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修身
Ⅰ 如何用道德经修行
首先要理解《道德经》的真意。最好参看南怀瑾先生的《老子他说》深回入浅出,说理透答彻,是上乘佳作。
第二,把握修持的要点。参看原文。
第三,在生活实际中去体会,一点一滴的在德业上的进步,加深信心。
补充二点:
第四:本人不是不重视原文,但原文深奥,没有深厚的古文基础是看不懂的。但有了古文基础(比如一些学者)没有修行的实践只从字面解释,也会误解老子的本意。只有真悟了道的人,才能讲对讲通讲透。
第五:对于黄元吉原著《道德经讲义》不敢妄加评论。提问者可以与南怀瑾的《老子他说》相比较,必能受益。
Ⅱ 孔子的修身和老子的修身有什么区别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他强调的是个人修养的自我约束,要求个人的行为准则符合自然法则。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他强调的是个人修养的一切行为准则符合周公指定的礼仪--周礼,人人的行为准则都要在周礼所规定的等级准则内。
Ⅲ 读道德经有什么好处
读道德经的好处:
1、修身养性:当人遇到烦恼事,或者有什么委屈想不通的时候,坐下来安安静静地读一下《道德经》,老子的智慧言语会让人找到自我安慰的良药。
2、全身放松,治病健身:有病的人,一身紧张,这里不疼那里疼,难受得很。静下来背诵《道德经》一段时间后,身体放松了,该疼的地方也不疼了,病慢慢就好了,身体自然健康了,红光满面,人越活越仙见。
3、增强记忆力:搞学习的学生(其他人也是这样),有时候记忆力不够用,数学公式背不得,外语单词记不清。这样的人如果坚持背诵《道德经》,思想一静下来,大脑清醒了,记忆力就增强。
4、提高待人接物能力: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为人处事很繁杂,天天要与人接触,要人家做事,别人不听话,就与别人争吵不休,搞得自己心乱如麻,理不出头绪。如果静下来背诵《道德经》,心里就明白了遇事要处下、不争、顺其自然。
5、锻炼大脑:在反复读《道德经》的过程中,有一天就会自然而然地想着要背里面的好句子,我就是这样。年轻人也好,中老年人好,背《道德经》是很好的脑力运动,对提高记忆、防止老年痴呆症大有好处。
(3)道德经与修身扩展阅读: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
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Ⅳ 道德经的 核心思想是什么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4)道德经与修身扩展阅读
综述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道德经
Ⅳ 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例,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之道
老子认为为学与为道是个人修身的两个主要方面,而他所专注的是为道,把版为学留给权孔子论述去了,。老子在五十四章论述了为道的层次与境界,他说修之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Ⅵ 为什么说道德经是修身治世的宝典
中国的历史,三皇时期,“凡被称为皇的人,光芒万丈,施行无为而治,行不言之教,以大道化育万物,天下百姓都不会违背他。“在三皇时期,人类处于先天的纯真无邪状态,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皇”直接彰显天道,以开化蒙昧,使心灵纯真而简单的初期人类,在道中自然率性而为,施行无为而治,天下行于道中。
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心灵慢慢变得不再纯真,被各种私心欲望所污染,从而生出心机与智巧,出现了欺诈、争斗等,社会中相应出现了犯罪与战争等灾祸。此时,人类已经背离了大道,不能再任由百姓自然率性而为,必须建立“德”,以规范天下百姓的言行,引导百姓重新回归于道的标准。 因此“帝”便应运而生,五帝德化天下。
后来,道德越来越下滑,“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这段话大致的意思是说,九黎部胡作非为,人和神变得杂乱无章,辨不清事物。
后来,黄帝的继承者“颛顼”对天地间的秩序进行一次大整顿,“绝地天通”,人神联系隔断。
三教释迦牟尼佛、老子、孔子以人身下世,开悟后教化世人。三教在中国历史上交相辉应。你所说的道德经,便是老子留下的传世之作,道教也因此而产生。
再后来,人离道更远,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三教在说什么了。有人开始信科学、马教、进化论。原始正教进入末法时期。
物极必返,否极泰来。转轮圣王以弥勒佛号下世,普度众生,开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法华文句》四上:“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据《韩国日报》2014年10月20日报道,韩国中源大学最近迎来了建校5周年纪念活动。20日,校园里的石像上被发现开了100多朵优昙婆罗花,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国内新华网等多家媒体也进行了相应的报道。
Ⅶ 学习道德经的意义
1. 学习《道德经》的好处
1) 《道德经》是中国文化瑰宝,学习它有助于我们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历史
