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道德经
⑴ 《道德经》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一、二、三指的是什么
这是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首句,是对宇宙起源的一种探索和认识,其含义是说宇宙最初有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之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在老子的法眼中,道是先天地而生的,是天地的创造者,道虽然看起来很恍惚,但在恍惚之中有图像,有物体,有精神,有灵性。“对天地万物的起源,我是从道开始认识到的,”有了这个道,宇宙的秩序就建立了,这个秩序就是统领宇宙万有的一,有了这个一,代表天地父母阴阳相互对立统一的二就诞生了,有了天地父母阴阳就产生了联系二者的气(子),阴阳与气构成了三,由这个三生成了宇宙万物,所以老子接着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就是说,三的含义是阴、阳、气,万物是由阴、阳、气三者生成的。 简化一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含义,老子是说:宇宙最初有道,道生了上帝(象帝之先,)上帝创造了对立统一的太极,比如耶稣和撒旦,耶稣和撒旦这个二生了天使,然后,由耶稣、撒旦、天使这个三创造了宇宙万物。 评述:老子的这个宇宙起源论有它深刻的地方,但与黄帝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艾,六十四艾生宇宙万象”中的“两仪生四象”冲突。此外,在老子看来,“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也就是说,老子不知道道的来源,但他认为道好像早于上帝先成,这就是老子的迷惑之处,他实际上没有弄清楚“道、帝、一”之间的关系,严格来讲,道就是一,一就是道,道一,一道,而道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不是道“象帝之先,”而是道是上帝的灵,上帝的思维,是先有上帝,而后才有了道,道就像是宪法和法律,上帝就像是人类社会,不是先有了宪法和法律才诞生了人类社会,而是先有了人类社会才诞生了宪法和法律。 总结:无极是能量无序混沌,偶然成序产生了结构,结构诞生意识,这个意识就是上帝,上帝诞生后,无极混沌演变成了太极浑沌,这个太极浑沌就是上帝的灵,也就是老子所讲的道,上帝的灵贯通于宇宙一切时空,所以,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宇宙所有时空的一切都在道中运行,不论是物质世界,还是反物质世界,通归于道一中演化。 单从生命起源上看,“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是有道理的,二是阴阳(请有缘人参考《太极思维》)在此,我们把阴阳狭义为母父,有了父母,才诞生了子,父、母、子构成了三,这个三创造了宇宙万物,
⑵ 《道德经》三字的由来
我们现在读的老子通行本,分上下两篇:上篇的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下篇的第一句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因此后来的学者就取上篇的“道”字和下篇的“德”字,合起来就称它为“道德经”。“经”字也是后来学者加上去的。“经”字有常道的意思,也就是有特殊价值的书,后面加一个“经”字,这就是“道德经”三字的由来。
⑶ 道德经·我有三宝的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⑷ 道德经第三篇译文
第三章
[原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4)三在道德经扩展阅读:
评析:
老子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他认为,体现“道”的“圣人”,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争夺权位功名利禄。
前面说到,先秦时代关于选贤用能的学说已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各诸侯国争用贤才也形成必然的趋势。老子在这种背景下,敢于提出“不尚贤”的观点,与百家诸子形成对立,似乎不合时宜。不过,在老子的观点中,不包含贬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
而是说,统治者不要给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势和功名,以免使“贤才”成为一种诱惑,引起人们纷纷争权夺利。
在本章里,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学的出发点,他既不讲人性善,也不讲人性恶,而是说人性本来是纯洁素朴的,犹如一张白纸。如果社会出现尚贤的风气,人们对此当然不会视而不见,肯定会挑动起人们的占有欲、追逐欲,从而导致天下大乱。
倘若不使人们看到可以贪图的东西,那么人们就可以保持“无知无欲”的纯洁本性。不使人们贪欲,并不是要剥夺人们的生存权利,而是要尽可能地“实其腹”、“强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身体健壮可以自保自养;
此外要“虚其心”、“弱其志”,使百姓们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这样做,就顺应了自然规律,就做到了无为而治。这一章与前章相呼应,从社会的角度,使人人都回归纯洁的、无知无欲的自然本性。这样以自然规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老子的“无为”思想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进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规律。这规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纵,也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而是客观的、自然的。这种观点对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观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观念,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
⑸ 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作品出处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回秦诸子分家前的答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⑹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道德经的哪一章
一、二、三都没有定义,道也没有定义,所以这句话不表达哲学思想,只表达糊涂思想。对比一下就知道:弈之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自生质,质生空,空生时,时量万事。质布空间永不均,没两物全同。人之所恶,唯禁、统、侵私,而专政反宇宙。故物或损而益事,或益而损事。人之所教,我须思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引为教训。
⑺ 老子《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该如何理解
现在流行的解释是把它和《周易》中的阴阳学说结合起来“一”是太极,“二”是阴阳,“三”是阴阳结合,然后衍生万物。据说“一”是八卦“两仪”的第一级,“二”是八卦“四象”的第二级。只有“三”演变了八卦,然后八卦产生了万物。
在《周易》中,这似乎是一个完美的解释“一,二,三”,但说到这个“存在”和“没有”,什么都没有。特别是在《道德经》第二章中,出现了许多矛盾,这些矛盾是不能成立的。我也相信用《周易》来解读《道德经》,但正是这三章的结合,打破了这一空白,然后跳出来看看如何识别这个世界。
⑻ 《道德经》中的3条大智慧,分别是什么
大智若愚。大成若缺。大器晚成。这三条道理都是老子在自然中领悟的。对大家非常的受用。
⑼ 《道德经》第十一章中的“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应当怎么翻译
意思是:用三十根辐条制造的一个车轮,当中空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
本文出自《道德经》第十一章,与第十章合起来看主要讲有无交通而生利用的道理,为后文的无为而治的具体细节做铺垫。
人类认知以外的无和有,是自由王国。人类认知以内的无和有,是必然王国。对于人类来说,道是客观规律性;无是人类对规律性的认识;有是人类对规律性的应用。研究理论的科学家,就是在努力从自然界中具体的“有”,发现虚“无”的理论。
比如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研究应用的科学家,就是在努力根据虚“无”的理论,发明出具体的“有”;比如,根据“相对论”,人类造出来“原子弹”。更多的发明家,就是在努力从“有”应用到“万物”。
《道德经》价值影响: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