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李龙法学家

李龙法学家

发布时间: 2022-03-03 23:55:47

① 中国近代法学家有哪些

中国著名法学家大全——《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法学理论
张文显 朱苏力 贺卫方 葛洪义 舒国滢 沈宗灵 孙笑侠 卓泽渊 李步云 刘作翔 付子堂 孙国华 信春鹰 郭道晖 郝铁川 吕世伦 石泰峰 王晨光 朱景文 李林 李龙 刘瀚 谢晖

法律史
曾宪义 张晋藩 武树臣 何勤华 陈盛清 范忠信 邱远猷 吴建璠 杨一凡 杨永华 俞荣根 韩延龙 怀效锋 霍存福 刘海年 倪正茂 高恒 蒲坚 朱勇

宪法学与行政法
周叶中 许崇德 韩大元 胡建淼 胡锦光 江必新 姜明安 罗豪才 马怀德 陈云生 方世荣 张庆福 张树义 莫纪宏 浦增元 童之伟 王名扬 王叔文 吴家麟 肖蔚云 杨海坤 袁曙宏 张光博 朱维究

刑法
高铭暄 马克昌 赵秉志 张明楷 陈明华 陈兴良 曹子丹 储槐植 顾肖荣 何秉松 梁华仁 罗大华 欧阳涛 曲新久 阮齐林 苏惠渔 康树华 张智辉 周道鸾 卢建平 王作富 何鹏 姜伟 孙谦

商法
江平 梁慧星 吴汉东 王利明 孙宪忠 王卫国 赵旭东 郑成思 魏振瀛 崔建远 刘春田 刘凯湘 石少侠 司玉琢 覃有土 顾功耘 郭明瑞 龙翼飞 吴焕宁 夏吟兰 徐学鹿 杨大文 杨立新 杨振山 马俊驹 沈四宝 巫昌祯 关怀 范健 尹田

诉讼法
江伟 陈光中 徐静村 樊崇义 龙宗智 陈瑞华 陈卫东 卞建林 陈桂明 顾培东 景汉朝 刘家兴 沈达明 宋英辉 谭世贵 汤维建 田平安 汪建成 王国枢 王亚新 杨荣馨 张卫平 周国均 左卫民 谭兵 李浩 常怡 严端 崔敏

经济法
杨紫烜 李昌麒 刘隆亨 刘文华 漆多俊 邵建东 史际春 徐杰 张守文 种明钊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吕忠梅

