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孝为道德

孝为道德

发布时间: 2022-03-06 15:45:19

⑴ 孝道是什么,道德又是什么呢,

孝道:
传统孝观念的主要内容
养亲与敬亲
养亲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义务,是基于人的报恩观念而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及养护的客观事实使人类产生了报恩意识,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要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孟子曾提出不孝的五种情况,即“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在这五种不孝的情况中,有三种均为“不顾父母之养”,这也可以从反面证明养亲是为人子的基本义务。 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奉养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子女对父母有敬爱之心。孔子对“敬亲”特别重视,而且把能否敬爱父母作为人与畜、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传统孝观念中,敬亲是比养亲更高层次的孝。只有上升到敬亲
顺亲与谏亲
敬亲,不仅表现在态度上对父母长辈和悦,在行为上事之以礼,而且更为深层的是要顺从父母长辈的意志,唯命是从,所以常看到孝顺连用。“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礼记.祭统》)这里的畜即顺之意。“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顺就是要听从父母的话,按父母的意志办事,凡事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 但如果认为,只要是长辈的,无论在一切情况下都是对的,并且要求子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绝对服从,显然是片面的。那么当父母长辈有过错时,子女应怎么办呢?儒家伦理给出了答案,即子女要委婉谏诤。孔子主张“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即委婉劝谏。孟子也曾说:“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孟子.告子下》)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过失,违背道义的行为不怨,不谏,甚至盲目顺从,就是不孝。
传宗接代
传统孝观念认为人在结婚之后必须生子,生子育孙能使家庭以至整个宗族得以稳固和延续,使先祖得以祭祀。完不成这一重任,就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对祖先最大的不尊。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孝经.圣治章》也说:“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即使奉养父母锦衣玉食,但终无后人再续家门,让父母死不瞑目,古代孝子会感到无限遗撼,感到愧对父母。可见传宗接代观念在古代是报答、安慰父母的一种方式和情结。
丧亲与祭亲
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它包括“事生”和“事死”两个层面,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延伸,它表达了子孙对逝去长辈的敬重和思念。“事死”是传统孝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中庸》)意思是,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现存者,这是孝的最高表现。孟子曰:“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滕文公上》) “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礼记.祭义》)从以上可看出传统孝观念非常重视“事死”的。 “事死”也就是古人说的丧亲。曾子将丧亲之孝概括为“慎终追远。”慎终是父母死亡的丧葬行为,追远是父母死后的祭祀礼仪。可见,子女表达丧亲之孝的形式就是丧葬和祭祀,也就是说父母或长辈去世后要举行葬礼和祭礼。
立身、立功,以显父母
孝,乃百善之先,百德之首。因此,立身行道的一切几乎都被看作是孝。要立身必须首先存身,即保全自己的身体。因为“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礼记.祭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意思是说,自己的身体是父母遗留下来的,如果毁伤了自己的身体就等于毁伤父母的遗体,就是不孝。 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立身,而且在立身的基础上要立德、立言、立功,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子女们寒窗苦读,跻身仕途,求取功名,为的是秉承父志,善继善述,实现父母对子女的希望,“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中庸》)。为的是保持家风淳朴,维护家道兴旺,为父母、为家庭取得荣誉,延续父母、家庭及家族的生命。光宗耀祖,光大宗门,这是传统孝道对子女在家庭伦理范围内的最高要求。

道德:
以下原词条释义仅仅是对行为规范意义上的道德的一种理解: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需要发展。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
也是遵循不违背“道”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使社会,自然界和人类能长久发展、和谐共存。
道和德统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们按“道”的规律去做事、处事,就是有“道德”。
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查找道德的定义,没有很恰当的解释,经思考、请教好多前辈,终于得到以上结论,拿来共同教育后人。
道:道就是明事理。
德:德就是付出。
道+德:笼统的讲就是有素质。
实质上,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会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约束自己。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对本能的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外在约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图伤害他人等对人类社会有大的危害的方面;所以,需要内在约束(也就是道德)来约束本能中虽不违法,但亦会对他人(甚至是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
所以,道德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本能的制约,换句话说,人一生下来就有以任何方式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无道德”),道德也就是继法律之后制约这种本能,减小这种伤害的工具。

