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政府加强立法工作

政府加强立法工作

发布时间: 2022-03-03 16:39:02

㈠ 1.政府为什么要加强立法工作等

立法,是指特定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程序制定或者认可反映国家和人民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活动。政府立法,通常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和起草法律草案、地方性法规草案的活动。九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于2000年3月15日通过的《立法法》,是规范立法活动的基本法律,对政府立法活动作了原则规定。国务院根据《立法法》于2001年11月16日制定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专门就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程序进一步作了具体规定。这些法律、行政法规的根本要求,就是明确立法权限,规范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质量,维护法制统一。
明确政府立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们对做好政府立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而准确把握政府立法的特点,则是进一步提高政府立法质量的前提条件。
政府立法,除了具有一般立法活动的特点如普遍性、确定性、公开性、平等性、规范性、不溯及既往性等之外,还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
一是,从权力来源上看,政府立法包括职权性立法和授权性立法。
二是,从依据、权限和效力上看,政府立法具有从属性。根据我国的政治体制,政府由人大选举产生并对人大负责;下级政府必须服从上级政府的领导。与我国的政治体制相适应,政府立法具有从属性的特点
三是,从程序上看,政府立法具有及时性、灵活性。一般来说,权力机关的立法程序比政府的立法程序更加严格。
四是,从内容上看,政府立法具有执行性、补充性。
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创新政府立法工作机制,是提高政府立法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

㈡ 请问“政府不断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对吗政府有立法权吗

中国政府有立法权,法规和规章就是政府立的

中国不是三权分立国家

㈢ 怎样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

依法行政首先要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要按照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激发社会活力和竞争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维护公平正义、规范权力运行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和制度建设。
一是着眼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重点领域的立法工作。下一阶段立法工作重点要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在经济体制方面,完善财税、环保、土地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方面,完善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应对突发事件、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在政府自身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规范政府行为方面的立法,完善行政权力运行规则,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强化民主监督机制,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二是健全立法机制,提高立法质量。要坚持依法立法,政府立法工作要符合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在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负责制定法律,但法律草案可由国务院提出。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部门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规章。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要坚决克服立法过程中的部门利益化倾向,坚决克服借立法之机谋取私利、损害公民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行为。要坚持科学立法,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顺应时代变迁和形势变化的要求,增强法律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立“新法”与改“旧法”要并重,对出台时间早且长期没有修改、社会反映强烈的法律法规及时进行分析评估,对确实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要及时修改或者废止。要坚持民主立法,立法的过程应当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保证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表达,合理的诉求、合法的利益得到充分体现。近些年来,我们在“开门立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许多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草案都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些好做法要继续坚持和完善。
三是坚决维护法制统一,确保政令畅通。国家的法律制度和中央的重大决策,体现的是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部署。要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防止政出多门、政令不一和各行其是。现在,有的地方和部门出台的一些规章制度和政策性文件,违法增设许可项目、处罚种类和强制措施,违法规定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条件,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损害了国家法制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今后,各级行政机关要严格遵守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按照法定权限及程序立法和出台规范性文件,加强合法性审查,做到下位法与上位法不矛盾、不抵触,政策之间“不打架”。各地方和部门都要顾全大局,维护国家整体利益,自觉执行中央决策和国家法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加强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发现问题坚决纠正,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要及时受理和处理人民群众提出的审查有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建议。同时要注意保持法律制度和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㈣ 为了进一步增强政府立法工作的透明度,提高行政法规草案质量,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决定,将卫生部报送国务院

小题1:B
小题2:B

㈤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要着重把握和遵循哪些原则

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要着重把握和遵循以下重要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赋予党治国理政的责任和使命。党章作为党内根本大法、管党治党的总章程,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员必须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它以执政党的纲领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反映人民意愿、充分实现人民权利、充分保障人民权益,是法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新形势下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根本目的。
3.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法治建设和立法工作要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相适应。根据内外环境、条件和情况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立改废释。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吸收人类法治文明成果,借鉴国外立法有益经验,但绝不照抄照搬。
4.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衔接。要努力把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更好地结合起来,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时上升为法律;对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
5.坚持宪法的核心地位,通过完备的法律推动宪法实施。要在法治的实施、监督、保障等各方面工作中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树立“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的观念。

㈥ 政治生活:政府加强立法与加强立法工作有不同吗政府要把人民利益与谋求自身利益相统一是否正确

当然不同,加强立法是指制定更加严密的法律,而加强立法工作则是执法部门执法力度的加强。
正确,政府利益即国家利益 。为谋求可持续发展,加快生产步伐,从而相统一是正确的

㈦ 依法行政才能提高政府的立法水平 加强立法工作

立法水平影响着依法行政的效果。
立法涉及的是法律制定,需要科学的、严谨的、有序的形式。
而依法行政是执行法律,是法律在具体问题中的体现。
立法水平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行为,还要避免冲突。
所以加强立法工作才能更好的依法行政,这句话是对的。反过来说就是错误的,因为无立法无行政。政府的一切行为必须要有法律依据。因为我们现在已经不是计划经济,而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下必须有法律规则,否则就会混乱。

㈧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的主体是不是行政机关

严格的说,有立法权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及专其个部委、省级人民政府和较大属的市人民政府及其人大。
其他的行政机关可以在以上部门立法的基础上做一些具体的规定,即制定一些规范性文件,这也是立法性工作,但效力最低

㈨ 政府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立法

《2011法治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工作开内始从重点解决立法空白问题容
如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社会保险领域,预算法,同时,2012年将加快慈善立法,还有知识产权方面和专利的立法

热点内容
行政法规一般有三种 发布:2025-02-02 02:37:24 浏览:122
范莉法官 发布:2025-02-02 02:32:16 浏览:432
民法协议内容 发布:2025-02-02 02:31:48 浏览:299
律师赚多少钱 发布:2025-02-02 02:06:27 浏览:674
南京森林法院 发布:2025-02-02 01:53:24 浏览:99
上海市司法局的电话 发布:2025-02-02 01:49:57 浏览:727
叙述体育法学 发布:2025-02-02 01:19:23 浏览:899
劳动法出勤奖励 发布:2025-02-02 00:32:06 浏览:575
旅游加法治 发布:2025-02-02 00:18:51 浏览:720
女律师外传 发布:2025-02-02 00:18:43 浏览: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