国际法学
韩德培 曾令良 梁西 余劲松 陈安 董立坤 龚韧刃 黄进 李双元 刘楠来 饶戈平 芮沐 张乃根 周忠海

军事法学
丛文胜 顾德欣 李昂 图们 张建田

② 我国著名的法学家都有谁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1.史尚宽先生是民国时期的著名的法学家,不仅从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的起草,担任了民国时期的"立法委员"、"考选部部长"等职务,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余复从事著述",涉猎的领域广泛,几乎包含了法学的大部分领域,其中主要有民法、刑法、宪法、行政法和劳动法等。 2.肖蔚云先生是中国著名法学家,1927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留学苏联4年。先后担任香港、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是北京法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3.商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学家之一,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功臣之一。 4.张释之(生卒年不详),字季,汉南阳郡堵阳(今南阳市方城县)人。西汉廷尉,中国历史上著名法学家。公元前179年,被选为骑郎,后成为协助皇帝处理司法事务的最高审判官。他处理案件深究事理,不枉不纵,不偏不倚,敢于用法律去限制包括皇权在内的一切特权,提出了“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5.韩非: 河南新郑人,战国后期著名的法学家、思想家、散文家,法家的集大成者。 中国现代著名法学家 法学理论 张文显 朱苏力 贺卫方 葛洪义 舒国滢 沈宗灵 孙笑侠 卓泽渊 李步云 刘作翔 付子堂 孙国华 信春鹰 郭道晖 郝铁川 吕世伦 石泰峰 王晨光 朱景文 李林 李龙 刘瀚 谢晖 法律史 曾宪义 张晋藩 武树臣 何勤华 陈盛清 范忠信 邱远猷 吴建璠 杨一凡 杨永华 俞荣根 韩延龙 怀效锋 霍存福 刘海年 倪正茂 高恒 蒲坚 朱勇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周 叶中 许 崇德 韩 大元 胡 建淼 胡锦光江 必新 姜 明安 罗 豪才 马 怀德 陈 云生 方 世荣 张 庆福 张 树义 莫 纪宏 浦 增元 童 之伟 王 名扬 王 叔文 吴 家麟 肖 蔚云 杨 海坤 袁 曙宏 张 光博 朱 维究 刑法学 高铭暄 马克昌 赵秉志 张明楷 陈明华 陈兴良 曹子丹 储槐植 顾肖荣 何秉松 梁华仁 罗大华 欧阳涛 曲新久 阮齐林 苏惠渔 康树华 张智辉 周道鸾 卢建平 王作富 何鹏 姜伟 孙谦 民商法学 江平 梁慧星 吴汉东 王利明 孙宪忠 王卫国 赵旭东 郑成思 魏振瀛 崔建远 刘春田 刘凯湘 石少侠 司玉琢 覃有土 顾功耘 郭明瑞 龙翼飞 吴焕宁 夏吟兰 徐学鹿 杨大文 杨立新 杨振山 马俊驹 沈四宝 巫昌祯 关怀 范健 尹田 诉讼法学 江伟 陈光中 徐静村 樊崇义 龙宗智 陈瑞华 陈卫东 卞建林 陈桂明 顾培东 景汉朝 刘家兴 沈达明 宋英辉 谭世贵 汤维建 田平安 汪建成 王国枢 王亚新 杨荣馨 张卫平 周国均 左卫民 谭兵 李浩 常怡 严端 崔敏 经济法学 杨紫烜 李昌麒 刘隆亨 刘文华 漆多俊 邵建东 史际春 徐杰 张守文 种明钊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吕忠梅 国际法学 韩德培 曾令良 梁西 余劲松 陈安 董立坤 龚韧刃 黄进 李双元 刘楠来 饶戈平 芮沐 张乃根 周忠海 军 事法学 丛文胜 顾德欣 李昂 图们 张建田

③ 法理学的著名著作有那些啊

大陆法理学名著有:
1、蔡定剑:国外议会及其立法程序;2、曾宪义:西方法律思想史;3、程燎原、江山 :法治与政治权威;4、邓正来:法律与立法二元观 哈耶克法律理论的研究;5、邓正来: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6、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7、付立庆:法治的声音;8、高鸿钧等: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9、龚祥瑞:西方国家司法制度;10、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11、韩大元:比较宪法学;12、何勤华:英国法律发达史;13、贺卫方:法边馀墨;14、贺卫方:具体法治;15、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16、贺卫方:运送正义的方式;17、黄鸣鹤:法治的罗马城;17、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18、蒋恩慈:西方法学家生平与学说评价;19、蒋先福:契约文明:法治文明的源与流;20、孔庆明:法哲学新论;21、李步云:人权法学;22、李龙:良法论;23、李龙:西方法学名著提要;24、梁治平:法辨;25、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增订本);25、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的和谐;26、梁治平自选集;26、林端: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27、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28、刘星:法律的隐喻;29、刘星:法学作业——寻找与回忆;30、刘星:西方法学初步。

④ 李龙的生平

李龙,1937年1月生,湖南祁阳人,法学家。195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主攻法理学,同时潜心研究宪法基础理论,尤其是对法治、人权、法的一般原理、法学范畴等基本理论的研究有独到之处,并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97年曾作为中国法学会代表团团长率团参加在阿根廷召开的国际法律哲学与社会哲学第十八次代表大会。1999年作为中方主题发言人出席中美法学家联席会议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2001年主持海峡两岸法学研究会议,并作为大陆法学代表团负责人率团赴台湾出席研讨会。先后任湖北师范学院政教系主任、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武汉大学律师进修学院名誉院长、浙江大学法学院院长、国际法律哲学与社会哲学协会理事、国家教委第一届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法学组主要成员等职。独著的《宪法基础理论》和任副主编的《法理学》和先后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的《良法论》获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作为执行总主编的《人权理论与实践》获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主持的《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与未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⑤ 我国著名的法学家都有谁

