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立法法修改评论

立法法修改评论

发布时间: 2022-03-05 16:16:50

『壹』 如何评价这次《立法法》修改中的地方立法扩权

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来看,《草案》在扩大地方立法权方面所作努力,具有如下积极意义。
其一,有利于我国立法体制的完善。
其二,有利于在坚持中央统一领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贰』 广东一公司全体员工因 2 小时内未回复群内消息被罚款 200 元,如何评价这一规定

工作群确实为工作带来了便利,但是如何管理工作群也是一个慢慢摸索的过程,建议可以在员工入职时告知相关事项。

那么

未及时回复工作消息

是否能成为处罚理由呢?

01

企业制定的

《微信使用管理办法》

是否具有效力?

讨论该事件是否合法首先要看参照执行的制度是否合法。“合法”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办法》的内容是否合法,其二是《办法》的实行是否经过民主程序,两者缺一不可。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企业的规章制度要经过的合法程序,包括制度是否经过职代会讨论通过,制度的实施职工是否知情等。

02

用人单位是否有权依照

公司规章制度对员工罚款?

用人单位没有处罚权。《广东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定了罚款内容,或者其扣减工资的规定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这就直接从立法上禁止了企业对员工行使罚款权。因此这家公司做法已违法。

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财产的处罚只能由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用人单位没有罚款权力,即便用人单位有明确的制度规定,也不可作为罚款的依据。
深圳例外

《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2019年修订)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违纪经济处罚。

《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依照规章制度对劳动者实施经济处分的,单项和当月累计处分金额不得超过该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三十,且对同一违纪行为不得重复处分。

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没有对企业的罚款作禁止性的规定。但是《立法法》第九十条第二款规定: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所以,深圳的规定是有效的。

劳动者们作为“维权主角”,要对侵权条例说“不”,但是打工人往往会因为不懂如何维权,或者害怕因此丢了工作,只能是敢怒不敢言。越是如此,越会让个别用人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变本加厉。

也正因劳动者在用人单位面前处于弱势地位,当涉及劳动纠纷处理时,往往会向劳动者倾斜,劳动者维权时大可挺直腰杆,用好法律武器。

『叁』 朱征夫的人物评价

2003年作为广东省政协委员,提出《关于率先在广东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提案》,从立法法第八条第(五)款的规定出发,以缺少法律依据和违反程序公正为由对劳动教养制度提出质疑。08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建立统一的社保制度,允许社保一卡通。同时提出《关于全国人大收回税收立法授权的提案>,建议有关税收的立法授权由人大收回,实行严格的税收法定。09年提议调整国家审计制度,把审计署放到全国人大,以防止同时作为行政权审计署与财政部之间的利益冲突。同在09年的全国两会上,针对金融危机以后珠三角老板频频欠薪跑路、打工者生活无着落的情况,提出修改刑法,在刑法中增设“欠薪逃匿罪”。2010年,提出<<关于解决流动人口选举问题的提案>>。2011年1月,在广东省政协大会的自由发言阶段,以《立法法》没有授权立法,上位法没有理顺,以及土地归国家所有为由,反对发改委试行征收房产税。2012年提出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提案,要求增加住房公积金的增值保值功能,提高住房公积金存款利息。2013年提议全国人大设立宪法委员会,协助人大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2014年提议废除《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
2011年2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了恶意欠薪罪;
2013年11月,党的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
2013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除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

『肆』 为什么法律要公开啊在法理学上说

从法律的概念上讲,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由享有立法内权的立法机容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称。可见,法律必须经过颁布才能生效,这就是法律必须公开的原因。
从法律的作用上讲,法律具有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
法律还具有指引作用,主要是指法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行为的主体是每个人。对人的行为的指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个别性指引,即通过一个具体的指示形成对具体的人的具体情况的指引;一种是规范性指引,是通过一般的规则对同类的人或行为的指引。可见,不公开的法律,无法实现其引导作用,进而实现公民的守法。

