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国际法学教授

国际法学教授

发布时间: 2022-03-01 23:27:41

『壹』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0名,其中,专职教师36名,教授10名。45岁以下教师博士化率100%,50%以上的教师有出国海外学习经历。50%以上分别担任有全国性学术组织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政府行政、立法司法等部门的咨询专家。为强化实务教学,聘请了20余名国际法实务界和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国际公法教研室
国际公法教研室共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教研室主要承担《国际法学》必修课及《海关法》、《海商法》、《外交商务礼仪与谈判》、《法律与外交》、《海上航行法律实务》等选修课的教学任务,授课对象包括本科、双学位、硕士、博士等各学历层次的学生。国际公法教研室教师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2项省级本科、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校级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在科研方面,主持课题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2项(重点项目1项,自选项目1项);外交部委托项目2项:重庆市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项;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2项;校级项目5项。
科研成果:学术专著3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校定C类以上期刊论文20余篇。
国际私法教研室
国际私法教研室共有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主要承担国际私法方向本科及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教学方面主要包含必修课《国际私法》,选修课包含《涉外婚姻家庭法律实务》、《国际商事仲裁法律实务》、《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实务》等课程。《国际私法》课程获得重庆市精品课程,《国际私法》教学团队荣获重庆市市级教学团队。科研方面,近年来,教研室老师先后独立或合作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及重庆市各级法学研究项目10余项,在《中国法学》、《新华文摘》等国家级权威期刊及校定C级以上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共计10余篇。
国际经济法教研室
国际经济法教研室共有教师15人(含校内兼职教师),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主要承担国际经济法方向的教学以及科研工作。国际经济法教研室开设的必修课程主要为《国际经济法》,选修课程有《涉外经济法律实务》、《外交商务礼仪与谈判》、《跨国公司法律实务》、《国际金融法》、《国际避税案例精析》、《国际经贸纠纷解决实务》等,双语教学课程有《国际贸易法成案分析》、《WTO案例解析》,留学生(全英文)教学课程有《WTO与中国》、《国际贸易交易法》。《国际经济法》课程系重庆市精品课程,《国际经济法》教学团队系重庆市市级教学团队,《国际贸易法成案分析》系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WTO案例解析》系重庆市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近年来,国际经济法教研室老师承担了国际社科基金、教育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及重庆市各级法学研究项目,并在《世界贸易杂志》、美国《康奈尔大学国际法杂志》、澳大利亚《邦德大学法学评论》、《现代法学》、《法律科学》、《法商研究》、《法学评论》、《法学》、《法学家》等国内外法学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兼职/客座教授
兼职教授:
段洁龙 中国驻悉尼大使衔总领事
黄惠康 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司长、教授
杨国华商务部条法司副司长
郝 明 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王 瀚 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贵国 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 颖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学报》主编
孙晋忠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美洲研究室副主任、博士
刘大群亚洲国际法学会副主席、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国际法研究院院士
徐崇利 厦门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 安 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 敏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西南分会秘书长
王济光 重庆市政府口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董 石 司法部驻深圳办事处主任
苏 浩 中国外交学院战略与冲突管理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门洪华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慕亚平 中山大学WTO与CEPA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客座教授:
程守太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主任,全国优秀律师
王雍刚 重庆收藏协会会长
刘华源 泰国泰中法学会会长、如诺学院院长、教授
施 文 海南仲裁委员会主任
郑和国 上海建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夏明 上海鼎讯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贰』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世界顶尖名师云集,现任院长为原宾州州立大学法学院院长Philip McConnaughay教授。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原副院长严思德(Stephen Yandle)担任常务副院长。学院现有全职师资26人,实务教授3人,联属跨国教授11人。同时学院聘请世界著名的法学教授、著名大法官和杰出律师担任访问教授。

