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养成体系

道德养成体系

发布时间: 2022-03-07 18:40:25

Ⅰ 影响道德养成的因素有哪些

衣食住行是小环境,家庭与地区风俗是中等环境,国家与社会氛围是大环境,教育,包括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关键。
内在的讲,仁智勇信严,五德共同进行。

Ⅱ 考研政治道德养成的根本手段

一、道德养成教育的基本机制
众所周知,道德是社会调控的基本方式或手段。道德又是如何人们行为的呢?有学者指出,“实际上,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作用的发挥是通过自律(个人内心价值选择)和他律(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相结合的机制来实现的”〔1〕。笔者认为,道德养成教育的基本机制是自律机制、他律机制以及自调节机制。
1.自律机制
马克思曾经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2〕所以,自律机制是道德养成教育的首要的基本的机制。道德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自律规范,强调人们自觉遵守,自觉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所谓道德自律机制,就是指导、帮助个人实现道德自律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结构。在这种机制下,道德主体能够适应社会组织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展道德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激励,积极、自觉、主动地约束、限制、调控自己的思想、行为,以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要求。道德自律机制作为个体道德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一种机制,是道德主体高度自觉的表现。
2.他律机制
他律是相对于自律而言的。笔者认为,道德既是自律,也是他律。所谓自律,主要指促使行为主体自觉依照道德规范进行自我对照、自我践履、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的道德良心、内心信念等,是不受任何外在因素影响的自我意志行为;所谓他律,主要指历史沿袭下来的传统习俗、现实社会的公众舆论以及广泛存在的纪律、规则、守则、条例、公约等规范形式。所谓他律机制,就是指促使道德的规范约束作用得以实现的一切手段、形式的总和。例如,各种道德教育、舆论监督、道德评价、道德惩戒等,都是构成道德他律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律机制是保证道德发挥作用的外在强制机制,是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机制。
3.自调节机制
自调节机制是一种不同于自律机制的道德养成机制,我们不应把二者混为一谈。自调节机制是从系统论中借用过来的道德养成机制,也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基本机制。
自我调节是个体道德发展的重要内在心理机制。这种调节能保证个体在没有外部监控和压力的情况下独立自愿地遵守道德准则。自调节机制,作为道德养成的基本机制,就是促使行为主体作出自调节行为的诸如自然萌生的道德责任感、义务感、使命感、神圣感之类的道德心理活动、价值体认活动及其结构关系,是指在道德生态系统中,保证道德生存、发展、提升,实现系统自我平衡、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
二、道德自调节机制与自律机制的比较
1.自调节机制与自律机制的密切联系
自调节机制与自律机制同为道德养成教育的基本机制,彼此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
(1)二者均以道德规范存在为前提 道德规范是道德调节的价值准则、善恶标准,是人们行为的参照系。不以规矩,难成方圆。道德规范的存在既是道德自律机制作用的前提,也是道德自调节机制作用的前提。即:道德规范存在是自律机制和自调节机制起作用的共同前提。它启迪我们:不论是强调自调节机制的作用,或是强调自律机制的作用,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重视道德规范的建设,重视丰富和完善道德规范体系,使道德的触角遍及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
(2)二者均以主体自觉性为基础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从根本上说,道德是建立在行为主体自觉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自觉作为心理基础,道德就不再是道德而成了法律、制度。离开了行为主体的自觉性,人们对道德的遵守和践行就不再是自由的。道德自律机制也好,道德自调节机制也好,都要求以主体自觉性为基础。因为,任何道德调节的行为都是行为主体的意志行为,都离不开行为主体的心理活动。特别是自律机制,更加强调行为主体的高度自觉,更加需要行为主体的自觉意志。
(3)二者是互相转化和促进的 个人意志自觉、目的高尚的自我调节行为其实就是自律行为,这时,自调节机制就转化为自律机制。自调节机制转化为自律机制的前提条件,是个体在调节、改变自己行为时必须体现自己的个人意志,意识清醒,目的明确,且必须追求高尚、追求超越、追求完美,向着更高的道德境界努力。自律行为是体现个体意志的道德自觉行为。自律水平是反映社会道德教育效果、社会道德水准、个人道德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自律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调节行为。自律水平的提高意味着自我调节水平的提高。所以说,自律机制能促进自调节机制。
(4)二者互不包含但彼此有交叉 首先,自调节机制的内容是不受限定的。凡是个体生活(实践活动)所及的领域,都可能成为自调节的对象和内容。因为,自调节机制是基于个体自身道德生存发展需要而存在的,它的作用是随时随地的。例如,一个从差班转到好班的差生,刚开始也许会继续我行我素,经常逃学、旷课、违纪,破坏班集体荣誉,但是,这样一来,他很可能遭到来自老师、全班同学的批评、鄙视、愤怒等,让他觉得很难堪、很惭愧、很孤立。于是,慢慢地他也不由自主地调节和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像其他同学一样好学、守纪,不自觉地融入到这个集体而成为其真正的一员。
其次,自律机制的内容是随人类生活范围的扩展而不断扩展的。自律行为是意志自觉行为,因而自律机制一般发生在已有社会道德规范和要求而个体道德约束缺失或不力,或者是尚无社会道德规范又急需道德约束的领域。从个人自律来讲,自律的内容必须是社会道德规范有明确要求,且主体能自觉意识并能努力做到的内容。
再次,自调节行为与自律行为在内容上既互不包含,又有一定的交叉关系。一般情况下,凡是主体自发的行为就是自调节行为,凡属主体自觉的行为就是自律行为。对于有些行为,既可划归自调节行为,亦可归属自律行为,如自愿捐款行为、见义勇为行为等。我们看一个人的行为是自调节行为还是自律行为,主要就看这种行为是否体现了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人的道德自觉。