『伍』 17由专门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规定始于下列哪一部宪 详细�0�3

17.由专门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规定始于下列哪一部宪法? A.1958 年法国宪法 B.1787 年美国宪法 C.1799 年法国宪法 D.1908 年苏俄宪法 【答案】C 【考点】宪法实施保障的体制 【详解】由专门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起源于1799 年法国宪法设立的护法元老院,故正确答案为C 项。 【点评】本题属于识记型题目,在教材(卷一)第225 页,考生要注意的是,司法机关保障宪法实施的起源是美国,立法机关保障宪法实施的是英国。 18.关于专门人民法院,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专门人民法院是设在特定部门或针对特定案件而设立,受理与设立部门相关的专业性案件的法院 B.军事法院负责审判军事人员犯罪的刑事案件,军事法院的基层法院设在师级 C.海事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由最高法院管辖 D.铁路运输法院、森林法院只设基层法院 【答案】A 【考点】专门人民法院 【详解】专门人民法院是设在特定部门或针对特定案件而设立,受理与设立部门相关的专业性案件的法院。目前我国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森林法院和铁路运输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故A 项正确。 军事法院分为三级,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军内最高级)、大军区和军兵种军事法院(相当于中级)、军级军事法院(基层级)。其中基层法院设在军级,故B 项错误。 海事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由海事法院所在地的高级法院管辖,故C项错误。 铁路运输法院分成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两级,一是在铁路管理分局所在地设立铁路运输基层法院,二是在铁路管理局所在地设立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森林法院也分为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两级,基层森林法院设置在某些特定林区的一些林业局(包括木材水运局)所在地,中级森林法院设在地区(盟)林业管理局所在地或国有森林集中连片地区。故D 项错误。 【点评】本题的考点比较偏,在教材(卷一)第214-215 页,所以要提醒考生复习宪法学在注意宪法条文的同时,不要忽略教材。 19.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和省、自治区人大代表的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我国选举权的平等原则既着重于机会平等,也重视实质平等 B.我国选举法自颁布以来进行了四次修改,每一次都依据当时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对城乡代表名额的分配比例进行了调整 C.“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我国选举制度发展的方向 D.我国选举法的修改反映了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答案】B 【考点】选举平等原则 【详解】我国《选举法》规定了平等性原则,但是,平等不是平均,而是要求实质的平等。如果只注重形式上的平等,就会出现各级人民法院代表大会中农民比例过大,其他阶层没有足够代表的不合理现象,故A 项正确。 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导致了我国《选举法》进行了四次修改,但只是在第三次修改的时候改为将城乡代表名额的比例统一调整为4∶1,2004 年第四次修改后的《选举法》仍延用这一比例。故D 项正确,B 项错误。 2007 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建议,这将有助于实现平等选举的原则,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故C 项正确。 【点评】本题的考点属于热点问题,因为《选举法》即将面临修改,而且修改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城乡代表名额的分配比例上。答案在教材(卷一)第163 页,但选项B 考的比较细,因为涉及到了城乡代表名额分配比例的历史发展。 20.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规定,下列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团的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代表团团长、副团长由各代表团全体成员选举产生 B.两个代表团以上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属于全国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C.三个以上的代表团可以提出对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 D.一个代表团和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可以联合提出对国务院及其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答案】C 【考点】全国人大代表团 【详解】《全国人大组织法》第4 条第1 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按照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各代表团分别推选代表团团长、副团长。故 A 项错误。 《全国人大组织法》第10 条规定,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大会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故B 项错误。 《全国人大组织法》第15 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个以上的代表团或者十分之一以上的代表,可以提出对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审议。故C项说法正确。 《全国人大组织法》第16 条规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可以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由主席团决定交受质询机关书面答复,或者由受质询机关的领导人在主席团会议上或者有关的专门委员会会议上或者有关的代表团会议上口头答复。故 D 项说法错误。 【点评】本题的考察比较细,近几年由于宪法的主要条款都考察过了,为了避免试题重复,宪法学的命题明显朝着一些比较细微的、平常不太注意的考点发展。本题中,选项A 虽然比较困难,但B、C、D 考的还是比较传统的,属于考生应当掌握的内容。所以,建议考生虽然不必把所有的法条都掌握,但最基本的重点内容还是要抓住。 21.根据《宪法》和《选举法》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每次选举前选民资格都要进行重新登记 B.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的十五日以前公布 C.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选举委员会申诉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 D.