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认识论
❶ 道德经前十章中认识论的思想,指出其属于哪个认识论派别求解答急急急
哥们,把这一章跳过去吧!这一章是无为的核心。也即是不受任何思想认知的限制版。从任何学术角度出发都权是错的,而是以无角度的全视角理解一切。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任何认知学术都会形成自我认知的障碍。
要突破这个障碍,就会形成新的认知,认知又会形成障碍。也即是一环套一环的无穷理解障碍。
我们会在这个迷宫中不停的转永远转不出去。
换一个角度说,是放下一切的认知,拿起一切的可能。
而任何认知都是有方向性的,选择了东就失去了西。
放弃了一个方向本身又是领一个放下。
真正的无为是不受任何方向干扰。
而理解这一章,可不是说过就过的,大多数人会在这一章走几回甚至几十会才能发现本质的苗条。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参悟者要抛弃数十甚至数十次的世界观会价值观,同时又要从组。
因此精神崩溃的不是没有,钻牛角尖的也很多,甚至还有精神分裂的。
除非你能放下一切,但又是拿起一切!
而看你着急的样子,还是跳过去吧!
❷ 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
庄子认为生死齐一,无就是有,有就是无,实则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其意常超出生回死有无之上。及其答末流,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故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因而有与世同波、安时处顺一说。
庄子直接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他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庄子认为,人的生命异常短促,在短促的生命过程中,又会受到各种社会事物的束缚和伤害。特别是在庄子生活的时代,残暴的统治者使人民大量地受刑和死亡:“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 (《庄子·在宥》)。他思考如何在苦难的现实中安顿这短促的人生,寻觅着一条通向精神解脱之路。为此,他提出了下列主张:
第一是提倡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
第二是奉行全性保真的贵生主义。
第三是采取安命与齐物的人生态度。
第四是追求超脱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❸ 道德经前十章中的认识论
人类从事这一活动的正确方法,必须在根本上不依赖于感觉经验的认知,而是逻辑实证。因为事物都是由形状、广延、运动等构成的,而我们又如此清晰明了地认识到形状、广延、运动等不能再由心灵分析,成为其他更明确知道的东西。逻辑论证在这种情形中,除了广延性、柔韧性和流动性外,没有什么特性仍然保持不变,是一种可靠知性,而不是靠感觉或想象来察觉的事实。既然柔韧性不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因此就只剩下广延性和流动性(运动性)作为一切物体的不变性质;一旦物体仍然存在,就不能取消这两个性质。鉴于如此分析,完全可以用以回答老子,道德经》第十章提出关于认识论的问题。
很显然老子探求哲学认识论已然深入到了人如何理性获得知识的程度。并认识到人的感官对外界物质对象的判断往往是某种模糊、混乱的东西。它依赖的是记忆和想象,只能在某些特殊的、有限的方面被用作知性的助手,不能符合万物幽深微妙之处的真理。所以获得真理明白是非,能不仅仅依靠感官认知。
老子这个关于认识论提出来的问题是:“天门启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 (意思是:人的感官对外界物质对象的判断能够符合万物幽深微妙之处的真理吗?获得真理明白是非,能不仅仅依靠感官认知吗?)老子关于认识论的题目,在这一章里似乎没有直接回答,但在其他章节里老子似乎并没有搁置这个问题,而是通过自己的观点已然回答了这个问题。
因为关于人的知识获得的理性认识,老子从来强调用思维去推理物质世界其中精神之质;因为他认为宇宙自然万事万物这精神之质才是最真实的存在,是可以验证的信实。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弃,依据它的信迹,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起源的认识呢?是从这方面认识的。(老子原话译文: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很显然,老子对事物的认识不止停留在像儒家那种肤浅的知道层面,因为“知道”是人的感性的认识,是表面经验获得对社会生活的许多片段,是事物成熟后的外露形式,它的幽深处包涵的真理呢,它还没有成熟时候的客观存在形式呢,它发展到'大而无形'时期的形式呢,很显然这些都是不可感觉的。就说个通常的例子:社会中如果不通过理性的逻辑思维推理,人对于人的信念、意见、看法、猜测、传闻、谎言很难区分。