Ⅲ 什么是组织意识,道德养成,政治启蒙 和成长取向的培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
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
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道德建设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研究解决。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巩固已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Ⅳ 简述职业道德养成的基本途径

1.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之途径--职业的内涵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劳动者从事着不同种类的社会劳动,并承担着相应的职责。所谓农民职业,是指农业劳动者在田间从事着的农产品的生产劳动,并肩负着为人类提供生存必需的粮食之重任的职业;所谓教师职业,是指教育工作者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讲台为阵地,从事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下一代,使其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行为规范等辛勤的劳动,担负着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提高全人类科学文化素质的光荣使命的职业。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寻求一种或几种生产劳动,通过从事这些生产劳动,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职业就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合法的工作。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一个部门。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职业是为承担一定义务并享有相应权利而“扮演”的社会角色。

2.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之途径--职业的作用
第一,职业是劳动者的谋生手段。
第二,职业是劳动者为社会创造财富,谋求自身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和桥梁。
总之,职业不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而且是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

3.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之途径--职业的特性
专业性。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职业都体现着高新技术性和不可替代性,从而使得从事这些职业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掌握专门的技术与技能,以提高 其职业的专业化程度。

Ⅳ 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什么体系

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这句话出自国务院发回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行答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培训资源优化配置、培训载体多元发展、劳动者按需选择、政府加强监管服务的体制机制。

(5)道德养成体系扩展阅读:

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和组织实施体系。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完善从劳动预备开始,到劳动者实现就业创业并贯穿学习和职业生涯全过程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

以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供给,以公共实训机构、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职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主要载体,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创新培训为主要形式,构建资源充足、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载体多元、方式科学的培训组织实施体系。