法院对于选民名单意见的起诉应在选举日以前作出判决 【答案】D 【考点】选举程序 【详解】《选举法》第26 条第1 款规定,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经登记确认的选民资格长期有效。每次选举前对上次选民登记以后新满十八周岁的、被剥夺政治权利期满后恢复政治权利的选民,予以登记。对选民经登记后迁出原选区的,列入新迁入的选区的选民名单;对死亡的和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从选民名单上除名。故A 项错误。 《选举法》第27 条规定,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的二十日以前公布,实行凭选民证参加投票选举的,并应当发给选民证。故B 项错误。 《选举法》第28 条规定,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选举委员会对申诉意见,应在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申诉人如果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在选举日的五日以前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在选举日以前作出判决。人民法院的判决为最后决定。故C 项错误,D 项正确。 【考点】本题的考察比较传统,考生只要对选举程序比较熟悉,应当不难找出答案。需要注意的是B 选项中选民名单的公布时间,需要与候选人名单的公布时间(选举日前15 日)、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的公布时间(选举日前5 日)区分开来。 22.关于经济制度与宪法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自德国魏玛宪法以来,经济制度便成为现代宪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B.宪法对经济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的确认与调整构成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C.我国宪法修正案第十六条规定,法律范围内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答案】D 【考点】宪法中的经济制度 【详解】1919 年,德国进入魏玛共和国时期,颁布了大量的“社会化”法律,并将经济制度引入宪法,使德国成为经济立法和劳工立法的先导。自此,经济制度成为现代宪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A 项正确。 经济制度是国家确认为调整经济关系的制度,它由宪法、法律、政策等构成。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它对经济关系特别是对生产关系的确认与调整构成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故B 项正确。 我国《宪法修正案》第16 条规定,宪法第十一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修改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故C 项正确。 《宪法》第12 条规定, 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第13 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故D 项错误,依题意,当选。 【点评】本题表面上看是在考宪法中的经济制度,但实际上仍然是在考宪法修正案的条文,只不过换了一种考法而言。 23.关于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在教育和文化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B.宪法规定的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C.我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D.同社会经济权利一样,文化教育权利属于公民的积极收益权 【答案】D 【考点】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 【详解】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受教育的权利及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宪法》第46 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47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上述两条均规定在《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故选项A、B、C 均正确。 公民享有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继承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和受教育的权利等,除财产权和继承权外,其他属于公民的积极受益权,即公民可以积极主动向国家提出请求,国家也应积极予以保障的权利。D 项中“收益权”一般是针对经济权利而言,且社会经济权利并非都属于“积极受益权”,故D 项错误。 【点评】公民基本权利是宪法中的必考内容,考生一定要掌握。本题A、B、 C 都是在考宪法中公民基本权利的条文,D 选项考一个理论问题,即关于受益权,亦即要求国家积极给付的权利。一般认为社会经济权利中的劳动权、休息权,文化教育权利中的受教育权属于受益权。而财产权、科学文化艺术活动自由属于自由权,亦即要求国家消极不作为的权利。但本题即使考生对该理论不了解,也不影响解答该题,因为D 选项中用了一个明显的错误:把受益权当成收益权,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只有财产权才能谈收益权。 60.关于我国《宪法》的修改,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1954 年《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 B.1982 年《宪法》是对1954 年《宪法》的全面修改 C.我国现行宪法共进行了四次修改,通过了31 条宪法修正案 D.“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2004 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内容 【答案】CD 【考点】宪法修改 【详解】1954 年宪法对我国宪法修改制度从两个方面做了规定:①规定了宪法修改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规定了宪法修改的通过程序,明确规定了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2/3 的多数通过。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是1982 年宪法的规定,故A 项错误。 自1954 年宪法制定以来,我国宪法共经过了三次全面修改,其中第三次全面修改是对1978 年宪法的修改,通过了1982 年宪法,即现行宪法,故B 项错误。 我国现行宪法分别于1988 年、1993 年、1999 年和2004 年进行了四次修改,共通过了31 条宪法修正案。其中2004 年《宪法修正案》第24 条规定,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三款相应地改为第四款。故C、D 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我国宪法修改的历史和现状,答案在教材(卷一)第222 页。 61.关于撤职案的审议和决定,下列哪些选项符合《监督法》规定? A.