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教育方法学

教育方法学

发布时间: 2020-12-21 06:11:05

㈠ 中学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1、观察法

教育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观察法不限于肉眼观察、耳听手记,还可以利用视听工具,如录音机、录像机、电影机等作为手段。

2、文献法

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来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查阅的文件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须鉴别其真伪后才可选用。

3、调查法

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充分地掌握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以后的教育实践活动。

4、统计法

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以求得对研究的教育现象作出数量分析的结果。这是数理统计方法在教育方面的应用。统计法可用于对教育行政效率的检验,对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对课程分量规定的测定,对学生的成绩的科学比较等等。

5、行为法

一种综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观察和访问,了解儿童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探求关于儿童行为的规律,从而采取具体措施,帮助儿童修改他的行为,故也称为行为修改法。

6、历史法

通过对人类历史上丰富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分析研究,去认识教育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今天的教育工作。历史研究须广泛地查阅文献,它同文献法有关,但不能等同文献法。文献法不一定研究某一现象的全部过程,历史研究法也不限于只查阅文献。

7、比较法

比较法是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采用比较法,要考虑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历史传统、科学和技术以及文化发展的水平、教育理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反映,明确可比较的指标。

8、分析法

或称逻辑分析法,即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本身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具体方法。

9、实验法

在人工控制教育现象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教育现象的变化和结果。它能使观察、记录更为精密,便于弄清每一个条件所产生的影响,保证研究工作的准确进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10、个案法

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研究的人或事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不是典型的。可以通过若干个个案研究,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工作。

11、假说演绎法

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根据所提出的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验证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相吻合,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指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的分析研究,从而达成疏理、解释或评价、预测任务的一种方法。

(1)教育方法学扩展阅读

教育研究的意义

1、首先,教育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通过教育研究,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手段,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教育研究既能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又能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2、其次,教育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教育研究是充实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前提,它在理论开拓与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最后,教育研究能够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主要途径。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研究者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对于广大教师来说,通过教育科研,能够使他们在教育实践中勇于探索,由单凭经验向依靠理论过渡,通过认识、学习和运用教育规律,掌握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成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家。

㈡ 如何学好教育学

高效的学习,首先要学会听课:
1、有准备的去听,也就是说听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
2、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是“听”的参与者,积极思考老师讲的或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时候积极回答(回答问题的好处不仅仅是表现,更多的是可以让你注意力更集中)。
3、听要结合写和思考。纯粹的听很容易懈怠,能记住的点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学会快速的整理记忆。
4、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者课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弄懂。不然问题只会越积越多,最后就只能等着拥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试分数了。

其次,要学会记忆:
1、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2、合理用脑。所谓合理,一是要交替复习不同性质的课程,如文理交叉,历史与地理交叉,这可使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轮流兴奋与抑制,有利于记忆能力的增强与开发;二是在最佳时间识记,一般应安排在早晨、晚上临睡前,具体根据自己的记忆高峰期来选择。
3、借助高效工具。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主要练习提升阅读速度、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力等方面。掌握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具体学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
学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不仅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助你思维分析问题,统筹规划。不过,要学好思维导图,做到灵活运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前面说的“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也有关于思维导图的练习和方法讲解,可以参考。

最后,要学会总结:
一是要总结考试成绩,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只有正确看待分数,才不会被分数蒙住你的双眼,而专注于学习的过程,专注于蕴藏在分数背后的秘密。二是要总结考试得失,从中找出成败原因,这是考后总结的中心任务。学习当然贵在努力过程,但分数毕竟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象征之一,努力过程是否合理也常常会在分数上体现出来。三是要总结、整理错题,收集错题,做出对应的一些解题思路(不解要知道这题怎么解,还有知道这一类型的题要怎么解)。四是要通过总结,确定下阶段的努力方向。

㈢ 学习和运用教育的方法

学习形式:
一、全日制
二、业余班
三、专升本
四、双学历 双学位
教育方式回:
一、按学习方答式划分
硕士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生两种。 前者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后者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研究生。
二、按录取类别划分
按录取类别划分。 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招生单位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㈣ 我国的教育方法和西方的教育方法有什么不同

