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柔道思想
A. 柔道在很大程度上深受中国什么哲学思想的影响
道家,老子:专气至柔。
B. “柔道”的处世方法有哪些
曾国藩说:“做人,必须刚柔互用。只柔不刚,人就容易萎靡;只刚不柔,人就容易失败。刚,不是残暴,不是严厉,而是自强;柔,不是软弱,不是无能,而是谦让。做人做事,需要自强;追求名利,需要谦让。”从这句话里,我们能读出曾国藩对老子的“柔弱思想”研究得很透彻。曾国藩为人处世推崇老子的观点,却从来不在众人面前谈论老子的思想。所以在清代官场各种人事的倾轧下,曾国藩虽身居高位,依然能全名而归,全身而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人们在做事时,有用刚取胜的,也有用强取胜的;有用柔取胜的,也有用弱取胜的。但老子唯独提倡用柔弱的方法来处世。
据前史记载,有一年,老子的老师商容快病死了,老子赶去探望。老子拉着商容的手问题:“先生怕快要归天了,有没有遗教可以告诉学生呢?”商容缓缓回答:“你不问,我也要告诉你。”想了一会儿,商容张开嘴问老子:“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啊。”老子回答说。“我的牙齿还在不?”商容问。“一颗也没有了。”老子回答说。商客问题:“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老子想了想,答道:“知道了,舌头还能存在,不就是因为它柔软吗?牙齿所以全掉了,不就是因为它太刚强吗?”商容感慨地说:“对啊,天下的事情,处世待人的道理都在里面了,我再没有什么可告诉你了。”
老子说:“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干硬枯槁。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一类。”老子又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攻入天下最坚强的东西里面去。”“普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克最坚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可以胜过水了。弱胜过强,柔胜过刚,这个道理普天之下没有谁不知道,就是没有人去实行。”“道的本体是最柔的,所以有无穷的作用。因此可以克制最刚强的东西。刚必然易折,强必然易败。”这里能看出,儒家尚方,道家尚圆,谁更好呢?
处世不可走极端,走极端就会走向反面。《易经》中说:“日中则仄,月圆则缺。”老子说:“用兵逞强就会遭致灭亡,树木粗壮就会遭受砍伐。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这是“道”的最高原则的大机大用,也是“天地观”、“历史观”的大机大用。故人们将其称之为“柔道”。我们把它用在谋略上,它就是“柔道”的谋略法则;我们把它用在处世上,它就是“柔道”的处世方法。
据历史记载,汉代光武帝亲临章陵,在那里修庙宇,盖祠堂,建田庄,饮酒作乐,大行赏赐。正好宗室中的长辈与皇太后,因酒喝得高兴了,相互说道:“文叔(光武帝)年轻时谨慎、守信、对人有礼有节,现在变得既刚强又柔顺了。”光武帝听到后,哈哈大笑说:“我治理天下也想依柔道而行。”所以说柔道的作用,不仅可以持身受用,治理天下也大有作为。
刚而能柔,这是用刚的方法;柔而能刚,这是用柔的方法。强而能弱,这是用强的方法;弱而能强,这是用弱的方法。这四条,大的可用来治理国家天下,小的可以用来处世持身。
刚就容易方,柔就容易圆。为人处世,方圆并用,刚柔并济,才是全面的方法。如果只能刚却不能柔,只能方却不能圆,只能强却不能弱,只能进却不能退,这是几种可怕的坏毛病,它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倾折失败。为什么呢?
一个人性格太刚,往往会狂妄自大、自负傲物、矜慎武断、固执己见,这无疑是做人的一大缺陷。鉴古知今,这样的人总是失败多于成功。轻则损兵折将,重则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如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就是因为性格太刚,高傲自负,最后被流放。而一个人性格太柔,往往会办事迟疑、没有决断,软弱无能,他们在犹豫不决中失掉了一次次机会。他们缺少果断的勇气,其命运无疑以悲剧结局。
既能刚又能柔,才能打开成功之门。
C. 老子的柔道,泰道和否道思想都都不包含的兵道的内容
柔道和太刀都有一些独特的思想。
D. 柔道在很大程度上深受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
柔道运动起源于日本武术的一种,即“柔术”。但实际上柔道是一种对抗性很强的竞技运动,它强调选手对技巧掌握的娴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对比。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柔道的项目,欢迎阅读。
柔道的起源
明治十年(1877丰)三东京帝国大学(现在的东京大学)学生嘉纳治五郎,当时十八岁,他从健体的愿望出发,立志学习柔术;经过数年努力,业艺达到很高水平。他对天神真杨流派、起倒流派,以及其它各流派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视门户之见,博采众家之长,经过整理改革,使柔术技艺理论和技术趋向完善,并制订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训练方法,取消了具有危险性的动作,确立了以投技、固技、当身技三部分为主的新的柔术体系,从而使传统柔术的面貌一新而改革创造成为现代柔道运动。从此,对柔道成为具有教育性的体育项目开始了科学探讨;并使柔道在培养高尚的意志品质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日本人民出于对柔道的推崇和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非常敬仰嘉纳治五郎先生,把他称为"柔道之父"。 嘉纳不仅是现代柔道运动的创造者、倡议者,也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家,一位对国际体育界有重要影响的伟人。
