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道德教育
㈠ 浅议怎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思修课的隐性教育
随着我国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对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研究日益重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经常受到地其所处环境、氛围的“软约束”和感化,正所谓“耳濡目染,不学以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觉运用潜性课程理论,将教育内容“不露痕迹”地隐含在创设好的教育情境中,采用“迂回”、“渗透”的形式,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某种思想、经验或做法,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的教育方式。
首先,发挥教师和榜样的模范作用。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发挥好教师的隐性思政教育功能。思政课的教师在大学生心目中犹如一面生活的镜子,其个人魅力和师德师风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做事和做人的态度。道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而是人格的培养,德性的养成。因而需要耳濡目染、心追神摹的隐性教育方式。教师有魅力的人格和治学精神往往是学生模仿的重点。大学生在学校比较常见到的人主要是任课教师和同学。他们的“性格和教育方式”会在学生身上表现出相应的言、行、遇事情的态度。隐性教育方法作为一种不为受施教者自身所意识到的感化式、无痕化、隐蔽型教育。能够以含蓄、隐蔽的形式,有效化解处于逆反阶段的青年人在潜意识中的对抗道德说教的意识,运用文化、制度、管理、隐性课程等方法,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有意无意间受到触动、震动、感动,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其次,隐性教育是原有显性教育方法的有益补充,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情境教育、课外活动等多方面进行政治思想的渗透。特别是在政治价值观教育中,注重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氛围,使学生在无意识中认识并内化其政治制度。隐性教育好像没有明确的目标,其目标往往是通过学生的活动实现的,借助于外部的各种条件作用于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以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这里所说的学生的活动主要包括:第一、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学生艺术活动、体育竞赛活动、各种兴趣活动俱乐部等。第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学生暑期实践、各种志愿者活动等。第三、与学校德育相结合的社区活动和家庭教育活动等。无论在哪一种学生活动中,对组织者而言,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标,以适当的措施促使教育目的实现。而对接受教育者而言,教育目的又不能过于显性化,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探索和体会,以防变成一种显性教育。让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经受锻炼,在纷繁的生活实践中去接受考验,才能使他们真正增强抵抗力,才能使学生内在、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康地形成。从而可以陶冶学生思想情感、重铸其智能结构,使其思想品德潜移默化地改观。
再次,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和智能手机的功能,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影响。在信息和高科技联姻的时代,高校教育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手段,一方面,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计算机模拟技术、模拟沙盘等,实现课堂教学的情景化、模拟化和教学内容的形象化,扩大媒体的教学信息量,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利用QQ、BBS、微信、微博等大学生常用的新媒体工具,实施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隐性教育,从而加强大学生自我认同、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
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师除了应该注重显性教育之外,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隐性教育活动。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校内校外的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证明,不少高校有意识地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很多大学生开阔了眼界,对我国的国情和现状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可见,大学生自觉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既是高校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相互融合、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开展隐性教育的绝好时机。
㈡ 什么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1.隐性教育的内涵
我国古人很早就重视“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即隐性教育。如战国时期“孟母三迁”的历史故事,就是从环境熏陶的角度肯定了隐性教育的合理价值。作为一个专门术语,“隐性教育”这个概念发端于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P·W
Jackson)在其专著《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s)一书中关于学校“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以及1970年美国学者N·V奥渥勒提出的“隐蔽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的研究。之后,又出现了“隐性德育”的概念,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了对隐性教育的探讨和研究。
所谓隐性教育,就是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并未察觉的一种无意识教育方式。具体而言,就是教育者为了改变当前受教育者总是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教育的状况,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隐藏教育主题和教育目的,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将教育内容渗透到教育对象所处的环境、文化、娱乐、舆论、服务、制度、管理等日常生活氛围中,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味,潜移默化地接受预先所设定教育内容的一种教育方式。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开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通常以课堂为主要依托,以专题教育、主题讨论、学习整改、文件报告等为主要形式,具有集中组织、目的明确、有一定强制性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在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的一种教育形式。新的历史时期,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且最有效的教育形式。
2.隐性教育的特点