其实,哲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人心为基点带有人性的“欲”去看待宇宙世界自然万物。把这一条由人心带有欲为中心开凿出来的路径当做从起点也当做终点,。人类要想用自己内心世界对外部的世界有所了解,必须借助某个阶梯搭桥。这里康德的理性主义、其他的哲学家的经验主义都一样不可或缺。想要到达理性知性认识的阶梯就必须也只能够通过经验主义搭建这个阶梯上升到理性平台。到达这个理性平台,人才可能“不出户,知天下”。这就是为什么在老子看来,人类知识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的感官提供的后天感觉经验,而这些经验又是混乱零散的关于世界的残片;另一个是人类头脑中先天固有的带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认识能力。人类的认识活动就是用先天的认识能力对感官提供的后天经验进行整理,才能形成具有认识世界的理性的逻辑思维,这就是获得关于宇宙世界自然的真正的知识。
这个用先天的认识能力整理世界的残片,用康德说法其实就是人类“体验到的外部世界就是一连串处于“时间”和“空间”形式中的过程,人们运用先天的认识能力对这一过程混乱零散的感觉材料进行整理加工,人们才能形成科学知识。所以只有从人类的立场,才能谈到空间与时间,它们不可能离开人类主体而独立存在,它们属于人类的条件,是人类感知的先天方式,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人们通过时间与空间形式获得的感性认识并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感性只能认识直观材料,不能算科学,还必须经过更高一级被称为知性的人类思维活动。而知性则是运用范畴、是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往往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忽视这种全局认知,所以总是缺乏知性。没有知性,这个世界这么大,仅凭小小个人的,眼见为实的,零星残片还怎么认识若大世界?没有知性,人们怎么去了解“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种人们感官不可以知道的事物存在形式?。因此,老子说,有知性的人“足不出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眼不望窗外,就可以认知宇宙空间日月星辰自然运行的规律,没有知性的人,越是出外得越远,其所知道的东西就越少。而恰恰是有知性的,懂得逻辑推理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知道得多,不眼见为实也能明了天下的事情,不妄为也可以有所作为”。(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这里实际上老子是要人们的知识积累(老子称为“德性积累”)必须多,精神世界达到饱满程度,说白了就是人已经积累了许多知性的真理性知识。有了掌握这些真理性知识的,他的知识(德性)完美思维就深邃如幽深的峡谷。所以老子通过认识论的研究发现认
❹ 道德经的宇宙观
《道德经》的宇宙观:北极轴心说
风行九天中华九鼎
主 题 词:道德经 宇宙观 帝 太一 北极星 轴心说
内容摘要:宇宙观,尤其是自然科学,是影响一个思想体系及社会制度的重要因素。离开了表征自然规律的宇宙观背景,人类就会因误入错误观念的陷阱,而使人类社会遭受不应有的灾难和伤害。《道德经》是建立在中华古文明的宇宙观——北极轴心说之上的,一个和谐的自然哲学理论体系;它在21世纪必然会放射出无与伦比的光芒,照耀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
梯利、伍德在《西方哲学史•序论》中声称:“每一种思想体系或多或少地有赖于其所由兴起的文明、以前各种思想体系的性质、及其创始者的个性;它反过来对当代和后代的思想和制度发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哲学史必须力求把每一种宇宙观放在它适当的背景中,把它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把它同它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文化的、政治的、道德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因素联系起来。”
但是,我们在“西方哲学史”希腊哲学中看到的却是,不管是对元素论、原子论、物活论;还是对于心灵论。“智者对所有这些理论都抱否定态度,断定解决宇宙问题的尝试是徒劳无益的。其理由是,在这个领域里不可能取得确实的知识。”⑴
于是,苏格拉底“以对话的形式引申出真理的艺术”⑵、柏拉图的“理念论”遂成为西方哲学的中流砥柱,而“宇宙观”则被交给了一个全知全能的神——上帝去掌握。因此,也就出现了近现代科学上牛顿的皈依之举和霍金、温伯格面对“大爆炸之前”问题追问的精神“颤抖”。
同样,在冯达文、郭齐勇主编的《新编中国哲学史》绪论——“三皇”传说提供的文化意蕴中载:“中国古史又有伏羲氏的传说。大概成书于战国年间的《周易•系辞下》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