『叁』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 教授联系方式

海闻教授是北京大学副校长,北大深圳研究生院院长,经济学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他曾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经济学博士学位。他曾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主要著作有:《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实践》。几年前,他负责在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创立了极具创新性,并全英文授课的商学院。她第一个想到了在北京大学创立中国第一个J.D.项目,并且聘请Lehman教授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荣丽亚教授是法学教授和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她曾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哈佛大学法学院和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她获得了密歇根大学法学院的法学博士学位。她曾是《哈佛中国评论》的出版人。她曾任教于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和清华大学。她是企业税法和国际税法专家,著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税收竞争,以中国为例》。
Jeffrey Lehman 教授是法学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前校长,中美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主席,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的创院院长。他曾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公共政策研究院并获得密歇根大学法学院的法律博士学位。他曾是密歇根大学法学院的院长,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约翰·保罗·史蒂文斯大法官的法律秘书和美国法学院院长联合会的主席。他曾任教于耶鲁大学法学院,巴黎第二大学和清华大学。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税法和公共利益法,著有:《企业所得税》。

『肆』 厦门大学国际法学专业的研究生导师有哪些啊

陈安,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会长、中国政府根据《华盛顿公约》遴选向“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指派的首席国际仲裁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国际法学会顾问等。主要从事国际经济法法理、国际投资法、国际经济合同法、国际仲裁法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撰写和主编的主要著作有《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总论》、《美国对海外投资的法律保护及典型案例分析》、《ICSID述评》及《MIGA与中国》等25种,合计约1.100余万字。

曾华群,法学博士,教授,国际法专业博士生导师,入选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第一、二层次人驯。兼任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大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国际经济法理论、国际投资法、欧洲联盟法和香港基本法的教学和研究。

廖益新,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法学院院长,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厦门仲裁委员会委员兼仲裁员、厦门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等职。研究方向和领域为国际经济法、国际税法和经济法。

徐国栋,教授,厦门大学法学院罗马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经济法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民法典基本理论、罗马法的研究。

柳经纬,教授,法学院副院长兼法律系主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厦门市检查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主要从事民商法及海峡两岸民法的比较研究。

齐树洁,教授,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及海峡两岸民事诉讼法的比较研究。

朱崇实,教授,厦门大学副校长,中国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理事,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主要从事金融法、投资法的研究。

陈立,教授,法律系刑法教研室主任,福建省刑法学会副总干事,厦门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执业律师。主要从事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和经济刑法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徐崇利,男,1966年生,浙江平阳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经济经济法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美国坦普尔大学法学院福布莱特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国际经济法及国际私法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伍』 国外哪些大学法学phd比较好

世界排名前50的法学院,美国有13个,分别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纽约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乔治城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康奈尔大学和杜克大学。加拿大有3个,分别为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其中耶鲁大学法学院最具有代表性。

耶鲁大学法学院

耶鲁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843年,被视为世界最顶尖的法学院。自1987年发布美国法学院排名以来,它一直名列全美第一。耶鲁法学院以小而精著称,师生比为1:7.5,为全美法学院最低。相对于哈佛和斯坦福的法学院,耶鲁法学院最为学术型,以法学理论为主,也是三所法学院中录取难度最大的。耶鲁法学院的培养目标是精英教育,不单纯强调法学知识,培养了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内的各个领域的精英。目前该学院最强的领域包括国际法、宪法、经济法以及法律历史。


欧洲篇

欧洲地区是法学院的另一个代表强区。其中,英国法学院的实力最强,在世界前50的法学院中,英国就有10个大学入榜,其中前三名分别为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德国排名最靠前的分别为海德堡大学和慕尼黑大学的法学院,均为世界前50的顶尖高校。此外,荷兰的莱顿大学和法国的巴黎第一大学的法学院也是世界一流的法学院之一,均位列世界前50名。

牛津大学法学院

牛津大学的法律专业已经有超过800年的历史,以独特的传统学徒式导师制度著称。牛津法学院目前QS世界排名第二。牛津法学院的博士教育一般为三年,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需要通过开题答辩,开题未成功者授予MPhil/Mst学位,一旦通过则正式成为博士的候选人。第二阶段为博士毕业的前一年会进行的中期检测,主要检测候选人是否有能力完成博士论文的内容。第三阶段为博士论文的最终答辩,通过者即获得博士学位。

巴黎第一大学法学院

巴黎第一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150年,是除了英国以外欧洲大陆最好的法学院,又称索邦法学院。法国是传统的法学强国,1804年拿破仑颁布的《法国民法典》是大陆法的蓝本。许多国家的法律都以此借鉴,中国也是其中之一。其优势领域:商法和税务法

『陆』 推荐华政国际法博导

李伟芳,我上她的国际公法,从坚决不考研变成非常想搞学术。学术方面没得说,内国际法学院的副院容长,人也很好,很关心学生。她说过很希望学生能直接看原版的材料,因为研究的是国际法嘛!所以,我觉得你的条件以及要求简直是太适合报考她了!!

