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暴立法
㈠ 家暴法立法有哪些阻力,为何20年才颁布实施
第三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反家暴立法以前并未规定,是我国法律的空白,按照婚姻法里处理,一般都是调解赔偿,以前观念的原因。认为是家庭类纠纷所以法院并不管,其二:管理起来难起诉者一般害怕更严厉的家暴放弃,三:缺乏明确的认定和制裁条款。可操作性较差。四:因缺乏证据无法立案等
直到2008年8月6日,我国第一道“人身保护令”,由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法院根据受害人陈某的申请签发。该裁定禁止作为丈夫的被申请人许某殴打、威胁妻子陈某,首次在民事诉讼中将人身安全司法保护的触角延伸至家庭内部和案件开庭审理前。
才逐步在各地效仿
㈡ 家庭暴力立法的重难点是什么
1.宣传力度不大,群众知晓率还不够高。《反家庭暴力法》颁布实施时间还不长,宣传工作还不够广泛深入,宣传形式较为单一,群众对其中的实质性内容不够了解和掌握,关注度和知晓率还不够高。 2.取证难,导致受害人举证不充分。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之中,一般只有双方当事人在场,多为夫妻,因家庭纠纷而起,现场无其他人证明,使受害人难以提供充分证据,导致司法力量对家庭暴力行为的干预不尽如人意。 3.口头告诫多,告诫书发放少。许多受害人遭受家庭暴力侵害时,因碍于情面不及时报警,有的即使报了警,其真实目的不是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责任予以处罚,而是希望尽快摆脱伤害、解决矛盾,加上施暴者往往否认自己的施暴行为及对受害人造成的伤害,公安民警在处理时尺度难以把握,故口头批评、训诫为多,告诫书发放较少。 4.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者寥寥无几。从妇联接待的家庭暴力投诉案件和法院受理的家庭暴力离婚案件来看,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寥寥可数,可能与很多人不了解这一内容、受害人担心“家丑外扬”和缺乏取证保护意识等有很大关系。 5.告诫书的后续管理和跟踪还不到位。根据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应当对收到告诫书的加害人、受害人进行查访,监督加害人不再实施家庭暴力。相关部门目前尚未形成合力完成后续工作以体现告诫书效用,使得告诫书的发放可能流于形式。 6.受害人损伤程度鉴定时机相对滞后。在家庭暴力鉴定实践中,伤情鉴定机构发现多数受害人伤后未及时做鉴定,受理的大部分案例损伤程度均较轻,多数为软组织伤,不久即可自愈,鉴定结果与家庭暴力实际伤害事实有很大出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害人证据的收集和固定。 三、下一步贯彻实施的建议和对策 1.深化宣传教育。要将《反家庭暴力法》作为普法宣传的重点,充分运用现代新兴媒体,以通俗易懂和深入浅出的方式,大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确保广大群众易看、易听、易懂,真正掌握其基本内容,增强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要注重对反家暴工作人员的宣传,进一步提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反家庭暴力法》规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
.宣传力度不大,群众知晓率还不够高。
《反家庭暴力法》颁布实施时间还
不长,
宣传工作还不够广泛深入,
宣传形式较为单一,
群众对其中的实质性内容
不够了解和掌握,关注度和知晓率还不够高。
2
.取证难,导致受害人举证不充分。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之中,一般只有
双方当事人在场,多为夫妻,因家庭纠纷而起,现场无其他人证明,使受害人难
以提供充分证据,导致司法力量对家庭暴力行为的干预不尽如人意。
3
.口头告诫多,告诫书发放少。许多受害人遭受家庭暴力侵害时,因碍于
情面不及时报警,
有的即使报了警,