这表明,伏羲氏的故事,与有巢氏、隧人氏、神农氏的故事一样,透露出的主要是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的先秦时期的观念走向与西方和印度传统不同的、浓重的‘人间性’。”⑶
在这里我们无意辨析中国哲学史中所表现出的概念随意性、名词混淆性和学术内在规范的缺失。我们所要指出的是通过上面两段引述,所证明的自先秦之后、古希腊开始,中、西哲学的一个共同的认识论转向:从对自然的探索转向了对社会统治理念的寻求。以至20世纪末,在东西文化之间差异的加深和加剧的历史现实中,出现了越来越强烈的“文明冲突论”。
从而,我们发现,西方宗教观念产生的来源不是人类对于自然原理的追索,而是对社会统治的期待。更为可悲的是由此带来的思想混乱,即统治者对“宇宙观”的漠视和宗教对上帝、真主、神的固守。至此,我们也将更加清楚伽利略被监禁前嘟嚷“反正地球在那儿转呢”时的内心痛苦,以及布鲁诺在火堆上依然坚贞不屈的真正原因。那就是,他们所坚持的是:无论上帝交给宗教裁判所什么样的权力,虽然人身可灭,但是宇宙的自然法则却是永世长存的。
与此相反,我们本土的道教,其宗教观念,却一直未有对“宇宙观”的离异和屏弃。甚至,紫阳真人对那些游离了“宇宙观”本象而误求金丹大道的方术学者直斥为:“迷迷相引,无有出期。”⑷
而其承继的正是天台真人张伯端悟真诗篇《西江月》:不辨五行四象,哪分朱汞铅银。抽添火候未曾闻,早便称呼居隐。不解自思己错,更将错路教人。误他永世在迷津,似恁欺心安忍。⑸
并论曰:“惟于有形质之中,而得其无形质之用。则自粗造精,超凡入圣,始得铅汞之秘矣。”⑷
从这一问题出发,我们深深感到一直被众多注家忽略和轻视,被沈善增先生特别关注而又错解的,关于《道德经》第四章“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⑹一句中的“帝”字的解释,日益紧迫地被提高到《道德经》注释的规范确认上来。
因为这一“帝”字,在《道德经》中虽然只出现一次,但是,它却不仅关系到作为一个思想体系的《道德经》之宇宙观的背景,而且更直接涉及到《道德经》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证明。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宇宙观。
“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完整地建立起北斗极星、四象、九宫、二十八宿体系。四象即指春天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看到的星象。(古人)形象地命之曰苍龙、朱雀、白虎、玄武。每一象又分七舍,月亮大约每天经过一舍。这四象又分别称为东宫、南宫、西宫和北宫,再加上北斗极星所居之中宫,共为五宫。中宫以北极星(太一星)为中央,包括北斗七星所在的拱极区。北极星有帝星之称,居中不动,众星拱卫,形成巍峨的紫微宫。北极星是紫微垣中最明亮的一颗星,位于天极之中,成为定向的中心坐标。⑺
“《灵枢•卫气行》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昂为纬,虚张为经。’以上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古人已经有了‘天球’概念。就是说,以观测者为圆心,以无限长为半径,南北为经,东西为纬,以周天二十八宿为标记。这个天球,以北极星(又称太一、天心)为轴心,北斗七星为枢机,自东向西不停地旋转着。⑻
“古人以春天的天象为观察起点,《说卦》曰:‘帝出乎震,震东方也’即为佐证。每年春,‘龙星’出现于东方地平线上,为春耕之始。”⑼
谭结实在其《千古绝唱璇玑图》中则解释为:“古人把‘北斗七星’称为‘璇玑’,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旋转的机械。据《星经•北斗》的解释,北斗七星俗称‘七星杓’,七颗星的名称分别是:一曰天枢;二曰天璇;三曰天玑;四曰天权;五曰玉衡;六曰开阳;七曰摇光。从天璇、天枢间的距离,延长约五倍远的天空,有一颗亮度为二级的星就是‘北极星’。
古人认为:在茫茫宇宙中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摇动把柄,使力天权,推动机械,转动天枢,从而使满天星斗都围绕天心(即北极)旋转不停。
正如孔颖达为《书经•舜典》作疏时所说:‘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是王者正天文之器’。因为在浑天仪(璇玑)上有一个圆盘,安在一个光滑的玉轴上,可透明的圆盘上刻有360度,可以观察天象。同样地把360度划分为每15度一格,就定出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和二十八宿在星空的位置及七十二候象。”⑽
为了简化称呼,同时也为了与“地心说”、“日心说”宇宙观通约,我们将中华古文明的宇宙观定义为:北极轴心说。
其次,在道教方面。
北京白云观三清阁、四御殿内供奉的4位大帝,其中之一就是执掌天经地纬和日月星辰四时气候运行的中天紫微北极大帝。
其三,关于郭店考古文献《太一生水》与《道德经》的内在关联。