县长可以向县人大常委会提出撤销个别副县长职务的撤职案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可以依法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撤职案 C.撤职案应当写明撤职的对象和理由并提供有关材料 D.撤职案由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答案】BC 【考点】《监督法》中的撤职 【详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第44 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决定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个别副省长、自治区副主席、副市长、副州长、副县长、副区长的职务;可以撤销由它任命的本级人民政府其他组成人员和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分院检察长的职务。第45 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对本法第四十四条所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撤职案。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对本法第四十四条所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撤职案。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五分之一以上的组成人员书面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对本法第四十四条所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撤职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或者由主任会议提议,经全体会议决定,组织调查委员会,由以后的常务委员会会议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审议决定。可知A 项错误,县长没有提出撤销案的权力;B 项符合第45 条第2 款规定,为正确选项。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第46 条规定,撤职案应当写明撤职的对象和理由,并提供有关的材料。 撤职案在提请表决前,被提出撤职的人员有权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提出申辩意见,或者书面提出申辩意见,由主任会议决定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撤职案的表决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故C 项正确,D 项错误。 【点评】本题考《监督法》,《监督法》仍然属于新法的范畴,考生近几年的考试都要注意。 62.关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符合《立法法》规定? A.同一机关制定的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时,适用特别规定 B.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原则上不溯及既往 C.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D.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答案】ABD 【考点】立法裁决 【详解】《立法法》第83 条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故A 项正确。 《立法法》第84 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故B 项正确。 《立法法》第86 条第1 款第(二)项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故C 项错误。 《立法法》第86 条第2 款规定,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故D 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立法法》,《立法法》在司法考试中是非常重要的法律,不仅宪法学可能考,法理学、行政法都有可能考。 63.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符合《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 A.国家财政体制下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由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 B.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预算支出,按国家规定设机动资金,但预备费在预算中不得高于一般地区 C.自治机关对本地方的各项开支标准、定员、定额,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并须分别报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 D.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国统一的财政体制下,通过国家实行的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 【答案】AD 【考点】《民族区域自治法》 【详解】《民族区域自治法》第32 条第2 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故A 项正确。 《民族区域自治法》第32 条第4 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预算支出,按照国家规定,设机动资金,预备费在预算中所占比例高于一般地区。故B 项错误。 《民族区域自治法》第33 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地方的各项开支标准、定员、定额,根据国家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自治区制定的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报国务院备案;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故C 项错误。 《民族区域自治法》第32 条第3 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国统一的财政体制下,通过国家实行的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故D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法》,联系到今年的新疆的民族骚乱,属于考察热点问题。当然,这种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未来连续考察的可能性不大。 64.根据《宪法》规定,下列哪些权利是公民享有的监督权? A.罢免权 B.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C.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D.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答案】CD 【考点】公民的监督权 【详解】《宪法》第41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故C、 D 项正确。 罢免权并非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故A 项错误。 