其真实目的不是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责任予以
处罚,
而是希望尽快摆脱伤害、
解决矛盾,
加上施暴者往往否认自己的施暴行为
及对受害人造成的伤害,
公安民警在处理时尺度难以把握,
故口头批评、
训诫为
多,告诫书发放较少。
4
.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者寥寥无几。从妇联接待的家庭暴力投诉案件和法
院受理的家庭暴力离婚案件来看,
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寥寥可数,
可能与很多
人不了解这一内容、
受害人担心“家丑外扬”和缺乏取证保护意识等有很大关系。
5
.告诫书的后续管理和跟踪还不到位。根据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
会、
公安派出所应当对收到告诫书的加害人、
受害人进行查访,
监督加害人不再
实施家庭暴力。
相关部门目前尚未形成合力完成后续工作以体现告诫书效用,
使
得告诫书的发放可能流于形式。
6
.受害人损伤程度鉴定时机相对滞后。在家庭暴力鉴定实践中,伤情鉴定
机构发现多数受害人伤后未及时做鉴定,
受理的大部分案例损伤程度均较轻,
多
数为软组织伤,不久即可自愈,鉴定结果与家庭暴力实际伤害事实有很大出入,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害人证据的收集和固定。
三、下一步贯彻实施的建议和对策
1
.深化宣传教育。要将《反家庭暴力法》作为普法宣传的重点,充分运用
现代新兴媒体,
以通俗易懂和深入浅出的方式,
大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
活动,确保广大群众易看、易听、易懂,真正掌握其基本内容,增强维权和自我
保护意识。
要注重对反家暴工作人员的宣传,
进一步提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反家庭暴力法》规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㈢ 国家以对家庭暴力立法了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于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㈣ 家庭暴力立法了吗
已经立法。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并由主席令【第三十七号】发布,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㈤ 在香港被老公打报警有用吗
我没在香港呆过,但是我看过香港的那些电视电影节目,我觉得你爸全程他会上门来管理的应该是有用的,而且的话还会申请保护令。这是跟你聊,如果要是经常家暴的可以申请,他不许靠近这个贝斯特的人100米之内的话就是可以在香港法律支持的。
㈥ 因为家暴香港公屋可以除名家暴的人员吗
受害者是公屋户主 还是 家暴人是公屋户主?
只有户主才可申请删除 家庭成员的公屋户籍
㈦ 香港《家庭暴力条例》全文
《家庭暴力条例》的第一次修订
《家暴条例》在香港沿用了二十多年也没有作过任何修改,基於社会变化,原有的家暴条例根本不足以保障家暴受害人,家庭问题也日益严重。《家暴条例》自1986年订立以来,妇女团体一直批评政府的家暴政策倾向重视维护家庭完整多於保障妇女的人身安全,未能及时采取行动,防止悲剧发生。另外法例及政策亦未有对受害人提供适切的保障,前线社工和警察由於缺乏处理家庭暴力的培训,也无法有效运用相关条例保障受害人,结果令受害人在求助过程中遇到困难重重。在2004年发生了多宗家庭暴力惨案後,政府表示愿意检讨《家暴条例》,立法会]最终在2008年6月通过修改家暴条例,修订後的《家暴条例》在2008年8月1日正式执行。[4]
修订後的《家暴条例》扩阔了条例的涵盖范围,由原来只针对配偶和异性同居者之间的骚扰行为,延伸至包括前配偶、前异性同居者,以及直系及延伸家庭关系的成员。经修订的《家暴条例》也赋权法院可在发出《禁制骚扰令》中,规定施虐者参与「反暴力计划」,协助他们改变其暴力态度和行为。
《家暴条例》经修订後,发出强制令的数字获得明显升幅。 2008年首7个月,法院根据旧有的《家暴条例》发出的强制令共13宗,但在8月份修订法例实施後两个月内,已发出7宗强制令。
[编辑]《家庭暴力条例》的第二次修订
