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四大教法学

四大教法学

发布时间: 2022-03-03 02:33:28

『壹』 教学的四大规律八大原则

在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与能力”知识点的考试中,“教学”一章一直是考察的重点内容,尤其是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这两节内容更是考点中的重中之重。主要涉及的题型有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从历年的考试题目来看,其实考题难度不大,但是仍有很多学员依然分不清教学原则,总会出现题干选项匹配错误。其实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大家对于各项原则的来龙去脉以及各原则之间的对比区分不是特别的明晰。

所以,今天就带领大家结合教育、教学规律,常考的教学原则内涵关键词以及常考的教学原则典型案例和古语来深度剖析教学原则,以便帮助大家更好理解每一个教学原则,进而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一、考点复现(四大教学规律、八大教学原则)

(一)教学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规律)

4.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二)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3.直观性教学原则

4.启发性教学原则

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又称为系统性原则)

6.巩固性教学原则

7.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

8.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二、考点组合解读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也就是说,教学原则是人为的主观制定,一个主观的教学原则必定会反应客观的一个甚至多个客观规律。这里的规律可能是依据我们教学的规律制定,也可能是依据教育活动中的其他规律制定。所以,为了加强深度理解,大家一定要整明白每一个原则的来龙去脉,以免快速定位考点。具体考点解读如下表格所示:

以上就是关于教学原则内容的相关解读,下面给大家出示几个相关考题,以便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加以巩固。具体如下:

【单选题】

1.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想相统一的规律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的相关知识点。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所以,该原则主要体现了教学规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相统一的规律。故答案选B。

2.一位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出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体现是( )教学原则。

A.直观性教学原则 B.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C.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D.教育性教学原则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的相关知识点。题干中,该老师采用观看录像带以及碎纸片的方式,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和直接体验,属于模象直观。故本题选A。

『贰』 四大教育是什么

鱼缸法则
狼性法则
南风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

『叁』 晏阳初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是什么

晏阳初是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被誉为国际、国民平民教育之父,不仅在我国河北定县率先开展了平民教育实验,更在泰国、柬埔寨等地开展了改革实践。因此他的思想不仅对中国教育影响深刻,更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教育影响。

晏阳初首先分析了中国落后的问题,把中国的所有问题归结为“愚、贫、弱、私”。

“愚”指的是中国国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晏阳初在进行社会调查后发现,中国国民有占总数80%的文盲;“贫”指的是中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较低,生活在生死边缘;

“弱”指的是当时的中国人民身体素质较差,被称为东亚病夫;“私”指的是国民之间较为自私自利,缺乏团结力和道德陶冶。针对这样四个问题,晏阳初提出了以下的解决办法。

一、教育内容方面提出“四大教育”

在教育内容方面,晏阳初提出“四大教育”。首先,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在当时的中国文盲是大量存在的,要想解决国民文化程度较低的现象,首先就是扫清青年文盲,对他们进行文字的普及和基本知识的教育,使其具备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

其次,以生计教育攻贫,培养生产力。当时的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村人民普遍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处于生死边缘,因此晏阳初指出要从多个方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比如通过教育使农民具备基本的农业科学知识,增加产值、开展多种合作方式发展经济、提倡农民开展多种副业和手工业等

再次,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提倡要注重卫生和医学的设施设备;最后,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通过教育使公民具备基本的道德素质,培养公共心与团结力。在“四大教育”中,晏阳初认为应以公民教育为根本。


二、教育方式方面提出“三大方式”

在教育方式方面,晏阳初提出“三大方式”:学校式教育,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在学校中对青少年进行基本知识的传授;社会式教育,主要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团体活动,向群众及团体进行教育;家庭式教育,主要将家庭中不同地位的成员横向联系起来进行教育。

三、进行教育实践的目标与途径

晏阳初还提到了进行教育实践的目标与途径: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所谓化农民指的及时要进行乡村教育改革、要教化农民。

『肆』 海天政治考研 四大教学法是什麽

任式教学法 四位一体教学法 互联法 诊断式教学法

『伍』 四大学习理论是什么

学习理论如下:

