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本性
① 道德和理性是不是人类本性
什么是人类本性呢?
自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如来本性。
自性、佛性、如来本性是佛学词汇,是认识真如的三种不同表达法,其实不论是叫土豆、洋芋,还是马铃薯、山药蛋,都是指那个能食用的东西。
茶水、绿豆汤、牛奶、咖啡、可口可乐、酒精、血液、针剂青霉素等等都有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水,这个水就是自性,就是佛性,就是如来本性,说“众生都有佛性,”原理在此。
自性、佛性、如来本性是构成一个事物最初的原始元素,在原本的状态上增加点什么或减少点什么,就呈现出了纷繁复杂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事物。不论是大象、蚂蚁、兔子、骏马、蜗牛、耕牛、人兽、佛魔、神妖等等,都有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性,这个性,就是如来本性,就是佛性,在这个如来本性上增加点什么,或减少点什么,不同的生命形态就诞生了。这犹如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其共同点就是人,不同点在于其结构上有所增删从而有了男人和女人之区别。一间房子,不论门朝东、朝南、朝西、朝北,不论是铁门、木门、塑料门、纸糊门,不论窗户大小,不论屋顶材料,不论室内面积多大,它都叫房子。
任何一种生命都是一,所有生命都是一,这个一就是自性、佛性、如来本性,在这个意义上讲,“众生平等。”这个一上增加点羽毛翅膀,就成了飞虫飞鸟;这个一上增加一双手,就成了人;这个一上减少移动能力就成了树木花草;这个一上增加点移动能力就成了动物。
——————《自性 佛性 如来本性 天性》
② 抛开道德,现在人性和本性的角度看出轨好像也挺正常
人的本性本来就是如此。只是受到了人为的道德制约。所以人类在初生的阶段 ,还没有道德的说法,也就没有出轨的说法了。
③ 道德是人的本性吗
是一切生命的本性,是一切物质的本性,,是维持自身存在 不消失的 前提条件。
道,天道,自然规律,
德,对天道的适应能力
道和德的目的,自身得到利益最大化。(和这个接近的词汇,还有爱,爱的意思就是利益最大化)
比到德,不如犬,犬从来不吃桌子上的饭菜,
比奉献,不如下蛋鸡,,
比敦厚,不如老黄牛,
比顺天道,不如蟑螂, 夹缝里也能繁衍不息。
④ 道德与人性
道德跟人性的定义是:
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一个社会专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属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人性即人的本性。人性是真理性在人身上的自由表达。当人理智的释放人性的自由时,自我的良心就给予意志上的平等,自我的欲望就回归到美善的表达,爱的情感随之产生,人就会在人格上得到某种满足,身体上的满足是快乐,心灵上的满足是欢喜,这种人格(身心)上满足就是幸福。
从定义上看,不用说也应该明白了。
⑤ 道德的本性是什么
道德的本性就是自己不愿遵守,却希望他人可以做到的最高做人标准。
⑥ 这是我自己的发现(有可能错):为什么道德总是与我的本性相违背,即我需要逼着自己去遵守道德
道德是大部分人编制 的行为规范,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如果违背本性的道德,那应该就是不好的。我觉得人的本性应该都是好的,但是也有小朋友从小喜欢打猫打狗虐待小动物,这是上一辈子带来的习气,需要此生来修炼这破坏性的习气。
人生,应该是不断修正自己的过程吧。
⑦ ‘道德’是不是压抑人的本性
你觉得本性是什么呢,本性是动物和人或一切生物遗传所既有的特性。专一出生就具备的先天属性。(如:饿了就要吃东西,想生存得更好,爱护幼代等。),后天形成的都不叫本性。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线。它要求我们且帮助我们,并在生活中自觉自我地约束着我们。假如没有道德或失去道德,人类就很难是美好的,甚至就是一个动物世界,人们也就无理性无智慧可言。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道德的驱使才建立了人类的和谐社会;道德的要求才有了社会群众团体组织;道德的体现,使人们自尊自重自爱;是道德的鞭策,营造人与人的生活空间。一个不懂得道德和没有道德的人是可怕的。道德不像刀枪伤人肢体,它也能要人性命。在历史和生活里,迫于道德压力而“自杀”者并不少见。道德虽不是生活必需品,可它对人的修养和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文明的人类是靠道德的建立来作保障的。
⑧ 我想人是有道德底线的,是不是有些的本性邪恶
人的本性是什么?这个问题已经被人们探讨了几千年了,但是终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比如,孟子的人性本善说,荀子提出来的人性本恶观念,还有老子无知无欲的说法。确实,这是一个很复杂且具有争论性的问题。
人从出生到死亡是一个很漫长也很短暂的过程。痛苦而消极的人生会让人觉得很漫长,相反愉快而积极的人生会让人觉得很充实。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落差呢?那是因为人们生存的环境不一样。比如说,人们所受的教育,周围事物对他的影响。人的性格原本就是多重性的,有阳光面,也有阴暗侧。正常情况下,理智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但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后天性的,它都是经过无数的人生经历加工形成的。而对于人本身最原始的性质,我们却无从得知。
上次从图书馆一本佛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看了之后我觉得很有感触,原来人隐藏的本性许多都在我们的梦里一一反应,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满足的东西,往往会通过梦的形式来表达以满足我们内心的欲望。只不过这种形式存在我们的无意识中,是属于我们的潜意识行为。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处于正常的状态下,比较难以窥见自己的潜意识的运作,这时,梦是最好的观察潜意识活动的管道。
人格是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依次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而潜意识属于“本我”, “本我”是人性最原始的本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它无条件地按照"快乐原则"行动,没有道德是非和时空限制,无所顾忌地寻求本能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心理刺激的彻底消除。所以我们梦里展现都是最原始的自己。那种自私和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伦理也就是“超我”时常会冲突,所以一般的人很难接受,或者根本不愿意承认。