主要差别是西方采用主动式教育,即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地有意识地去学习研究;版而中国权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被动填鸭式,即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两者结果的差异在:中国方式学生学到了知识,并具备快速理解讲课内容的学习能力;而西方方式学生学到了如何去找知识,如何自己去领会内容的能力,也就是掌握了学习方法和能力。
西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死记硬背差,但灵活应用强,特别体现在需要有创造性思维的地方。中国式教育的学生循规蹈矩,能认真做好事情。
当然,我国也意识到了这种差异,现在国内教育方式已经很以前大不相同,启发式教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特别在中小学教育中。

㈤ 学习形式和教育方式怎么填

学习形式:


一、全日制


二、业余班


三、专升本


四、双学历 双学位


教育方式:


一、按学习方式划分


硕士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生两种。 前者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后者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研究生。


二、按录取类别划分


按录取类别划分。 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招生单位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三、按培养方式划分


按照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可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四、按考试方式划分


按照考试方式分类划分。 硕士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初试分为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

拓展资料:

学习方式(learnlng style)是指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具有偏好性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特征。反映个体学习活动中的个体差异。与个体的性格及学习习惯有关。有多种不同类型,主要有:

(1)沉思型与冲动型。前者在思考之后做出反应;后者则凭直觉立即做出反应,易出错。

(2)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前者较少受外界刺激干扰,独立学习;后者易受外界因素干扰,难以独立学习.具有依赖倾向。

(3)平稳型与敏锐型。前者习惯于以常规方式学习、思考问题,长于守成,短于创新;后者倾向于做新的尝试,思想灵活,反应敏锐。

(4)冒险型与谨慎型。前者喜欢新奇,敢于冒险,力求成功倾向占优势;后者则是避免失败倾向占优势。

(5)认知繁化型与认知简化型。前者倾向于全面、细致考察事物,力求面面俱到,但不易抓住重点;后者倾向于以点概面,易受表面因素影响,不易触及问题深处。

有多种不同类型,主要有:

(1)沉思型与冲动型。前者在思考之后做出反应;后者则凭直觉立即做出反应,易出错。

(2)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前者较少受外界刺激干扰,独立学习;后者易受外界因素干扰,难以独立学习.具有依赖倾向。

(3)平稳型与敏锐型。前者习惯于以常规方式学习、思考问题,长于守成,短于创新;后者倾向于做新的尝试,思想灵活,反应敏锐。

(4)冒险型与谨慎型。前者喜欢新奇,敢于冒险,力求成功倾向占优势;后者则是避免失败倾向占优势。

(5)认知繁化型与认知简化型。前者倾向于全面、细致考察事物,力求面面俱到,但不易抓住重点;后者倾向于以点概面,易受表面因素影响,不易触及问题深处。

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包括教师直接指向教育内容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及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方法。 教育方法是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原则的反映和具体体现,正确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㈥ 艾斯纳教育方法

