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关照
① 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一种良好的抄选择习惯。
在中国,道德是道与德的结合。道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美德是一种修养或习惯。两者的结合构成了它的定义,即一个好的选择习惯,其中习惯是它的种类,好的选择是它的区别。
道德属于伦理范畴。它的主题是人类的活动或实践,其目的是人类的幸福。道德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或逻辑规律。这不是一个百分之百确定的规律。这是由于与道德规律相对应的主体的不确定性。因此,有些人怀疑道德规律的存在。
(1)道德关照扩展阅读:
道德的起源为:
实践或活动源于欲望,而不是理性。理性只能分辨是非,但不会引起任何活动。相反,欲望可以引起活动,但不能区分是非。欲望可以从属于理性,也可以反对理性。服从理性的欲望导致了好的选择,而反对理性的欲望导致了糟糕的选择。道德就在于这样的选择,所以道德源于欲望与理性的统一。
再者,欲望是由感觉引起的,它分为快乐和痛苦。快乐来自爱好,痛苦来自仇恨。爱一件事的人能给他幸福,所以道德也能使他幸福。因此,道德和幸福不一定都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道德
② 什么是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己的职业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人道德,即道德品质,又称德性,是个体按照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事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坚定的倾向和特点。
1、职业道德既是员工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范和要求,也是行业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
它包括奉献、忠诚、诚实、责任、主动、勤奋、合作、节俭、热情、感恩等。规范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提高整体素质,促进职业发展,最终帮助你实现人生价值。
2、个人品德:道德是以善与恶为基础,规范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道德总是促进善,抑制恶。道德不同于法律,它是根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素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在观念来维护。
(2)道德关照扩展阅读:
职业道德应当始终明确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和职业行为的伦理规范。它一般不反映社会公德和阶级公德的要求,而是反映行业、行业和行业特殊利益的要求。
它不是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在具体的职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它往往表现在某一职业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以及对某一职业的追求上。人们独特的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
③ 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关照父母的需要,以尽孝道
严格来说,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孝道基础上的文化。古人认为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认为,只要具有孝道的精神,就必然会忠于国家和社会,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儒家思想认为,孝是仁的根源和起点。孔子曾经告诉他的弟子,仁者爱人。
春秋孔子《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译文:朋友交情深厚,可很早就断绝了联系,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吹动它,子女想要好好孝敬的时候老人却已经不在了!
