,第八章 熟悉我国基本法律制度

『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常考的重点简答题,谢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9.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40.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
41.简述实现人生价值观的主观条件和根本途径。
42.理想信念有哪些基本特征?理想信念有哪些基本类型?
4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4.结合实际试述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5.结合实际说明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密切联系与区别。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当代青年如何以实际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
42.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
43.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为什么要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44.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45.简述法律适用的概念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联系实际论述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
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42.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观中的地位。
43.简述荣辱和荣辱观的含义。
44.简述依法治国的内涵与基本要求。
45.简述我国宪法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爱国主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42.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观中的地位。
43.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4.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的公民和组织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主要义务。
45.简述法的规范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联系实际论述当代中国大学生应如何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统一起来。
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通过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42.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43.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道德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44.简述法律适用的概念与特征。
45.简述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联系实际阐述追求理想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47.试述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和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
42.简述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3.简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
44.简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
45.法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科学的高尚的人生目的。
47.论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新时期爱国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
42.简述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方法。
43.简述社会公德的含义和特点。
44.证据意识是法律思维的一项重要内容。简述证据的主要特征。
45.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
47.论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
42.简述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基本内容。
43.什么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4.简述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4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培养和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7.联系实际论述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应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类型。
42.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
43.简述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44.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4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论述大学生怎样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47.论述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42.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
43.简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44.简述依法治国的内涵与基本要求。
45.简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当代大学生如何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47.联系实际论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如何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是历年的简答题、我周六也要考试了、有兴趣交流一下?283670183

『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的知识点有哪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点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有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而思想道德修养离不开法律为基点来约束。

『伍』 求大学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复习资料及考试大纲,重点等~~

大纲在教材后面都有的: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自学考试大纲
(9月12日12:32)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地位与目的

本课程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基础科段)的公共基础课程。基本内容包含“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两大部分。

“法律基础”部分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依法治国”原则为指导,力求正确地阐述和介绍法律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并注意到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相对完整性。目的是为了普及与公民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增强公民的民主法治观念。

“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承担历史重任为指导,教育学生认真思考人生,增强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迫切性,为自学成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课程总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区分罪或非罪、合法或违法;能够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二、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

I法律基础部分

[说明:限于学分要求,推荐教材中第三、六、七、九章的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

第一章社会主义法治

考核知识点

社会主义法治概述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作用社会主义法律基本制度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考核要求

法治概述识记:(1)依法治国的含义(2)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

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的意义

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作用识记:(1)社会主义法律本质的含义(2)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领会:(1)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2)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社会主义基本法律制度识记:(1)立法的概念和阶段(2)立法权的行使(3)法律监督的含义和分类

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识记:(1)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的概念(2)合法行为的概念(3)违法的概念和要件(4)法律制裁的概念和种类

领会:(1)依法行政(2)依法司法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识记:(1)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概念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法治的关系

第二章宪法

考核知识点

宪法基本原理我国的基本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机构考核要求

宪法基本原理识记:(1)宪法的特征(2)宪法的分类

我国的基本制度识记:(1)国家性质的概念(2)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4)选举制度的概念(5)选举制度的原则(6)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及种类(7)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8)特别行政区的概念

领会:(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及其优越性(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识记:(1)公民的概念(2)基本权利的概念(3)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种类

领会:(1)基本权利的内容(2)公民应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我国的国家机构识记:(1)国家机构的概念(2)我国国家机构体系(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权、任期、地位(4)国家主席的职权、任期、地位(5)国务院的地位,总理,国务院常委会议(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地方政府

第四章刑法

考核知识点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共同犯罪犯罪种类刑罚的概念、目的及种类考核要求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识记:刑法适用范围的规定

应用:刑法规定的三个基本规定

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识记:(1)犯罪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2)犯罪构成的概念、犯罪构成的要件。

领会:(1)犯罪客体的根本特征。(2)犯罪主观方面。

应用:运用犯罪构成原理分析案例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识记:(1)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条件(2)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条件

领会:正当防卫的防卫限度

应用:运用相关原理分析案例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识记:(1)犯罪预备的概念(2)犯罪未遂的概念(3)犯罪中止的概念