安乐哲、郝大维在《道不远人——比较哲学视域中的<老子>》著作中阐述道: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说《太一生水》在其演化这一方面不属于《道德经》的一部分,那么,它起码也应该是第64章修订改进本的一个诠释性评著。
文本问题之外,更大范围来看,《太一生水》的重要性在于这对于我们如何理解道家宇宙观给予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说明。该文献简直就是我们所知的中国宇宙论的最早记录。这不仅非常重要地使我们看到了《道德经》其他篇章中那些简约、隐含的宇宙论意向(比如25、38、42、51和52章),而且还相当明确地与这些章节的语言相呼应。”⑾
其四,更为惊奇的是:北极星是“一颗”聚星。
W•C•丹皮尔在当代学术研究绕不过去的科学史经典名著《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论及‘变星’时,曾举例说:“我们熟悉的‘北极星’,由分光测量,知其含有每四日互相绕转一周的两星,还有一个以12年为周期的第三星,以及一个大约20000年为周期的第四星。”⑿
“双星绕转彻底澄清了直观上静止不动而又独一而尊的‘太一’‘帝’星观念,它使阴阳原理在宇宙观的层面上又得到了更深刻地确证。”⒀
综而观之,在“象帝之先”一句中,无论是单字“帝”,还是单词“象帝”,其准确的所指无疑应该是“帝星”之帝,也就是被称为‘太一’的北极星,而非其它。
何况,作为史官,又精通百家的大学问家老子,对“帝”的思考和运用,除了“帝星”的含义之外,是形成不了他的自然哲学思想体系的。
正因为如此,才有尹志华的下述观点“邵雍认为,‘老子知《易》之体者也’。王安石认为,‘老子之言可谓协于《易》矣!’”⒁
我们之所以提出“北极轴心说”,并不是要复古倒退到两千年前的认识水平。而是试图说明像大爆炸理论的形成,并不能抹杀“地心说”、“日心说”的历史一样,只为着确切地描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第一轴心时期”,中华民族的伟大的科学成就和破解《道德经》的大门。
尤其是意在表明,由于现象世界的误导和欺骗性,使得人们一旦离开了科学发展的观念,一意固守习惯的成见给人带来的灾难和不良后果。很显然,如果周文王和周公旦若是清楚“太一”“帝星”是“聚星”,又有着双星环绕的事实的话,也许就不会出现以“乾”为首的《周易》思想体系和“周礼”的确立。孔子、司马迁对待老子的态度,也势将更加清楚和明确,而不会再做“犹龙”和“隐士”之言。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之论也就不会神乎其神地“独尊儒术”,而能够进入科学的领域,为中华民族造福了。
❺ “静观”、“玄览”的认识论是什么
作为道家的老子,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争之德”,设想建立“小国寡民”的社会。他从“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出发,认为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的最高境界。他认为社会之所以“乱”而“难治”,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们有“智”。在老子看来,上古时的人民诚实,不识不知,根本没有虚伪;中古时民情日凿,于是治理天下的人就用他的智慧创造了制度法令来治理人民,于是虚伪诡诈也随之而产生了,如有人就用智慧来逃税等,因而他的认识论是“弃智”的。不过,老子的弃智并非让人民愚昧无知,并非是愚民政策。而是说,善为道的,不要教人民明于智巧伪诈,而要教人民纯真朴实。由于老子生于乱世的春秋,242年当中列国混战了483次,争城夺地,互相砍杀,人们相互攻心斗智、竞相伪诈。所以,老子认为智巧心机多,不能以智治国,不能让人们争斗,以智害人。他说:“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第六五章)甚至主张“绝圣弃智”,“绝学无忧。”(第一九章)因为老子认为学问知识是忧愁烦恼的根源,弃绝一切学问知识,就不会有忧愁烦恼。所以他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第三章),亦即不推重有才干的人,免得人们竞争。
在老子看来,只有“无为之治”和“不言不教”,封建统治者才能使民不乱,自然无为,安居乐业。他认为对百姓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无知无欲”,方能达到“无为而治”。他还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如果说要善于认识世界,那就是要认识“道”。认识具体的事物,这只是“为学”;只有认识产生具体事物的“道”,才是“为道”。他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因为“为学”,当时是指对政教、礼乐的追求。这种追求只能使用机智巧变,只能增添欲望,因此必然虚伪百出、忧烦丛生;“为道”,就是通过“玄览”“静观”的方法,体验和领悟事物未分化状态时的“道”,即自然之道,“无为”之“道”,才能损知去欲,内心既清既虚,外在自然无为无事了。所以老子不要人们学习具体知识,把“为学”与“为道”割裂开来,也就是把具体知识的获得与对一般规律的认识割裂开来。那么,不要“为学”,他又怎么得道呢?