Ⅵ 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1、经常开展大学生道德认知教育活动,逐渐提高道德水平。加强道德认知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有关的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应本着科学、认真的态度建立起一个系统、科学、有效的现代德育课程体系,搞好德育教材建设,保证德育教育,内容目标化、系统化、有序化;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没有合格优秀的教师,教育是不会取得成功的。开展课内外教育活动,保证有序进行。注重运用和发挥其他的学科产生的道德内容的教育成果,向德育课堂要质量,使道德认知通过有益的教学活动变成大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提高道德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应向教育者强调指出的是道德认知教育内容和方式的确定要与大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平时要注重开发和调动他们的心理潜能,以便更好的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延展性,从而实现德育效果内化为大学生的个性品质,良好的道德习惯。教育者应鼓励受教育者对现实道德原则以及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准确的道德评价,引导他们实事求是地看待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着眼于社会的发展主流,使大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道德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另外教育者在设计教育程序和教育内容、方法时应充分考虑其他学科和一些学校开展的全员活动中包含有道德认识教育成分在德育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有效的调整道德养成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有序的关系,避免重复无效教育,使大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自觉地增强道德认识能力,提高道德认识水平,提高道德认识能力是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2、培养大学生在道德认知教育活动中增强道德自我完善意识,在实践中提高道德责任感。一方面开展各种各样有益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立、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提高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体验主人翁的自豪感。这样就能比较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崇高品质和人格的渴求;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通过学习和活动自主寻找自身道德品质的恶源,帮助他们确立有效克服自身缺点的方式和方法,从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角度,应充分信任学生们,让他们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不能事事必躬,包办代替。增强道德责任感是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的基础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责任感是调节着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道德责任感具有超越功利动机的先天目的性,使履行道德责任感的行为具有神圣高尚的价值。所以,必须教育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责任的自律性,以此来体现行为主体的自由选择和高尚意识。也就是说,当现实生活中人们陷入道德与不道德,正义与非正义的两种境地时,就需要我们大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选择更高一层次的道德责任,如牺牲局部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保存集体利益等,以此增强对集体、对民族、对国家的道德责任感,推进整个社会文明进程。3、必须坚持教育和管理两手抓,要把道德规范转变为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把他律变成自律。学生就必须在“内化”和“外化”两个方面下功夫。“内化”就是通过学习、教育,解决道德的思想认识问题。“外化”就是通过养成、管理,解决道德的行为实践问题。管理者不仅要着眼于大学生本身道德素质的养成,而且要着眼于建立一个有一定免疫力的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为大学生道德素质养成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强教育渗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把教育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一整套的教育和管理机制,如教育培养机制、舆论导向机制、风习熏陶机制、行政奖惩机制、法律强制机制等,形成一个良性教育互动系统。4、在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中通过这条主线,应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优化德育养成环境,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有效地进行协调,形成一股合力,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作为“三位一体”的连续教育,这是现代德育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道德素质养成教育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