(3)道德关照扩展阅读:
古代农业社会,政府重道德伦理,体恤天下为人父母之心怀,所以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孝道贯穿始终,父母在世时要孝顺,亡故后亦不改变对父母的孝道,常思念父母的养育恩德,固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训条。
子女刚出生时父母日夜守护,任劳任怨,真心切切,子女懂事后对父母要“晨昏定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体恤父母的用心良苦,所以有“天下无不是父母”。
进入现代社会,我国社会结构正在转型过程中,社会老龄化现象对孝道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大量独生子女。
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新型家庭一对夫妇要照顾两对父母,传统观念规定的某些孝道行为规范,今天有孝心的子女难以照办。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无论父母或者子女,家庭仍然起着安全港湾的作用。
今天对孝道的理解和诠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基础培育起来的、深入到千家万户的传统观念,需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再认识。这一课题关系社会长治久安,更关系到民族兴衰。
④ 什么是理性道德观
道德问题上需要理性和宽容
在我国发生急剧变化的近10多年间,“合理利己主义”是对人们有广泛影响的一种道德观。理论界如何看待这种道德观及其在人们中的影响,对于我们面临的道德重建任务并非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至少,这将映射出对道德重建的研究是立足于生活还是悬在空中腾云驾雾,要寻求的是一种既能规范人的行为但又贴近人的心胸、既符合新的时代精神又体现人类恒久价值的合理而又可行的道德,还是严苛、独断、脱离人性实际的东西。正是在这个问题上,理论界有一种易把道德重建引入死胡同的不宽容倾向。
前不久,有人以专家身份就青年学生关于“合理利己主义是否合理”的困惑答疑,想当然地把伦理思想史上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合理利己主义划归为“资产阶级道德观”继“粗陋的利己主义、公开的利己主义”之后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断言它因从利己主义出发而与我国现阶段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原则相对立。继而下断语,现实社会中“具有伦理价值的原则只能是占统治地位的伦理道德原则,而不可以‘天出二日,民奉二则’”。以此为据,决然否定了合理利己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价值。(中国青年报1996年7月12日彭yun文)其间,把是否占统治地位与有无伦理价值等同的判断,完全无视中外历史和现实中都常有并不合理也并不真具伦理价值的原则占统治地位的事实,在理论上陷入把现实当合理的误区。用“天不出二日,民不奉二则”这类极其专横、表达专制皇权的权力话语来强调自己赞成的道德原则的独占真理地位,排斥别的道德观的存在权利,则流露出存在于意识深处极权主义倾向,同时又表现出全然不了解由于不同文化模式多元并存以及同一文化中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人存在不同的利益要求的事实日益彰显,伦理文化由一元走向多元已成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并反映出对与这一趋势相应的现代伦理精神的陌生,这种伦理精神是:在尊重人类普遍价值和相应公理的前提下兼容并存多种有差异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伦理文化发展趋势的不了解、对现代伦理精神的陌生以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偏狭,构成这种近来颇有代表性的观点的不宽容基调。