由于隐性教育突出强调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信息。因此,它具有教育目的和内容的隐蔽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教育途径的开放性、教育接受的自主性等特点。
(1)教育目的和内容的隐蔽性隐性教育通常把教育目的和教育信息隐藏在受教育者的社会活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受教育者兴趣的激发,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内容、达到教育目的。
(2)教育过程的愉悦性教育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在自然、和谐和愉悦的氛围中通过直观思维、兴趣爱好和情感体验等毫无强制性地接受教育内容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质、道德行为,以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3)教育途径的开放性即受教育者在不受任何教育因素的控制或制约下,以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各种因素作为学习内容,有意或无意地通过直接体验或间接观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是一种非封闭式的,无课堂、跨时空的自我学习过程。
(4)教育主体的自主性由于隐性教育的目的和内容隐藏于各种活动中,教育者没有给受教育者以任何明确的、直接的外部强加意图,使受教育者完全处于一种自愿、自主地选择和参与教育活动的自发状态。
(5)教育方式的间接性即教育者不是通过“灌输”式的教育方法直述道理,而是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借助于一定的教育载体间接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渗透”,使受教育者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进入教育者所创设的教育环境中,自觉地接受教育内容。
㈢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区别是什么
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同属于课程的下位概念,从逻辑学上说,它们在内涵上应该是不相容的,在外延上两者之和应当等于课程概念的外延。从这一原则出发,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以学生获得的经验是学术性的或非学术性的来限定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其外延是相容的。
如果以教育者的有意和无意、有计划和无计划来区分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其外延是不周延的;如果把隐性课程界定为校园文化、未预期的学习结果,则又超越了课程的内涵。因为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不管是学术的,还是非学术的)很难说是显性课程给的或是隐形程中习得的,人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整体行为,不可割裂的。
任何课程都是有计划的,如果某种东西不可计划,那么它至少不被称为课程,而只能叫做偶然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区别不在于结果、计划性或存在的环境,在于学生的接受机制和教师的呈现方式上。
拓展资料:
显性课程:显要特征之一就是计划性。可以说计划性是区分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的主要标志。
具体内容:列入教学计划的学科,也就是各门学科的知识体系,是文化传播的主体。学科课程分门别类地把不同领域的人类文化知识系统地组织起来,在学校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课程结构的主体,是培养人才的主要依据。
隐性课程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与其相联的教育实践有:能力分组、师生关系、课堂规范与过程、隐含的教材内容、学生性别差异、班级奖励结构等;其效果体现在政治社会化、价值观与文化道德的习得、权力观念的形成、阶级差异的加深等方面。美国学者高尔顿最早注意影响教学内容的非正式系统,他在《中学社会系统》中认为,中学生的个体行为是与其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相联系的。
1 观念性隐性课程。包括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校风、学风,有关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等。
2 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教室的布置、校园环境等。
3 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
㈣ 隐形课程的含义
隐性课程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与其相联的教育实践有:能力分组、师生关系、课堂规范与过程、隐含的教材内容、学生性别差异、班级奖励结构等;
其效果体现在政治社会化、价值观与文化道德的习得、权力观念的形成、阶级差异的加深等方面。美国学者高尔顿最早注意影响教学内容的非正式系统,他在《中学社会系统》中认为,中学生的个体行为是与其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相联系的。
研究中有很多类似的名称,如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研究的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未预期的课程(unanticipated curriculum)。
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
(4)隐性道德教育扩展阅读
特点
第一,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
第二,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第三,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
第四,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辨证统一;
第五,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第六,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㈤ 隐性课程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隐性课程主要体现在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三个方面。
与其相联的教育实践有:能力分组、师生关系、课堂规范与过程、隐含的教材内容、学生性别差异、班级奖励结构等;其效果体现在政治社会化、价值观与文化道德的习得、权力观念的形成、阶级差异的加深等方面。
美国学者高尔顿最早注意影响教学内容的非正式系统,他在《中学社会系统》中认为,中学生的个体行为是与其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相联系的。
(5)隐性道德教育扩展阅读:
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
1、观念性隐性课程。包括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校风、学风,有关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等。
2、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教室的布置、校园环境等。
3、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
4、心理性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学校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
㈥ 什么叫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是指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它实现教育目的于日常生活中,渗透教育过程于休闲逸致间,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隐性教育的教育主体体现为“宏观性主导”,或者说隐性教育的“操作者”是“宏观性主导”。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两者范畴对应、作用互补。