Ⅶ 如何促进初中生的道德素养养成

继续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准。“可见,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重要地位,是实行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关键。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我经过多年班主任的工作,摸索总结了一些初浅的体会。 现代唯物主义心理学认为,品德包含四种心理成分,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同时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自发形成,它是在社会舆论的熏陶下,在家庭影响与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下逐步形成的。因此,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有效的方式方法促进其道德认识的形成,激发其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培养其坚定不移的道德意志,训练并内化其道德行为。因此,在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必须在品德教育的规律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一,教育说服法 教育说服法是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改正错误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因此,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效应。因此教育说服法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说服法很多,如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座谈会等。下面谈谈我作为班主任的一些常用方法。 在思想品德培养的实践中,我经常采取”集体讲解法“,”个别谈话法“以及”集体讨论法“。”集体讲解法法“就是通过各种集体活动的形 式,结合具体事例,由《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八荣八耻“以及校纪校规,向全班学生讲解社会道德规范。通过道德知识的传授,丰富学生的道德知识,使之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掌握道德行为方式方法,提高鉴别是非能力。在集体讲解中我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品德状况,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讲究语言艺术和自身的情感感染力,同时尽量采取启发式讲解,尽量地留予学生思考的余地,也视学生集体情况让学生提出质疑,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的参与性。 我在采取”集体讲解法“的同时,更多的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尽量以诚恳,耐心和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努力创设良好的谈话气氛,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前提下,针对一定的中心内容,或表扬,或批评,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同时,允许学生作充分的说明,解释和申辩。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劝说情深意切,批评严肃中肯。实践证明,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感受到班主任诚心,关心和爱心,教育才能行之有效,才能晓以明理,动以情理。 如果说”集体讲解法“和”个别谈话法“是班主任处于主动地位,那么,”集体讨论法“则更充分贯彻平等,民主的原则。在德育教育的实践中,我采取的更多的方法是”集体讨论法“。我班的学生在集体讨论中各抒己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主人翁责任感。在整个过程中,我作为班主任,既是组织者,又是讨论的普通一员,更是引导者,在适当的时候,经常阐明自己的观点,以自身的道德情感体验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总之,在中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贯彻”教育说服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就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化学生道德意志,形成学生稳定的道德行为。 二,情感陶冶法 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 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 学生学习和活动所处的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我在建设班风的实践中越来越感觉到优良的班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良好的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三,实践锻炼法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学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我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除此以外,我还组织丰富多彩的各种课外活动,学雷锋做好事等社会实践活动,甚至通过家庭日常生活等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班上许多有惰性的学生不象以前那么对班级卫生状况漠不关心了,劳动纪律明显增强 了;有的学生本来我行我素,不把班级纪律当回事,现在变得越来越有集体荣誉感了。可见,各种实践活动既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有效方法,也是矫正不良品德的一条捷径。 四,榜样模仿法 榜样模仿法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除了要通过组织读书,看电影然后采取座谈,讨论等形式充分发挥英雄人物的榜样作用外,更重的是要充分发挥班主任本身良好品德的榜样作用。首先,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我作为班主任,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一方面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努力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既重言教,又重身传,努力做学生修养品德的表率。 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培养是一个外在教育的内化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其知,情,意,行的复杂系统工程。学生思想品德培养方法丰富多彩,实践证明,只要是符合中学生实际心理,按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实施的方法和途径就是行之有效的。因此,加强表少年思想品德培养,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Ⅷ 职业道德养成方法和途径

1、恪守承诺的习惯

工作表现对个人声誉的影响立竿见影——好影响是如此,坏影响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应该养成恪守承诺的好习惯。只要答应做到,就要尽力做到;只要答应到场,就要到场;只要承诺能做,就要去做。但是,如果有任何(合理的)原因导致你无法做到、到场或去做,一定要提前说明。

在工作中,无论你的技术技能或非技术技能多么出众,一旦给人留下不可靠的印象,你的职业声誉和职业前景就会受到影响,阻碍你取得成功。

2、做事专注的习惯

在工作场所,我们很容易被各种事情打断,无法专心处理手头的工作。因此,保持专注、准时高效地完成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职业道德。

做到严格自律。设定完成工作的时限并严加遵守。注意为自己留一些余地,让自己有时间进入状态,然后专心致志,达成目标。必要时可以隔绝潜在的干扰因素(电子邮件、社交媒体或其他同事)。

3、雷厉风行的习惯

很多人做事喜欢一拖再拖,在面对棘手或复杂的事情时尤为如此。我们应养成做事不拖沓的习惯。为要做的事拉个清单,尽快完成,不要拖延。

做完所有要做的事后,再来休息和放松。这样,你就能更惬意地享受休息时间。做事不拖沓可以成为你的加分项,人们也更容易相信你能说到做到。

4、尊重他人的习惯

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尊重他人的意见、观点、技能和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体现在有毅力、守时、高效等方面,也需要你展现出积极向上、亲切待人、不说闲话、诚实守信、言行如一、乐于助人的风貌。

5、注重质量的习惯

一个人的工作表现最终是由成果决定的。我们要做到对自己的工作质量引以为傲。开始工作前,先思考一下各项成功指标(工作目标、交付内容、截止期限等)并精心制定计划,争取更出色地完成任务,最低限度也要确保达成指标。