在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的考试中,学习理论是重点考察的一个内容。尤其是四大主义关于学习理论的观点,是考试经常涉及的内容。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简介:

学习理论简称“学习论”,是说明人和动物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因素的各种学说。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观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实验资料,提出了许多学习的理论。

一般分为两大理论体系:刺激-反应(S-R)理论和认知理论。刺激-反应理论又称联想主义(或行为主义),是继承英国联想心理学派的一种理论体系,哲学上受洛克的经验论的影响。

这派理论一般把学习看作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建立或习惯的形成,认为学习是自发的“尝试与错误”(简称试误)的过程。

『陆』 四大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各自是什么它们对学生的学习有何指导意义

基本观点: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规律,学习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的?近百年来,教育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这些问题,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各种研究,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也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理论。

对学生的学习意义在于是在学习中要不断强化练习,反复巩固,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

(6)四大教法学扩展阅读:

学习定律。

(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因而就小学教师而言,重视练习中必要的重复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简单机械的重复不会造成学习的进步,告诉学习者练习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

(3)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学习某种知识以后,即在一定的结果和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如果学习者遇到一种使他心情愉悦的刺激或事件,那么这种联结会增强,反之会减弱。他指出,教师尽量使学生获得感到满意的学习结果显得尤为重要。

『柒』 现代教学方法有哪些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

2、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一般在高年级学生或成人教学中采用。

3、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采用。

4、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5、任务驱动法

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组织进行,它要求教师布置任务要具体,其他学生要积极提问,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捌』 教学模式的四种类型

教学模式的四种类型就是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人格(人性)发展教学模式、社会交往教学模式、行为修正教学模式。这由国外学者乔伊斯和威尔根据教学模式的理论和根源所区分出来的。

据了解,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8)四大教法学扩展阅读

教学模式的相关方法

按照教学模式的外部形态,以及相对应的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把中小学在教学模式中常用的方法分成以下五类: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

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例如陶冶法等。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玖』 什么是四大教学体系

一是完善理论教育体系。坚持以理论教育统领党风廉政教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党风廉政教育的首要内容,开设教学专题,精心组织学员学习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是突出党性修养教育体系。坚持以提高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为重点,强化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优良传统、党史党建理论、党的群众工作等内容的学习。
三是丰富依法行政教育体系。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廉洁从政的重要保障,以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为核心,加强科学执政、依法行政、从政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四是巩固廉洁从政教育体系。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认真宣传我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和经验,及时宣传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会议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文件精神。

『拾』 课堂教学四环节是什么

教学环节一般来说有四个:
1、导入环节。旧知识回顾,建立新旧知识联系。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或是一个问题、案例,或是社会热点、身边小事,等等,都可以激发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兴趣,激活课堂气氛,为讲授新课营造氛围,做好铺垫。同时要复习旧课。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首先要对上一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这样既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2、讲授新课。这是课堂教学环节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精讲的教学内容与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同时,每次课堂讲授至少要有一个亮点,即精彩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
3、课堂小结。好的课堂总结,既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和概括,也能为学生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教师要认真对待,精心设计,让精彩的课堂小结架起师生交流对话的桥梁,为课堂教学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4、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热点内容
锡林郭勒盟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2-02 06:07:56 浏览:136
法官藏匿伪造证据 发布:2025-02-02 05:59:23 浏览:991
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请流程 发布:2025-02-02 05:55:41 浏览:966
医药公司法律监管 发布:2025-02-02 05:54:19 浏览:734
电力公司违法规定罪名 发布:2025-02-02 05:37:18 浏览:477
常芬律师 发布:2025-02-02 03:58:35 浏览:638
代理律师为劳动法费用多少 发布:2025-02-02 03:36:12 浏览:635
法院疫情纪实 发布:2025-02-02 03:34:20 浏览:192
九龙坡区法律援助中心西彭工作站 发布:2025-02-02 03:33:54 浏览:653
行政法规一般有三种 发布:2025-02-02 02:37:24 浏览: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