㈦ 什么是隐性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隐性内容是组织文化的根本,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表现为精神活动,直接具有文化的特质。组织文化的隐性内容大致包括组织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组织精神等。
因此,1、2、3、4都是正确的。
隐性组织文化是组织文化的根本,是最重要的部分。隐性组织文化包括组织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组织精神几个方面。
基本含义
(1)组织哲学。是一个组织全体职工所共有的对世界事物的一般看法。组织哲学是组织最高层次的文化,它主导、制约着组织文化其他内容的发展方向。从组织管理史角度看,组织哲学已经经历了“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2)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个人进行评价活动在头脑中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和人是否具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包括组织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组织各项规章制度的价值和作用,组织中人的各种行为和组织利益的关系等等。(3)道德规范。组织的道德规范是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人们自觉遵守的道德风气和习俗,包括是非的界限、善恶的标准和荣辱的观念等等。(4)组织精神。是指组织群体的共同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它是组织的组织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综合体现和高度概括,反映了全体职工的共同追求和共同的认识。组织精神是组织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在组织哲学、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影响下形成的。
隐性内容
隐性内容是组织文化的根本,是最重要的部分,具有文化的特质,直接表现为精神活动,在组织文化中起根本性的决定作用。隐性内容是在组织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的,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1)最高目标:又称组织的基本信念。它是组织认定的在长期的活动中应该遵循的根本原则和共同的信仰与追求。管理人员应尊重这些价值观念并践行这些观念。(2)组织精神:又称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对组织成员具有导向、凝聚、约束和激励作用。(3)管理哲学:加强领导者队伍的自身素质建设是提高管理水平的“瓶颈”因素。(4)文化传统: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教育来筛选和强化。(5)组织道德:在加强组织的道德建设时,要注意提高全员的道德认识,促进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训练全员的道德意志,坚定全员的道德信念,强化积极的道德行为,并注重道德认识的基础作用和由知到行的转化。企业文化本来就是软实力,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隐性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已经存在的,但是还没有明显表现出其作用和价值的企业文化。
隐性组织文化
隐性组织文化是组织文化的根本,是最重要的部分。隐性组织文化包括组织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组织精神几个方面。
中文名
隐性组织文化
类 型
组织文化的根本
包 括
组织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
含 义
组织哲学基本含义
隐性组织文化是组织文化的根本,是最重要的部分。隐性组织文化包括组织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组织精神几个方面。
(1)组织哲学。是一个组织全体职工所共有的对世界事物的一般看法。组织哲学是组织最高层次的文化,它主导、制约着组织文化其他内容的发展方向。从组织管理史角度看,组织哲学已经经历了“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
(2)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个人进行评价活动在头脑中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和人是否具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包括组织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组织各项规章制度的价值和作用,组织中人的各种行为和组织利益的关系等等。
(3)道德规范。组织的道德规范是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人们自觉遵守的道德风气和习俗,包括是非的界限、善恶的标准和荣辱的观念等等。
(4)组织精神。是指组织群体的共同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它是组织的组织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综合体现和高度概括,反映了全体职工的共同追求和共同的认识。组织精神是组织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在组织哲学、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影响下形成的。
隐性内容
隐性内容是组织文化的根本,是最重要的部分,具有文化的特质,直接表现为精神活动,在组织文化中起根本性的决定作用。隐性内容是在组织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的,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
(1)最高目标:又称组织的基本信念。它是组织认定的在长期的活动中应该遵循的根本原则和共同的信仰与追求。管理人员应尊重这些价值观念并践行这些观念。
(2)组织精神:又称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对组织成员具有导向、凝聚、约束和激励作用。
(3)管理哲学:加强领导者队伍的自身素质建设是提高管理水平的“瓶颈”因素。
(4)文化传统: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教育来筛选和强化。
(5)组织道德:在加强组织的道德建设时,要注意提高全员的道德认识,促进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训练全员的道德意志,坚定全员的道德信念,强化积极的道德行为,并注重道德认识的基础作用和由知到行的转化
㈧ 隐性课程 表现形式
包括学校文化方面的教育、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等:学生在学校各种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如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的影响;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的影响,如学校与班级的传统、风气、舆论、仪式、规章制度等。
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物质文化的影响,如学校建筑、校园环境、教室布置等。
(8)隐性道德教育扩展阅读
隐性教育通常把教育目的和教育信息隐藏在受教育者的社会活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受教育者兴趣的激发,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内容、达到教育目的。
教育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在自然、和谐和愉悦的氛围中通过直观思维、兴趣爱好和情感体验等毫无强制性地接受教育内容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质、道德行为,以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受教育者在不受任何教育因素的控制或制约下,以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各种因素作为学习内容,有意或无意地通过直接体验或间接观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是一种非封闭式的,无课堂、跨时空的自我学习过程。
㈨ 教师道德教育有那些方法,请具体说明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有哪些?
