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北京最新立法

北京最新立法

发布时间: 2022-03-03 06:11:56

⑴ 北京将推进垃圾分类立法,是否应该全国统一

继上海开展强制垃来圾分类之后北京也将源推进垃圾分类立法,从北京和上海的垃圾分类规范来看,两地的垃圾分类规范是不完全一样的。不一样的原因是因为各自的垃圾分类基础不同,城市环境和垃圾产生渠道也不同。

所以我认为全国也不会要统一垃圾分类标准,各自都有各自实际情况,如果简单的按同一套标准去执行垃圾分类,可以说不现实。

但是在垃圾分类这个分类意识上,是完全可以全国统一的。因为首先要树立起垃圾分类的意识,才有可能将这个意识付诸于行动当中去。不然你即使立法了行为,仍然对于垃圾分类属于强制执行,效果不会好到哪里去。要让人们自觉自愿自动的去进行垃圾分类,所以就首先要把这个垃圾分类的意识树立起来。

⑵ 《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立法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开展了哪些主要工作

2020年12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同意将“接诉即办条例”立项,列为2021年立法计划审议项目。
为确保立法工作质量,成立立法工作专班,政府有关部门和人大有关工作机构共同开展调研起草工作。
2021年5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市政府报送的条例草案进行了一审。
接诉即办立法的核心价值是为民服务,为了最大限度反映民意、凝聚共识,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践行全过程民主,就法规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召开座谈会、论证会,赴基层一线蹲点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报请市委在市政协开展了立法协商。
常委会首批十个立法联系点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常委会领导多次到街道、乡镇代表之家,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听取意见。
一审后,通过全市人大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平台征求了11377名四级人大代表和66915名基层工作人员、市民群众的意见。
二审后,经市委同意,组织市领导以人大代表身份深入全市各区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听取市、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接诉即办承办单位及部分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
通过全过程广泛听取意见,宣传立法理念,统一思想认识,最大程度凝聚共识,为条例顺利出台奠定了民意基础。
2021年9月24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⑶ 制定《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坚持了什么立法思路

《条例》立法工作围绕“四法”要求开展: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服务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从政府“端菜”转变为群众“点菜”,充分体现为民服务宗旨,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把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
二是固化改革成果的“制度保障法”,在总结改革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提升、凸显接诉即办制度的功能定位;
三是破解难点痛点的“深化改革法”,既要坚持正确方向,确保改革于法有据,又要为有关部门调整、完善改革措施留有空间;
四是具有北京特色的“首都原创法”,要突出亮点,特别是总结主动治理方面的创新经验。

⑷ 北京即将推动垃圾分类立法,你怎么看待垃圾分类

继上海之后,7月2日晚间,有网友从北京城管委员会了解到,北京也即将进入垃圾分类立法程序。而且对于违反垃圾分类的相关处罚力度不小于上海。在我看来垃圾分类立法好处是强制加速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值得提倡。有待商榷的是,就上海目前的群众吐槽来看,垃圾分类过于明细苛刻,以至于很多住户都是一脸蒙的不知道具体如何分类。我给大家其中的部分表现慢慢参考学习下。

⑸ 北京政府进行经济立法的背景是什么

我国经济改革与经济立法的背景和进程
众所周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常规”的“自然”生成和发育道路,后者一般在私有制的基础上经历了较长时期的自由竞争到垄断再到国家干预的发展阶段,而我国是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条件下,自上而下地推行改革的。
不仅如此,与有着相似社会制度与经济体制背景的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市场化改革道路也不相同,后者采取了“大爆炸式”或“休克式”的疗法,而中国则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背景和特殊的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决定了我国经济立法的特殊进程,也决定了经济改革和经济立法有别于“市场失灵——国家干预”的模式的一般特征。
正如经济学家研究所指出的那样,我国传统的经济体制是在当时落后的经济状况下,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基础上,通过排斥市场机制,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实施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剥夺微观经营单位的自主权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改革前和改革后经济中出现的问题都源于这种三位一体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
经济立法的背景,无疑是市场经济,或者说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完善市场经济立法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我国的法律体系大体由在宪法统领下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部门构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主导法律部门,它是我国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及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原则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总和。
2.民法商法。民法商法是规范社会民事和商事活动的基础性法律。我国采取的是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
3.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4.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因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管理或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经济法大体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主要是有关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反倾销和反补贴等方面的法律;二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是有关财政、税务、金融、审计、统计、物价、技术监督、工商管理、对外贸易等方面的法律。
5.社会法。社会法是调整有关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6.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⑹ 北京将推进垃圾分类立法,各大城市有无其他措施