法学理论

张文显 朱苏力 贺卫方 葛洪义 舒国滢 沈宗灵 孙笑侠 卓泽渊 李步云 刘作翔 付子堂 孙国华 信春鹰 郭道晖 郝铁川 吕世伦 石泰峰 王晨光 朱景文 李林 李龙 刘瀚 谢晖

法律史

曾宪义 张晋藩 武树臣 何勤华 陈盛清 范忠信 邱远猷 吴建璠 杨一凡 杨永华 俞荣根 韩延龙 怀效锋 霍存福 刘海年 倪正茂 高恒 蒲坚 朱勇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周叶中 许崇德 韩大元 胡建淼 胡锦光 江必新 姜明安 罗豪才 马怀德 陈云生 方世荣 张庆福 张树义 莫纪宏 浦增元 童之伟 王名扬 王叔文 吴家麟 肖蔚云 杨海坤 袁曙宏 张光博 朱维究

刑法学

高铭暄 马克昌 赵秉志 张明楷 陈明华 陈兴良 曹子丹 储槐植 顾肖荣 何秉松 梁华仁 罗大华 欧阳涛 曲新久 阮齐林 苏惠渔 康树华 张智辉 周道鸾 卢建平 王作富 何鹏 姜伟 孙谦

民商法学

江平 梁慧星 吴汉东 王利明 孙宪忠 王卫国 赵旭东 郑成思 魏振瀛 崔建远 刘春田 刘凯湘 石少侠 司玉琢 覃有土 顾功耘 郭明瑞 龙翼飞 吴焕宁 夏吟兰 徐学鹿 杨大文 杨立新 杨振山 马俊驹 沈四宝 巫昌祯 关怀 范健 尹田

诉讼法学

江伟 陈光中 徐静村 樊崇义 龙宗智 陈瑞华 陈卫东 卞建林 陈桂明 顾培东 景汉朝 刘家兴 沈达明 宋英辉 谭世贵 汤维建 田平安 汪建成 王国枢 王亚新 杨荣馨 张卫平 周国均 左卫民 谭兵 李浩 常怡 严端 崔敏

经济法学

杨紫烜 李昌麒 刘隆亨 刘文华 漆多俊 邵建东 史际春 徐杰 张守文 种明钊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吕忠梅 国际法学 韩德培 曾令良 梁西 余劲松 陈安 董立坤 龚韧刃 黄进 李双元 刘楠来 饶戈平 芮沐 张乃根 周忠海

军事法学

丛文胜 顾德欣 李昂 图们 张建田

⑥ 李龙的个人介绍

李龙,祖籍重庆市江北区,在重庆一直念完小学、初中、高中(至今讲普通话带有浓重的重庆地方口音,爱吃重庆火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从四川师范大学政教系本科毕业后,参加四川省委讲师团,在四川省叙永县、古蔺县锻炼;此后有短暂的公安工作经历并在四川泸州医学院德育教研室任教,讲授《卫生法学基础》课;1992年9月考入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攻读硕士学位,1995年5月研究生毕业并获得诉讼法硕士学位;1995年5月至1996年9月留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教研室任教,讲授《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律师与公证》、《仲裁法》等课程;1996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上该校诉讼法博士研究生,1999年7月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此后留校任教至今。2006年被评聘为教授,有许多社会兼职但无任何行政职务。学习、工作期间,广泛涉猎历史、文学、政治、法律、经济、哲学、管理等学科,并培养形成了对多学科的兴趣,但仅仅对法学(诉讼法学)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曾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参编教材五部,教辅材料两部,共计160余万字。其中多篇学术论文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学术价值,并多次获得各类奖励,并被重庆市教委确定为重庆市首批“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生性乐观幽默、记忆力好、抗干扰能力强,能静能动。为人真诚、仁义,善于与各种人沟通,朋友较多;但学术与人格均锋芒毕露,容易制造新闻和惹人争议。精通电脑、能够熟练驾驶各类汽车,喜欢尝试各种新鲜的东西,超前消费。
1987华7月四川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并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995年5月西南政法人学诉讼法专业研究生华业并获得诉讼法硕士学位;1999年7月西南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在多年的学习、研究过程中,广泛涉猎了文学、政治、法律、经济、智学、管理等学科,并都取得了—”定质和量的成果:尤其对法学,特别是对诉讼法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曾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三部,教辅材料两部,共计100余万字。其中关于“民事诉讼标的”的多篇学术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填补了诉讼法学科中的许多理论空内,并多次获得不同级别、类型的奖励。教学方面,对于担任的《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律师与公证》和《证据学》等几门课的教学,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较为独特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几门课的讲授都深受学生的欢迎,1999年3月在西南政法大学组织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以92分的成绩被评为第—名。

