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现阶段影响科学立法的阻滞因素

现阶段影响科学立法的阻滞因素

发布时间: 2022-03-11 12:08:34

❶ 怎样实现科学立法

科学立法的实现路径
实行科学立法,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遵循立法的科学理论,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科学合理的立法体制机制
1.立法决策体制机制。有立法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立法主体,是立法决策和立法协调主体。不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和委员长会议(或主任会议)在立法决策和协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立法权限(体制)。现行宪法和有关法律对立法权限划分作了基本界定,确立了统一的、分层次的立法体制。现在看来,立法权限的划分还不够明晰,需要修改宪法和立法法的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这一体制。(1)从纵向来说,要明确中央与地方的立法权限划分;明确省(市、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与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限划分。(2)从横向来说,要着重厘清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界限,既要明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国务院的立法权限划分,细化宪法第八十九条关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界定何为“执行法律”、“行政管理职权”等,细化立法法第八条关于专属立法权的规定;又要明确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地方政府的立法权限划分。(3)要明确人大与其常委会之间立法权限的划分,目前法律法规大多在人大常委会上通过,而很少(有的地方几乎没有)在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依法将更多的法律法规草案提请代表大会审议和表决,既是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的应有之义,也是增强法律法规正当性的必然要求。
3.规范立法权的行使。(1)扩大提出法律法规案的主体范围。有权提出法律法规案的主体不积极、不主动,而有利益表达诉求的主体又没有提出法律法规案的权力,因此,适当扩大提出法律法规案的主体范围,有利于适应利益主体多元化的需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等米下锅”的问题。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逐步增加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数量”,可否考虑赋予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向省(市、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法规案的权力。(2)抓紧完善法律制度。我国法律体系内部不和谐、相互矛盾冲突的现象比较突出,还存在不均衡的问题。比如,虽有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婚姻法等法律,却没有民法总则、更没有民法典;社会保障方面法律也较为欠缺等。当前,急需“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进一步健全税收制度。(3)适当将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中的一些内容,吸收到法律中来或者说由法律予以规定。既然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都是适用于全国的,那从权力行使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合法性)的角度来说,就应当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法律的形式作出规定,而不应寄希望于国务院和“两高”做细化规定,以免他们僭越应当由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使的立法权。
(二)完善的立法程序
立法本身是一件大事,所以立法的协商、协调,不仅要在会下进行,也要在会上进行,而且要采取公开立法这种让人看得见的方式进行。当前,在立法工作中要实行更加广泛的协商,“深入开展立法协商。”
1.扩大立法博弈。立法本质上是各种社会利益的分配和协调,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是对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是在打破现有利益格局的条件下,通过协商和博弈,重塑新的利益格局,既保护共同利益,也保护个人利益。这本身既是民主立法,也是科学立法。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复杂的政治和社会局面使得各项改革均步入了“深水区”,举步维艰,实质上就是利益的表达与博弈不充分,而这又加大了改革的难度,延缓甚至阻碍了改革进程。因此,对利益的调整必须格外小心,必须与所涉及的利害关系人进行沟通,扩大和促进博弈,进而形成共识,达成各方均能接受的方案,平衡各种利益,体现和保障各利益主体不同的正当利益。
2.进一步丰富方式方法。在立法过程中,已广泛采取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调查研究、列席和旁听、公民讨论、专家咨询和论证、媒体讨论、信访等形式。立法法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但其中第五十八条规定:“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其实,这些方法也可在法律起草过程中加以使用。因为这些方法的广泛运用,不但有助于法案起草者深刻了解和把握各有关方面的利益、愿望及相关要求,而且有助于立法协调工作的实施,保证立法顺利进行,使法案更加成熟,质量更高。这需要修改完善立法法,从法律上进一步予以明确,做好立法沟通协调工作。
立法工作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建立健全相关的具体制度,使群众参与立法制度化、法律化,把“运动式”的参与变成制度化、法律化的有序参与,特别是要适当改变以往立法工作中的一些做法,继续征求有关部门、有关方面的意见,但又不能局限于此,以免使得有关主管部门“借法扩权”、“与民争利”,更要征求法律所调整范围内的利益集团和群众的意见,扩大有不同利益的公权力机关的参与,特别是要扩大各种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利益阶层的公众参与和博弈。就是说,对政府部门组织立法起草或参与立法起草中可能渗入的部门利益,应当通过公众参与、其他部门参与、立法审查、权力机关审议及其他程序博弈机制进行制约,以最大限度地反映各种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利益阶层的利益和意志。
3.完善立法听证制度。(1)明确立法听证的范围,什么样的法律必须经过听证、什么样的法律不必经过听证等。(2)规定立法听证的程序和相关规则,如选择参与立法听证的人或团体,举行听证会的法律效果,举行立法听证会的程序规则等。减少听证事项、范围和适用程序确定的随意性。(3)确定和强化“反对意见(原则性分歧意见)优先发言、重点对待”原则。
(三)高超的立法技术和艺术
1.关于立法技术。立法技术是实现立法目的的必要手段和工具,是指法律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的形式,法律的修改和废止的方法,法律的文本,法律的系统化等方面的规则。法律的调整的对象不同,调整方法也不一样,既有公法与私法的调整方法之分,也有刑罚、行政处罚、民事处罚之别,这都是有讲究的。同时,法的目录、标题,法的总则、分则和附则等的制作技术,也需要加以改进。
2.完善立法体例。立法法第五十四条对法律的体例作了一些规定,但没有就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等的体例作出规定。需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和完善。
3.规范立法的语言。语言是法律条文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立法语言具有自身鲜明的风格和特质,所谓“法言法语”,最基本的要求是明确性,同时模糊性是立法语言难以消解的属性。这是因为,立法者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性,法的普遍性本身蕴含了模糊性、抽象性、概括性。因此,立法语言的使用,不仅是技术,也是艺术,立法须要兼顾语言的明确性和模糊性,该明确具体的一定要明确具体,该模糊的一定要模糊,既有刚性又有弹性,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四)严谨细致的立法论证
2013年10月30日,张德江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抓好立法项目论证,在充分论证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科学确定立法项目。更加注重提高立法效益,建立健全法律出台前评估和立法后评估制度,使这些工作常态化、规范化。这需要在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
1.加强论证工作。在论证立法的必要性、重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立法的科学性、可行性,出台时机,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正面的和负面的)等内容的论证。作为一种公共决策和国家行为,立法本身、更不用说执法都是要耗费社会资源的,而社会资源是一定的、有限的。因此,要采取成本效益法,对执法成本、执法收益等进行客观分析和论证,其中执法成本包括:执法机构、人员编制、经费等。
2.开展立法评估。法律法规在实施一定时间之后,要开展评估工作,检测其实施状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修改完善,增强可行性、可操作性,真正将纸上的规定变成现实的东西。
(五)专家学者的智慧与作用
1.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立法过程中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有利于提高法案的质量。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实践中专家学者为立法贡献智识的情况却很少。要转变思想观念,切实防止“权力让专家成为长官的奴婢”的现象,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立法中的作用。
2.健全专家学者参与立法的机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专家咨询、顾问制度,发挥各方面专家学者的作用。现代社会中专业性、技术性问题大量出现,立法就必须征求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同时,要征求语言、法律等方面专家学者的意见。在制定1954年宪法的过程中,宪法起草委员会聘请法律专家周鲠生、钱端升为法律顾问,教育家叶圣陶、语言学家吕叔湘为语文顾问,从各个角度对宪法草案进行研究推敲。历史证明,效果是很好的。