根据需要向他人寻求帮助,为自己保留必要的余地和时间。有时,我们也需要花一些时间进行回顾,以便用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在提交最终结果之前,务必要留出时间全面审视自己的工作。

Ⅸ 职业道德养成的重要性

加强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

职业道德教育在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总体结构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特殊意义。只有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这个环节,社会主义道德的一般要求才能具体化、现实化。职业道德作为行业行为规范,形成过程是靠人们自己内心信念和外部压力来自律建立起来的,既要有自身产生的正确思想信念的自律作用,也要有外界的影响力的他律作用。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应遵循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发挥自律和他律的作用,才能达到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所以在工作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思想引路,教育先行

思想支配行动。人们的思想信念,主要受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信念,在道德行为中形成自律。有教才有德,正确的思想必然来自正确的思想教育。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背景下,思想道德教育要有效地引导人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心态上的不平衡,首要的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教育广大职工。其次,结合实际,坚持思想引路,实施全过程教育,把思想教育始终贯穿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引导职工充分认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把职业选择和职业理想同社会现实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旗帜鲜明地倡导“为人民服务,对社会负责”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利害观、荣辱观和奉献观。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是一种更为具体化、职业化、个性化的社会道德。我是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劳动工作者,但我充分的知道,要做一个称职的劳动者首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建设良好的道德,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对于提高服务质量,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纠正行业的不正之风都具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实社会中,无论从事何种行业,都无高低贵贱之分,都是社会中的从业人员,是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进行活动的,都具有社会意义,同样具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职业整体素质,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的内在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伟大的时代,宏伟的事业,对工人阶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广大职工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按照“四有”的标准,遵循“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更好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二、以法治德,规范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需要有国家制定统一的法规和国家的强制力来规范道德行为,约束人们必须这样做,不能那样做,否则,就是超越规范,受到法律的惩罚,就不可能形成一个符合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职业道德。同时,以法治德也是当前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要求。职工处在这种体制的运转中,道德行为出现的偏差和不轨行为,就必须用法规来规范和修正,这是职业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外部力量。 每一种职业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规则,其作用就在于为职业适应外部环境履行社会职能,并且为自我行为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保证,是维护职业和岗位自我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方式。所以,抓好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和落实是加强职工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其规范管理的具体措施体现在:首先要强调主体参与的广泛性,职工群众既是职业道德规范的实践主体,又是认可主体,因此,要广泛发动职工群众参与规范的制订工作,集思广益,反复讨论,尔后归纳提炼,加以确定,以保证规范有群众基础,能具体操作。其次,要突出岗位特点的鲜明性,组织全体职工学习本岗位、本工种的职业道德规范,做到熟记规范用语,把握内涵要求。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是一种更为具体化、职业化、个性化的社会道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道德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并与人们不同的社会关系及社会行为相融合,从而发挥独特的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作用。道德建设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样应当从一切可能的方面去加强工作。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条件。

三、典型示范、以文养德 树立典型、弘扬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激励作用。典型一经确定,就必须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和阵地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推广,形成上上下下学习典型,赶超先进的氛围,以增加典型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真正做到树起一面旗帜,弘扬一群典型,建设一流队伍。 一个优秀的行业文化观念,一旦被广大职工所认同应会产生巨大的推行动力,有利于行业的协调和控制,发挥行业文化导向、激励、凝聚、规范和调节功能。以文养德也就是说通过优秀的文化,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睦相处、自觉克服不良现象,为维护和提高行业信誉而竭尽全力的氛围,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风尚。实践证明,文化建设对培养职工职业道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认为做一个称职的劳动者,首先必须遵守道德。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和树立道德行为主体的道德责任意识,也就是这些年人们比较关注的道德主体意识问题。如果做为一个劳动者在劳动岗位上连必须遵守的道德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干好工作呢?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好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做一个好的建设者。

