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修养与道德素质的关系

道德修养与道德素质的关系

发布时间: 2022-03-03 15:03:00

① 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的关系

思想道德素质主抄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和能力。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②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自身行为之间有什么关系

道德修养是个人素质和家庭教养的综合体现,表现在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和在社专交圈子的待人接物态度上属,一个有修行的人有一定的追求境界,对于维护一个健全的社会和家庭乃至每一个合格文明循规蹈矩讲规范行为正常优秀高素质有礼貌讲道理的人都持之以恒

③ 修养和道德的区别

当代“伦理”概念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含着更多的东方文化的情性、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西学东渐”以来,中西“伦理”与“道德”概念经过碰撞、竞争和融合,目前二者划界与范畴日益清晰,即“伦理”是伦理学中的一级概念,而“道德”是“伦理”概念下的二级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们有着各自的概念范畴和使用区域。思想道德修养既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心理品质修养,美学修养,敬业修养等。其中政治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核心内容,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主要内容,而心理品质修养则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内容。思想道德修养课就是按照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规律而构成的。

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因其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其人生选择尤为艰难。怎样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成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重要内容

加强素质修养,提高道德水平。
追求高尚人格,不断完善自身。这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课全部内容的最后落脚点。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是不断完善人格,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第十二章“加强自我修养,培养高尚人格”中所指的修养不仅是指“道德修养”,而是涵盖着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方面的综合修养。修身律已,重视自我修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自我修养在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精神,增强心理承受力,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的方法与途径,为当代大学生追求高尚人格、不断攀登人生高境界提供了阶梯,实现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目的

④ 道德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思想道德修养既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心理品质修养,美学修养,敬业修养等。其中政治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核心内容,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主要内容,而心理品质修养则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内容。思想道德修养课就是按照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规律而构成的。

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因其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其人生选择尤为艰难。怎样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成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重要内容

加强素质修养,提高道德水平。
追求高尚人格,不断完善自身。这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课全部内容的最后落脚点。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是不断完善人格,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第十二章“加强自我修养,培养高尚人格”中所指的修养不仅是指“道德修养”,而是涵盖着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方面的综合修养。修身律已,重视自我修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自我修养在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精神,增强心理承受力,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的方法与途径,为当代大学生追求高尚人格、不断攀登人生高境界提供了阶梯,实现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目的

⑤ 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什么关系

首先,它们各自的含义.科学文化修养是指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是其的重要内容.思想道德修养是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的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所以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也就没有孰重孰轻之分了

⑥ 道德素养与个人素质的关系

道德: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素养:即修养。 个人在道德上的自我锻炼,以及由此达到的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在不同的社会和阶级中,人们的道德素养有不同的目的、内容和途径。
素质这东西,人们总是开口闭口挂在嘴上,可见对于一个人,素质是很重要的。那么,素质究竟是什么东西?应该怎样理解,我查阅相关资料,以专业的角度诠释素质的含义,跟我们生活中自己认为的素质是有相当大的差异。在总结的三类八种素质(三类素质是指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八种素质是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中,我想,平时人们所说的素质,大部分是其中的道德素质。
关于道德素质,我感触良多。以下所涉及的一些事情是我在回家时发生或者我在旅游途中的,均属道德素质范畴之内。

其一,公交车上捡到一部3G手机。我和姐姐六.一带小外甥去公园玩,我们坐在后位,中途有人下车,前面有空的位子,没过一会,我看到前面位子上有部手机安静的躺在那里。我过去拿起来,直接给了售票员,希望有人打电话时她给转交。全车人都看我,我从有人的眼光看到的赞赏,也从有人的眼光看到不解,也从有人的眼光看到不可思议,说白了,就是傻。

我为什么不直接拿电话让失主找我?那是因为我不习惯于接受别人的感谢;我为什么没有将手机占为己有,那是因为我从来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为什么要将电话交给售票员,那是因为我给在坐的每一位乘客的售票员及司机一个启示。

同样是在公交车上,我丢过手机丢过钱包,但是,我不能因为我有过如此的遭遇,而将别人的物品占为己有。现在人都很懒,很少有人把电话号码记在备用笔记本上,有些人的手机里还装有重要的资料,没有数码相机的人,把相片都存在手机里,对于个人来说,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丢失后会很着急,这种心情我有过,所以能体会。