集会、游行、示威自由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不属于监督权,故B项 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公民基本权利的分类,教材中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分为七大类,考生要注意每一类基本权利的内容。 65.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中华人民共国主席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B.国务院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C.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D.中央军事委员会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答案】BC 【考点】国家机关的负责制 【详解】《宪法》第79 条第1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我国宪法中并未规定国家主席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故A 项错误。 《宪法》第92 条规定,国务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故 B 项正确。 《宪法》第128 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第133 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故C项正确。 《宪法》第94 条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故D 项错误。 【点评】本题的综合性非常强,把宪法中所有国家机关的负责制都考到了,考生要注意的是特殊的负责制,一个是中央军委主席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但不报告工作,另一个是国家主席、副主席不需要负责,因为是虚职。 93.根据《地方组织法》规定,关于乡镇人大主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由乡镇人大从本级人大代表中选出 B.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主持乡镇人大会议 C.乡镇人大主席在乡镇人大闭会期间,可以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 D.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为乡镇人大会议主席团成员 【答案】AD 【考点】乡镇人大主席 【详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14 条第1 款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设主席,并可以设副主席一人至二人。主席、副主席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从代表中选出,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故A 项正确。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15 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选举主席团。由主席团主持会议,并负责召集下一次的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为主席团的成员。故B 项错误,D 项正确。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14 条第2 款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如果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必须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辞去主席、副主席的职务。故C 项错误。 【点评】本题的考察表面上看起来很细,但仍然属于考生应当掌握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C 选项,考生要将乡镇人大主席的兼职禁止(不得担任行政机关的职务)与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兼职禁止(不得担任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职务)区分开来。 94.根据《地方组织法》规定,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县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B.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或者合并由县人大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C.县人民政府在必要时,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区公所作为派出机关 D.县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受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并且依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受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或者领导 【答案】AD 【考点】地方政府的工作部门 【详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64 条第2 款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故A 项正确。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64 条第4 款规定,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局、科等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或者合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报请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故B 项错误。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68 条第2 款规定,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故C 项错误。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66 条第2 款规定,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各工作部门受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并且依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受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或者领导。故D 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地方政府的工作部门,其实与行政法中的内容有重合。如果考生对行政组织的内容有所掌握,解答该题应当没有什么困难。迷惑性比较大的是C 选项中,区公所的设立机关是县政府,但批准机关是县政府的上一级政府。所以考生要注意区分上一级和上级的内涵的不同,后者不限于上一级,还包括上两级、上三级等等。