一.我国当前的设计教育形势
我国的设计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很多年了,但目前我国有许多院校还是停留在表面的口号式工作上,普遍存在着课程设置的教育方向不明确,教学大纲没有清晰的界定,许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相互模仿,互相抄袭,同时还导致培养的人才缺乏实践,所学知识难以在其就业的工作中运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面对信息化带来的多元文化视野,全球信息一体化的激烈竞争,我国的设计艺术作为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在其教育方面,势必要和当前市场、全球先进教育思潮的相适应,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艾斯纳(E·W·Eisner)的本质论思想,主要强调科目中心,主张制定有序、严谨的美术课程,实现美术教育的自身价值。该理论对我国当前艺术设计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 艾斯纳的课程论思想
1.艾斯纳的美术教育观
艾斯纳认为过去的美术教育的各种侧重可以用一个三角形来表示。三个顶点分别代表以儿童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的科目教育计划内容是激发儿童的潜力,教育内容强调自我意识的发展,教师的责任主要是了解学生并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以社会为中心是反映社会需求的尺度。而“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计划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重视学科的完整性,对人类的经验和知识的运用,及其内在价值”。[1]他提出美术课程应体现艺术的内在价值在与艺术的本质特征。这种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选取美术教育内容,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生概念—知觉的教学环境。科目中心的老师的任务是负责执行即定的美术课程计划,整个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理论重视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法的研究。设计在线.中国
2. 艾斯纳课程论的课程目标
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理论中艾斯纳特别强调课程目标的重要性,他认为课程目标是“通过教育的过程学生所能达到教育结果”,它也称为预期结果。[2]他创造性的在指导性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表现性目标,而2002年在原来两种目标相互结合的基础上有提出“问题式美术课程目标”,使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联系更加紧密。指导性目标旨在发展表达所必需的某些技能。一旦有了这些技能便可以用于表现性、问题式活动中,表现性目标是帮助学生用获得系统的技能的基础上,从而使他们在表现的过程中能够自由的探究观点、意象和感情。问题式美术课程目标则是一种针对具体美术教育实践的细节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的目标。这种问题式目标是以前两种目标的一种特殊化形式,没有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在线.中国
3. 艾斯纳课程论的课程内容
在DBAE理论中艾斯纳将课程划分为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学四个领域的知识。DBAE是一种全面综合的美术教学和学习方法,融入了人类学、考古学,传播学、文化学、教育评估学、语言学、哲学以及社会学的内容。他将艺术课程的类型分为三种:着重课程的创作领域的“以工作室为取向的课程”、着重视觉艺术的形体与设计方面的“创造性设计的课程类型”和“着重于与人性或与之相关的艺术方法”。
4. 艾斯纳课程论的课程结构
艾斯纳在课程的设计上重视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同时还强调课程结构的设计必须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联系性。联系性指的是课程活动的选择与组织,他使得学生在每个活动中都能运用前面所学到的技能。这也就是说,连续性是锻炼改进的机会。同样意味着:课程安排者应考虑当学生被要求或鼓励使用一种特殊材料时,那么应当对学生的要求有清晰的了解。课程要求独特性的程度和课程间连续性的缺乏程度成正比。[3]顺序性指的是课程的设计安排上要考虑到学生前面所学的课程,以及他们已经学会到的技能能够用于下次课程中。同时艾斯纳认为要是缺乏连续性则会阻碍运用材料做为必要的表现媒介的技能的发展,在课程设计中要注意以下两个原则:第一,不要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看作简单的独立事件的集合,艺术课程需要足够的连续性以使技能得以发展、精练、内化以成为需要足够的持续性来促进技能的提高和发展。第二,美术活动间的间隔应短到不能让学生兴趣消退。
5. 艾斯纳关于学习的活动设计
艾斯纳认为学习活动是课程的中心。他提出在设计学习活动时要注意以下五点:(1).教学活动的设置必需有教育意义,设计时既要考虑目前活动要在过去的基础上建立,也要与后来课程相联系。(2).活动设置的复杂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水平相关。(3).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选择课程。(4).设计活动课程必须考虑本课程外的社会意义。(5).为学生提供亲自实践创作的机会。
三.艾斯纳课程论思想给设计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中国设计教育中课程改革改什么?我们现阶段的问题出在那里?设计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从那几方面去改革,应该重点注意那几方面呢?笔者在探研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艾斯纳课程论的基础上,借鉴当前多尔(W.E.Doll)的建构性后现代课程论、切瑞霍尔姆斯(C.H.Cherryholmes的解构性后现代课程论、奥利弗(D.W.Oliver)的批判性后现代课程论思想,结合我国社会环境与不同的国情,归纳了艾斯纳课程论带给我们设计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启示:
1. 从社会的发展需求设计课程,跨学科为启发点,宏观上把握、设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微观上设计制定符合学生要求具体的课程计划,并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资源提倡特色办学。
课程的设计,要注意课程本身有冲突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同时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体现艺术的内在价值在与艺术的本质特征,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生概念—知觉的教学环境。承认课程是计划与评价的指引,包括预期的学习的结果。