柔道与中国的渊源
柔道的前身是柔术, 柔术脱胎于中国武术,而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几乎所有的东西( 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 都是借鉴、学习中国的。日本深受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 便根据“易经”中“以柔制刚”的学说, 将“体术”改称为“柔术”。“道”字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一直被视为一大“神物”, 尤指宇宙万物之本质和规律。如天道、人道等。至于形式末节是不能轻易言“道”的。然而日本人对“道”的理解与中国不尽相同, 他们把有形有术者皆命为“道”。于是饮茶之艺称为茶道, 插花之技称为花道、香道、书道、剑道、弓道。
明治维新时期, 柔术被视为阻碍潮流之古代武术而遭到禁止, 柔术因而没落。直至明治15 年( 公元1882 年) , 嘉纳治五郎综合了各流术派的精华, 把柔术改良为一种新兴的运动“柔道”。由术到道, 嘉纳治五郎提到了老子《道德经》中下面几句话对他的启发, 即“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 草木生也柔, 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待, 是以兵强则不嘉把, 木强则折”。可见, 柔术可作为一切生物的养生之道。所以, 嘉纳治五郎把单纯武打的柔术改革成“修身养性”的身心功法。柔道的精髓定为“体育、修心、护己”, 就是以柔顺求生存发展。今日之道, 乃是锻炼身体修心养性、增强意志品质的一项体育运动。柔道运动宗旨: 锻炼身体, 强健体魄, 修心养性, 陶冶情操,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高尚的运动道德和互助友爱之精神。现代柔道技术是“以柔克刚, 刚中有柔, 柔刚相济”为基本原理。以柔克刚, 即顺应对手之力另加以“以柔制胜”, 但柔不一定能制刚, 刚也不一定能制柔。刚柔相争, 双方斗争的胜负寄托于推移变化运用之技巧。
E. 老子的“柔道”、“泰道”和“否道”思想都包含( )的内容。
阴道,阴阳两极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变幻无穷,隔山观火,老汉推车,观音坐莲,博大精深。
F.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意思是:圣人的治理方法是,使其心无所求,使其腹中有食物(不致饥饿),使其思想单纯,常常令人民没有太复杂的思想,没有未满足的欲望。
出处:出自于道德经。《道德经》是哲学著作。至今广泛流传,迷人、有魅力。其原因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6)道德经柔道思想扩展阅读
各界名人对老子的看法:
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并批判今天人类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体人类的最终命运。”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我不是理论的创立者,我只是个(道家)得道者,我们在这里面临着人类地位所固有的。
G. 请问老子的“柔道”、“泰道”“”否道”“兵道”的包含关系
不一样的,老子那会一直都道家的创始人,以无为而治,战国七雄一直就是这样的
H. 柔道治国是哪家思想
柔道治国是儒家思想。
刘秀以“柔道治国”为主理念,以和睦、和解、和平为准则,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调节各种关系的“和为贵”思想,以古喻今、以古颂今、古为今用,试图为深入挖掘中国“和谐”文化提供历史借鉴。
退功臣、进文吏,使得大多数开国将帅皆以列侯归乡享受优厚待遇,而不参与政治。当时功臣能够参议大政的仅邓禹、李通、贾复三人。这几个人亦深知刘秀心迹,“并剽(消除)甲兵,敦儒学”,以避猜忌。
故事:
建武十七年冬,刘秀巡幸章陵,召集宗室成员宴饮为乐。宗室中几位辈分比刘秀高的老太太们就在席间讨论。
说看文叔(刘秀的字)年轻时候谨慎保守,也不喜欢结交英雄豪杰,为人处世都很柔和,怎么也想不到今天居然能成为一统天下的皇帝。刘秀听到这番话,哈哈大笑,说:“吾治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I. 老子的“柔道”,“泰道”和“否道”思想包含了哪些
道,就是路。走的路,做的事都是道。道不只是无。“有无相生”。是相互生的。无能生有,有能生无。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J. 老子《道德经》有哪些语句体现了"柔道"思想
德汉式作其东组部道教研究称汉汉二十世纪初乌拉尔(Alexander Ular)《道》(1903)[xli]1911同善传教士卫礼贤(Richard Wilhelm1873-1930)版《道德经》德译本[xlii] 1925发表《及道家》[xliii]用基督教精神理解道道作意识理解
第二世界战东德汉家何思(Eard Erkes1891-1958)瑞士阿斯科纳(Ascona)版英译本《〈〉河公注》由于西文本译自王弼本故译本颇受欢迎前再版五何思外鲁雅文(Erwin Rouselle)客特(Andreé Eckhardt).少关研究或翻译面著述外德博(Gunther Debon, 1921-)1961版《道德经》德译本较知名德译本著名哲家卡尔·雅斯贝斯(Karl Jaspers1883-1963)专著曾论及
建议自己下去查查资料
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