『陆』 73条是什么

73条全文

草案第三十条
增加一条,作为第七十三条:“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指定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监视居住的原因和执行的处所,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适用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引起争议

3月11日下午,投资人薛蛮子在新浪微博发起投票《两会的刑诉法修正案第73条,现在该表决么?》。短短数小时,投票人数过万,其中93%选择“暂缓表决”(该网络投票已被删除)。
这项争议巨大的条款,被民间简称“不通知条款”,主要规定为,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可指定居所执行监视居住。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在“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可不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因为上述两项罪名涉及的行为并无具体界定,“有碍侦查”的裁量权也在执法机关,引发法律界人士对此条款被滥用的担忧。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撰写评论:“刑诉法草案异地监视制度必须废除。要害在于:一,异地监视实质等于羁押,而不受逮捕拘留期限限制。二,这些异地羁押场所,不受看守所条例限制,将会失控。人大代表们,你们一定要擦亮眼睛,防止被骗。”
何兵进一步解释说:“异地监视居住实质是双规合法化和扩大化。双规仅针对党员,异地监视居住针对国民。表面上只针对本地无居所的人,实际上朝阳区公安可以将我关进黑牢,因为我居所在海淀。”
知名刑辩律师陈有西则在微博以案例说明,“遇到张明渝失踪前会见委托民事事项的赵律师。张作为重庆市人大代表,已失踪三天,家属报案,无人受理。刑诉法修正案73条"不通知条款"的现实版。这就是中国法治实况。”
“(秘密羁押导致的)永远失踪,不但可能,而且已经发生。很多不明羁押死亡即属此类。现在在支持这种混帐立法的人,不管现在权势多盛,他自己或他的后代会自食其果。”陈有西说。
3月10日下午,上述草案由人大会议主席团表决通过。随着14日人大全体会议表决的逼近,法律界人士纷纷呼吁关注表决。
当日,华东政法大学宪法学教授童之伟发表文章——《刑诉法草案勉强通过不如暂不交付表决》,写道“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写进“尊重和保障人权”字样的同时,其后的具体条款并没有做相应的具体调整……时间长达数周的拘留和长期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完全由侦查主体自行决定,说不过去。”
3月11日,北大法学教授贺卫方说:“家中一人早晨出门,晚上未归,随后不知所终,家人难道不会推断此中缘由?通知家属对所谓犯嫌又何助之有?难道因为不告知于是家人就傻呵呵地以为其外出休假故暂无消息?立法如此规定,分明是自我抹黑,让国家形象受损,对侦查本身了无意义。请诸代表留意!”
全国人大会议简报显示,8日的代表团小组会议审议刑诉法修正案草案时,代表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声。有多名代表对草案提出具体建议的,只有四川团和湖南团等少数几个代表团。
以广西团为例,21名代表对此发言,18名表示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全赞成和拥护”、“是监察工作科学发展的体现”、“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呼声”,仅3名代表提出修改措词等建议,但均不涉及73条。
一位不愿具名的法律界人大代表对笔者表示,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几经调整,已经比前几稿“进步很多”了。
“媒体不要老挑刺,你看这个版本都加进了保障人权的说法,这在今年1月发给我们的版本还没有。”这位代表说。
而这个版本改动,恰恰成为公众“呼吁暂缓表决”的切入点。
北大人大与议会研究中心兼职研究院熊伟说:“请转告上会的记者及代表。建议本次两会暂停表决《刑事诉讼法》,因审议程序违反立法法第十五条规定:“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本次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是来京参会后才看到审议文本,不同于1月发给代表的文本。”
著名记者闾丘露薇也在微博跟进此说法:“请教了一位人大代表,她说和其他代表一起,一月中在省人大上收到的刑诉法修正案草案。来北京开后,七号大会又发了一次,因为很多代表没有带上之前那份。她自己没有两份在手头,所以无法比较,只有证明两份有出入,才算违反立法法。”
南方都市报记者陈宝成详细研究了这个细节,得出审议程序“违法”的结论:“该草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全国人大提交,应适用《立法法》第15条,在开会前1月发给代表…… 可以断言:全国人大代表们收到正在审议的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三读稿的时间,远远晚于《立法法》第十五条所规定的开会前一个月。”
73条的出台和修正历史

2011年8月30日,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一审稿向社会公布,其中第三十条规定:刑诉法增加一条,作为第七十三条:“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指定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监视居住的原因和执行的处所,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适用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2011年12月26日,刑诉法修正案草案被第二次审议时,在一审稿基础上进行微调,补充规定: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监视居住人、被拘留人的家属。在逮捕后,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一律通知家属。
表决通过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赞成2639票,反对160票,弃权57票的投票结果通过刑法修正案,其中,受争议的第73条未在此次修改之列。
刑事诉讼法大事记