⑵ 为什么有些人说孝敬父母是道德绑架呢

孝敬父母本身没问题,甚至是优良美德,但同时孝顺确实被很多人拿来当做专道德绑架的武器。中国属的父母很多没有边界意识,打着为了你好的旗号,无视儿女拥有独立人格的事实,肆意干涉儿女私人生活空间,强加自己的意愿。这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一旦遭到反对,反对者就会被冠以不孝顺的罪名大加鞭笞。所以,孝顺这个词没有罪,真正毁了孝道的,是滥用孝顺要求别人,指责别人的人。

就像公车上霸占别人座位的无赖,打着让座是美德,你不给我让就是缺德的旗号耍无赖。

我们对父母付出,是源于爱和尊重。如果有人说因为他们是长辈,无论他们怎样,小辈都该孝顺。恭喜你,活捉装B绑架犯一枚。

⑶ 请说下你认为孝顺是道德“枷锁”吗

不是,道德里包含的又不止孝顺一种品德,而且并没有说孝顺就代表有道德。

⑷ 百善孝为先是哪一个道德层面的要求

不要不记得当我听到这句话,想到的第一句话,所有邪恶的淫根为首的和我认为那是太一般了点如果坏的事情在世界上是淫开始与一些钱,好处,对妇女权利,仇恨这第二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家庭是一个善良,爱心和良心的整体性能,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男人的责任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但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的前提下,一直称赞。试想,一个人不能做,如果连孝敬父母,回报养育之恩,他仍然认为他是一个“人”吗?谁愿意跟他打交道? 是一个名叫什么,嘿,我忘了让家长,孩子们温暖的睡我只记得,后来被称为“江夏黄佟入冬后自己的床上。注明:知道的朋友请帮助答复。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诚,最无私的,他们的父母的养育从来没有告诉不已:吸吮母亲的乳汁离开处于起步阶段,揪着心的父母生命的第一步;听他们的父母的无私声音的协会召开了第一次音:我的父亲,我的母亲。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难的瘟疫疾病,使家长能够通过许多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的父母多么大的努力,与父母多少艰辛的创始家族的床上用品。可以说,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以提高他们的孩子的父母。这个恩情比天高,厚度超过地球是俗世最大的优势。
如果我排的爱,那么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其次,它涉及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
现在大多数城市的老人虽然子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担心食品和衣物,并不需要钱,但孩子们都不在身边,因为工作的缘故几乎是平时恐怕很少见面在他们的情感与我的家人和团聚的渴望。常回家看看像陈香>。父母不应该仅是良好的物质生活和奉献精神,以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年迈的父母,更细致的护理和患者的舒适度。因为是父母养育了我们的父母教我们做人的道理,父母教我们的父亲,母亲的意思
因此,无论我们在未来,我们一定要记住,妈妈和爸爸;并希望花更多的时间在他们身边,多向他们致敬。

⑸ “孝在我心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为题的600字的作文 很急

从乌鸦反哺到羔羊跪乳,无一不显示了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良好美德。

古代众人皆知的“二十四孝”有多少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呢?像“负米养亲”“卧冰求鲤”,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没必要去做。但是我们可以将自己的事做好,把学习成绩提升上去,不让父母在工作之余还要担心我的作业有没有做完。在空余的时间里做一些家务,给父母多一些休息的时间。

就像孔子说的: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就是孝的终极目标。

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就是我的父母。是他们孕育了我,让我来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如果我是一条自由自在的鱼儿,那父母就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如果我是翱翔在蓝天白云之间的雏鹰,那父母就是湛蓝深远的天空;如果我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牵牛花,那父母就是我茁壮成长中不可缺少的木杆;如果我是一只无拘无束的斑马,那父母就是我赖以生存的大草原。