否定合理利己主义,主要理由是它以利己为出发点。然而,利己无非是对自身利益的关心,这是人的一种自然的必然性。马克思就以诚实而坦率的态度揭示过人性的这个侧面,指出:“个人总是并且也不可能不是从自己本身出发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74页。)人有利己心,这是一个并非宜于进行是非判断或善恶判断的人性事实,利己心可以被疏导或被压抑,但却不可祛除,而行为合不合理、道不道德也不在于有无利己心,而在于赋予它以何种表现。假如完全否认个人对自己利益的关心,道德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生活的对立物。假如对自己利益的关心成为唯一的兴奋点,就成为马克思曾抨击过的那种对他人悲欢、社会的兴衰无动于衷的“不开化的利己主义”;假如为谋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就更沦为粗陋的利己主义而具有反道德性质。对这种非道德的甚至反道德的行为方式,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是用“恶的、残忍的和冷酷无情的利己主义”来表述的,并以自己倡导的“善的、富有同情心的、合乎人情的利己主义”即合理利己主义作为其对立面。
但费尔巴哈倡导合理利己主义的缘由,是反对统治欧洲近十个世纪的那种充满统治者偏私意图的禁欲主义道德,从道义上为普通人被长期压抑的追求幸福的愿望伸张权利;在理论上则既以论证自爱或利己的必要性反对康德严苛的义务论,又以同情与博爱修正18世纪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在反对宗教禁欲主义斗争中倡导的矫枉过正的自爱理论。为此,他赋予合理利己主义以如下含义:对幸福的追求服从良心的指导,与他人追求幸福的愿望相协调。或者说,对己以节制对人以同情,达致自爱与博爱、利己与利他的协调。对于这样的内涵,“合理利己主义”是一个不甚确当的术语,而古往今来附着于“利己主义”一词上的不道德现象也极易使缺乏伦理思想史常识的人对费尔巴哈的主张望文生义,产生误解,近来学界一些人就此发出的议论就有牛头马嘴之误。然而就费尔巴哈赋予它的特殊含义以及我国许多不乏道德感的人在现今价值震荡,出现道德“空场”之际所持的“为自己也为他人,以求利己利他的和谐”的生活态度而论,显然与专注于自我的自私,即通常理解的利己主义判然有别。从个人看,奉行这种态度的人尽可以表现出多种道德水平,但必须以不损人为底限,这便是费尔巴哈向人们提出的唯一道德要求:“不要作任何坏事”;或者是恩格斯在叙述共产主义移民区的经验时表达的同样看法:“德育只限于适用这样一条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235页)。仅此道德底限就意味着与消极、自私的斗争。何况合理利己主义的要点在于强调自我感情与社会感情的协调,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协调,必然要求更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使它决不限制和排斥更崇高的道德表现而具有兼容性和开放性。从社会角度看,合理利己主义欲求的利己利他之和谐,决非最近一些批评者说的是一种迎合人们现实道德状况的低标准。道德起源于人类对良好生活原则的探寻,由于人类个体与群体不可分割的联系,健康的道德提供给人们的行为准则应能既有利于个体的保存发展又有利于群体的保存发展,就是说,应能引导人们在群己之间、利己和利他之间建立一种最佳和谐,从而引导一种公正的关系。无论出发点是利己还是利他,合理利己主义并不悖于这一目标。其实,在考察一种道德观对社会的影响时不必太在乎奉行者的出发点是什么。我们不应忘了,在那个十分在乎人们行为的出发点、要求人人“斗私”的年代,不仅社会道德状况并不美妙,而且在这不美妙上还多了一种更糟的东西:普遍的伪善。倘若因合理利己主义有利己的出发点就否认它的存在价值,各行各业以诚实劳动谋求生活改善并为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作了贡献的人在道德上将得不到承认,道德将只是那些占人口极少数没有衣食之忧的人的专利和精神装潢。因此,尽管合理利己主义这个术语并不确当,但就其内涵而言,它的道德价值不应怀疑。如果进一步分析合理利己主义从7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何以成为一种很具现实影响力支配力的道德观,更能证明这个结论绝非虚妄。
合理利己主义近10多年具有现实影响力,原因之一是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随着经济改革的到来和一些精神禁忌的破除而逐渐复苏。另一个或许更现实的原因,是社会公正的严重缺失和许多人道德沦丧的现状使个人的道德选择更加艰难。对于欲在缺乏正常的社会及道德秩序条件下既要维护自身利益又要持身以正、不随波逐流的人来说,合理利己主义体现了在群己、我他之间谋求公正、抗衡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无理要求的愿望,同时又至少是一种洁身自好的选择。而那些一味要求个人利他、并不把公正与否的问题纳入视野的人是不考虑他人或群体对个人的要求是否合理的。至于洁身自好在他们看来是精神上的平庸和道德上的低姿态。然而如果诚实地面对现实,就应该承认,假如大多数人能洁身自好,会少却许多问题,而不至像现在许多人不得不为之的那样,把大量本应投入建设性活动的精力耗费于彼此算计和防范之中。如果诚实地面对现实,还应该承认,在我国现今道德状况下,洁身自好是需要相当的自律和努力才能达到的道德目标。