『柒』 世界著名法学家有哪些

  • 格老秀斯

格老秀斯(公元1589~1645年),荷兰人,14岁入大学,攻读数学、哲学和法
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7岁任律师,20岁任荷兰律师公会主席。他的研究范围相当
广泛,涉及法学、政治学、文学、语言学、史学等,但使他享有盛名的是在法学方
面。他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先驱,国际法学创始人。其名著《战争与和平的权
利》(1625年)不仅是重要国际法著作,而且是西方资产阶级人权学说的基础自然
法或自然权利理论的开创性著作。格老秀斯在法学上有两个重要地位:第一,开创
了国际公法学,被人们誉为“国际法之父”,格老秀斯在国际法领域中提出了一系
列较为完整的原则,这些原则对国家关系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后来
国际法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二,他是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家中第一个比较
系统地论述理性自然法理论的人。他汲取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思想家自然主义自然法
理论的精华,扬弃和摆脱了中世纪神学主义自然法的桎梏,开创了近代理性自然法
(古典自然法)的先河。在自然法的研究上,他使自然法学的研究人化而不是神学
化,同时,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几何学的实证方法引入法学研究,推导
出一系列相关的命题。

  • 孟德斯鸠

1689年1月18日,孟德斯鸠生于法国名城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园,
其家族,是当地有名望的“穿袍贵族”,即取得了贵族称号的资产阶级。19岁的
孟德斯鸠获得法学学士的学位,并担任了议会律师;先后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和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公元1755年2月10日,孟德斯鸠去世,享年66
岁。1721年,他匿名发表了《波斯人信札》。它在许多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
上,向传统的封建观念宣战,在18世纪启蒙运动中,成为思想解放运动的火种。
1748年,孟德斯鸠发表了《论法的精神》一书,该书堪称是资产阶级法学
的“网络全书”,被伏尔泰推崇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对后来美国独立战争中
的《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都有巨大的影响。孟德斯鸠的社会
政治理论尤其是关于分权和法制的学说,超越了国界,对各国资产阶级政治和法律
制度的确立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和深刻的影响,对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也产生了相
当大的影响。《论法的精神》在1913年就被严复译成中文,以《法意》的书名
出版。孟德斯鸠仍不愧为18世纪法国的杰出思想家之一,在宗教愚昧和专制黑暗
中发出了最初的呐喊,他的思想学说是法国大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思想
中的一份宝贵财产。

  • 边沁

耶利米,边沁(Jeremy,Benthan,1748——1832)是英国法学家、哲学家、伦
理学家自由主义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功利主义学说的创始人。他出身子一个律师家
庭,有“神童之誉”,13岁进入牛津大学学法律,十六岁毕业后曾一度从事律师事
务,后转而专门从事法学理论研究。1781年起担任伦敦大学教授,1832年创办了著
名的“威斯敏斯特评论”。边沁的主要著作有《政府片论》 (1776年)、 《道德
立法原则导论》 (1789年)、《司法证据原理》(1827年),《宪法典》(1830
年)。其中《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是其最主要的著作,其学说代表了自由资本主
义时期英国资产阶级利益,是这一时期具有影响力的学说,其著作后被编成《边沁
文集》山版。边沁学说的中心是功利主义,他极力反对17、18世纪以来的古典自然
法学的理性法观点,认为它们是虚构的;大自然将人类置于苦乐两大主宰之下,人
的天性是避苦求乐,功利原则就是一切行为都适从这两种动力的原则。谋求功利是
人们行为的动机,也是区别是非、善恶的标准;是自然人和政府活动遵循的原则,
也是道德和立法的原则。最好的立法是达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最好的立
法就在于促进社会幸福。他认为良好的政府和立法必须达到四个日标:即公民的生
存、富裕、平等和安全。应该说,边沁对19世纪30年代英国立法还是起到了巨大的
推动作用,推动了塞缪尔罗米利爵士所提出的刑法刑法的改革和布鲁厄姆勋爵所主
张的法律体系改革。