众所周知,《道德经》是我国古代道家哲学的主要经典。作为一本伟大的哲学著作,其思想曾以各种方式渗透到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各个角落,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被学术界称为中国哲学的主根、东方文化的瑰宝,被公认为学习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的一本好教材,了解中国历史特别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文景之治”等的文化背景的关键,并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推崇(据《参考消息》上的一篇文章介绍,《道德经》是世界上除《圣经》外被译成文字种类最多的一本书籍),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1994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参观福建泉洲清源山老子石雕座像时指出:“要多宣传老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要把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整理好、宣传好。”学习《道德经》,不但可以使我们对道家哲学和道家思想有一个基本了解,为我们进一步学习中国文化打下基础,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进而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2) 《道德经》是善人的哲学,学习《道德经》可以纯洁我们的思想、净化我们的心灵、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
作为一本专门提倡和指导人们修道修德,以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为目的的哲学著作,《道德经》可以说是善人的哲学。它以大部分内容劝告人们要慈善俭朴、谦虚处下、忍让不争、公正无私、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教导人们要诚实守信、和蔼可亲、和平相处、互相帮助、宽容大度、以德报怨、先人后己、舍己为人;鼓励人们无为守静、顺其自然、清心寡欲、修道修德;告诫人们不要发动战争、不要干预自然;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积极地面对人生……《道德经》处处都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句句都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如果我们能认真学习、正确理解、真正领会,并用其来检讨我们的思想、规范我们的言行、增强我们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紧迫感,那么必将使我们的思想更为纯洁、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水平得到提高,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公民道德建设作出贡献。
3) 《道德经》的思想博大精深、内容全面丰富,学习《道德经》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增强我们的为人处世能力
《道德经》尽管只有短短数千言,但其思想博大精深、内容全面丰富,涉及宇宙起源、天体运行、生态平衡、环境保护、治国用兵、内政外交、为人处世、祸福进退、名利得失、胜败智谋、自然规律、学习工作、仁义礼仪、修道养生等众多方面。哲学家可以用它研究哲学,政治家可以用它治国安邦,军事家可以用它指挥战争,企业家可以用它指导经营管理,科学家可以从中寻求新的思维方式,艺术家可以从中吸取精神养料……《道德经》的思想,一旦被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当代人所接受,与现代科学和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其深邃的哲理,必将启迪我们的智慧,增强我们的处世能力,进而成为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向前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现实力量。
Ⅷ 《道德经》中有哪些“提高素养、修身养性”的句子
书到用时方恨少。。。。
Ⅸ 道德经。修身养性。
自己的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个人修身不仅饱含了为人、修身、处世的智慧,还包含着始终要有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日常的烦恼和不幸
Ⅹ 《道德经》与《德道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道德经》与《德道经》区别为:时代不同来源、不同、顺序不同。《道德经》与《德道经》都包含《德经》和《道经》,都是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一、时代不同
1、《道德经》:《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
2、《德道经》:《德道经》是近代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
二、来源不同
1、《道德经》:《道德经》由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
2、《德道经》:《德道经》由熊春锦先生以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为底本,以帛书乙本和郭店楚简出土的竹简本为校本,广泛考证石刻本、河上公本、龙兴碑本、王弼本等之优劣,查证原貌,澄清流弊,恢复了《老子》“德经”为上“道经”为下的原旨,编纂翻译而成的书籍。
三、顺序不同
1、《道德经》:《道德经》的顺序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
2、《德道经》:《德道经》的顺序为上篇《德经》、下篇《道经》。
(10)道德经与修身扩展阅读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