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跟自私

道德跟自私

发布时间: 2022-03-07 09:42:44

㈠ 所谓的道德是什么道德是自私普遍性的产物吗拜托各位了 3Q

“道德究竟为何物?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道是宇宙整体自然的规则,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纲领。举例来说,我们人的身体,从母亲生下来之后,整个身体器官就按一定的规则在运作,整个身体的运作规则,就是道。道不是谁设计的,自自然然就是道。如吃下的食物自然就能被消化吸收,走路时,各个部位的肌肉自然就能够彼此协调运动。人在世间如能随顺自然的规则就是行道,这是多么科学、多么自在的生活! 行道有得于心,行道有得于身,谓之德,它是局部运作的原理原则。譬如我们眼睛是一个局部,眼能见,见就是眼之德。眼之德能见、耳之德能听、鼻之德能嗅、舌之德能尝,每个器官皆有它的特殊作用与规则,若规则错乱,人就生病了。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也有其道。如果我们了解人道的内容,在人与人相处时,就自然能和谐有序,从而减轻现今人们所承受的来自人际关系紧张、人事冲突频繁的精神压力。如果我们掌握了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之道,怎么会遭受生态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即便是君子爱财,也要取之有道。这种种人类生存之道就在传统文化里。 现在我们通过人道伦常揭开传统文化的一角: 古人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为五伦:夫妇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君臣(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朋友关系。 相应的,人类道德伦常是:夫义妇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诚友信。在这种情况下,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秩序井然,人们生活工作心情顺畅,有安全感。 相反,人类若失去道德伦常,则表现为:家庭矛盾加剧,离婚率攀升;父母“孝养”孩子,自身却老无所养的颠倒人伦,人丧失了做人的基础;兄弟关系淡漠,甚而反目为仇;工作场上,上级欺压下属、下属反叛上级或单位;人与人相互欺诈,没有人情和信义。在这种情况下,从家至社会人际关系反常、紧张,社会缺乏信用和规则,冲突加剧,人们精神压力大,内心痛苦,缺乏安全感。 道不是制度学说,而是自然的关系法则。道德也没有古今、中外的界限。人行道,心有所得则生智慧,身有所得则健康长寿。道法自然,所以道德本身绝不是人为的框架,而是随顺自然的产物。” 由此可见,能够实践“五伦十义”的人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记得采纳啊

㈡ 自私是不道德吗

自私的定义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概念,那就是自私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才是自私的行为,自私的人是什么样的?这些都是我们要了解的前提。自私是什么?利益是什么?利己主义被分为心理学的利己主义和道德的利己主义。心理上的利己主义认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自我服务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做一些不自私的事情。道德利己主义认为我们所做的事情应该是自我保护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做一些不自私的事情。这两者之间有矛盾。如果你接受前者,后者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如果我们不能做那些不自私自利的事,我们就不需要谈论自私的问题了。

你是一个自私的人吗?

㈢ 请问老子《道德经》有一段自私和无私的论述,是哪一句话

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私故能成其私。

虽然自私是一种潜藏在心灵深处的人的本能欲望,但是生命不是用来自私的,不自私是做人的大境界。老子曾言: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们的一切运作都不为自己,所以能够长久。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退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不正是由于他不自私吗?反而能成就自己。

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天地之所以能天长地久是因为其无私。为人处世要以无争争,以无私私,以无为为。所做的事如果有利于别人,也一定会有利于自己。利人和利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利人往往能转化为利己。圣人是处于最高地位的理想者,人道既要用于为政治世,又要用于修身养性,而且要切实效法天地的无私无为。对天地来说,“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对圣人来说,“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不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私故能成其私。

㈣ 道德是无私的还是自私的

道德是无私的,但是每个人的性格和信奉都有所不同,所以有些人就算讲道德也是自私的!

㈤ 修养 做人 为人 自私不自私 品德 都和什么有关 除了读书身边人的影响

修养 做人 为人 自私不自私 品德 这些都是人的品德问题
除了读书身边人的影响,还有就是多向那些成功人学习,因为别人就是我们自己榜样

㈥ 自私是不道德吗

自私不是不道德。

自私是:

1.只为自己打算;只图个人的利益。

2.谓归个人私有。

3.偏私。

出处

晋・潘尼《安身论》:“忧患之接,必生于自私而兴于有欲。自私者,不能成其私,有欲者,不能济其欲,理之至也。”

《宋书·孝义传·蒋恭》:“礼让者以义为先,自厚者以利为上,末世俗薄,靡不自私。”

清・朱梅崖《乐闲图序》:“天子以为可休,斯可休矣,故筋力得以自私,若是者,乃先生之所谓乐,先生之所谓闲也。”

宋・欧阳修《正统论》上:“盖于其可疑之际,又挟自私之心,而溺于非圣之学也。”

㈦ 道德对其它物种而言是自私的吗比如说动物!