❷ 科学立法要注意把握的方面有哪些

科学立法要注意把握哪些的方面,有哪些注意保护的方面的话,这个要从各个方面的因素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❸ 科学立法是什么

科学立法的意思是制定法律一定要科学,要符合实际。

❹ 为什么要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就是在整个立法过程中,国家坚持民主立法的价值取向,使社会公回众参与和答监督立法的全过程,建立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立法机制,推进法制建设的科学化、民主化,使法律真正体现和表达公民的意 志,真正成为保护人民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良法。 科学立法是一国法律体系是否完善的价值判断标准之一,那么,如何科学解读科学立法的内涵及相关问题就是理论界和法治实践不能回避的。正是基于此种现实需要,对科学立法科学性的构成要件、科学立法科学性的阻滞因素、科学立法科学性的实现路径等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认为科学立法科学性的主体要件是立法权的专属性、主观要件是立法过程的有准备性、客体要件是立法事态的法调整性、客观要件是立法行为的程序性;要实现科学立法,法律形式的相对吸纳化、立法逻辑的自下而上化、立法视野的全球化、立法案形成的专业化、立法效果的社会反馈化都是不可缺少的。

❺ 简述现阶段影响科学立法的阻滞因素

中国自汉唐以复来人治制风气大盛,此后所有法典中都充分体现这一点,所以“清官”“青天”才会出现。
法律实施过程中主要靠执法者的素养品行及心情。
目前这些东西毋庸讳言依然存在。
从各法典中各条目的最后一句:其他属于……的。等词句就可以看出来了。

❻ 科学立法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科学立法能使得社会运行得更好。公民能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社会变得透明,能促进经济发展。

❼ 下列选项体现了科学立法的要求的有

立法的科学原则包括以下三种主要要求:1、立法必须尊重客观实际,根据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2、立法应合理地吸收、借鉴...