中国已不同以往,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WTO的加入,将使我国跨入国际化的行列,但作为最基层劳动者的我们,如果不为祖国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的话,那就象盖楼房一样,地基不稳,怎能撑起一座大楼呢?所以我们劳动者就象地基一样,必须牢牢的扎在社会的最底层,做一个好的稳固的基石,那样才会使我们的国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会使我们的国家稳固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了,一定会当好这块基石,所以必须从自身做起,培养自己对工作的责任感、道德感、发挥自己的责任心,认真履行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更加繁荣。

总之,职业道德状况是社会风气的晴雨表,行风的好坏,不仅反映着本行业的自身形象和整体素质,而且对社会风气的改善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常绿的生命之树,吸取着充足的雨露和阳光,灿烂的职业道德之花,植根于挚爱和深情的肥沃土壤。职业道德建设也将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赢来它的新的春天。

Ⅹ 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案例

案例1:学校的虚假

在品德上,老师常常饱含深情地讲述一位乡村女教师为了确保山里的孩子能够上学,每天一个个地背着学生过河到学校,放学再一个个把他

们背过河送回家的故事。

老师说:“你们看,老师是多么爱他的学生啊。那说说看,我们应该怎样爱老师呢?”

一个小女孩站起来极认真地回答:“我长大了也背老师过河!”

剖析:学校环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称为“隐蔽课程”,包括学校风貌、宿舍、教室、图书馆、教学和生活设施、校风校纪、学校的历史传统、名誉、师资水平、规章制度、课堂教学、教师和职工的思想品行、学校里举办的各种活动等。他们相信,学生在隐蔽课程中获得的经验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学校应重视校风建设,并将之作为一门隐蔽课程,具体做法包括加强学校的民主

化管理,制定严格的校规校纪,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学校工作和活动等。学校也都强调各种学生德育的潜在途径,比如教师的表率作用、学生之间的关系、班风、校风和社会风气等。隐蔽课程所能产生的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就道德教育而言,其重要性并不亚于正规课程。

中小学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讲故事、模拟和角色扮演、讨论、个案学习、专题教学、课外阅读和教师评语等。而学校道德教育,应根据儿童在不同阶段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不仅灵活运用文化传递法、设身处地考虑法、价值澄清法和认知发展法等各种现有的教育方法,还提出了新的教育方式——资讯处理模式。在这种方式中,教师策划、布置、引导和督促学生的活动,如小组活动、座谈会、辩论会、审判、角色扮演、游戏等,使学生有机会主动参与富有心智刺激和团体活动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觉得道德教学是富有挑战、满足感和趣味的学习,从而使这些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心智上、社会上及道德上的需求。

师生关系的和谐首先体现的是心灵的和谐。世界著名的大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学生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教师对学生的好感和爱,可以说是构筑师生和谐心灵世界的两个重要的支点。教师的好感,犹如吹向学生心灵的种子使其复苏的春风,而爱则是让他们能获得足够成长能量的温暖的阳光。在我看来,要能够完成这两个支点的最佳途径就是教师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应讲究对学生的“情感投入”。教学中,教师