  • 萨维尼

萨维尼(1779—1861)萨维尼从十六岁开始学习法律,1800年起开始法学教学
活动,1813年任柏林大学校长。先后曾担任了普鲁士国务委员会成员、法官、法律
上诉部部长、立法—上诉委员会委员、国务部主席。主持该部制定了1848年《票据
法》、《普鲁士刑法典》、《帝国刑法典》等。著作有《中世纪罗马法史》、《当
代罗马法体系》、《作为当代罗马法部分的债法》、《历史法学杂志》。萨维尼在
法学史上被作为所谓历史法学派的创始人,历史法学派这一表达具有萨维尼自己的
烙印,其出发点是当代法乃是通过法学的历史性而不是通过理性法的抽象或者开明
立法者的命令而预先确定的。萨维尼由此得出了影响深远的法学方法和法律政策上
的结论。萨维尼是他的时代影响最伟大的法学家和法学教师。不管是在法学还是在
法律实践和立法中都有他留下的痕迹。他的学说在当代虽然扮演着无关紧要的角
色,但他的遗产对与德国法以及国家法都具有重要意义。萨维尼在当代不仅仅是作
为历史法学派的创始人而著名,他还经常被称为现代法学的缔造者。尽管欧洲法学
被分为各个国家的法学,但萨维尼的思想涉及到了整个欧洲。他划定了法国民法典
的势力范围,并且继续遵循罗马法这一基础,这一点不同于大多数其他大陆国家。
萨维尼起决定性作用并参与形成的学说汇纂法学在后来对其他一些国家立法起到了
作用。萨维尼从开始就接受了将“历史的”方法和“体系的”方法结合起来的要
求,他是第一个发展出体系化的、内容广泛的方法的人,在任何一部法律确立同时
就将其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之中。因此,围绕思考法律关系的重要特征,他扩大了对
符合历史的法学的理解,这种法学同时也就超出了单纯历史科学的范围并形成一种
区分,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就是建立在其独立性基础上的。萨维尼对19世纪的科学产
生了深远影响,这一点不仅体现法学领域,而是兼跨历史、法律和哲学不同领域。

  • 霍姆斯

霍姆斯(O.W. Holmes,1841~1935)。美国现代实用主义法学的创始人。1866
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在波斯顿从事一段时间的律师工作之后,于1870年入哈
佛大学法院担任讲师、教授,1882年12月担任马萨诸塞州最高法官,1899年起任院
长。1902年~1932年,担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霍姆斯的学说,主要体现在他于1881年出版的著作《普通法》(Thee Common Law)、《法律之路》(The Path o
f the Law)、他逝世后出版的判决意见集《霍姆斯法官的司法见解》(The Judicia
l Opinions of Mr.Justice Holme Shriver ed 1940)以及生前发表的一系列论文
之中.和其他法律思想家相比,霍姆斯(O.W.Holmes,1841——1935)可能不是最伟
大的,但是他一定是最卓尔不群,特立独行,也是最特殊的一个人。这首先反映在
他的身份上:他首先是作为一个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其次才是作为一个法律思
想家而存在。因此,要了解霍姆斯的法律哲学,如果不了解他作为法官的经历,就
会错过他思想中很多精彩的部分。事实上,他思想中的许多精华并不是通过专著的
形式表现出来,而是散见在他的司法意见、演讲和书信之中。在某种意义上,他作
为法官所做出的许多判决,就在法律思想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其次,霍姆斯在某
种意义上也代表了一种美国的精神,代表了实用主义哲学和普通法的某种意义上的
结合。

