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大学生道德缺失的例子

大学生道德缺失的例子

发布时间: 2022-03-08 00:59:15

1. 大学生道德沦丧 案例

这种例子举得越朴实越现实越好,不一定要拿大案子来分析,毕竟引起轰动的案例内过于特殊和极端,容不具备普遍的教育意义。你可以举你身边的同学或校友的一些不道德的日常行为,分析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其实原因不外乎那么几个。大学本身道德教育不到位(包括老师的一些不道德行为诱导了学生,重形式不重效果的教育机制等)、整个社会的道德氛围差(社会浮躁逐利,传统道德在利益面前不堪一击)、学生个人的自知和自律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位道德合格的学生,首先要懂得认知对错是非,在能分辨是非的前提下严格自律,倡导积极向上的道德风气抵制不道德行为蔚然成风)

2. 近年社会道德缺失事件有哪些

——小悦悦遭碾压事件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上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

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脑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脑死亡。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拾荒阿姨陈姨救人的过程,恰好被事发地旁边一间劳保店的视频监控记录,这段视频还包括在陈姨之前路过的18个人。陈姨并不知道,她是第19个路人,前18个,或是视而不见,或是看两眼然后离开。

第一个人:一名白衣深色裤男子,左右张望后,径直从小悦悦脚边经过; 第二个人:摩托车男,看了一眼躺在正前方的小悦悦,一拐弯绕过离开; 第三个人:浅色长袖衣服男,一直盯着小悦悦,然后像躲着走,越来越远。

第四个人:开着蓝色后尾箱三轮车男, 从店铺门口两次横向经过, 对2 米外的小悦悦视若无睹。

第五个人: 踩着三轮车的蓝衣男子;

第六个人:另一摩托车男经过;

第七个人:黑衣男子开摩托车经过,不断回望小悦悦;

第八个人:一名中年女子带着黄衣小女孩经过,看了几眼没有停步; 第九个人:一个穿雨衣的摩托车男子经过;

第十个人:穿着蓝色短袖衣的男子在小悦悦身边来回两次,除了惊异的目光外再无动作。??

记录这一切的视频,来自广佛五金城20座N63-N64的新华劳保经营部,事发地点恰好就是该店铺的门前。这间劳保店位于两条巷道的交叉口,与多数商家一样,其两边的门口上方均安装了视频监控。不料,其中一边的视频监控,刚好拍下悦悦两度被碾压的全过程。

3. 依照例子,列举校园生活中道德缺失现象,并说明合理的改进建议及相应理由

校园生活中道德缺失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光是大学生,小学生也存在着这种现象,比如一个同学丢失了十元钱,叫另一个同学失去了,然后他交给了老师,老师放在课桌前面,结果下课的功夫就叫另一个同学给拿走了,没有老师经常放在前面的东西,像一元钱,别人交上了一元钱,还有好的东西经常不翼而飞,那么这样的事就是同班同学干的,你没抓到他,也没有证据,所以也不能胡乱猜疑,唯一的就是多教育,他要拾金不昧,不是做自己的东西,不要把他室友花

4. 大学生道德缺失的表现

第一,藐视道德标准。
第二,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
第三,极度自私。
第四,轻视学习,沉迷玩乐。
第五,亲和暴力,色情,赌博。

5. 大学生道德缺失的表现是什么

大学生道德观缺失现象可大致归纳成三点:

一是对道德认同感降低;版

二是对道德的贬低;

三是权对道德缺乏敬畏。

比如, “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等非道德行为已渐渐被青年人默许,反而让座的行为却被视为另类表现。究其原因,就是个人的本位思想过于严重,对于不利己的事坚决不予实施,哪怕冒些风险。在现实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完全按自我意愿行事。

不少大学生推崇投机取巧,而对讲原则却持贬低态度。上课时间跑出去玩游戏已变成司空见惯,考试是否作弊不在于良心是否受到谴责,而是看监考教师是否严格。偷东西也变成了个别同学的生活来源,而不被认为是可耻的行径……

