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群体的规范
❶ 伦理道德与群体规范之间的辩证关系
伦理道德 是违背人性的
是为了一个群体 和谐的公处
有上位者编写出来的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
有可能会约束个人的利益 因为这样大家才没那么多的攻击 占有 抢夺的欲望
社会才能安定
❷ 群体规范的道德效应
1、利用正式群体的压力寓教于道德生活实践中
我们每一个个体都隶属于某一个群体,甚至是多个群体,最为正式的群体则是工作单位、学校等。正式群体之中既有成文的正式群体规范,如单位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职业的规范等,也有约定俗成的一些规范。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群体规范,一旦形成以后,会对群体成员产生无形的压力,迫使个人顺从它、遵守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群体规范及对于群体规范的共同遵守,往往是群体内大多数成员的意向或愿望。群体内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使群体内每一个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着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这个力量就是群体压力。群体压力与权威命令不同,它不是由上而下明文规定的,也不强制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而是通过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形成压力去影响个人的行为。群体压力虽然不具有强制的性质,但它对于个体来说却是一种难以违抗的力量。因为当一个人的意见与群体内大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不一致时,就会感到紧张,这种紧张来自于对偏离群体的恐惧。每个人都有归属于一定的群体的需要,而偏离大多数人的意见,则意味着对这种归属感的威胁。所以,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处于孤立的境地,他就会在群体压力面前,顺应大多数人的意见。
2、利用非正式群体的内聚力强化成员对道德规范的认同
群体成员对规范的遵守,除因群体压力外,还有群体内团结一致或结成一体的力量,即群体内聚力。群体内聚力是为使群体成员留在群体内而施加影响的全部力量的总和。具体说来,群体内聚力就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的满意程度。人们发现,内聚力高的群体一般比内聚力低的群体具有更好的协调和更大的“我们感”,或更为团结一致。相比与非正式群体,以亲情、血缘关系为主要特征、以情感友谊为纽带的非正式群体,其内聚力的影响更为重要。
非正式群体的规范并没有明文规定,是无形的约定俗成的,它是每个成员行为的准则。非正式群体规范的形成是受到历史的、群体首领的、习惯的、群体目的性的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模仿、暗示、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在群体成员彼此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内化的过程。例如,由于受到电影和小说中不良成份的耳濡目染,一些中学生和社会上无所事事的青少年往往容易进行简单的模仿,形成各种“帮”、“会”等非正式组织,并且模仿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借鉴各种群体现成的规范,形成一些十分复杂而又极其有害的群体规范,并利用该非正式群体的压力与内聚力迫使群体成员“服从”,导致不少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非正式群体成员往往是因为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利益而聚集在一起,有着更多的相似性。相似性对人们的交往、友谊和吸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某个方面相似,容易使人感到彼此接近,从而产生好感,发生认同。成员间彼此相似性高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彼此的的吸引力,它自然能增强群体的内聚力。
道德效应可以发生在内聚力高的非正式群体中。内聚力的存在会促使群体成员对他人关心和准备做他人所期望的事情,这是与所承担的义务相关的。群体内聚力会使群体成员紧密地团结在一定的道德目标之下,使群体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整合性的群体。一般来讲,内聚力高,成员就会自觉保持一致,整合性就强,成员间的吸引就会牢不可破;内聚力低,整合性就弱,成员各扫门前雪,群体就会像一盘散沙。内聚力使成员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归属于某个群体并得到重视。在内聚力的作用下,个体害怕偏离,会遵从群体的各种道德规范。戈夫曼提出每一个个体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当个体用混合的道德标准来指导他自己的私人行为时,他就可能把这些标准和某些参照群体联系起来,这样就为他的行为创造了一个事实上不存在的观众。因而一个人可能私下保持着他个人并不相信的行为标准,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相信一个看不见的观众在场并会评价一切偏离这些标准的行为。即不管参照群体是否事实存在,都会对选择的个体产生道德效应。
❸ 道德三要素是什么
(1)道德意识:是对一定社会道德的主观认识和抽象理解,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善恶价值取向的各种心理过程和观念。它由道德规范意识和道德思想意识两个因素构成。前者是一定民族、阶级、社会团体乃至整个人类的某种群体的道德意识,是指导和评价个体行为的善恶标准,包括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它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为政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生活准则等。后者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道德的认识水平,以及通过道德实践后所达到的道德境界,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感情、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理想和一定的道德理论体系等,是个体进行行为选择的内在机制。
(2)道德关系:是指在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意识、道德原则和规范支配下形成的,以某种特有的活动方式而存在的特殊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体系。它的形成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社会中的稳定联系的关系中的一个侧面。道德关系可分为个人与社会整体、个人与个人、社会整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三类关系。
(3)道德活动: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各种具有善恶意义的个体行动和群体实践。主要包括道德行为选择、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等形式。
❹ 什么是群体道德
由大量规范构成的客观道德,它形成了群体道德;
❺ 道德规范是什么
德规范是巴纳调查团体2001年做的一项全国调查的中心。调查表明只有四分之一的成人“主要依靠宗教原则和教义或者《圣经》内容作出道德的选择。”另外,几乎百分之五十接受调查的成人说道德的选择是那个“会带来最合心满意结果的。”带领此研究项目的乔治巴纳得出结论说,“大多数人不相信绝对道德真理有它的根源……忙碌的人,无论他们的信仰从属关系如何,面临道德的选择时总是即兴作决定的。”
公民道德规范
概念
公民道德规范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包括道德核心、道德原则、道德的基本要求和一系列的道德规范。
构成
公民道德规范主要由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家庭美德规范构成。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作为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❻ 法律与道德是调节社会人群关系和行为的规范,道德是外在的“自律”法律是内在的“他律”
不是完全准确。
1、道德是主观意识形态,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并完善。法律是客观约束机制,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的产物。
2、两者的功能不同。道德是社会中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完善的准则。法律却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必要手段。也可以简单的认为后者是前者的补充。
3、道德并不代表自律,因为道德在每个人的观念中不尽相同,譬如:甲用来自律的形态并不一定适合乙,甚至乙对此反对,但并不代表乙违反了其道德。法律就不同了,其不但是内在的‘他律’更是外在的约束,任何人都需要以此为准绳,不会因个人转移。
4、.......赘述就免了,个人观点毕竟非专业人士。
❼ 在道德与法制中社会是一个群体道德和法制有什么关系
法制来的本质是建立制度和规则,自也就是立法,最终目的是规范人类群体和社会秩序,保护社会稳定与发展。
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道德与法律、制度、规则是相辅相成的,法律制度是对一些道德系统化,明确化,规范化,法制可以对道德产生维护作用,道德与法律也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❽ 道德是不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沟通遵守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有些道德是要在守法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的,所以并不能说道德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
❾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包括哪几个层次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具体道德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
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
三是公私兼顾。
从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无产阶级的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9)道德是群体的规范扩展阅读:
集体主义原则是与个人主义原则根本对立的。集体主义原则反对并谴责把个人利益凌驾在国家、集体利益之上,更不允许用个人利益否定国家和集体利益。
在实际生活中,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一致,并不等于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三者的利益都完全相同。三者之间在利益上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集体主义作为一种道德原则,一方面,要求国家和集体不断调整各种政策和措施,关心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尽量使他们的个人利益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也引导人们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保护集体和国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