虽然没有分数,但是您的题目很好。我回答一下。
物种不同,道德不同。这是小道德。但是说到大道德,那就是一样的。天下众生皆有道德。
人类的道德是以人为本,道德本身就是自私的。比如,为了敬己,必先敬人。为了取,必先予;但是这个自私如果成为了大私,那么就会出现否极泰来的局面,私的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大公。这就是规范。我没有去到过外国,就中国而说中国吧!
中国的儒释道三家之道德,成了中国的大道德。如果按照这个标准而言,如果人类真的能按照这个大道德去做事情,为人,处事,那么,这个道德对于动物而言就不是自私的了。 不要求杀生的,杀生是有罪的,有罪是有报应的。不再今世就在来世。
中国人如果是因为饥饿而去捕杀一个动物,杀动物的人在肚子饱了之后,会这样说:亏了这个动物,要不然我会饿死。他的心里对动物是心怀感激的。而动物因此也转生人道或者天道。人类的这个为了饥饿而去捕杀的行为,说的实在一点,是真正的动物行为。那么既然这是动物行为,那么这个动物行为下的道德就不存在人类对于动物的自私与否了。
反过来说,不饿也去捕杀,就是杀戮。杀戮不存在道德,就是道德的极其败坏。现在的生活社会就存在杀戮的现象。道德因为这些人类的私心而蒙羞。道德是好的,只有不遵守道德的坏人。道德是大公于天下的。

㈧ 结合道德的起源和本质,思考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吗

从哲学角度来说,人的本质属性是自私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没有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之分。

㈨ 如何正确理解人生的价值 自私是人价值所在吗 在满足自我的前提下违背一些社会道德算自私吗

以下内容不算是回答,咱们讨论一下吧。
什么算是社会道德?现实生活中关于社会道德的解释很多,笔者认为,所谓社会道德首先是广大社会成员应该共同遵守的,大家共同的行为底线。违反了它,不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一定会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
什么是自私?在现实生活中,它往往被认为是一个贬义词。其实笔者认为,它也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说,有人在害怕自己或家人受到谴责时而遵守了社会道德,这到底算自私,还是算遵守了社会道德呢?(这是一种很多的社会现象,例子太多了)从事实上讲,他(她)遵守了社会道德,从主观上讲,是出于上述的原因。因此,笔者以为,自私与自私是不同的,自私是大部分人都有的个性,在不违背社会公共道德的前提下,自私是允许的。

㈩ 一个人太具奉献精神和道德感的益和弊,所谓“自私”和争取自身利益对成长和成功的需要怎区分,怎样做

无视传统道德理念,但有自己的原则 不被条条框框所束缚,但要保持距离,不超过限度 你要做个别人眼里的好人,要做一个有道德观念的坏人 最后说一句 兄弟,哥们也是创业路上的人,而且至今已经三起三落了 成功是我们的目标,但是并不是我们的唯一 我用自己的血泪证明了,事实上有很多东西都是值得你去珍惜的,只要你还没忘记自己的理想,还没停下前进的脚步,你就还是创业者 至于偶尔的牵绊和停顿,那不叫私欲,那叫活着

热点内容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母爱成仇 发布:2024-11-20 15:10:18 浏览:995
沙县人民法院网 发布:2024-11-20 14:58:15 浏览:97
华东政法学报 发布:2024-11-20 14:47:15 浏览:256
石狮法院网 发布:2024-11-20 14:04:16 浏览:586
法网狙击法官 发布:2024-11-20 13:35:47 浏览:726
法官老婆 发布:2024-11-20 13:11:51 浏览:125
保全的司法解释 发布:2024-11-20 13:10:29 浏览:676
道德的性指 发布:2024-11-20 12:53:44 浏览:866
法律和行政法规适用 发布:2024-11-20 12:01:39 浏览:902
荣成法院王 发布:2024-11-20 11:38:27 浏览: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