但审视一种道德观是否合理,除了看它本身是否具有道德价值,还要考虑有无普遍可行性,考虑它的践行对社会条件有何要求。
合理利己主义基于人有利己冲动这个普遍的人性事实,从我他两顾的方向对这种冲动加以引导而不是压抑或放纵,这就使它具有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基础。事实上,这种人生态度并不是在19世纪经费尔巴哈等思想家提倡才出现,它古已有之。古代拉比犹太教《父辈语录》中的著名箴言“假如我不为自己,谁会为我,假若我只为自己,我是什么”,表达的是相同的道德精神,即:既承认个人关心自己是正当的、必要的,但又要超出这种关心使人性升华。合理利己主义具有的不脱离人性实际的特征以及人们在历史上有过的道德经验证明它具有普遍可行性。顺便提一下,“粗陋的”、“公开的”利己主义同样古已有之。正如从来就有人自发地或自觉地遵奉诸如前一种人生态度而正直地生活一样,粗陋利己主义的败德恶行也从不缺少。一些“专家”、“学者”习惯性地把合理利己主义说成它的发展,并把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一古脑儿说成某一阶级的道德原则,实在是天大的误会。
一种道德原则有普遍可行性并不等于人们实际上都会自觉遵从它。无论组织得多么合理多么完善的社会都总会有一些在自己应尽的义务上持“逃票乘客”态度的人,也总会有破坏践踏必要共同生活准则的人,尤其在某些特殊历史时期,如社会转型期,这种情况会更严重。由于合理利己主义主张的我他两顾体现着人际关系上的公正,尽管社会状况不尽人意,甚至可能有许多社会成员道德水准低下,却并不对另一些人奉行我他两顾的态度构成难以克服的障碍。因此合理利己主义不要求有如实验室般的理想条件。而断然否定合理利己主义存在价值的人要求的“无私”作为个人给自己确立的道德标准固然崇高,但作为向全社会提出的道德要求却难免落空。原因首先在于,它要求了一种任何社会都满足不了的人人自觉奉行这个标准的实验室般的条件。在这种理想条件下,尽管人人都只利他人,但在人人利他的循环中,虽然每个人都不考虑自己,实际上其个人利益并不会被漠视侵损,因为自己不关照总有人关照。可是,且不说需要多么严密的社会控制和监督机构才能保证这种循环不被打破,严密控制又会销蚀掉多少创造性活力,而且对人性抱了多么不切实际的幻想。事实是,现实中有太多人囿于一己之利而缁铢必较,对他人、对公益则冷漠、麻木,更不用说还有为数不少借损人损公而肥己的败类,再加上社会还未形成能保护每个人正当权益的良性机制,倘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作为普遍的道德要求,一则因陈义过高而会使大多数人敬而远之,不具普遍可行性;二则于社会公正无所裨益,并且可能把道德变成一个专把道德上最优秀的人作为牺牲摆上献祭的祭坛,假如这些优秀者无缘被发现而树作典型的话。
写到这里,不能不提到两个耐人寻味的事实。其一,历史上那些持有宽容而开放的道德观、为个人对自身利益的关心争一席之地的思想家几乎都是突破了自我,灵魂负载着人类悲欢,关注着社会进步而堪称道德楷模的人,费尔巴哈是如此,合理利己主义在19世纪的另一重要倡导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是如此。相反,竭力否定个人利益,一味要求人们克己、无我、自我牺牲的人中却常见这类人:他们不仅无须自己克己、无私,还可以挥舞着道德旌旗任意侵损他人,把别人作的牺牲装进自己口袋。其二,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当社会倡导的道德平实、宽容而又不乏使人升华的内容时,社会道德状况往往较为健康清明;道德要求过于严苛之时却常常适得其反。对此,我国道德理念与道德现状的讽刺性反差便是佐证:苛刻的道德理念不给个人权益以必要地位,人们也就大多敷衍道德,甚至干脆不理睬道德。仿佛是报应,一味强调集体至上,却适得其反地导致个人对公共事务的疏远和冷淡;一味要求个人利他、利公,又适得其反地使实践上的极端利己主义与宣传中的大公无私如形影相随。这似乎应了一句古谚:“通向地狱的路是用善良意图铺砌成的”。我们在致力于道德重建时,应从中悟出点什么,那种以“天不出二日,民不奉二则”的心态否定包括合理利己主义在内的各种并非不健康的道德观之存在价值的人也应从中悟出点什么。
⑤ 文明道德用语
与人相见说“您好” 问人姓氏说“贵姓” 问人住址说“府上”