❽ 科学立法的阻滞因素

第一,立法概念对立法科学性的阻滞。立法的概念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学理问题,而应当是一个法律制度问题,就是说在一国的宪法和相关法律中应当对立法下一个定义,不论学理上如何阐释立法,法律上的定义对于一国立法权和立法过程而言是十分必要的。综观发达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一般都有立法的定义,在这些国家的法律制度中关于立法的定义一般有下列方式,一是在法律条文中直接对立法作出界定,例如,<南非共和国宪法>第59—65条就有此规定。二是通过限定立法机构的方式界定立法的概念,例如《各国法律制度概况》一书在评价塞浦路斯法律制度时指出:“共和国立法权由众议院行使,众议院由50名议员组成,其中35名系由希腊族选出的希腊人担 任,15名系由土耳其族社区选出的土耳其人担任。它就一切事项行使权力,但《宪法》明文规定某些民族社区事务的立法权由民族院行使者,则不在此列。”通过对立法机构及其权力的限定基本上界定了立法的概念。中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制度没有明确界定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也没有立法的专门定义,仅在第2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这一规定实质上泛化了立法在学理上的定义。从该法的规定看,将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行为、国务院部委制定规章的行为、地方较大的市的政府制定规章的行为等都视为是立法,这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名称可以看出,这里存在非常严重的悖论,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立法权具有专属性,它与行政权必须予以有效的区分,而依《立法法》的规定,相当一部分抽象行政行为已经不是行政行为,而是立法行为。立法概念上的模糊性是导致立法过程非科学性的一个重要原因。诚然,政府规章等具有规范公民权利义务的功能,但是,制定规章无论如何都不应当归入立法概念之下,无论从实质的角度还是从哲理的角度这样的归类都是错误的。
第二,立法体制对立法科学性的阻滞。立法体制与立法效果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国的立法体制与立法科学性的关系究竟如何呢?一方面,应当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基本的立法体制,而2000年的《立法法》则进一步将立法体制的有关内容予以细化,基本上使中国建立起了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龙头的立法体制,结构上也基本上达到了合理化。另一方面,还应看到中国立法体制在诸多方面还是立法科学性的阻滞因素。立法体制除了存在机构设置以及机构之间的关联性之外,最主要的是有关权力分配的软件,“国家的生存绝不是依靠法律,而是依靠立法权。”即是说,立法权的分配是立法体制中最具有实质意义的部分。中国虽然设计了立法体制,但在这个体制中最要紧的立法权分配却存在一些缺陷,例 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与国务院立法权的分配并不十分明确,《立法法》第56条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此条是对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权力的确认,但这个条文中的诸多概念都不甚明确,何为“执行法律”、何为“行政管理职权”、何为“条件成熟”等,在这些概念不明确的情况下,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有关立法权的分配亦必然不清楚。还如,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的界限亦不明确,便导致在地方立法中地方人大与地方政府立法权分配得不清楚,而这些问题归根到底会回归到体制问题中去,这是阻滞立法科学性的第二个因素。 第三,立法运作对立法科学性的阻滞。依人们通常的理解,立法体制设计以后,立法就会按照体制所要求的状态和逻辑运行。但是,不幸得很,立法的运作常常是地方立法体制之外的。一些非体制的因素对立法的运作有重大的影响,上面讲到的有关残疾人乘坐公交车的立法就有两种完全相反的主张,关于环境问题的立法也是一样的。看来立法受外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然而,中国立法运作中外在因素的影响更加突出一些。中国长期以来在法律规范的制定中受政策的强烈影响,政策对中国立法的影响是有历史原因的,中国是在推翻旧政权以后建立的,建国后废除了旧政权的六法全书,将这些旧法统废除以后,实质上在社会生活的调控中法律基本上是一个空白。解放初期诸多社会关系的设定要么依靠政策、要么依靠军事委员会制定的具有军事化管理的规则。这样的社会关系调控方式对后来立法运作的影响非常之大,以致于在制定一些重要的法律规范时先必须从政策的角度进行论证并以政策作为立法思路。立法调控社会事态的方式与政策调控社会事态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说立法所要求的是一种长效机制的话,那么,政策所要求的则是相对短期的行为。目前中国立法运作仍然存在这样的状况,即当某一问题受到政策的关注时它便有可能上升为法律。当某一问题本该得到法律规范的调整,但由于尚未引起政策的关注,那么,相应的法律规范便难以及时制定出来。立法运作还包括立法的具体操作过程,自《立法法》问世以来,中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调整立法行为的法律和法规,其基本上使立法运作有了可以遵循的规则,但这同样不能彻底纠正立法过程中的利益角逐。而利益角逐并不是科学立法的最高内涵。因此,中国立法运作同样是科学立法的一个阻滞因素。