他提出“静观”和“玄览”作为修仙学道的妙法。所谓“静观”,就是排斥感觉经验和实践,他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远,其知弥,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第四七章)这就是说,不出大门,不看窗外,就可以知天道。总之,地上的草木虫鱼,天上的风雨雷电,都可以闭门而知。反之,多出门,多实践,越远之,见的世面越多,则得道越少。因为万事万物的原理,并不远在不可及的地方,它就在我们心中。若能内观反省,除去私欲,不出门外就能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明了自然的法则。所以圣人不外出远求,天下的事理就可明白,不用去看就能作判断,不用去做就能成功。这是靠神秘的直观来获得规律性的认识,排斥了实践在认识中的首要作用,以为把心灵这面镜子洗涤干净,就可观察一切了。他说:“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第二五章)其意是说,用心灵固有的光,恢复它原来的智慧,不给自己带来祸害,就叫做因袭常道。
所谓玄览,就是用深远的思维去考察静观。这里强调用思维去静览,而不是首先用感官去考察,用感官去调查,用感官去判断,这岂不“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了吗?所以老子以“静观”与“玄览”的结合,作为“为道之妙法”,是忽视实践在科学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俗话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百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实践。但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老子的认识论。老子也重视经验的作用,他曾对孔子说过:经验大似学问,你去周游列国吧,世事千万,你会学到很多东西,其中就有礼。
老子强调以静观认识外物,治理国家,也有其合理的因素。因为通过静观反省,净化欲念,无为、无事、无私、无欲、无我,使心灵深处透明,像一面镜子,清除心灵的蔽障,对了解、认识外物是有用的,对治理国家也是有效的。老子认为,为政之要在安静无扰,若能“清静无为”则人人可各遂其生,相安无事。所以圣人说:“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自然上轨道;我不搅扰,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没有贪欲,人民就自然朴实。”这就是以清静之道治国。反之,统治者如果权谋过多,常出兵进攻邻国,常对人民颁布禁令、法令,人民就贫困,盗贼就增多,邪恶就不断,国家就治理不好。就像煎小鱼时常翻动小鱼,小鱼就破碎了一样,这实际上是老子简政主张的生动比喻。老子警告统治者,对人民不可实行繁苛的政刑法令,逼得人民无法生活下去。他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四章)人民不怕死,用死来吓唬人民是没有用的。老子还警告统治者不可贪欲,不可野心勃勃,征战不休,这是无道的行为,是喜欢杀人的表现。喜欢杀人者,不可能得天下。因为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人的事是不可以强作妄为的,谁要强作妄为、巧智伪诈,就必然引起人民的反抗。应该说,老子这种无欲、无为的清静、内省的认识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有利于人类的和平和人民的安居乐业的。所以,对老子的认识论不能简单地否定,而应看到他的合理内核。
从理论上说,可有三条值得借鉴的:
其一,他强调了观察事物的客观性。他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第五四章)这种把眼光放在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上,实事求是地认识个人、家庭、乡村、国家和天下的观点,是反映论的观点。
其二,他强调了认识事物要抓住要点和主要依据。他说:“言有宗;事有君。”(第七。章)这是说,言论有宗旨,行事有根据,认识就要抓住宗旨和根据,这是合理的。
其三,他还强调人要认识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他说:“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第三三章)又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第七一章)这就是说,一个人做到了知人知己才是明智的;自己有了知识,反而不自以为有知识,才是一种美德;反之,一个人以不知为知,就是他的毛病了。这些启人的哲理,对古今中外的求知者还是很有教益的。
❻ 老子从他的认识论出发,如何在《老子》一书中提出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
老子从他的认识论出发,在《老子》一书中提出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描绘了他所认为的理想世界的图景。
老子反对任何进步的东西,他把历史前进的产物看作是“有为”。不仅在理论上反对“有为”’,并且认为“有为”在实践上必然失败,即《老子》中说:“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走以取天下”。
为了反对“有为”,老子主张“无为”。他认为“有为”是从“无为”堕落而来。《老子》中说:“为无为,则无不治”。
他就认为应该用这种无为而治的办法来治理国家。他认为理想的统治者治理国家,是让人民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要去干涉他们。用无所作为听其自然发展的办法,来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