仰慕已久说“久仰” 长期未见说“久违” 求人帮忙说“劳驾”
向人询问说“请问” 请人协助说“费心” 请人解答说“请教”
求人办事说“拜托” 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人方便说“借光”
请改文章说“斧正” 接受好意说“领情” 求人指点说“赐教”
得人帮助说“谢谢” 祝人健康说“保重” 向人祝贺说“恭喜”
老人年龄说“高寿” 身体不适说“欠安” 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接受说“笑纳” 送人照片说“惠存” 欢迎购买说“惠顾”
希望照顾说“关照” 赞人见解说“高见” 归还物品说“奉还”
请人赴约说“赏光” 对方来信说“惠书” 自己住家说“寒舍”
需要考虑说“斟酌” 无法满足说“抱歉” 请人谅解说“包涵”
言行不妥“对不起” 慰问他人说“辛苦” 迎接客人说“欢迎”
宾客来到说“光临” 等候别人说“恭候” 没能迎接说“失迎”
客人入座说“请坐” 陪伴朋友说“奉陪” 临分别时说“再见”
中途先走说“失陪” 请人勿送说“留步” 送人远行说“平安
初次见面应说:幸会 等候别人应说:恭候 请人帮忙应说:烦请
欢迎顾客应叫:光顾 好久不见应说:久违 中途先走应说:失陪
⑥ 1.《孟子》将道德归纳为“仁、义、礼、智”,宣扬什么
何谓仁
仁者,仁义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做到关回照,即为仁。答
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何谓义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能舍,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何谓礼
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何谓智
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
⑦ 道德和道理的区别是什么
在中国传统抄中“道德”包含袭两层意义,其一,道德是指行为规则;其二,道德是指实际行为合乎道德规则。在古代思想家看来,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认识和掌握自己的行为所应遵循的准则,这即是“知”;此外,还必须在生产生活等各项活动中自觉遵循这个准则,这即是“行”。必须具备这两个方面,即知行合一,才能够被称为有“道德”的人
道理就是有证据的说话或是总结来的经验。道单单解释为自然规律 理单单解释为人类的行为道和理合在一起 为道理 可解释成符合自然规律的行为。
⑧ 个人品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个人品德修养,一直强调“修、齐、治、平”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弘扬个人品德、磨砺个体品行。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这一鲜明主张,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对公民个人品德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努力方向。
(8)道德关照扩展阅读:
加强个人品德建设,须多管齐下。
一是应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要使人们具备高尚的品德,就必须使人们了解和把握社会各个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了解和认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荣、什么是辱,然后才能有一个明确的道德实践方向。
二是应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有了某种道德认识,还需要炽热的道德情感,需要有一种对善的执着追求,在实践中形成稳固的道德情感。
三是应锻炼人们的道德意志。如果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就不能在道德实践中克服困难,坚持善良和正义,抵制邪恶和私欲,也就难以形成高尚的品德。
⑨ 什么是道德观
先解抄释一下什么是道德.道袭德,是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人们在共同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不是铁的教条,而且没有成文的条律来规范它.它一般是通过社会舆论或者某种阶级性的意识形态宣传来对人们的生活构成某种秩序,起约束作用.简单的说,就是社会群体的不成文的规则.