经历第一次的条例修订後,不少增取妇女及同性恋权益的组织对於《家暴条例》仍有不满之处。由於早在1986年,《家暴条例》已经保障没有婚姻基础的异性同居男女,同性伴侣却没有获得有关条例的保障,引起了性倾向歧视的嫌疑。
另外,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在 2008年5月27日之《2007年家庭暴力(修订)条例草案》委员会会议上承诺,在当个立法年度的9-10月间在立法会上提出草案,修订家暴保障伸延至「同性同居者」,并得到张超雄、刘慧卿、梁国雄、吴霭仪、刘健仪、杨森及余若薇等立法会议员同意,以换来《2008年家庭暴力(修订)条例》得以赶及在2008年8月1日生效。[5][6]
由於把「同性同居者」列入家暴保障范围之内,犹如将同性同居者界定为家庭看待,所以引来了基督教团激烈的抗议。
立法会2009年12月16日三读通过《2009家庭暴力(修订)条例草案》[7],2010年1月1日生效,[8]将同性同居者及前同性同居者纳入《家庭暴力条例》的保障范围,让同居关系一方,不论同性或异性,可向法院申请强制令,免受另一方的骚扰。条例同时更名为《家庭及同居关系暴力条例》。[9]
[编辑]《家庭暴力条例》在进行第二次修订时引起的争论
《家暴条例》在进行第二次修订时引起了一些争论,事缘是条例中有不少受争议的地方,争议处如下:
家庭的定义民主党的观点:「民主党认为必须把《家庭暴力条例》内家庭暴力的定义扩阔,把现时条例的婚姻居所(Matrimonial Home)改为家庭居所(Domestic Home),适用的范围亦应由配偶及子女伸延至前配偶、前同居者、翁姑、媳妇、叔嫂等共同居住在同一居所内的人,让更多家庭成员免受暴力对待。民主党处理这问题重点在这是「家居问题」(Domestic Home),凡住在同一居所内,不论其婚姻状况及性取向的人士,都应免受於暴力对待。」[10]恩福堂教会(以蘇颖智代表)观点:「同性同居」并不能被视为「家庭」,一个家庭的价值是建基於异性婚姻之上。[11]香港女同盟会、香港十分一会、午夜蓝及还我本色的批评:「……他们(教会)倡议的家庭定义非常狭窄,只是反映某一宗教的家庭婚姻观,作为俗世社会的香港,应否罔顾社会实况(亦即各种家庭形式早已存在),而为某一个宗教信仰服务,把别人的人身安全以至性命置之不顾?」[12]
对「同性同居」所采取的态度教会(以蘇颖智为首)观点:「同性同居」是不应受到鼓励的行为,不应对此推行相关的保护政策。李锐华的看法:「如今我们思想启蒙了,理应平等的对待同性恋的伴侣。即使我们把他们组成的生活单位,也称作家庭,是否就会危害到大部分是一男一女组成的家庭?我们是不是对「家庭」,哪麼的缺乏信心?如果我们真的是哪麼的害怕「家庭」这一个价值会倒下去, 我们岂不应该立法禁止离婚? 亦应该立法禁止同居(异性恋的和同性恋的都不准)? 也要惩罚终身独身的人士? 如果同意的话, 我们会不会是在走回头路, 走向政教合一, 回到以前国家机器事事要过问家庭和私人事务的日子?我相信, 人类社会的观念是」[13]
应把「家庭暴力条例」改为「居所条例」教会(以蘇颖智为首)观点:以居所条例取代家庭暴力条例可保护同性同居者免受於暴力对待,同时避免家庭定义的混淆。不应骑劫「家庭暴力条例」来把同性同居视为家庭。香港女同盟会、香港十分一会、午夜蓝及还我本色的观点:把「家庭暴力条例」改为「居所条例」根本毫无意义,多此一举。所谓的争议其实纯粹因为(故意)错误解释法例所引致,是一个不理性的情绪反应。而且把「同性同居伴侣」犹如「异性同居伴侣」般加进法例,并不会对婚姻制度和定义构成任何影响。
㈧ 如今的社会法制精神深入人心,对于家暴的立法已经足够完善了吗
虽然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不过还在完善之中,对一些细节还不够详细
㈨ 在香港要是有丈夫家暴的话怎么办
家暴没有到很严重的话警察多半都不会介入,报警的话他们会转介你给社工,建议你找社会福利署帮忙吧,他们会处理的。
㈩ 新宪法家暴是怎么立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是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版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权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制定。于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16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