时间 事件
新中国成立初期 没有制定刑事诉讼法典,只在《宪法》和若干单行法规中对司法机关体系以及一些刑事诉讼原则和程序作出规定。
1957年 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借鉴前苏联立法并结合当时的司法实践经验,拟出《刑事诉讼法(草稿)》,1963年形成《刑事诉讼法草案(初稿)》。
1979年 制定了《刑事诉讼法》,共有164条。自1980年1月1日起实施。该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证准确及时地惩罚犯罪,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0年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列入立法规划。
1995年12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拟定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
1996年3月17日 修正案获得通过。其中修改内容达110多处,增加条文61条。
2009年初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着手刑诉法修改方案的研究起草工作,并形成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
2011年8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提出拘留羁押不得超过24小时;讯问疑犯过程应进行录音或录像;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明确证人出庭范围;辩护律师会见时不被监听等。
2011年12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草案再次进行了审议。草案加大了证人的保护力度。对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不予公开审理。
2012年1月1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将修正案草案发送全国人大代表阅读讨论,代表们总体赞成,同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2012年3月8日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
2012年3月14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表决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柒』 如何评价一体化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在西方的政治传统中,立法始终是政治剧场中最尖刻、最有份量和挑战性的角色。而此种意义上的立法对中国社会几乎完全是异质的东西,近代以来、特别是清末新政以来的立法实践尤添了诸多混乱。所有企图模仿西方或另起炉灶的立法努力都无一例外地打上了当时统治者的各种烙印,并屈从于统治势力的权威之下。
1949年之后西方的现代法治理念和制度在大陆遭到拒斥[1],同时依靠政党的政治影响力和意识形态重建了一个“社会主义立法制度”。在这个制度下,习用的表达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也领导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这种把党说成法律乃至法制体系缔造者的话语表明,在党统治下立法不得不依赖执政党的扶持、必然主动或被动地服从党的权威。但在现实中,执政党对立法的影响并不完全是由法律规定的,而是更大程度上依照长期形成的惯例以及党的内部规则发生作用。换言之,党对立法的影响一直处于正式的法律典章之外,因此当代中国的立法机制就具有一种特性——“非正式性”。从实证的角度考察党与立法机构之间这种“非正式性”关系,有很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在当代中国政治的研究中“非正式因素”始终占有一席之地。[6]尽管对其涵义有不同的理解[7],但一般都承认“非正式性”的确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重要特色。中国的政治体系距离制度化还很远,其统治也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的约束,而且由于多数决策是秘密进行的,很难实施公众监督。[8]即使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某些正式化、制度化的做法,但也仅触及到中下层官僚体制,而上层决策、尤其是最高层的决策仍是高度非正式的。[9]
立法不仅是政治过程的关键环节,并且是上层乃至最高层的决策,立法的非正式性对真实政治的折射是颇具典型性的。然而,迄今为止有关中国立法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宪法》、《立法法》等规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国务院等机构,囿于各级《组织法》和各种《议事规则》等成文法确立的正式规则,而忽视了法外的非正式规则对立法过程及法律内容的影响。这种法律——制度层面的规范式研究过于偏重对宪法文本和制度规定的考察,多半是从指导原则和法律文献的规定性角度解释和说明中国的立法过程“应当是怎样的”。这就留下了一大块空白:立法过程的非正式性实际上究竟有那些表现及特点,它倒底是如何影响立法结果的?通过搜集分析现实政治的经验材料,可以总结、归纳出中国立法活动的权力结构及其配置,从而解答下列问题:谁是立法的真正参与者?谁在事实上掌握了最终的立法决策权?立法权是如何在这些参与者或行为主体之间分配的?他们又是如何分工和协调的?
在中国的立法过程中,事实上存在着背离宪法性规定的法定权力的移转,这不仅发生在专门的立法主体内部(如全国人大的立法权向其常委会或常设的专门委员会转移,或国务院的立法权向下属部委或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转移),更可能发生在立法主体与其他政治、社会势力之间,特别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与行政机关、执政党之间立法权的实际分布。因此本文所讨论的立法过程是广义的,不仅包括立法机构(议会或人大)内的作业和程序,而且涵盖立法机构决策过程中内外诸势力之间的正式与非正式的相互作用。
立法过程中的非正式性表现为两种方式:一种立法机构立法活动过程中“内部”的非正式性,如议会对法案的非正式讨论或重要的委员会主席对立法决策的影响,这可能影响到立法决策权在立法机关内各不同机构之间的分布,如所谓的“委员会办公室支配立法会议厅”[10];另一种与之相对应的是“外部”的非正式性,即在立法过程中立法机关与政党、行政机关、利益集团之间发生的非法定联系和非正式规则。

『捌』 要科学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什么病句

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

党的内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容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立改废释并举,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这为做好新时代立法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

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要贯穿地方立法工作全过程。党的领导贯穿全过程,主要是市委审定立法规划计划,交付立法任务,研究决定重大问题。

(8)立法法修改评论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应认真落实立法法关于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权限、程序的原则要求,完善行政法规、规章的制定程序。拓宽公民参与政府立法途径,增强政府立法的公开性、透明性。加强政府立法机构的审查和协调作用。

建立由政府立法机构组织起草法律法规的工作机制,既要注意赋予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必要权力和手段,又要加强对行政权力的规范、制约和监督。