“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者无时无刻都存在我们的精神里,我们一直都在这三者之间进行平衡。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之间,本我与自我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而后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自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退化、隔离、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如果某一天这三者之间,我们不能进行平衡不了,这时候就会出现现在所谓的精神分裂或者变态了。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把自己奉为世界上甚至整个宇宙最高尚的生物。因为人的智慧和潜力比我们所接触到的任何生物都高,于是人类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是主宰宇宙万物的生灵。其实这都是人类自己把自己高尚化了,那是因为我们还没认识到人的本性。其实,人和动物一样,本性都是贪婪的,自私的。
人本来就是由动物进化而来, 所以动物界里的弱肉强食、乱伦、生存竞争的基因始终残留在细胞里。只不过人类凭借自身的智慧通过后天的学习,而逐渐把“本我”隐藏起来,但是如果一旦生存条件重返险恶环境,恶的本性即会显露无遗,求生的本能将导致向恶方向发展。
虽然说人的本性是一样的,即贪婪和自私。但是由于每个人的遗传是不一样的,人的生理机构是大同小异的。有些人某些生理激素分泌比较旺盛,他那方面的表现出来的东西可能比别人更激烈。比如说,有些人更容易生气,容易激动,或者性欲比较强。但是这种天生的东西可以通过后天的因素改变的。
⑨ 本性与本能有什么不同
单纯地讲人的本性: 人之出性本“恶”——因为人要生存就要“破坏”。“破坏”植物、动物及大自然。。。随着进化和社会的发展,人的“破坏力”也随着增长。。。目前有很多动植物被人为的灭绝,大自然的资源也被人为的减少,气候也主因人为原因而改变,人类无疑加剧了地球的毁灭。
。。现在人类开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关注这个问题并开始研究和改善这个问题。。。 从哲学意义上讲,人的本性就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属性。 按照古人的说法:食色性也。就是说吃饭和性活动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
不吃饭会饿死,不生育就无法延续种族。 我个人认为,人的本性就是世界发展运动中自然属性和生命原动力。只不过在人类社会化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忽略了人的自然本性而过于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
很多的说法说词误导了人群,其实人之本性就四种,是四种人之本质需求或内在驱动力 如:权力(这类人的优点是高效率,理性,有远见,雷厉风行,负责任等,缺点是自私,没感情,武断,我行我素等) 亲密(优点:无私富爱心,传统守道德,乐于付出,心思细腻,完美主义富有创造力,专一等;缺点:过于在意细节,爱胡思乱想猜疑不止,爱报复等) 和平(优点:和睦,富有爱心,亲和随和,忍耐力超好等,缺点:做事易半途而废没有多少魄力,懒惰没有太强的危机意识等) 乐趣(优点:是社会群里的开心果润滑剂,乐观主义派,浪漫等;缺点:中心点只是自己,不负责任,无上进心等)。
⑩ 道德有哪些基本特性
(一)调节手段的特殊性:道德的调节作用不是通过国家强行制订和强制推行的,而是依靠社会舆论、教育、习俗以及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自觉约束、自我节制、自我规范自己的行为。道德的调节作用虽然不需要强制执行机构,但道德评价却贯穿于道德作用的全过程。
道德评价是通过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观念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从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促进个人良心道德品质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道德的调节作用也具有精神上强制性的一面,但它同法律规范、管理规范等硬性规范的强制性是不同的。不道德行为要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群众的批评、良心的责备,形成一种强大的意识力量的压力,要人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从而符合整个社会的行动规范。
(二)道德作用的广泛性: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其作用贯穿于人类的各个社会形态,广泛地存在于社会关系的各个领域。道德作为独立的意识形态,所涉及的范围比政治、法律、宗教等更为广泛。道德作用的广泛性,要求人人都要讲道德,自觉遵守道德的规范。
(三)道德规范的多层次性:历史上各个时代的道德都有其层次和序列性,不论哪个阶级的道德规范体系,都体现出多层次性的特点。
这是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各种关系之中。在一个阶级内部、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层次的,社会关系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决定了道德规范的层次性。为此,我们应根据道德规范多层次性这个特点,对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
(四)道德内容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由于人们所处的经济地位不同,阶级利益也必然不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甚至完全对立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及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等。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内容的阶级性主要表现在:阶级社会的一切道德,都是不同阶级根本利益的反映,都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一切阶级都是从自身的阶级利益出发,确定本阶级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评价标准;不同阶级的道德,体现不同阶级的意志和要求。总之,一切阶级的道德,无不是该阶级的一种特殊思想工具。
(五)道德形态的继承性:道德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有着自身的发展过程。人类对于道德准则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前进过程。阶级社会中各阶级的道德除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内容之外,还有某些一致及相似之处,即人们必须普遍遵循的共同行为准则。
所以,坚持道德的阶级性,并不排除道德的继承性。当然,这种继承性是在对前人道德遗产予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批判地继承,即吸取道德的优秀成果部分,剔除其糟粕的部分。
道德的以上特性,特别是道德的阶级性和历史继承性启迪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积极思想和规范,用以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也包括我们公务员的道德体系,同时还要抵御和消除腐朽道德观念对我们公务员的进攻和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