新闻上报道了北京已经将垃圾分类立法提上日程。 在上海开展强制垃圾分类之后,北京的垃专圾分类立法工作属继而也被提上日程。新修订的条例不光对单位,对个人也要明确垃圾分类的责任,且罚款不低于上海。

据我了解就目前而言,其他各大城市还没有什么动作,但北京的对于垃圾分类这一举措,肯定是会影响到其他城市加强大家垃圾分类的意识的。

北京市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一举一动历来是我们其他城市所效仿的对象,我想这次北京对于垃圾分类的举措也不会例外,无疑北京又给我们带了一次好头。如果北京的垃圾分类成功运行,其他城市也会很快跟进,虽然不一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快,但毕竟我们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⑺ 北京将推进垃圾分类立法,如何减少垃圾

没错垃圾分抄类的根源是应该减少垃圾。严重不足的城市垃圾处理能力。中国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窘境,而垃圾分类可使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减少三分之二。北京推进垃圾分类立法,其目的归根到底也是希望通过对垃圾进行分类将垃圾的产生得到减少。

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废弃物区别处理,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处置暂时无法利用的无用垃圾。

垃圾分类有利于回收,而目前我们国家的垃圾回收率实在太低太低了。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有填埋、焚烧和堆肥。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能提高资源化利用程度。在垃圾成分中,其中的金属、纸类、塑料、玻璃等是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回收利用率高,这样自然就减少了垃圾。与此同时还降低了垃圾的处理成本,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⑻ 北京将推进垃圾分类立法,中国的垃圾分类从实行到规范还有多久

近日新闻上报道抄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已经列入2018-2020年立法规划。这说明北京的垃圾分类立法工作也提上了日程。

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中与环保相对应的法律比较薄弱,与垃圾分类相关的法律基本没有。应该出台更多针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垃圾分类处理方面的。因为垃圾的分类处理离我们的生活更近,甚至关乎到我们的生存空间。据报道有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垃圾围城的现象。

虽然北京这次针对垃圾分类处理问题提上了立法的日程,但真正的从实行到规范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至于全国的垃圾分类处理规范化,更是会有一段艰辛的历程。毕竟我们几乎是从零开始,但要相信我们的努力是一定会有结果的。

⑼ 北京将推进垃圾分类立法,如何对外来游客进行约束

1.垃圾分类面前人人平等,不存在偏袒自己身份。已对游客的身份要进行盘查。不论游客是谁,来自哪里,都必须明确他的身份。必须同等的对待,不可能因为他不扔垃圾,或者谁多用垃圾就会偏袒。在垃圾分类面前,要做到不论是谁,不分国籍,人人平等。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乱扔垃圾的外国人或者不扔垃圾的外国人,必须要对他们进行统一的备案管理。而且要及时进行定向的跟踪调。


⑽ 北京两断三清最新消息,北京清除 小散乱污 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依据吗

北京: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2014年版)版》。污染权较大、能耗较高、工艺落后,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工业行业和生产工艺,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设备被限期退出。
一,对存在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异地经营等违法行为的企业于2017年8月4日前全面停产停工,并于停产停工后10日内全部退出。
二,对证照齐全但无环评审批、验收的企业,请于2017年8月4日前全面停产停工,并于停产停工后10日内全部退出。
三,对证照及环评审批、验收等手续齐全的企业,要求对水、气、声、渣等各类污染源进行全面摸排,发现问题立即停产整改,经区级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生产。
对在规定期限内未实现全面停产退出的企业,将全面予以清理拆除。
钢铁、 有色金属、 建材、 化工、 纺织印染、人造板及家具、医药、 机械、 印刷、造纸、皮革等行业成为重点淘汰对象,但凡有污染排放的企业均无立足之地。

热点内容
常芬律师 发布:2025-02-02 03:58:35 浏览:638
代理律师为劳动法费用多少 发布:2025-02-02 03:36:12 浏览:635
法院疫情纪实 发布:2025-02-02 03:34:20 浏览:192
九龙坡区法律援助中心西彭工作站 发布:2025-02-02 03:33:54 浏览:653
行政法规一般有三种 发布:2025-02-02 02:37:24 浏览:122
范莉法官 发布:2025-02-02 02:32:16 浏览:432
民法协议内容 发布:2025-02-02 02:31:48 浏览:299
律师赚多少钱 发布:2025-02-02 02:06:27 浏览:674
南京森林法院 发布:2025-02-02 01:53:24 浏览:99
上海市司法局的电话 发布:2025-02-02 01:49:57 浏览: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