⑦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的著名教授

1、孙长永

孙长永,男,1964年8月生,安徽寿县人。曾任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内、博士生导师。重容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和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中国诉讼法学研究会刑事诉讼法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唐力

唐力,男,汉族,1964年1月生,四川富顺人,中共党员,研究生,法学博士,法学教授,民事诉讼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研究领域主要为民事诉讼法、仲裁法、行政诉讼法。

⑧ 李龙的基本情况

男,1937年生,湖南祁阳人,现任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享受院士待遇。曾任湖北师范学院政教系主任,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1997年作为中国法学会代表团团长出访阿根廷、智利和法国,并参加在阿根廷召开的国际法律哲学与社会哲学第十八次代表大会。2001年以大陆法学家代表团副团长的身份赴台湾参加学术会议。2005年赴美国访问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5所大学的法学院。2012年获中国法学会“杰出资深法学家”称号。

⑨ 付子堂的人物生活

1965 年 10 月,付子堂教授出生于河南省新野县五星镇陈庄村。16岁那年(1981 年) ,他以优异成绩从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文科班考入西南政法学院(现为西南政法大学) 。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使他在大学生活中受益良多。在 4 年本科阶段的学习中,他以旺盛的求知状态流连于浩如烟海的法学书籍之中,获得了丰富的“法学营养” ,为以后在法学理论领域的深入开拓奠定了基础。1985 年,他完成本科学习,获西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付子堂教授顺利考上了本校法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法理学家黎国智教授。在黎教授的带领下,他开启了自己学术人生的第一扇门—马克思的法律思想,开始潜心研读马克思经典文献,力图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以此探寻出一条用法律方式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道路。
“十年寒窗 , 毓秀湖畔竞芬芳” 。1994 年,付子堂考入北京大学,师从赵震江教授攻读法学博士学位。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他开始探索一个新的领域—法社会学。法社会学以经验研究为主,着重于研究法律制度所具有的实际社会效果。这一研究方向在当时的北大正日益显现出重要性和巨大魅力 , 而其本身所特有的关切社会的视角也暗合了付子堂寻求社会问题法律解决之道的固有思路。他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一新的研究方向的巨大意义,毅然选择法律功能基本理论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研究选题,并于 1997 年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1999 年 12 月,付子堂进入武汉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师从著名法学家李龙教授进一步深造。在李龙教授的影响下,他开始进一步思考、研究法理学的基本问题,尤其是社会转型和法律转型的问题。在社会转型和制度创新的特殊时期,法律能发挥什么样的功能,法律与社会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而且应当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都是萦绕在他心头、同时也让他困惑不已的问题。因此,从 2000 年以后,他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艰难探索,不仅自己发表了《转型时期中国的法律与社会论纲》等文章,而且指导自己的研究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他通过收集更多的经验实证材料,将自己关于法律功能的理论运用于对社会转型和法律转型问题的研究,同时也通过实证的经验研究,拓宽、深化、修正和发展了关于法律功能的理论,使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获得了某种动态的平衡。 1.“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学学术研讨会”发言摘要(合著),《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2期。
2.乡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制度创新及其宪政维度(合著),《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3. 《法眼看“非典”》(上、下),《中国律师》2003年第7、8期。
4.非典危机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5.转型时期中国的法律与社会论纲,《现代法学》2003年第2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3年第8期全文转载;收入《中国法理学精粹》(张文显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版,2004。
6.A Survey of the Legal Problems in the Age of Social Transition of China,徐显明、刘瀚主编:《法治社会之形成与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第四届亚洲法哲学研讨会(香港?2002年)交流论文。
7.美、英等国高技术立法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江平主编:《比较法在中国》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2。
8.读懂列宁:1895—1917年列宁对法律问题的解释,张文显、李步云主编《法理学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2。