就此事,我特意对好多亲朋好友做了一个调查,无一例外的,都说我傻,因为大家都认定售票员是不会把手机交给失主的。不是大家的觉悟不高,而是大家已经在那样没有信任感的环境中生活太久,麻木了。我只是告诉大家,我相信售票员会把手机交给失主,因为在我下车时还特别嘱咐了一句:给失主手机上的朋友打个电话告知,让他来领手机。售票员应该会遵守应有的职业道德,否则,她将会遭受到良心上的谴责。

并不是我想要标榜自己有多高尚,只是大家生活都不容易,多替他人着想,想想二千多的手机,损失也是不少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任何时候都不要有非分之想。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 二,奶奶的墓碑无辜被毁坏。08年,奶奶所在的墓地被政府征用,为此政府进行了迁坟补贴。我们家族的为奶奶做了一块优质的墓碑。我这次回去妈妈告诉我,奶奶的墓碑被人毁坏了,成为三截。我当时非常震惊和愤怒,想,这世上还有跟死人过不去的活人啊?想那墓碑的材质不是花岗山石就是大理石,拿什么东西去将墓碑毁坏呢?虽然我没有见过自己的奶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感情,但是,毕竟奶奶是我们血脉的延续的先行者。

我决定去实地看看。在去之前,我先去看望了大姨,大姨因为心脏病,去年差点丢了性命,还好抢救及时,现在恢复的差不多了。跟大姨说起此事,大姨说她们附近的墓碑也有被毁坏的现象。整理大家的说辞,都认为是牧羊的孩子们砸的。但是,我却找不出他们砸墓碑的任何理由和动机。再说会用什么工具将如此坚硬的墓碑给摧毁了?这也是一个疑问。我们家族没有什么仇人,也不会有人有目的的去砸。如果说墓碑比别人的好,别人去砸,也行不通。活人就不应该去惊动死去的人。

我和姐姐买了纸钱,带上小外甥去看望奶奶,顺便对于传闻中墓碑被毁的事看个究竟。那块墓地在山上,我们打的到山下,之后徒步上山,最后顺利到达墓地。在众多的墓碑中,奶奶那块断成三截的残碑特别刺眼。当时特别难受,就想,活着的人,为何不放过一个死去的人,非要把一个好端端的墓碑给毁成这个样子。我想,毁坏此墓碑的人,一定不会是一个或者两个人,也不会是一点都不懂事的小孩,他们没有那么大的力气去做这件事。再说小孩都怕死人,退一步说,不怕死人,也不会无辜去毁坏别人的墓碑。那么大人呢?有什么理由去毁坏呢?每个人最后都要走这一步,难道不怕报应?我做过很多种设想,就是想不出到底是谁会干这种缺德的事。

是无知和愚昧孕育了道德素质低下的毁碑者,还是无来由的仇恨滋生了道德败坏的毁碑者。我无法去为这些毁碑者开脱罪名,也无法找到真正知情的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这是犯罪,可是,谁也不愿意为这事去自找麻烦,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相安无事。又是集体的无奈和麻木。当一个环境中,道德感缺失的时候,是一件想当可怕的事。

其三,公共场合禁止吸烟却禁不住有些烟君子。4月份去成都的火车上,来回都遇到卧铺车厢有人吸烟。过去的时候,有位中年男子窗户边的小座位上点烟就吸,我马上告诉他这里不可以吸烟,他很知趣的说了不好意思就去吸烟区了。回来的时候,我的下铺对面一男的他女朋友住中铺,他们两人坐在下铺玩,一会儿,那男的旁若无人的拿出一根烟就点上了,我马上制止:不好意思,这里不能吸烟。我看到这一男一女的表情很惊讶,那表情告诉我,他们都没有遇到过这种事这种人,还有点多管闲事的味道。但是,那男的马上把烟也灭了,没有再点,之后想吸的时候都去吸烟区。

难道是我坐了绿皮车厢卧铺的原因吗?在之前南来北往的列车上,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现象,是因为以前坐的都是高票价的卧铺,乘客素质相对高一点,还是这次是意外?因为有时候,道德素质和受教育程度及身体并不能划上等号。

我向来非常讨厌在公共场吸烟,有些烟君子也是明知故犯,让一些女性和儿童及不吸烟的男性成为二手烟的受害者。这就是典型的公共道德素质低下,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危害他人的健康。