[ 2007-7-13 6:59:00 | By: linshuqing ]
1. 对教育对象,教师职业道德有教育功能。教师劳动的特点是教育主体与教育手段的同一性——即教师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手段,教师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道德对教育对象的影响主要有二。一是教师道德影响学生的道德人格。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和生活热情会感染学生,有利于形成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态度。反之则不利于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二是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期望等等会形成较好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心智成长。心理学中非常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 对教师集团,教师职业道德有调节功能。如前所述,教师作为一个职业集团必须处理好集团内部的同侪关系,也必须正确处理好职业集团与社会的关系。有了良好的教师道德,就会形成一定的心理和舆论氛围。同时道德也会在每一个教师的心中以职业良心和信念的形式形成一种自监督的机制。一外一内的双重道德约束有利于教师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3. 对教师自身,教师职业道德有修养功能。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师对教育活动的意义的理解密切相关。教师道德能够通过评价、激励和追求理想人格等方式在造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社会风尚的同时,培育主体自身的道德意识、行为和品质,从而提高教师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使教师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4. 对社会发展,教师职业道德有促进功能。教师道德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首先,教师的劳动也是社会生产的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对教育对象的塑造参与了物质文明的建设。教育对象最终会成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教师能否以德育德,对这一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影响深远。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实际上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它本身的高低是直接构成社会道德水平高低的一部分之外,它还可以以身示范,成为“社会的良心”,带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教师道德建设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教师的工作实际上是社会生活重构的基础工程。教师通过自身也通过自己的“产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的重建。
中国有一句令人深思的口号,就是“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实际上我们不妨可以进一步认为:“提高教师素养的希望在师德的养成。”
1、 教师道德的特点?
教师道德首先是一种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一般具有的特征是:1.在调整对象和范围上有明显的专业性或特定性。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往往只对从事某种特定行业的人起调节作用。比如专门意义上的“救死扶伤”的道德就只适用于医生;“诲人不倦”的规范也主要适用于教育工作者。2.在道德内容和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稳定性。职业道德除了反映社会宏观发展及其要求之外主要反映社会对于职业的要求以及职业本身的特殊利益和要求。这样,一方面会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规范系统,另一方面也会形成较稳定的职业传统习惯和特殊的职业心理。每一行当都有自己的“规矩”。比如商业所讲的“童叟无欺”、“言无二价”,教育上的“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等等都有较长的历史传统。从古到今,都有基本一致的要求。3.在规范形式和方法上具有灵活性、多样性。既有比较正式的规章制度形式,也有非正式的俗语、口号形式,还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习俗、习惯等等。各行业往往均可以从本行业的具体实际出发制订反映职业道德内容的具体制度和要求。在中国教育界,全国教育工会曾于1991年、1997年颁发和重新颁发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倡行全国。各地、各校实际上也有反映自己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道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性。首先,教师道德直接构成和影响教育内容。教师道德在内容上因而具有教育性。比如,教师的价值观就既影响显性的也影响隐性的教育内容。