另外,以学科为中心,也要打破学科界限,形成学科间知识的纵横知识网络,建构学科体系、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微观上去设计制定符合学生要求具体的课程计划,在课程的设计上要注意联系社会需要,了解后现代课程是生成的,而非预先界定的,但却是有界限的特点(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注重教学的过程性、学习的能动性、延伸性、持续性。采用开发式、项目式教学。
而不同类型的大学要借助自身大学和区域的特点,大力办出有自己的特色的大学,例如景德镇陶瓷学院以陶瓷为特色侧重陶瓷艺术设计方向等学院。
2. 形成多元化的设计艺术教育课程目标
艾斯纳提出的三种课程目标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课程改革同样要启迪作用,特别是问题式美术课程目标,它是一种针对具体美术教育实践的细节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的目标,强调不确定性。多尔也在他的建构性后现代课程论中认为后现代主义的课程假设是转型的,而非累积的。在后现代课程规划中,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目标只是课程实施的指引,师生经验范围的一种信号。[4]同样,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课程要求创造探索的氛围,课程要具有足够的丰富性、开放性以便接纳多元化的观点和思想。课程目标变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目标总是变化的,现实的挑战、干扰和对话在这里成为必要的条件,课程目标和学生、教师、课程 材料一样都要经历转型。
当前的设计教育课程目标强调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运用现代电脑等信息技术学习,能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当然这种教育目标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3. 重视显性课程发展,建设学校隐性课程,改革更新课程内容
艾斯纳的课程内容观点,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课程改革有三点重要启示是,第一,要模糊界限,加强学生人文意识培养,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第二,要加强学校的显性课程发展,既要拓宽专业口径,又要扩大交叉学科建设,例如艺术学院可以和新闻传播学院合办广告学专业,和城市建设学院开办建筑学专业,实行师资相互调用,学院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特长,共同培养学生。第三,设计教育要重视隐性课程建设,内容可以有学校的学术人文环境、良好的氛围、优美的艺术、深邃的文化,艺术学院创立独立的设计教学空间,开设专门的画廊,桌椅的陈设等等,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品位。
4. 设计教育应遵循设计本身是交叉学科的提点来改革课程结构
艾斯纳强调课程结构的设计必须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联系性,和美国教育学者小威廉姆(威廉姆.E.多尔)提出的以对话性的会话为核心的后现代课程的四R基本原理有相似之处。它给我国设计教育课程结构改革的启示是:第一,课程的设置必须注意课程丰富性(来自课程的开放性和假设性,它为合作性对话探索提供了多重领域)的特点;设计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不分专业方向在大一、大二阶段建立统一的必修课程,同时融合交叉的课程体系。
第二,课程结构的设计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它是循环的、回归性的。在课程结构中还可以打破年级、专业界限开设选修课程,如江南大学为学生设立综合课程,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学生共同进行课题开发和综合设计。第三,整合课程结构中的观念、文本、教师、学生、媒体等诸多因素互动形成庞大的网络,课程外形成文化上的各种连接。最后,在本院和不同学院间有目的的寻求不同的课程结构变通方案、关系和连接。设计在线.中国
5. 学习的活动设计
艾斯纳认为学习活动是课程的中心。对当前设计教育的启示有两点:奥利弗(D.W.Oliver)批判性后现代课程论认为,基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课程与教学,老师、学生、课程和教材,全都面向新事物而动,教师和学生不断存在于事件的流程中,教师计划的主要推动力是想象在任何环境之中实现某种事件的可能性。[5]也就说学习活动的设计要以学生实践为主体,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加以引导、评价、激励,形成学生认识—体验—创作,教师参与—引导的教学新模式。第二,建立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如台湾岭东技术学院和中华形象研究发展协会、台湾形象策略联盟建立教育伙伴关系,系以聘请该会专业人士担任教职或合作教学,引进企业个案进行实务教学,提供毕业学生就业机会、专业辅导学生成立设计工作室或公司等项目为主要产学合作的内容,以期达到提升设计教育质量的目标。[6]

㈦ 如何进行学习方法教育

1、先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然后梳理自身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容易丢分的知识点,然后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任务,一一的去落实。

2、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3、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4、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

热点内容
联邦法院的管辖权 发布:2024-11-20 09:19:04 浏览:807
简述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4-11-20 09:01:22 浏览:77
伪造处罚单法律责任 发布:2024-11-20 08:45:10 浏览:534
法院传票委托 发布:2024-11-20 08:27:38 浏览:88
关于娱乐场所的使用规章制度 发布:2024-11-20 08:17:17 浏览:297
农村土地管理条例 发布:2024-11-20 08:03:31 浏览:215
刑事诉讼法219 发布:2024-11-20 07:28:08 浏览:80
广东省16个地级市立法权 发布:2024-11-20 07:25:19 浏览:98
道德不良行为 发布:2024-11-20 07:10:00 浏览:735
交通事故撞死牲畜法规 发布:2024-11-20 07:02:52 浏览: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