  • 韦伯

社会法学的大师
马克斯·韦伯(Max.Weber,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也是现代一
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其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政
治论文集》,《学术理论论文集》,《社会史与经济史论文集》,《社会学和社会
政策论文集》,《经济与社会》等。韦伯1864年4月21日生于埃尔福特,1882年入
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1884年入柏林大学攻读法律。随后在柏林大学教授罗马法、
日耳曼法及商法,后学术重心从法学转向经济学。1894年后先后任弗莱堡大学的经
济学教授和政治科学教授。1897——1903年精神崩溃,被迫停止一切教学、研究与
政治活动。1903年重返学术活动。1910年参与创立德国社会学学会,后于1913年因
社会学方法论之争退出德国社会学会。1920年6月14日因肺炎病卒。韦伯理解的社
会学思想,对于改变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一统局面起了重要作用,促使现象学社会学
的产生。他的社会行动理论是T.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思想先驱,并对微观社会学
起到启迪作用。有关官僚制的论述对组织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发生重要影响,也是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思想来源。他的宗教社会学对比较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思
想启发作用。当代西方一切重要社会学理论和流派,都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从韦
伯著作中汲取营养。韦伯社会学之于中国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他站在比较世界法律
文明的宏观立场上,对东方社会及其法律体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理论思考,特别
是他着力探讨了传统中国社会结构以及由此而生成的法律文明的特质。然而我们了
解和探讨韦伯却是在现代。在思想禁锢的20世纪80年代,我们把韦伯当做马克思的
敌人来对待,几乎在那时连韦伯的名字都知之甚少。可他力图揭示传统中国社会与
法律的运作规律,试图解释中国法律现代化可能性问题,作为一位研究中国传统社
会与法律文化的“伟大外行”,韦伯的思路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 庞德

庞德(Roscoe Pound 1870~1964),美国著名法学家,社会学法学派的主要代
表之一。出身于法官家庭。曾任律师、内布拉斯加州最高法院上诉委员会委员、内
布拉斯加大学法学院院长。1907年起先后在西北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执
教。1916年起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长达20年之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任中华民
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司法部和教育部顾问。他的主要著作有《社会学法学的范围和目
的》(1911~1912)、《法哲学导论》(1922)、《法制史阐述》(1923)、《法
和道德》(1924)、《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1942)、《法的任务》(1944)、
《正义来自法律》(1951)和《法理学》(5卷集,1959)。庞德的社会学法学是
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和一战后发生在美国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革相伴而生的,在长达五十余年的法学生涯中他致力于法律体系和法理学的批判与重构工作。
其学说的思想渊源主要是实用主义哲学、美国L.F.沃德(1841~1913)和E.A.罗斯
(1866~1951)的社会学以及R.Von耶林的新功利主义法学。庞德是20世纪西方各
国,尤其是美国法学界权威的法学家之一。他所代表的社会法学长期以来在法学中
占有主导地位。

  • 哈特

哈特(H.L.A.Hart,1907~ ),英国法学家,现代西方新分析法学的代表。
1929年毕业于牛津大学,1932年任出庭律师,1952年任牛津大学教授,1978,年退
休。主要著作有:《法律中的因果论》(1953年)、《法律的概念》(1961年)、《法
律、自由和道德》(1963年)、《惩罚与责任》(1968年)、《功利与权利》(1979
年)、《法理学和哲学论文集》(1983年)等。哈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最负
盛名的法学家之一,由他创立的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是现代西方三大法学流派之一
(另两派是新自然法学和社会学法学),在对法的概念的分析与法律现象的说明、法
律关系的梳理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因为如此,哈特的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自
20世纪50年代登上历史舞台以来,统治英国已达半个世纪,仍能保持强大的控制
力。哈特关于法的主要规则和次要规则、法律和道德、法律概念的学说,是在与美
国法学家富勒(L.L.Fuller,1902~1978)、德沃金(Ronald M.Dworkin,1931~)
等人的长期论战中形成的。他一方面坚持了奥斯汀的法实证主义的立场,同时,又
对其作了修正,从而使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进一步适应了战后英国的社会现实。目
前,哈特的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已为新一代西方法哲学家拉兹和麦考密克等所继
承、发展,该学派作为当代西方的一个重要法学流派还将继续存在。