除了在显性教育方面教师会自动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理解、处理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突现一些教育内容,而相对忽略另一些内容之外,在隐性课程方面,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师对课程以外许多问题的看法的不自觉的流露也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受职业道德影响的教学方式如师生间的互动方式也是教师价值观的体现,也会作为课程影响教育对象。其次,师德的教育性与示范性联系在一起,教师的人格特征影响教育内容。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影响教育内容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教师的人格特征本身就是教育内容。教师的人格特征对教育内容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教师的道德人格会成为榜样学习的对象。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ra)等人认为,儿童的行为方式常常是模仿其所相信和崇拜的榜样人物而逐步形成的。不管教师愿不愿意,有无知觉,教师都有成为这种“榜样”的最大可能性。中国自古就有“以身立教”的理论,也是同样的道理。另一方面,教师的人格特征也影响他对教育内容的加工处理。一个有诗人气质的教师的教学会充满热情,富于想象;一位逻辑性较强的老师会以冷静思辩的睿智见长。情绪好的教师容易宽以待人,诲人不倦;而心情欠佳者则容易苛求学生,草率行事。尽管气质、情绪等人格特征主要是心理范畴,但是职业道德对于这些人格特征的修养和调整仍然是有非常大的导引作用的。
2.自觉性。学校教育活动是一种具有高度自觉性的活动。教育工作的特点是教育主体和手段的合一性。现代教育制度中的教师职前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度的存在使得教育工作者一般都经过专门的职业训练。因此他们不仅在教育工作的技能上具有十分明显的专业性和自觉性,而且在道德上也有高度上的自觉。教师对于主体和手段的合一性的工作特点有清醒的了解,这一理解实际上是教师形成使命感的源泉。教师应当是积极调整教育劳动中人际关系的主动力量。反之,一些缺乏师德自觉的教师实际上是失去了教师本质的“教师”,在人际关系中永远处于被动、低效或无效的境地。所以教师道德从道德主体的角度看,具有明显的自觉性。
3.整体性。教育劳动的特殊性之一就是影响的整体性。因此从教师道德的影响性质这一角度来看,教师道德具有一定的整体性。这一整体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指每一教师对学生影响是整体的;二是指教师对学生影响具有集体性(面对的是学生集体);三是指教育工作需要教师集体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教师道德的影响与他的业务素质、人格特征等等联系在一起。比如主观上希望对学生公正的教师可能因为其教育方式上的失误而适得其反。又比如一个心地仁爱的教师也可能因为其性格上的内向而给学生以冷漠的印象。所以师德的修养如同师德的影响一样都是整体性的。通俗地说,教师实际上必须尽量做一个“完人”。其次,现代教师的劳动具有非常强的集体性。单个教师的影响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更有效地作用于学生。换言之,作为教育劳动成果的学生实际上是一种集体性劳作的成果。因此师德中的重要内涵就必然有教师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2、 教师幸福的特点?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的幸福也称教育幸福。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意义的体味构成教师的幸福感。教师的幸福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教师幸福的精神性
教师幸福的精神性首先表现为劳动及其报酬的的精神性。这里并不是反对给教师改善生活待遇,也不是说教师只有苦而没有乐。而是说在物质待遇既定的情况下,教师生活有恬淡人生、超脱潇洒——或者说有“雅”的一面。教师的报酬实际上也的确不止于物质生活。学生的道德成长,学业进步,进而对社会做出的贡献,都是教师生命意义的确证。师生之间在课业授受和道德人生上的精神交流、情感融通都是别的职业所难以得到的享受。教育主体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精神性质才正是因为教育劳动的精神性,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始终有着崇高的地位。在中国,早在先秦时期荀子即将教师地位提高到与“天地君亲”相并列的高度,要求统治者“贵师而重傅”。其后中国人也一直认为教师“有父之亲,有君之尊。”[1][19]在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中也存在着同样的对于教师的尊重。报纸上曾经报道说,以色列人认为,在发生大火或其他灾难是如果只能带走一样东西,这件东西不是珠宝,而是书本;如果只能救一个人,这个人不是自己的亲人,而只能是自己的老师。可以这样说,以色列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屹立于世界,以色列人之所以能够在思想、科学、商业等事业中令世界刮目相看,秘密即在他们对教育与教师重要性的充分认识。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曾经在其总则第四条明文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上述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和其它法规中有更具体和明确的规定。从世界范围来看,除了对教师劳动的普遍尊重的规定之外,一般都有对教师人格和尊严保护的严格的规定。同样对尊严或人格的侵犯,在教师问题上往往会有更严厉的处罚规定。原因之一也在于教育劳动的精神性、人格性决定着必须确保对教师的崇高地位的尊重。由于教师及其劳动的崇高地位,决定着教师有可能在这一特殊的尊重中收获职业的意s义——换言之体会自己的幸福。所以教师的幸福体验也具有精神性:教师的幸福与教师的荣誉联系密切。
3、 教师公正或教育公正的必要性?