领会: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区别

共同犯罪识记:(1)共同犯罪人的概念(2)共同犯罪人的种类

犯罪种类识记:十类犯罪的名称

刑罚的概念、目的及种类识记:(1)刑罚的概念(2)刑罚的种类(3)量刑的概念和原则(4)自首、累犯、立功(5)缓刑、减刑、假释

领会:数罪并罚

应用: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案例

第五章民法

考核知识点

我国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基本民事权利民事责任诉讼时效考核要求

『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求复习重点,求助攻

纲教材面都: 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自考试纲 (9月1212:32)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要求 ()课程性质、位与目 本课程高等教育自考试专科(基础科段)公共基础课程基本内容包含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两部 律基础部建设特色社主义理论依治原则指导力求确阐述介绍律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并注意内容科性、系统性相完整性目普及与公民工作、密切相关律、规基本知识增强公民民主治观念 思想道德修养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承担历史重任指导教育认真思考增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性迫切性自才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二)课程总目标 帮助树立治观念;区罪或非罪、合或违;能够运用律解决实际问题 帮助树立确习目标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才 二、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 I律基础部 [说明:限于要求推荐教材第三、六、七、九章内容列入考试范围] 第章社主义治 考核知识点 社主义治概述社主义律本质作用社主义律基本制度社主义律实施社主义律意识考核要求 治概述识记:(1)依治含义(2)社主义治社主义民主关系 领:社主义治意义 社主义律本质作用识记:(1)社主义律本质含义(2)社主义律特征 领:(1)社主义律作用(2)权利与义务统 社主义基本律制度识记:(1)立概念阶段(2)立权行使(3)律监督含义类 社主义律实施识记:(1)社主义律实施概念(2)合行概念(3)违概念要件(4)律制裁概念种类 领:(1)依行政(2)依司 社主义律意识识记:(1)社主义律意识概念 领:社主义律意识治关系 第二章宪 考核知识点 宪基本原理我基本制度我公民基本权利义务我家机构考核要求 宪基本原理识记:(1)宪特征(2)宪类 我基本制度识记:(1)家性质概念(2)政权组织形式概念(3)民代表制度概念(4)选举制度概念(5)选举制度原则(6)家结构形式概念及种类(7)民族区域自治概念(8)特别行政区概念 领:(1)民代表制度我根本政治制度及其优越性(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容 我公民基本权利义务识记:(1)公民概念(2)基本权利概念(3)基本权利基本义务种类 领:(1)基本权利内容(2)公民应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我家机构识记:(1)家机构概念(2)我家机构体系(3)全民代表及其务委员职权、任期、位(4)家主席职权、任期、位(5)务院位总理务院委议(5)各级民代表及其委政府 第四章刑 考核知识点 我刑基本原则适用范围犯罪概念犯罪构防卫紧中国避险犯罪预备、未遂止共同犯罪犯罪种类刑罚概念、目及种类考核要求 我刑基本原则适用范围识记:刑适用范围规定 应用:刑规定三基本规定 犯罪概念犯罪构识记:(1)犯罪具三基本特征(2)犯罪构概念、犯罪构要件 领:(1)犯罪客体根本特征(2)犯罪主观面 应用:运用犯罪构原理析案例 防卫紧中国避险识记:(1)防卫概念条件(2)紧中国避险概念条件 领:防卫防卫限度 应用:运用相关原理析案例 犯罪预备、未遂止识记:(1)犯罪预备概念(2)犯罪未遂概念(3)犯罪止概念 领: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区别 共同犯罪识记:(1)共同犯罪概念(2)共同犯罪种类 犯罪种类识记:十类犯罪名称 刑罚概念、目及种类识记:(1)刑罚概念(2)刑罚种类(3)量刑概念原则(4)自首、累犯、立功(5)缓刑、减刑、假释 领:数罪并罚 应用:运用相关知识析案例 第五章民 考核知识点 我民概念基本原则民事律关系主体民事律行中国基本民事权利民事责任诉讼效考核要求

『柒』 考研思修的考点是什么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
基础也是分为四个部分:绪论、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律基础教育。这部分的分析题不像前三部分那样会集中在某几章,这部分每一章都有分析题的考点。
绪论:这部分是从基础课本改版后才有的,这部分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章到第三章讲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复习这部分的时候要注意以下重要的分析题考点:a.理想与信念的关系;b.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c.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d.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第四章到第五章是道德教育,这部分可能会出分析题的知识点是:“我们要如何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第六章到第八章讲的是法律基础教育,要注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部分结合来考分析题的概率比较大。这部分会涉及一些专业法律术语,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去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捌』 希望得到一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础知识点