  • 德沃金

德沃金是当代最著名、最活跃的法理学家之一。德沃金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
州,先后在哈佛学院、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学
位。他起初的兴趣是哲学,但在牛津时开始学习法学,从此发现了自己的真正兴趣
所在,随后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1957年毕业后进入美国最高法院,任法官汉德
(Learned Hand)的办事员,以后又当过律师。1962年成为耶鲁大学教授,1969年
他应邀担任英国牛津大学法理学首席教授,直到1998年。1975年开始同时担任纽约
大学法学的教授至今,他还不定期地担任过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教授,1984年以来还是伦敦大学(大学学院)的客座教授。2002年5月中旬应邀来
我国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作过讲演。罗纳德·德沃金被公认为当代英美
法学理论传统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总的来说,德沃金所展现的是一种由政治自
由主义指导的法理学。他的每一部重要的著作都引起广泛的讨论,其中既有赞同
者,亦有批判者。在德沃金的法理学体系中,有四个主要的观点(它们构成了当代
法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批判并超越法律实证主义;第二,坚持认为法
律理论依赖于政治与道德理论;第三,把法律理论根植于一种解释理论;第四,将
平等的政治价值作为法律理论的核心部分[注1]。这四部分前后是联系在一起的。
法律实证主义是德沃金的直接批判对象,也是论证的起点;德沃金将政治与道德价
值融入自己的解释理论中,作为选择判断的标准;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种平等与自
由的政治社会。《法律帝国》是德沃金最重要的著作,全面体现了他的法律与政治
思想。虽然德沃金的基本观点较之以往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在研究方法上却发生
了重大转向。主要著作有《认真看待权利问题》、《原则论》、《自由论》、《法
律的帝国》等。他从60年代初就开始撰文批判实证主义法学,特别是批判H.L.A.哈
特的学说,认为是实证主义法学最新的典型。他的学说以“权利论”(right thesis)作为核心。他之所以强调规则、政策与原则之分,就是为了强调个人权利,即
原则。他又认为,他所有个人权利中,最重要的是平等权利,即“政府不仅必须关
怀和尊重人民,而且要平等地关怀和尊重人民”。

  • 波斯纳

波斯纳(R.A. Posner,1939~ ),1959年在耶鲁大学获得文学士学位,1962
年在哈佛大学获得法学士学位,先后年赴斯坦福大学任教和芝加哥大学教授,1981
年任美国联邦第七巡回区上诉法院法官。主要著作有:《法律的经济学分析》(19
73年)、《正义的经济学》(1981年)、《侵权行为法:案例与经济学分析》(19
82年)等。波斯纳作为集大成者,全面吸收了新制度经济学的成果,构建了用经济
方法分析法律制度的宏大体系。《法律的经济分析》就是其成果的杰出代表。正是
波斯纳的法律经济分析理论,才得以有一个以"法律经济学"命名的独立学派。波斯
纳将20世纪60年代初卡拉布雷西的第一篇侵权论文和科斯关于社会成本问题的论文
发表以后的法律经济学称为"新法律经济学"。在《法律的经济分析》第二章中,科
斯说,"新法律经济学"--过去30年来发展起来的法律经济学--是将经济学的理论和
经验主义方法全面运用于法律制度的分析,包括侵权法、契约法、赔偿法和财产权
法等普通法领域;惩罚的理论和实践;民事、刑事和行政程序;立法和管制的理论
和实践;法律实施和司法管理;以及宪法、初民法、海事法、家庭法和法理学。波
斯纳有个著名的观点:如果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而抑制交易,那么,权利应赋予那些
最珍视它们的人。波斯纳在对法律进行经济学分析时始终贯穿着经济效益观,使之
成为取舍某一法律制度的最高标准,因而招致许多信奉正义观念的法学家的激烈抨
击。

『捌』 谁知道一些华人法学家,就是在外国做教授的法学家,介绍几个,越多越好

知名法学家就不知道啦
不过知名律师却知道一个,美国阿拉巴马州知名律师于莲花,是华人。

『玖』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国际法专家

我国著名的国际法专家有:顾维钧、梅汝璈、周鲠生、倪征燠、厉声教、王铁崖、史久镛、李浩培、薛捍勤(女)

热点内容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
锡林郭勒盟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2-02 06:07:56 浏览:136
法官藏匿伪造证据 发布:2025-02-02 05:59:23 浏览:991
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请流程 发布:2025-02-02 05:55:41 浏览: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