热爱学生,受到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转移到他所教的学科上,并努力学好。

案例2:社会的影子

7月15日,《大河报》以《夏令营里的“三种人”》为题报道了河南少年先锋学校依据学生表现,划分“上士"、“中士"、“下士”三个等级,“下士"需服侍“上士”吃饭。举办者的初衷是想通过此项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残酷的竞争和社会的现实等。此报道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赞成者认为体验挫折,有益孩子成长;反对者认为,做法过激;等级观念严重,有伤孩子自尊。一时间,许多家长不知何去何从.
剖析: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体验。德育教育的过程是由知、情、意、行等环节结合而成的,体验贯穿于各个环节。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提倡在实践体验中培养习惯。他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是真知的收获。”要推行体验教育就必须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个课堂、两个阵地,既重视课堂教育又重视实践教育,既进行认知教育又进行实践教育,使未成年人在社会实践中向人民学习,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悟道德,磨炼意志,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做到知行的统一。与此同时,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通过实践体验,把创业的意识和道德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和思想道德素质,转化为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准则,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社会教育,当前,首要的是把优化社会软环境和搭建社区教育平台,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保障性工作抓紧、抓好。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重视在实践体验中培养道德习惯。体验教育在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及成长中占据重要地位。道德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并存的过程。少年儿童获得“知”的过程,不仅来自于成年人的教育,还来自于少年儿童的体验。就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城乡少年儿童大多存在社会体验不足的缺陷。一方面,我国城市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在接受信息方面较过去有很大变化,但是这些知识的获得大多来自书本、报刊、电视、网络、广播等,是间接的。虽然老师们常常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说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讲卫生容易生病、要学会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等等,但对孩子来说,老师的话往往还没有电视里讲得好听,没有网友们讲得到位。这样,习惯对孩子来说,仍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而对于农村少年儿童而言,和城市少年儿童相比,他们的信息依旧闭塞,对生活的理解依旧仅仅停留在乡土上。一些现代生活准则、具有时代特色的好习惯好品德,对他们来说,仍然遥远。

加强德育工作,实效性是根本。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让他们在体验中获得自身感受,并进行自我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目的和途径。

案例3:家庭的放任

在郑州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个15岁的孩子在郑州机场带着两个三陪小姐被警方盘问,后得知,其父母是西安的一个电脑商,家境富裕,但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孩子就带着15万元现金,周游各地。当孩子的母亲到郑州领人时,对自己的孩子没有抱怨,对警方也没有一句感谢的话。

剖析:家庭是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对于孩子道德品质方面的成长,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家庭教育是其德育体系的主渠道,应提出“亲职教育”的概念,明确父母对子女的责任不仅包括抚养子女,而且还要教养,力求尽早、及时地向他们灌输传统的伦理道德。社会应特别强调在未成年人教育中家长的作用。在近年来的学校教育重建活动中,家长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学校决策中去。具体而言,通过双方的合作可以给孩子提供榜样,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加强学习动力,密切师生和亲子之间的关系,提高学校德育的效果,并促进家庭与学校在孩子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合作。

每个人都是父母所生、所养、所育,家庭是每个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从现实看,家庭教育不仅是一切教育的起点,也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文明行为、高尚品德的影响和作用更大。

案例4:指导的误区

孩子在幼儿园被打,问妈妈怎么办。妈妈答:告诉老师。

结果一是打人的孩子得到了老师的惩罚,不再继续;二是老师不当回事,打人的孩子照打不误。

孩子再问妈妈:怎么办?有的妈妈就答:你也打他。孩子陷入迷茫。

剖析: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成人们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往往很少顾及少年儿童的真实想法,不考虑他们的兴趣、能力、个体差异,这样少年儿童成了被动的受教育者。德育内容也常常成了需要掌握的知识,他们会背会写会说,却不会做。德育工作要取得好的效果,成人社会首先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人地位,要深入了解未成年人,根据少年儿童的天性来进行教育。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如果不能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品德培养很容易走弯路,走错路。儿童的个性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智能组合等都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要采取易于未成年人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方法.

热点内容
法网狙击法官 发布:2024-11-20 13:35:47 浏览:726
法官老婆 发布:2024-11-20 13:11:51 浏览:125
保全的司法解释 发布:2024-11-20 13:10:29 浏览:676
道德的性指 发布:2024-11-20 12:53:44 浏览:866
法律和行政法规适用 发布:2024-11-20 12:01:39 浏览:902
荣成法院王 发布:2024-11-20 11:38:27 浏览:759
法律援助经济困难 发布:2024-11-20 10:58:15 浏览:889
基层法律服务所变更流程图 发布:2024-11-20 10:33:50 浏览:444
婚姻法2018年2月新规定 发布:2024-11-20 10:15:30 浏览:580
交通协议书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20 10:04:34 浏览: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