素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说白了,就是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工作,生活中的个人行为表现。我想,这样总结对于我们平时所说的素质相对来说比较通俗易懂。为什么人们会去谴责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和举动,那是因为这些行为是发生在公共场合,违犯合约定俗成的公共道德。比如,偷窃财物,见死不救,拾金有昧,随地吐痰,随处大小便,在禁止吸烟区吸烟,在大庭广众之下有不雅的举动和行为,在餐厅里大声喧哗等等。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会在不同的角落发生一些考验人们道德素质的大事和小事。有人会麻木,有人会不以为然,有人会跨越道德层面成为千夫所指的道德素质低下的人,也有人会去挽救一些即将滑入触犯道德层面的人。无论怎样,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一个有良知的懂得维护自己社会形象的人。

提高道德素质,就是维护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个人形象。切记,在公共场合,不要做有损个人形像的不良举动和行为,因为你的行为代表了你自己,代表了你的修养、教育、素质。
怎样可以提高一个人的道德素养?
答:素养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素质,当然可以提高,素质的提高需要两个过程,一是受教育(包括智育和德育),二是,自我反省,前面一个是外部因素,后面一个时内因。这从实际生活中也可以看出来,比如很多人都受一样的教育,但是有的人素质就高一些,为什么?就是因为有的人会时不时的自省,能在自省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如果教育程度不高,综合素质可能会差一些,但是道德品质不会因此变差。还有人所处的环境对人的素质影响也很大,住在人口素质高的地方,素质高的机会也就高一些 。

⑦ 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和什么有关系

1、品德。 品德是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专性和倾向,是大学生思属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它体现了一个人是否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否有较高的责任感等等。
2、价值观。 一个人的价值观,在哲学上属于世界观、人生观的范畴。一个人的价值观,主要受制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特别是家庭传统与教育的影响,同时,也受制于一个人个性、能力\情绪等心理因素。从心理的角度来看,价值观属于动力因素,它对于确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向,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在科学价值观的调节下,可以提高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一个人获得更多的知识,生活得更充实,为人类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使人生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3、性格。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性心理特征。性格是个性心理及非智力因素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个体活动的性质和方向,人与人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性格心理学家在确定性格的概念时有不同的理解,人们通常把性格理解为:“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⑧ “道德”与“素质”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道德: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素养:即修养。 个人在道德上的自我锻炼,以及由此达到的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在不同的社会和阶级中,人们的道德素养有不同的目的、内容和途径。

⑨ 什么是思想道德素质养和法律素质二者的关系如何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1、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和能力。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3、二者的关系表现在:人生需要道德,也需要法律。二者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协同发挥作用。一方面,法律是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有力保证和依靠。另一方面,道德是执行法律的基础,遵守道德规范,对预防违法犯罪有着积极作用。

(9)道德修养与道德素质的关系扩展阅读:

提升公民法律素养和道德素养的途径:

1、树立法律权威。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一个社会中得到普遍的遵守和广泛的认同,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享有崇高的威望。树立法律权威,可以增加公民对法律的敬畏感、信任感。首先,要增强法治观念。

2、深化普法宣传。普法是提升法律素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每个人法律知识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其法律素质的状况,增强法律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提升法律素质的基础条件。

3、优化法治环境。法律素质只有植根于法治的土壤之中方能得以提升,同时法律素质又是通过具体的法律制度反作用于法治的土壤而促进法治的生成。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法治秩序。要求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要依法办事,畅通法律救济途径。

⑩ 知识修养与道德修养的关系

C
A和D一样都是错误 两者不互为基础 而是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的辨证的关系
B肯定错误
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

热点内容
行政法规一般有三种 发布:2025-02-02 02:37:24 浏览:122
范莉法官 发布:2025-02-02 02:32:16 浏览:432
民法协议内容 发布:2025-02-02 02:31:48 浏览:299
律师赚多少钱 发布:2025-02-02 02:06:27 浏览:674
南京森林法院 发布:2025-02-02 01:53:24 浏览:99
上海市司法局的电话 发布:2025-02-02 01:49:57 浏览:727
叙述体育法学 发布:2025-02-02 01:19:23 浏览:899
劳动法出勤奖励 发布:2025-02-02 00:32:06 浏览:575
旅游加法治 发布:2025-02-02 00:18:51 浏览:720
女律师外传 发布:2025-02-02 00:18:43 浏览: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