那么,道德观就是你对这种意识形态规则的认识和立场.举例来说明,婚前性生活是不道德的,这就表明了他对性持有的道德观;而有人认为婚前性生活并非不道德,那么他就与前者的道德观不同.
总的来说,道德是社会群体的共识,道德观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是稳定的,”主流道德观”是社会秩序的一个基础.
⑩ 什么是道德良心
道德在人的化身就是良心。
许多人都喜欢用“良心”这字眼。当他们要向人证明自己行为正直时,便说:“我问心无愧”或说“我是凭良心做事的”,而把一些坏蛋形容为“没良心”“心地坏”,心术不正,丧心病狂。他们认为人只要“平生不作亏心事”,便可“半夜敲门也不惊”了。他们认为修养的重点是诚实:对己、对人、对神、对良心都要诚实,虽然明知没有人会发现,也坚持应“不欺暗室”,不作自欺欺人的勾当。
孟子认为人人都有良心。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四心”的作用。即是所谓的仁、义、礼、智。是每人都拥有的天生本能。使人能爱能憎,能分辨善恶。他以为如果一个人能达到所谓“丧尽天良”的地步,是因为人不懂得保养,维护自己的良心,反而用各种不义的行为去砍伐、伤害它;好像人天天到山上砍树木。即使是最美的、最苍翠的山峦,也会变的不美了。“牛山之木尝美矣……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由斧斤於木也。目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人人都喜善恶恶,我们欣赏善的行为,愿意和品格高尚的人交朋友。相反,我们谴责恶行。为社会道德的沦丧而感伤。对品格低下的“小人”,即使他们在谄媚,逢迎我们,我们也会感到恶心和憎厌。
良心的拉丁文是conscientia。是又介系词cum(同)及名词scientia(知识)所组成。意思是“具有知识”,指人在行动时知道自己在作什么。圣热罗尼莫(ST、Jerome340-420)把良心比作火花,认为良心可以在黑暗中发出亮点,照耀人生,人可以藉着良心,达到伦理成熟的地步,使人格获得圆满的发展。
有关良心的几个事例: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1、《望夫石》盼夫归家的妻子,按自己的良心,对爱情忠贞不变,化为石。
2、拾金不昧的黑人约翰逊,拾到24万美元。小额钞票可以私藏。却送还失主。邻人耻笑,朋友蔑视,被迫搬家。
3、圣摩尔1477-1535天主教殉道者。忠于良心,反对亨利八世为英国教会最高首领,斩首而死。且安慰刽子手,抱歉自己脖子太短,为刽子手增添麻烦。
二、 圣经内的良心 《呼召与回应》p324
圣经视良心是和整个人分不开的(良心是人的一个官能)。圣经不把人分解为分开的部分,却视人为一整体。实在,尤其关于良心,只能以概括的看法来谈及它,因为在良心内,而正是在生活的天主面前,人整体显露出来。
1、旧约的良心
“良心”一词在旧约内只出现一次(智17:11)。虽然仅此一次,但天主不断召叫选民忠于盟约的呼声,却贯彻整个圣经。充满了认识良心的事实。例如,原祖犯罪后,天主问“亚当你在哪里”?加音杀亚伯尔后的逃亡,打围犯罪后,先知的劝告,尤其以“邪恶的良心显示出来”。
旧约良心的意识有两种特征:首先,良心常是在天主前的良心。人处在天主前,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正确和圣善的的,或是错误和邪恶的。第二,在良心的行为内是整个人行动,而非只是人的任何一个“官能”。咏17:3“但你考验我的心灵,夜间来视察我……你总找不到我的邪恶”。
旧约把良心视为有位格的天主对人所发出的呼声,经由良心对人说话。
2、新约内的良心
1)、福音内的良心
福音和旧约一样,没有什么特别词语来指示良心,它被置于人的内心深处,而这内心深处是以灵魂或心来表达,耶稣强调的重点,由外在行为转为内在的意向。“凡注视妇女的,已在内心奸淫了她”,福音尤其认识做恶事后邪恶的良心的事实。例如,在浪子、犹大斯、背主后的伯多禄的例子里;法利塞人构成的顽固和败坏的良心的例子。
福音内给予正直的意向较外表正确的行为更大价值,无形中更强力彰显良心的负责任的决定和忠于良心的重要性。
玛5:8心里洁净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
玛18:35如果你们不各自从心里宽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要这样对待你们,
谷7:6这民族用嘴唇尊敬我,他们的心却远离我。
路6:45善人从自己心中的善库发出善来,恶人从鹅库中发出恶来,因为心里充满什么,口里就说什么。
2)、保禄关于良心的思想