这些行为,无不表现出是对 “善”的漠视,对 “恶”的纵容,对先进文化的麻木。

6. 2014道德缺失的例子吗

大学生道德素质缺失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2011年4月5日,****大学大二女学生陈某到开水房提热水,发现傍晚放在水房门口的水瓶又一次丢失,这已经是上大学以来丢的第八个水瓶了。这已远不是陈某个人利益损失的问题,而需要我们对大学生道德素质进行思考。 其实受害者远不止她,**同学丢水瓶事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实在令人无法理解。事实表明空水壶被偷的概率明显小于已提满水的,也就是说偷水壶者多半是需要热水然后顺手牵羊图个方便,水房紧靠宿舍楼,一般来说不会是校外人士所为,因为外人要把水壶提出校门实在难合实理。那么凶手除了是跟受害者一样需要热水的同学还会是谁? 二.主要问题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个人立德修身之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社会有序有效的重要标志。但目前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诚信缺失道德素质低下的问题却日益突出,这一现象也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 三.问题分析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代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但由于种种原因,当代部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了缺失,并且由此而引发的不良事件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小到大学生公交车上不让座位、该排队的不排队、小偷小摸,大到打架、做二奶、杀人,都引起了社会的大讨论。我们不能否认我们的很多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是不敢恭维的,也不能否认那些媒体的报道是真实的,其实只要你到校园里一走,你就会发现道德
失范的行为可以说是“信手拈来,满地皆是”。安财校园水壶失窃频繁失窃的现象正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尽管这仅仅是少数的人,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这样,个别学生的道德水准是让人担忧的,但总体上来说,大学生这个群体的思想较以前来说还是有所下降。 大学生道德观缺失现象的原因可大致归纳以下几点: 一是对道德认同感降低,对道德的贬低,对道德缺乏敬畏。 比如, “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等非道德行为已渐渐被青年人默许,反而让座的行为却被视为另类表现。究其原因,就是个人的本位思想过于严重,对于不利己的事坚决不予实施,哪怕冒些风险。在现实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完全按自我意愿行事。不少大学生推崇投机取巧,而对讲原则却持贬低态度。上课时间跑出去玩游戏已变成司空见惯,考试是否作弊不在于良心是否受到谴责,而是看监考教师是否严格。偷东西也变成了个别同学的生活来源,而不被认为是可耻的行径……这些行为,无不表现出是对 “善”的漠视,对 “恶”的纵容,对先进文化的麻木。其恶劣的影响在于,从个体意识的残缺扩散为群体意识的错位,进而引发道德观的严重扭曲,使得一些错误的价值观以及非道德的行为披上 “合理化”的外衣,在大学生中获得普遍的默认、容忍甚至赞同。 二是学校教育的缺位 首先是我们的高校的教育所开设的德育课程并不能够真正的起到自己的作用,比如我们所开设的两课往往是流于形式,一般老师讲课就是照本宣科,所讲之内容并不能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这样的课程就开了也没有起到德育的效果。学校教育普遍重智轻德,只教不育。中小学只把思想品德课作为副科,而大学里也往往只是强调专业课学习。学校育人的功能没有全面发
挥,缺少情感教育。 其次,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单一。片面强调理论灌输,忽视实践教育。尤其是大学缺少对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转型教育,学生对现实社会中的违背诚信的现象没有防御能力。看到政治领域里的买官卖官、夸大政绩;经济领域的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偷税漏税;文化领域里的泡沫文学、假文凭、假学历假职称,由于和书本上的说教不一致,往往缺少理性思维和分析选择能力,或是无所适从,或是形成错误的诚信观 再次,我们的班主任等领导是几个星期才见一次,科任老师上完课也就走了,我们想与老师交流,但我们根本没有机会接触他们,没有机会和老师沟通,我们所产生得到的困惑也就不能得到疏导,于是,产生道德缺失的行为。 最后,我们身边没有了榜样,我们不会在去迷信雷锋的“螺丝钉”精神了,我们也不会再像高中一样去崇拜一个偶像,我们的人生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前进的方向,走起路来自然会走错、走慢。 三是家庭教育也在大学生的教育中“枯萎”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娇生惯养,易养成唯我独尊的性格特征,根本听不进去父母的教导;而且,在大多数家庭中大学生的学历可能是全家最高的,他们对父母的说教劝导,嗤之以鼻。一般家长也都会认为我们已经长大了,不用在干涉我们过多,也就放松了对我们的教育,大家都知道其实对人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教育,现在这块的教育没有了,我们就会放松自己,从而产生道德失准的事情。 四.解决对策 我认为可行的对策:
1、树立道德权威,努力完善道德规范,使它既符合新时期价值观的多元化特征,同时又符合道德精神追求。我们还可以加强对道德表现的重视,比如可将学生平时的失德表现记录在案,并且与其以后就业、信贷挂钩,这样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约束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而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2、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小社会氛围,加强主流意识的宣传,让主体的道德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们的发展。 3、是突出家庭教育的基础性地位。首先,作为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那些自身素质地下的父母,要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以给子女树立好的榜样。其次,纠正不当的教育方式。作为家长必须矫正陈旧落后的教育方式,克服溺爱、粗暴等错误方法,要多与子女沟通交流。同时,家长的教育观念也要转变,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子女的思想品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4、是强化大学生的自律和他律意识。作为大学生,首先,要注重道德修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即不仅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加强“慎独”精神。即在个人独处的时候,要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再次,积极主动与老师、辅导员沟通交流,以及时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 五.个案总结 这是一个由安财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为引子进行的大学生道德素质缺失案 例分析。每一个案例分析都有它特定的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肤浅的分析,让大学生道德素质建设得到广泛的关注。因为我们都在期待和谐美好的校园环
境,以及身边每位同学健全的人格素养。 最后我们想说:在大学生泛滥的大环境下,我们每一位安财学子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拒绝不良思想的影响,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从而提升自己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来迎接更多的挑战!