第四,立法解释机制对立法科学性的阻滞。法律解释是立法的组成部分,这是一个没有争议的问题。法律解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法律条文的内容需要在执行中重新确定,故而导致的解释;法律冲突使某些事件无法调整,究竟需要选择哪一个法律规范或条文,故而导致的解释。这两种需要解释的情况在中国法律文件中已经作了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42条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一)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二)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第85条规定:“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殊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然而,中国法律没有规定法律在适用中需要进行推理的解释问题,但这个问题是法律解释不能回避的,法律推理中的解释直接关系到法律条文与事的结合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范畴的解释是最能体现立法科学性本质的。由于中国关于此一范畴的法律解释没有在立法文件中规定,这便成为立法科学性的阻滞因素之一。另外,中国法律解释在法治实践中权力过分分散也是一个突出问题。众所周知,中国的法律解释包括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司法解释等。立法解释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却是一个必须引起关注的问题,因为,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若没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必然使行政权和司法权在一定范围内与立法权的界限没有理清,最终使立法的科学性大打折扣。中国地方立法中,有关法律规范的
解释则更加混乱,诸多地方规定,某个地方立法文件中的执行机关同时是这个规范的解释机关,例如,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公路管理条例>明文规定,该条例实施中的问题由湖北省公路管理机关负责解释。法律解释是立法的有机组成部分,解释机制的不合理必然会使原本科学的立法变为科学立法的阻滞因素。
第五,立法环境对立法科学性的阻滞。法律规范必须与两个方面的东西保持和谐,而这两个方面的东西也就成了立法环境。这两个范畴的东西是:首先,法律与自然物有关,“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上帝有他的法;物质世界有它的法;高于人类的‘智灵们’有他们的法;兽类有它们的法;人类有他们的法。有人说,人们所看见的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一种盲目的命运所产生出来的,这是极端荒谬的说法。因为如果说一个盲目的命运竟能产生‘智能的存在物’,还有比这更荒谬的么?由此可见,是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的,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存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孟德斯鸠所讲的是法或者一个部门法赖以存在的客观事物,这是任何法律规范在制定时都首先面临的环境。其次,法律与人有关,“人,作为一个物理的存在物来说,尽他们的责任。”上面所指出法律中的客体是一种事实或关系,而作为关系其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式得到体现的。这样,人也和自然物一样成为法律的环境之一。任何法律规范在制定时都离不开上列两个环境。然而,这些环境都是一个不定数的东西,自然物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亦处在变化之中。而人的因素更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其中民族的、文化的、地理的都是人这一立法中环境要素的可变环节,正如萨维尼所概括的:“在人类信史展开的最为远古的时代,可以看出,法律已然秉有自身确定的特性,其为一定民族所特有,如同其语言、行为方式和基本的社会组织体制。不仅如此,凡此现象并非各自孤立存在,它们实际乃为一个独特的民族所特有的根本不可分割的禀赋和取向,而向人们展现出一幅特立独行的景貌。将其联结一体的,乃是排除了一切偶然与任意其所由来的意图的这个民族的共同信念,对其内在必然性的共同意识。”上列两种方面的环境因素即是一个常数,也存在一个立法者认识的问题,若立法者能够将上列环境因素认识清楚,那么,依这样的认识制定的法律规范就是科学的,反之,若立法者没有将上列环境因素予以准确概括,那么,这个环境因素就成为科学立法的阻滞因素。遗憾的是人们对于这些因素的认识永远是难以达到彼岸的。

热点内容
红章对账单彩色打印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4-11-19 22:37:40 浏览:450
胶权认购承诺书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9 22:35:50 浏览:602
公证全国统一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9 21:43:05 浏览:263
在新婚姻法之前结婚证吗 发布:2024-11-19 21:28:30 浏览:821
婚姻法21这条属于 发布:2024-11-19 20:42:30 浏览:938
瑞达行政法补充讲义 发布:2024-11-19 20:36:23 浏览:551
新合同法以什么为指导制定 发布:2024-11-19 20:34:37 浏览:295
女法官p 发布:2024-11-19 20:11:24 浏览:269
新郑律师援助 发布:2024-11-19 19:04:40 浏览:708
印刷厂装订车间规章制度 发布:2024-11-19 19:03:11 浏览: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