1. 有利于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形成
2.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提高 3.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4.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
5.有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
4、 教师道德义务确立的重要性?
教师道德义务确立(即教师认识、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教师道德义务确立可以减少教育活动中的冲突,有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
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在工作中可能只根据自己的“自然愿望”办事,比如在备课、讲课、组织学生活动、协调关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等方面尽量少投入精力,这样就会形成与教育事业、学生发展的要求相违背的“冲突情势”。这一冲突情势如不能正确地加以解决,就不仅会影响教育工作任务的完成,也会使教师本人处于一种紧张的人际关系和内心压力之中,教师就会失去教育上的“自由”。从主观上解决这一情势冲突的根本方法只能是教师深刻体认自己的教育使命,严格承担起教育道德义务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我国著名化学家卢嘉锡在30年代厦门中学做数学教师时,曾经遇到一个学生拿难题(一本国外数学杂志上的悬赏题)“问”自己的事情。卢嘉锡化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问题和答案(即这本杂志)后心平气和地对学生说“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先生。我现在虽然在教你们,但还有许多东西自己也不懂,要进一步学习。”学生大为感动。[2][22]
卢嘉锡先生之所以能够“化干戈为玉帛”,靠的就是对师德义务的严格践行。
其次,教师道德义务确立有利于教师在工作中进行道德上的“综合判断”。
教师在自己的教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义务冲突的情况。有不同的教育义务之间的矛盾,也有一般道德义务与教育道德义务之间的冲突。比如教师可能遇到家庭道德义务与教育义务之间的矛盾,也有可能遇到尊重学生、保守学生的“秘密”和与家长、同事进行适当沟通以采取恰当的实际措施帮助学生之间的矛盾,等等。在义务冲突明显的情境中,只有具有对职业使命和道德义务有较为深切和全面理解的教师才能把握大局,进行正确的道德“综合判断”,正确地、恰当地履行教育义务。
㈩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是教育手段方法吗
隐性教育的内涵
我国古人很早就重视“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即隐性教育。如战国时期“孟母三迁”的历史故事,就是从环境熏陶的角度肯定了隐性教育的合理价值。作为一个专门术语,“隐性教育”这个概念发端于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P·W
Jackson)在其专著《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s)一书中关于学校“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以及1970年美国学者N·V奥渥勒提出的“隐蔽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的研究。之后,又出现了“隐性德育”的概念,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了对隐性教育的探讨和研究。
所谓隐性教育,就是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并未察觉的一种无意识教育方式。具体而言,就是教育者为了改变当前受教育者总是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教育的状况,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隐藏教育主题和教育目的,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将教育内容渗透到教育对象所处的环境、文化、娱乐、舆论、服务、制度、管理等日常生活氛围中,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味,潜移默化地接受预先所设定教育内容的一种教育方式。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开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通常以课堂为主要依托,以专题教育、主题讨论、学习整改、文件报告等为主要形式,具有集中组织、目的明确、有一定强制性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在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的一种教育形式。新的历史时期,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且最有效的教育形式。
2.隐性教育的特点
由于隐性教育突出强调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信息。因此,它具有教育目的和内容的隐蔽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教育途径的开放性、教育接受的自主性等特点。
(1)教育目的和内容的隐蔽性隐性教育通常把教育目的和教育信息隐藏在受教育者的社会活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受教育者兴趣的激发,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内容、达到教育目的。
(2)教育过程的愉悦性教育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在自然、和谐和愉悦的氛围中通过直观思维、兴趣爱好和情感体验等毫无强制性地接受教育内容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质、道德行为,以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3)教育途径的开放性即受教育者在不受任何教育因素的控制或制约下,以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各种因素作为学习内容,有意或无意地通过直接体验或间接观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是一种非封闭式的,无课堂、跨时空的自我学习过程。
(4)教育主体的自主性由于隐性教育的目的和内容隐藏于各种活动中,教育者没有给受教育者以任何明确的、直接的外部强加意图,使受教育者完全处于一种自愿、自主地选择和参与教育活动的自发状态。
(5)教育方式的间接性即教育者不是通过“灌输”式的教育方法直述道理,而是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借助于一定的教育载体间接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渗透”,使受教育者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进入教育者所创设的教育环境中,自觉地接受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