7. 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现象有哪些

这个问题先从道德二字认识开始解决。
一、何谓道德?“道德。道遍万物,贯穿一切,无不在道中,是宇宙不变的本体,老子释有七律参明,并在一切存在运动中普示普证其不可抗拒、不可更改性。正是这一道的本体、究竟、统一、不变存在,才纲纪了一切生命行为的祸福生死、胜败苦乐。说其有拿不来、摸不着、看不见,说其无律不离、则不废、果不昧。而且人类一切文化一切行为都不外是在试图超越着什么,又试图在得到着什么。如果把这两个东西统以道代称究之,结果可能真的非常意外的明确,而且它们本来就一个不可变的东西。所以是否可结论,人类一切文化一切行为的奔波、分争、寻究其最终本质,都不外是在求道、识道、用道、合道、直至得道而一蔽之。若以识论之,道是绝对真理的极顶,若以在论之,道是相对至明的极心。普查人类的所有真理追求和设想,无一比老子的道更准确、更真实、更本然、更周圆。妙音赐禅,以究竟有而极虚、究竟无而极真、究竟尊而不为、究竟卑而不改、究竟生而若灭、究竟死而若生,故成一切生追求的最终统一最佳自然自在真本然。
德是道之用。是智慧、能量、境界、依受的实土之积,是智明的选择,是主体我对依体众顺逆的利害。体用只可分解识而不能分立存。其合于道者曰积德自进道明,其背于道者耗德自坠苦暗。社会的权如此、势如此、命如此,无一能超越道的德能纲纪。德中包括德能、德为、德受。为是缘起之根、聚散之因、运命之本。为的最佳效果是无不为,为的最高形式是无以为。单从字面之识实难确见老子真面目,不免错判出唯心消积的反向误导。有为执皮,无为及本。生活社会中如果不存在无效于有、柔制于刚的事实,那就不是道的普遍性了。比如一件事的不同处理就本在着有无之别,而且无处不有,遍及世宇。无为不背有为,德治不背法治,只是明确揭示为的最佳状态。人坠水中不为何以救,世面沦丧不治何以止。但法治不弃教治、不弃德治,这就是有无的统一,这就是不可能社会始终处在有为的法治状态。当下生灭有亦无,当下执着无亦有,统一落实于生命的全部支撑是众生。在这个实土上,古今圣明同倡范朴明天下、宁天下,此即德的无教无不教、无为无不为”。
诚,诚于中,才能真成,成人、成事、有所成就;中,不偏不倚,是把握事物得度。把握事物就要认识所有事物都有两端性,隐显、有无、阴阳,进退、左右.....。诚中要认识物极必反这个规律,要把握超前认识,超前把握,时机节律适时觉转、取向........。
信,信乃万事之本,德能之觉生信;“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信仰,人人皆有,只是层次不同。信者是所从,仰者是所求。古云:“信乃万事之本”,甚至贪生怕死亦是信仰,所差,不过是正确和错误、觉悟和迷惑、近前和长远、成形和未成形。绝对地讲,凡是情动、念起、欲望都是信仰的作用,所以,以自己没有信仰而蛮狂凌人者是无知无耻的蠢类之论。离信何所想,不仰何所为,信以得生,仰以为命,理当如此。
人的信仰,决定人生的价值取向,是人生一切行为的魂,没有它就没有生命。它的产生过程是从下意、迷茫中觉悟,因其社会活动层面、缘分、智慧,而逐渐走向成熟。严格地寻由,只要降生,基因中就包括了信仰,甚至连下生本身都必须是信仰地创造。”