『玖』 普通法律的修改程序

p普通法律是以宪法为基础,由国家立法机关依一般立法程序制定、颁发的用以规范某种社会关系或社会关系某一方面行为规则的规范性文件。
“宪法性法律”的对称。
规定某种社会关系或社会关系某一方面行为规则的规范性文件。
由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一般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发;它以宪法为依据,法律效力次于宪法。
如我国的刑法、民法通则等均为普通法律。
宪法属于母法,而普通法律属于子法。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知识。
宪法的制定步骤和内容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既具有一切法律的共同特点,又具有与一般法律不同的特征,主要是:第一,宪法的内容不同于一般法律。
一般法律的内容只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领域。
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第二,宪法是制定一般法律的依据。
一切法律都要以宪法为依据。
正如人们通常所说的,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
第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正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修改程序比制定、修改一般法律更严格。
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国家权力有序运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
宪法通过赋予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公共权力,使国家权力在宪法设定的轨道上有序运行,避免国家权力缺位、越位和错位。
二是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在人民主权原则下,宪法是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宪法使自己的基本权利得到最明确的确认和最有效的保障。
三是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在国家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由宪法来规范和调整的,如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其他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宪法是社会稳定的调节器和安全阀,对于解决各种重大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赞同1| 评论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和普通法律有什么不同?
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要求更加严格,一般来说,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成立“制宪会议”、“宪法修改委员会”等立宪或修宪机构,宪法或宪法修正案在通过和生效一般要经过立宪机关全体成员的2/3、甚至3/4的多数赞成,一般法只需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即可生效。
什么是法律制定?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按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 规定,其制定程序可分为立项、起草、审查、决定与公布四个步骤。
(1) 立项。
国务院每年年初编制本年度的立法工作计划。
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应提前向国务院申请 立项,并说明申请立项的依据,立项项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拟确 立的主要制度。
立法工作计划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编制,并报国务 院审批。
(2) 起草。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
由国务院的一个 或者几个部门负责具体起草工作,也可由国务院法制机构起草或 者组织起草,起草行政法规除应遵循立法法确定的原则,符合宪 法、法律的规定外,还应体现改革精神,科学规范行政行为,促进政 府职能向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转变;符合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体现行政机关权责统一原则。
(3) 审查。
行政法规的送审稿先由国务院的法制机构免责 审査。
审查中如发现制定行政法规的基本条件不成熟或者对规定 的制度争议较大,或者送审手续不完备的,国务院法制机构可以缓 办或者退回起草部门。
对准备送审的送审稿,国务院法制机构应 将其(或者其涉及的主要问题)发送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 府、有关组织和专家征求意见,重要的行政法规送审稿,经报国务 院同意还可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
(4) 决定与公布。
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或国务院审批的行政法规草案经国务院法制机构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形成修 改稿后报请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实施。
签署公布后应及时在国 务院公报及在全国发行的报纸上刊登。
行政法规一般在公布之曰 起的30日后施行。
有些涉及国家安全、货币政策、外汇汇率的确 定,以及其他设立即施行的行政法规,也可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B、宪法
法律通常是指由社会认可国家确认立法机关制定规范的行为规则,并由国家强制力(主要是司法机关)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社会规范)。
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是两者是不同的划分标准所对应的划分类别,法律既可以分为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非基本法律、专门

热点内容
非诉律师的职业规划 发布:2024-11-20 19:23:55 浏览:326
塔吊坍塌法律责任 发布:2024-11-20 19:17:01 浏览:673
昆山人民法院执行法官 发布:2024-11-20 18:44:06 浏览:649
女法官电视剧 发布:2024-11-20 18:43:58 浏览:865
侵权法的社会功能 发布:2024-11-20 18:30:50 浏览:786
中国司法部官网查询 发布:2024-11-20 18:25:33 浏览:819
司法部熊选国仕途 发布:2024-11-20 18:22:38 浏览:36
合同法146条 发布:2024-11-20 18:03:36 浏览:909
知名企业法律顾问哪家好 发布:2024-11-20 17:51:29 浏览:374
林奕含法院 发布:2024-11-20 17:42:14 浏览: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