9.关于自由的法哲学思考,张文显主编《中国法理学精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10.法律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功能分析,《石河子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1.A Jurisprudence Approach to Liberty,CHINA LEGAL SCIENCE,2001。
12.关注正义:法哲学的永恒使命,《21世纪的亚洲与法律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关于法律意识形态研究的断想,《法学》2001年11期;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1期。
14.中美法宪法监督制度比较研究,江平主编:《比较法在中国》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1。
15.董必武法律观论纲(合著),祝铭山、孙琬钟主编:《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
16.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的法律探索(合著),《学习与探索》2001年第4期。
17.对利益问题的法律解释,《法学家》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1年第7期全文转载。
18.法律正义引论,《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9.法律对科技行为的调控,《检察日报》2001年1月9日,第3版。
20.重读列宁:20世纪初俄国社会转型时期列宁法律思想的发展新论,载张文显、李步云主编:《法理学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0。
21.关注正义:法哲学的永恒使命,《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前沿研究》(2000年中国博士后大会经济管理与人文社会分会暨全国博士后第四届经济学管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22.中美法宪法监督制度比较研究,《法学》200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转载。
23.恩格斯晚年法律功能理论的时代价值,《东吴法学》2000年特刊。
24.关于自由的法哲学思考,《中国法学》2000年第2期。
25.知识经济时代法律对科技行为的功能,《法商研究》2000年第1期。
26.法律的功能在于激励,《法制日报》1999-12-12;《羊城晚报》、《决策参考报》摘转。
27.法律的行为激励功能论析,《法律科学》199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2000年2期转载。
28.关于法律功能实现的若干思考(合著),《法学评论》1999年第5期。
29.社会学视野中的法律功能问题,《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30.论法律的社会功能(合著),《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1999年8期。
31.新世纪与中国法治问题(笔谈),《现代法学》1999年第1期。
32.论政治法治化,(合著)《中外法学》1998年第3期,《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转载。 1.《法理学》(第二版),参编,张文显主编,“十五”规划国家级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法理学》(第4版),参编,法律出版社2004。
3.《法之理在法外》,法律出版社,2003年。
4.《法学导论》(第4版),参编,法律出版社,2003。
5.《现代法治精神与中国法律制度》,主编,重庆出版社,2003。
6.《法理学》,第二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7.《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大辞典》,编委,参译,法律出版社,2003。
8.《法律意识形态的演进》,主撰,重庆出版社,2000。
9.《法律功能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0.《现代法理学》,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1. 《法理学初阶》(第三版),主编,法律出版社,2009
12. 《法理学进阶》(第二版),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
13. 《法理学高阶》,主编
14.《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参编,法律出版社,2011年,卷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部分的编写者。 1.主持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法律与社会研究》[批准号:04BFX005];
2.主持2001年度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律保障研究》;
3.主持2000年度中国博士后研究青年项目《中国法学发展趋势研究》;
4. 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北京大学法学网络全书》,编委;

⑩ 武汉大学校友投资1500亿靠谱吗

不是武大的啦而不是武大的三本是武大的自考生武大周边很多这种人的打着武大的旗号的自考生都很烂的如果是好几次期末考试不参加按照武大校内规定早就劝退处理了

热点内容
南京森林法院 发布:2025-02-02 01:53:24 浏览:99
上海市司法局的电话 发布:2025-02-02 01:49:57 浏览:727
叙述体育法学 发布:2025-02-02 01:19:23 浏览:899
劳动法出勤奖励 发布:2025-02-02 00:32:06 浏览:575
旅游加法治 发布:2025-02-02 00:18:51 浏览:720
女律师外传 发布:2025-02-02 00:18:43 浏览:789
本裁定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2 00:15:53 浏览:662
劳动法30条6款 发布:2025-02-02 00:09:19 浏览:255
无责任底薪法律 发布:2025-02-01 23:03:36 浏览:232
小利帮忙有没有法律援助 发布:2025-02-01 22:32:26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