1. 什么是道德 P.90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有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什么为核心的 P.10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为人民服务时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为人民服务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应当在给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的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大力倡导和积极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
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3. 八荣八耻 P.108
以热爱祖国为容、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4. 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 P.168
尊老爱幼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
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

5.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P.64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之一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恶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也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每一个人从他来到人世的那天起,就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这些社会关系的综合决定了人的本质。人们正是在这种客观的、现实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具有个性特征的自我。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断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逐渐地人世和领悟人生。到了一定年龄,无论自觉与否,人都会形成自己的生活阅历、实际体验密切相关的关于人生的根本看法、价值判断和生活态度,这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

6. 什么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建设的法律保证 P.186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领导力量,是维护和发展人民民主、实行并坚持依法治国的坚强保证。削弱党的领导,脱离党的领导,放弃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就不可能建设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法律,又领导人民通过各级国家机关执行和实施宪法和法律。在实际工作中,要自觉地把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严格执法统一起来,把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与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统一起来。

7. 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力P.212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批评、建议、申述、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社会经济权
文化教育权
特定主体权力

8. 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P.20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政权体制,是形成和表现国家一直的方式,或者说是表现国家权利的政治体制。

9.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P.210
我国采取的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单一制,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既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民族状况的必然要求,符合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10. 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条件P.227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满18周岁,拥护中华人民中和国宪法,具有良好的品行,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11. 婚姻法为了保护现役军人和妇女的特殊利益 P.172
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时,须得军人统一,但军人有重大过错的除外;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女方提出离婚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手里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12. 诚实守信的美德的意义P.114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首先,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其次,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最后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实践证明,把诚信建设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来抓,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公民道德建设取得实际效果和实质进展。
13.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权益有哪些 P.230
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公平交易的权利
因购买、使用商品和结婚搜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14. 职业生活中劳动者的法定权利有哪些
平等就业
选择职业
取得劳动报酬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障
休息的权利
享有社会保险福利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

15. 我国民法规定的民事权利有哪些P.221
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身权

16.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有 P.219
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独立、平等的法律人格,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互不隶属,能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其合法权益平等地位受法律保护。
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完全的一直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医院参加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干预,强迫或胁迫。
公平原则,是指应当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来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确定其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
诚实信用原则,应善意无欺,讲求信用,不规避法律和约定。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行使民事权利时,应当尊重社会功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

17. 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P.197
讲法律:以法律思维方式与处理法律问题首先要以法律为准绳
讲证据:以法律思维方式与处理法律问题要以证据为根据
讲程序:以法律思维方式与处理法律问题要从法律程序出发
讲法理:以法律思维方式与处理法律问题要运用法律原理和精神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19. 人生价值评价方法的原则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向统一
坚持动机与效果小统一

20. 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的关系
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两个方面。
立法公正是执法公正的前提。如果立法是不公正的。
立法公正主要表现为:立法机关按照民主的程序制定法律,充分听取和吸取人民群众的意见;法律充分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充分体现社会的公正原则和标准。执法公正是法律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形式。这里所说的执法是指广义上的执法。执法公正包括多方面的要求:一是坚持合法合理原则,保证一切执法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符合社会的公理;二是坚持及时高效的原则,保证所有案件能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三十坚持程序公正的原则,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正,使裁判或决定的过程变为人们感受民主、客观、公平的过程。
在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形式下,我们既要重视立法公正,更要重视执法公正,保证从立法到执法全面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2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如何理解)P.104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经济前提;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共产党委执政党的人民当家做主的国体、政体,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政治前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地响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文化前提。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不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而且也正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政党利益

22. 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P.80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合理调控情绪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关系

23. 宪法的基本原则 P.205
党的领导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公民权利原则
法治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24. 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关系 P.187
坚持试题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
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
在法律中,实体公正是指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之设定、分配的结果是否正当合理。程序公正是指法律上的权利、义乌、责任之设定、分配的过程是否正当合理。
我们在参与或从事法律活动时,既要重视实体公正,也要重视程序公正。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是密切联系、互相牵制的,程序不公正往往会导致实体不公正。以诉讼为例,不共正的审判程序容易导致不公正的审判结果。因此,我们特别要增强程序公正理念,重视程序方面的制度建设。

热点内容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
锡林郭勒盟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2-02 06:07:56 浏览:136
法官藏匿伪造证据 发布:2025-02-02 05:59:23 浏览:991
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请流程 发布:2025-02-02 05:55:41 浏览: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