下面再从老子《道德经》参学中进一步认识诚信---德恒信。
《老子》第四十九章 以百姓心为心
【原文】
圣人无常心1,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2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3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4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5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注释】
1.无常心:说千道万,圣人就是无时不在恍兮惚兮之中,处在恍惚、行在恍惚、说在恍惚、心在恍惚,一切状态不生不灭中自自然然。故有佛无心之说,既恒无自见心,只有自然应照心。
2.不善者:是欲识转化中动态的一侧时象状态,去极自反,因果自受。
3.不信者:不信真、执信伪这是欲障的必然,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不信者并不是强其所能信,其坠到无明无路的绝止处亦将自反,自将弃浊取静。总之不善不信也是一种因果现象,也要通过自身因缘生成发展消亡,其过程不完因果不了,欲以强行改变这不是规律允许的作法,而只能激化进入新的运动时空方式。所以因势利导是唯一的选择,且因势利导的最佳方式只能是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用氛围场去禅化自心转自能动变。
4.歙歙:是一种含默收宁不视不语不动的静息状态。
5.注:注塞、注闭。浑心之后无欲何以还能竖耳注意听闻。所以将注理解为专注欲听闻见视是背经之误。

【今译】
圣人处恒常无心的状态,以普应天下百姓为自然心。善人圣人善待之,不善人亦善待之,德恒善与人而不分别弃责。守信的人信待之,不守信的人亦信待之,德恒信与人而不疏远。圣人在天下,沉沉默默无语无现,为使天下浑消其分别欲执的心。百姓失去执求惑动,耳目自然注塞不欲见闻,圣人对百姓个个都会像爱护孩子一样照料衣养。

【要旨参解】
一、圣人处本无心,善恶都是欲转换中的现象,都不是绝对本质。所以以善者之心善之,以不善者之心善之,以信者之心信之,以不信者之心信之,普愿天下的善恶、信否都能离欲得乐终究解脱。
二、所以圣人治天下,以沉默不语不动,而促使天下浑去分别欲执,统统安于原始民俗生活。耳目不欲外事,心朴不欲它为,天地君民合和,因因果果普尽祥和,圣明于未动之中理顺天地万物自得其所。
三、静治之道,当从尚存的民俗保留中见证,实施民俗考证、调查论证,从中感悟这种可贵的民族遗产是怎样传承保留到了现在,从中促进现实理论的触角和思维。

8. 大学生缺乏道德修养的例子

大学生上课时不尊重老师,随便讲话,甚至大规模地玩手机,睡觉。大学内生不珍惜粮容食,浪费粮食;大学生只顾盲目攀比消费,不够节俭造成父母的血汗钱白白浪费在了吃喝玩乐上了!大学生爱慕虚荣,不做实事,没事就瞎搞,不做有实际意义的事。大学生纷纷学习社会潜规则,也都开始利欲熏心,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造成现在的大学风气极差。大学生都不走正道,都学耍小聪明,考试作弊,从不认真学习。没人格,没人品。大学生都心狠手辣,很会利用社会潜规则对付人,中国的未来就是这样的人的未来。