❼ 《道德经》是不是哲学
骆亦柳 :你好。
《道德经》作为一部哲学著作,这在几千年的历史上没有太大的专争论。当然也有学属者认为学者认为此书是《兵书》。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写道:“《道德经》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又是一部兵书。”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所著《宋论 神宗》中所写的文字来来看,我们也不能确认《道德经》就是一部兵书。王夫之的原文是这样写的:“老氏之言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道德经》是哲学著作、是兵书。对于我们读者来说:阅读经典,是为了明道。古人曰:欲明道者,先通经。欲通经者,先识字。所以我们先把《道德经》通读几遍。是粮,就能养命,是水,就能解渴。
❽ 简要阐述老子的认识论思想。著:不是老子对整个哲学体系的认识。。是单指老子的认识论。
单指来老子的认识论,简单源阐述老子思想四个字完全可以概括:无中生有。对其的解释即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再对这句话详细解释即人生犹如宇宙的存在一样,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人生的意义,所以非理性地选择某个些目标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而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老子只说“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所以“无”中生“有”两者的相互转化,存在着不同的条件,而在不同条件的前提下“无”和“有”又有着不同的解释。从生命的由无到有,再由有到无,以及我们内心中的目标,从没有目标到有目标,然后目标被实现又到了没有目标,然后又出现新的目标。通俗解释即:服从万物的规律,万物的规律也会适合你。做自己该做的事,走自己该走的路永远不会错。
❾ 道德经的意义是什么
古代思想家、先泰时代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著《道德经》,是一部哲学著作,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它所反映的认识论极具丰富的社会经验。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我尤为喜欢和崇尚老子提出的宇宙观、社会观和人生观,它教我认识生活、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道可道,非常道。”“道”很难用语言来表述,它并非人们平常所说的道。“玄而又玄,众妙之门。”“道”玄妙、深奥、高远,空虚无形,但的确存在于广漠的空间,它发挥的作用无穷无尽,永不枯竭,“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大道似水。”“一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江海能成为百川河流所汇聚的地方,是由于它处在低下的位置,故成百川之王。最普涌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老子以水喻“道”,使我们看到“道”的无状之状,无象之象,知它乃大度包容,不弃涓流;它与世无争,淡泊功利;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充塞于浩茫天地之间,可谓“大音若希”,“大象无形”,令人敬畏。
《道德经》劝人向善,导人守信。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是说善待别人就得到善良了,可以使人人向善;信任别人就得到诚信了,可以使人人守信。老子是讲他本人,也是在提醒人们善待他人,信任他人,他人也就会善待自己,信任自己。
老子还劝人拒绝世俗之喧嚣,守护淡泊之美好。《道德经》中反复出现“朴”字,如“见素抱朴”、“复归于朴”、“返朴归真”、“敦兮其若朴”。“朴”字的概念为纯真、素朴、自然。“婴儿”一词甚至也是“朴”之概念的解说。如:“复归于婴儿。”“一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一个纯厚朴实、镇定持心、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应该以婴孩般单纯、无邪心境空明,宁静,质朴,少私寡欲,不为功名利禄所困扰,不被宠幸、声色所诱惑,超凡脱俗,不为物累,过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
《道德经》十二章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是以圣人为目,故去彼取此。”缤纷的色彩令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叫人舌不知其味。圣人但求填饱肚子而绝不追求声色之娱,提出人应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时下现代文明长足发展,但许多人心态扭曲,道德观、价值观严重倾斜。老子的教诲无异于一剂灵丹妙药,有利于医治人心浮躁、动荡不安,仍具现实教育意义。漫长的时间流逝了,而(道德经)横跨历史时空流传至今,它教诲我们改变“原我”,重塑自我,完善、超越自我,修性养心,谨慎,严肃,善事融和,旷达,洒脱,努力求真求善求美,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张成业)
(资料来源:《老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