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依赖舆论
❶ 舆论是否应当成为导向法案之因素
不应该。舆论是非常容易被操纵的,典型的如药家鑫案,一旦舆论称为法案的导向,法官的独立性会受到强烈的干扰。没有统一的、固定的司法标准,而以主观而易变的人的因素为导向,更容易导致司法不公。法律是法官判决的唯一依据。
❷ 舆论监督的法律依据
第三十四条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模范地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版,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权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二条第三款:公务员应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第七条第7款:法官应当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
第八条第6款:检察官应当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察法》
第三条:人**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五条: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❸ 如何让立法真正体现民意
所谓“开门立法”,即在立法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让群众积极参与,实现立法版民主化。具体而言,就是采权用公开征求立法建议、立法听证等方式,使民主立法延伸到最起始阶段,让民众的意志从立法的最初就得到体现,从而提高立法的透明度,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渠道,使立法更好地集中民智、体现民意、符合民心。
❹ 立法部门如何加强立法舆情建设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依法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也是专建设网属络强国的有力保障。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从法律角度上讲,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均以网络运营运行管理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又先后颁布和实施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法律法规。
随着互联网应用向纵深方向发展,网络问题也日益凸显,现有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存在定义界定不清、认定过于笼统、法条使用困难、缺乏可操作性等缺陷。
面对新的形势,依法治网要用法制思维来引导,用法制方式来加以规制,要加快我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法制建设的步伐,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社会化的管理方式,才能促进依法管网、依法上网、依法用网,才能确保网络治理事半功倍,维护国家安全,建设网络强国。
立法部门在进行立法舆情管理时,可以借助蚁坊软件类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实时获知网友对立法的建议和反馈,以便更好的管理立法舆情
❺ 社会舆论对法律的判决影响有多大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任何事情都要遵纪守法,但在某些情况下,社会舆论也会对法律的判决有一定的影响。舆论代表了大众的思想,而法律本身就是依据人民来制定的,所以如果最终的法律判决顺应了舆论的发展,就会得到民心,相反则会引起公愤。那么社会舆论对法律的判决作用有多大呢?
社会舆论的弊端虽然说社会舆论能够影响到法律的判决,但是这种影响也有负面的。由于有许多看客无法清清楚地了解到案件的缘由和经过,只是发表了自己主观的看法,所以在法律上来讲,这种看法并不具有判决效应。但是若是在判决上不符合社会舆论的发展,那么将会引起大众的声讨,有许多案件也因为社会舆论而得到了错误的法律判决。所以,在对一个事件进行法律判决时,虽然要参考社会舆论,但是也要理性分析。
❻ 面对舆论,司法如何进退有据
司法者应该以包容、开放的姿态来面对舆论。在具体的方法上,一要注意提高公众对司法的参与性,增加司法的透明度和民主性;二要适当、适度地对舆论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立法上的规范。要将舆论的消极作用降到最低,那么必须把握住两个关键因素:大众媒体和新兴网络。无形的舆论也是通过有形的途径传达至裁判者的。抓住这两个关键,实现对其的法律规范,就能够使得舆论扬长避短。
❼ 为什么社会舆论会妨碍司法独立
各国的司法独立的内容存在很大差异,不过,作为共同的司法原则,它还是存在基本回的要求,否答则就不是司法独立。司法独立是衡量社会制度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司法不独立的社会其制度化程度必然低,因为制度得以存在的基础——程式化的运行容易被任意所打乱。亨廷顿对司法独立的表述是很有见地的,“司法机关的独立表现在它只遵守自己特有的司法规则,表现在它的观念和行为不被其他政治机构和社会团体的观念和行为所左右。”
司法独立要求做到:
(1)司法权不受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干预,公民个人或非国家机关的社会团体更不能干预。
(2)司法系统内部的互相独立,即一个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不受另一个司法机关的干预。
(3)法官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
(4)这是从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方面保障法官无所顾及的捍卫法律。
例如:陪审团在行使权力时,被要求隔离,不看电视、报纸,就是为了司法不受社会舆论的干扰,独立作出判决
但是在我国,社会舆论经常会干扰司法。很多案件就是因为舆论而发生改判,这是违背死法原则的。
❽ 全国人大立法与民意互动的意义
民主立法,就是在整个立法过程中,国家坚持民主立法的价值取向,使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立法的全过程,建立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立法机制,推进法制建设的科学化、民主化,使法律真正体现和表达公民的意 志,真正成为保护人民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良法。
民主立法途径
第一,立法规划、立法计划要公开。编制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是立法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通过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按照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要求,对立法项目的轻重缓急作出统筹安排,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把基本的、急需的、条件成熟的法律先制定出来。社会需要哪些法律,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起草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必须开门纳言,采取多种方式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可以直接向人民群众征求立法项目建议,也可以通过代表提出的议案,选择出社会需要最迫切、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立法项目,优先安排起草和审议。经广泛征求意见后形成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要向全社会公开。
第二,法律草案的起草要公开。法律草案的起草工作在由相关部门承担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发挥科研院所、有关组织和专家学者的作用,专业性强或者涉及的利益关系比较复杂的法律,可以委托有关组织和科研院所在立法机关的组织和指导下起草建议稿,避免有的部门通过起草法律草案不适当地扩权诿责,防止“国家立法部门化,部门利益法律化”。法律草案起草阶段就应当允许公民、利害关系人和社会团体以适当方式发表意见,以便及早地更广泛地汇集民意。起草单位要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广泛听取意见。还可以就立法过程中存在重大分歧意见的问题公开召开专题听证会,直接听取争议双方的相反意见,做到兼听则明。
第三,法律草案的审议要公开。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法律草案的会议,可由委员会决定向新闻单位开放;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或者分组会议审议法律草案,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法律,安排电视或者网络进行直播。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让社会公众更深入地了解法律审议情况。
第四,征求意见的情况要公开。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特别是需要设定普遍性的公民义务的重 要法律案,要向社会公布法律草案,通过电话、信件、传真、网络等多种方式,征求有关机关、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意见。人民群众提出了哪些意见,也要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公开。对于人民群众和代表的意见,不但要广泛地“听”,更要认真地“取”,以保证制定的法律充分体现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
第五,立法文件和资料要公开。除需要保密的以外,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委员发言的记录、有关部门的意见以及相关的立法资料等,可以摘要在新闻媒体上发表;代表大会和常委会审议法律草案的简报等资料,应当允许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查阅。要通过立法信息的公开,保障和促进立法民主。
第六,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立法公开的重要内容。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出来行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代表,立法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从提出立法议案建议、参与研究起草、列席参加审议等环节,使人大代表更多地参与立法。确定列入立法规划的立法项目,应当主要以代表提出的议案为基础和依据;法律草案起草过程中,要征求提出议案的代表和相关领域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和进行调查研究,应当适当吸收代表参加;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可以根据情况将草案发给有关代表征求意见,常委会审议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代表列席会议;常委会审议法律的情况要向代表通报。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立法公开的重要内容。起草单位和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要及时向代表提供多方面信息,让代表知情知政,既了解当地民意,又了解全局情况,为代表依法履行职权,更有效地参与立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