9. 当代大学生存在那些道德缺失现象 分析其原因和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各种不文明的现象也随之出现,而在大学校园里,各种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尤为严重。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不仅影响了校园风气,还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着负面影响。那么,就让我们看看有哪些不文明现象出现在我们大学校园中:
NO.10 乱扔垃圾 走在校园,绿树成荫,芳草萋萋固然让人神清气爽,但仔细一看在树荫下在草丛中,充斥着大量的垃圾。而走进教室,地上的纸屑、痰迹、口香糖更是扎眼,这还是学习的地方么?
NO.9 随意插队 不管是在食堂窗口钱,还是在超市结账处,亦或是开水房刷卡处前,总是有人旁若无人的横插一脚,更有甚者插队后呼朋唤友,让正常排队的同学不进反退。
NO.8 浪费严重 到了饭点,假如站在收盘处,你会发现有很多人的盘子里还剩余着饭菜。试想每人浪费一点,整个学校一天浪费多少呢?一年呢?
NO.7 男女过度亲密 如今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张扬,在操场,在食堂,在教室,无论早晚,都能看到他们那“亲密”的动作,这让人情何以堪啊!
NO.6 损坏公物 图书馆的图书,自习室的桌椅向来是大学损坏率最高的物品。“反正不是自己的”这种心理在大学生中极为普遍。
NO.5 出口成脏 为了一点小事便张口骂人,较骂街妇女毫不逊色,这种现象在大学校园屡见不鲜,和谐校园遥遥无期!
NO.4 拾金不还 在宣传栏上,经常可以看到寻雾启示的传单,但往往丢失的物品却一去不回,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到哪去了?
NO.3 考试作弊 尽管学校明令禁止,严厉打击,但作弊现象从未杜绝。不禁感慨:诚信,社会需要诚信!拿出自己的骨气!
NO.2 便后不冲厕 此种现象令人极度厌恶与愤怒,让我不得不怀疑:难道在家里也如此么?这是道德的丧失,不知廉耻的表现。
NO.1 偷盗财物 这已然是一种犯罪行为。寝室笔记本失窃案在校园时有发生,作为大学生,知法犯法,愧对父母,愧对自己!
文明、高雅、厚重、宁静,人们常用这些美丽的词汇来形容大学校园。然而时下的大学校园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不文明现象?作为知识水平和个人素质都相对较高的大学生,应负主要责任。首先大学生没有把对文明的认识提高到一定高度,而是当成一种被迫的要求,并没有形成一种文明的理念,认识到一种道德的高度。而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其次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了不文明的习惯,并习以为常,甚至影响到周围人的行为习惯。而校园里并没有完善的文明约束机制,导致不文明现象的日趋增多。而学校,对文明行为对德育教育只是宣传上的重视,并未有多少实际的行动。在社会上的拜金,权欲的诱惑下,不少大学生迷失了自己的道德,进而做出了不文明的行为。
社会的文明和谐离不开校园的文明和谐。减少校园不文明现象是十分必要的。我认为有如下措施:
大学生应从身边小事做起,树立起学校主人公的形象,严格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同时勇于制止种种不文明现象。同时加强自身文化道德修养,规范自身的一言一行,更好的完善自身人格。
学校作为大学生的管理者,应该致力于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正确的引导大学生文明观念的改变。如在食堂设置富有人情味的提示语,提醒大家自觉排队;在图书馆挂上“请大家爱惜书目”的标语……严厉的规章制度和惩罚措施对有叛逆心理的大学生来说,有时会适得其反。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去引导,反而是长远又有效的途径。当然,国家也要坚持正确的方针导向,净化社会的风气。再有,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团、学生会等部门开展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精神风貌

热点内容
法官老婆 发布:2024-11-20 13:11:51 浏览:125
保全的司法解释 发布:2024-11-20 13:10:29 浏览:676
道德的性指 发布:2024-11-20 12:53:44 浏览:866
法律和行政法规适用 发布:2024-11-20 12:01:39 浏览:902
荣成法院王 发布:2024-11-20 11:38:27 浏览:759
法律援助经济困难 发布:2024-11-20 10:58:15 浏览:889
基层法律服务所变更流程图 发布:2024-11-20 10:33:50 浏览:444
婚姻法2018年2月新规定 发布:2024-11-20 10:15:30 浏览:580
交通协议书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20 10:04:34 浏览:575
联邦法院的管辖权 发布:2024-11-20 09:19:04 浏览: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