父母总是为我们操劳着,当父母赶不上你的步伐时,记得牵着父母的手,一起走!就像…那是他们为你操劳着一样。就像…那时他们牢牢地牵着你的手一样。

爸爸妈妈总是日夜陪伴在我的身边,不论多大的事他们总会保护着我。当我长大之后,一定也要多多陪伴在爸爸妈妈的身边。就像…那时他们日日夜夜陪伴在我的身边一样。

当父母有一天和你起了争执,请你不要和父母顶嘴,用心地与你的爸爸、妈妈沟通。就像…那时他们用心教导着你一样。

让慈孝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⑹ 什么是孝道为什么说"孝顺"是人格,品质,道德修养

奉养父母长辈的准则叫“孝道”。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动物尚且知道感恩父母,如果人不知孝道,岂非是畜生也不如了!

⑺ 关于孝心的道德周记,

假期前,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我为父母尽孝心。
我认为,尽一份孝心并不难,我们不应该把它当作假期的作业,为父母尽孝心是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应该做的。
为爸爸妈妈捶捶背,倒杯茶,都能让劳累了一天的他们休息一下,这样就能尽到一份孝心了。
我每天都会坚持为父母倒杯茶,让他们感受到我的一份心意,在一天忙碌之后,体会到我带给他们的一丝抚慰。其实父母从来不求回报,我们的举手之劳就能让他们感到深深的满足。
古人有云“百事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高尚人格的体现。孝心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可谓是木之根,水之源。
在我们熟悉的《三字经》中,就有“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年仅九岁的古人黄香十分孝顺,冬天,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炎热的夏天,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更要继承祖国的光荣传统。
父母生下我们,抚育我们长大,他们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让我们学会感恩吧,感谢父母新增的那一缕白发,感谢父母额头的几丝皱纹,感谢父母日益粗糙的双手……每一缕银丝、每一条皱纹、每一块老茧,都是父母为我们操劳付出的印记呀。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让我们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父母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让我们时刻怀着一份孝心,一杯茶、一双拖鞋、一张笑脸、一份满意的答卷,给父母捎去我们的丝丝心意……

⑻ “百善孝为先”是否是一种道德绑架

不是什么都把孝顺父母摆在第一位,是从更深的层面理解父母,家族,亲人间的立场。古人把孝放在第一位,大概是让人多站在有一定包容,有一定胸襟,理解他人的立场看问题。即使是善,也不是没有立场的做好事。

⑼ “百善孝为先”是否是一种道德绑架你怎么看

"百善孝为先"当然不是一种道德绑架.可能有许多人还以为这是出自孔子,其实并不是的.首先我们要知道这句话的来源,它出自清代著作<<围炉夜话>>:"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反应了清代十分重视孝道的观念.百善孝为先是指儿女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并不完全是大家所理解的"所有的善良,对父母孝顺是第一位的."

在一个正常的家庭关系里,年轻时父母们在外打拼,供养我们.作为子女的一定是十分爱父母的,他们老了以后,我们养育他们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在这样的良性环境下,"百善孝为先"更像是一句好的美德鼓励着我们.但是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如此幸福美满.一些糊涂的家长做出了伤害子女的事情.这时候,一些善良的孩子们不忍心自己的父母受苦,也不能狠下心不管他们.于是就被伦理中的"孝"绑架了.

热点内容
非诉律师的职业规划 发布:2024-11-20 19:23:55 浏览:326
塔吊坍塌法律责任 发布:2024-11-20 19:17:01 浏览:673
昆山人民法院执行法官 发布:2024-11-20 18:44:06 浏览:649
女法官电视剧 发布:2024-11-20 18:43:58 浏览:865
侵权法的社会功能 发布:2024-11-20 18:30:50 浏览:786
中国司法部官网查询 发布:2024-11-20 18:25:33 浏览:819
司法部熊选国仕途 发布:2024-11-20 18:22:38 浏览:36
合同法146条 发布:2024-11-20 18:03:36 浏览:909
知名企业法律顾问哪家好 发布:2024-11-20 17:51:29 浏览:374
林奕含法院 发布:2024-11-20 17:42:14 浏览: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