A、保禄用希腊文Syneidaesio一词来表达良心,但此词有不同的含义,在新约中共现34次,,保禄书信中占19次之多。
*首先此词表示人心灵深处的一些重要活动,人在这里常处于天主面前。
*其次表示和天主共容的真诚的和反省的自觉。宗23:1 24:16
*也表示圣神在保禄心灵深处对他的讯息的真实性的作证。 罗9:1
*表示人的宗教和伦理的认知官能。 格后4:2
此词也表示有伦理意义的良心,罗2:15 法律已刻在人的心上;光明磊落的良心(弟前1:5),纯洁的良心(弟后1:3);污秽的良心(铎1:15)。保禄在其他地方,不用此词也能谈及良心,例如罗14章。
B、保禄关于良心的主要的断言
有着宗教和伦理意义的良心,在下列集体问题上的论断:罗14章,吃肉合法与不合法,格前8章吃祭过的肉的伦理性质。格前10:14:参与外教人的祭祀筵席和私下吃祭过神的肉。
* 每个人该按自己的良心行事
“各人对自己的心思应坚信不疑”(罗14:5),行为的伦理性质断然依赖行为是否与内在的信念相吻合。“那在自己认为可行的事上,问心无愧,才是有福的,但谁若怀着疑心吃了,便被判有罪,因为这不是出于信心做的,凡不出于信心做的,就是罪。(罗14:22 格前8:7)
* 良心可以不符合客观的真理
良心是决定个人具体行为的伦理性质的准则,但它不是唯一的准则,也不须和客观的真理一致。它甚至可以不领略客观真理。“在基督耶稣内,我知道,并深信:没有什么本身是不洁的,除非有人想什么四不洁的,那东西为他才是不洁的。”(罗14:14,20)“至论吃祭邪神的肉,我们知道:世上并没有什么邪神,也知道,除了一个天主外,没有什么神……不过这种知识不是人人都有的;有些人知道如今因拜惯了邪神,认为所吃的是祭邪神的肉,因为他们的良心软弱,就受了玷污”(格前8:4,7)。
* 良心和团体有关系
怜人良心的决定(尤其是教友弟兄):虽然和一己的决定相冲突,也该诚实地被尊重。“那吃的不要轻视不吃的;不吃的也不要判断吃的,因为天主已接纳了他。你是谁,竟敢判断别人……你为什么判断你的弟兄?或者你为什么轻视你的弟兄?”(罗14:3-4,10)
必须尽量避免因自己按良心指示行动,而令近人绊倒:“你应拿定主意:总不要使弟兄失足或跌倒……如果你因着食物使你的弟兄心乱,你便不是按照爱德行事。基督为他死了,你不可因着你的食物使他丧亡……更好是不吃肉,不喝酒,不做什么能使你的弟兄跌倒的事”(罗14:13,15,21)“但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这自由的抉择,成了软弱人的绊脚石。因为如果有人看见你有这知识,在邪庙里坐席,他的良心若是软弱,岂不是受到鼓励而去吃祭邪神的肉吗?那么这软弱的人,基督为他而死的弟兄,也就因你的知识而丧亡!你们这样得罪了弟兄们,伤了他们软弱的良心,就是得罪基督。为此,倘若食物使我的弟兄跌倒,我就永远不吃肉,免得叫我的弟兄跌倒。”(格前8:9-13,10:28)
从整个新约来看,良心是指在信仰的关照下,才会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对于生活中的道德意识和个人处境的监督。
三、良心在历史上的诠释
1、希腊哲学
把良心看成道德判断中的自我意识,而不把良心局限在对与错的抽象知识上,也看出良心云做不只在事后,也在事前及事中。
2、多玛斯学派的理智判断(多玛斯—亚里斯多德)
圣多玛斯(1225-1274)是将良心纳入反省批判的伦理神学中的第一人。多玛斯学派把人的理智放在首位。因此,在良心的作用里,重要的工作是由理智发展的。用三段论的过程:普遍性的伦理原则在具体的环境内被引用在行动上,对具体行动的伦理性质要做判断,所以,良心的决定本质上是一种理智的判断。
3、方济学派的意志优先论(文德—奥斯定—柏拉图)
圣文德在人的意识中,把重点放在意志和爱情上。结果,良心便被视为向善的冲动,而良心具体的决定被视为这种冲动的实现。
康德把良心视为人在正义法庭的意识。(KENT 1724-1804)
4、自然论者的良心意识
良心是人面对那在他们处的环境中,令生命为他变成可能的和为他促进生命的事物时所采取的立场。
尼采:认为凡不能成功确立自己为主宰的人,便是在良心上和自己作对。“我认为邪恶的良心有如重病,在这病中,人不得已受不了那变动的压力而跌倒,这变动是他所遭受的一切变动中最深切的,又因这变动之过,他结果自觉受社会和受和平摆布……”。
佛洛伊德:良心在于吸纳父母的权威,尤其父母中一方的权威,他妨碍婴儿对另一方的感情趋向(伊底帕情结)。那种由外面施于婴孩身上的压迫被他吸收,这便是超我的来源SUPER-EGO:即良心、决定和支配人。
5、社会学的良心意义
认为人的良心是由环境塑造成的,把良心系于环境。例如,家庭,学校,同伴,社会传媒等。此种社会学的人类学为了着重团体而不赏识个人的价值和自主。个人在任何环境中该把自己的判断和集体的判断看齐:个人在集体内要完全淡薄自己,这便是他生存的意义,独裁统治的“人云亦云”。
良心如能澄明,即可彻悟天道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