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地方法治建设

地方法治建设

发布时间: 2022-03-13 02:37:32

1. 中国的法治建设的介绍

中国法制建设所经历的各个阶段,从设置到完善,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法治理论的最新成果。它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价值功能、内在要求、基本原则、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如何依法治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如何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形成系统认识,具有鲜明的理论品格、时代特征及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2. 加强社会法治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第一,切实加强政府立法工作。立法的重点要着眼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以及“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抓好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规范行政行为、加
强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急需制定或者修订的法律、行政法规项目,着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坚持依法立法,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防止越权立法。
要坚持科学立法,遵循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要更加注重增强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做好成本效益分析和立法后评估工
作,使法律法规规定在理论上站得住,实践中行得通。要坚持民主立法、开门立法,畅通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的渠道,保证人民群众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合理诉
求和合法利益得到充分体现。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所有行政法规草案和部门规章草案都要通过“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集中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以适当
方式反馈意见采纳情况。最重要的是,政府立法工作要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从维护国家利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克服地
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的干扰,确保出台的法律制度有用、管用、好用,坚决杜绝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合法化倾向,以及出现“合法不合理”的情况。

第二,强化和改进行政执法。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和部门行政执法工作的现状,与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执法的社会公信度不高,特别是许可审批、执法检查、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中存在的随意性较大,自由裁量权较大;“多头执法”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运动式”
执法较多,以及存在执法推诿扯皮等问题,社会效果难以持久;一些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执法方式简单粗暴、态度生硬、服务意识差,甚至发生侵害群众利益的问
题,社会反映比较强烈。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一要创新执法方式,寓行政指导于行政执法中,采取劝告、建议等非强制性方式,引导行政相对人自觉守法,依法办
事。二要建立健全经常化的执法模式和工作机制,把查处违法行为的执法活动经常化,把控制违法活动的管理活动常态化,从而切实解决执法缺位、越位和不到位等
问题。三要完善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切实发挥执法评议考核奖优罚劣的作用,把行政执法的标准、过程、结果与行政执法的责任统一起来。四要规
范执法程序,全面清理和修订行政执法程序,修订和完善实际执法中的具体操作规则,实现行政执法程序的标准统一、流程清晰、内容合法与合理。夯实程序建设的
基础,切实增强行政执法程序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进一步规范检查、取证、听证等重点环节的执法程序,并结合加强和深化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逐步加以
完善。六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通过制定岗位资格标准,建立执法人员数据库,建立和完善辅助人员培训考核和资格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执法人员及其辅助人员的资
格管理,提高执法队伍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第三,推进司法体制机制改革。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
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顺利推进。按照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2013年将重点推进劳教制度改革、涉
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四项改革”。这“四项改革”均是长期以来人民群众特别关心的改革,牵扯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
利益,是改革重点,更是改革难点。从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到劳教制度的改革,我国司法体系与时俱进,顺应人民群众的正当诉求,对那些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
法规制度进行反思、改革及至废止,呈现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改革的新气象,必将不断提升我国法治建设的文明水准,不断推动法治中国的前行。

第四,加快基层社会组织发展。要加快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支持社会组织发挥服务社会作用。稳步推进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工作,有
条件的地方要继续下放非公募基金会和异地商会登记管理权限,扩大地方试点管理涉外社会组织范围和领域,在设区市和县(市、区)设立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
范区。要依托城乡社区,依据群众需求,简化备案登记手续,大力发展基层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要加快出台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政策文件,既推
动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又提高社会组织承接能力,发挥社会组织在改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中的作用。探索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协商民主的途径和方式,重点发挥行
业协会反映诉求、维护权益、行业自律的作用。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塑造品牌与服务社会活动,促进民办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发展枢纽型、联合性社会组织,利用社
会组织管理和服务社会组织。同时,要大力推进社会组织分类评估,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率达到70%,地方社会组织评估率也要明显提高。完善社会组织信息公开
制度和失信惩罚机制,加强对离岸社团、网络社团和在境内活动的境外非政府组织监管,依法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行为,坚决取缔非法社会组织。

第五,深入推进以完善社区治理为重点的城乡社区建设。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发展社区服务,增强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推动修订城市居委会
组织法,完善村委会选举规程,探索外来常住人口参加居住地选举的方式,依法开展村(居)委员会换届选举,重点加强“农转居”村、村民居民混居村、流动人口
聚居地等村(居)委会建设,抓好“难点村”后续治理等工作。促进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更好地行使自治职能,开展基层民主协商,规范村(居)民议事活动,提高基
层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水平。推广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村务公开目录和程序,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和民主评议规则,强化基层民主监督。要继续实施社区服务体
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加快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2013年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比上年增长10%。推动制定《关于加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
见》,深入开展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积极完善与人口大规模流动、利益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思想文化多元
化相适应的社区建设体制机制,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服务完善、管理民主、充满活力、和谐幸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3. 如何推进法治建设

一、要处理好法治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邓小 平早就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既然两手抓,我们就要注意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法治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法治建设的着力点放在促进经济发展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搞发展。把法治建设的落脚点放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通过抓法治建设,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通过法抓法治建设,保障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通过抓法治建设,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同样,搞经济建设也要有利于推动法治建设。我们在抓经济工作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我们搞经济建设,发展生产、上基础设施项目,既要敢为人先,迈大步子,又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决不能不顾客观实际与可能,不通过周密的科学论证,不按法定程序操作,盲目搞“形象”工程,热衷上“政绩”项目。其结果不但拿不到什么“政绩”,反而事与愿违,得不偿失,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触犯刑律,成历史罪人。这样的教训在社会上并不少见,我们要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总的来说,我们要通过抓法治建设,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又通过抓经济建设,促进文明法治建设。


二、要处理好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法治,就是通过依法强制执行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德治,就是通过规范人们行为和过细的思想工作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法治和德治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如果能够把二者之间关系处理好,使之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就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要以抓法治促德治,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工作、生产和生活秩序,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同样,要以抓德治为法治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要采取各种形式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以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掀起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热潮,不断增强公民的道德修养,促使遵守法律法规逐渐由外在约束变成广大公民的内在的自觉行动。由此可见,法治以德治为基础,德治又需要法治作保障,二者在目标和方向上是一致的,同时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把道德规范这种软约束和法律规范这种硬控制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加符合治理国家的客观规律,才能有效地发挥调节人们行为的作用,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三、要纵横结合,各方协作,齐抓共管

纵横结合,“纵”就是各行业、各战线,如工业、农业、财税和教育等要保证本行业、本战线的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落实。“横”就是以行政区域为单位,如省、市、县(区)要抓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区),也必须在各行政区域里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就是说,我们既要抓横的依法治理,又要抓纵的依法治理,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抓紧抓好,务求实效。同时,在法治建设中,上下之间、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必须从建设文明法治社会的大局出发,十分注重抓好协调和合作。工作上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互相协调,通力合作;出现问题,互相补台。真正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整体推进法治建设进程。

4. 全国第一部省级区域法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哪个省率先颁布的

法律分析: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法治江苏建设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7大类一级指标、29项单项考核指标和1项综合评判指标共30项指标构成。这一省级区域法治建设指标体系的率先出台,标志着江苏在探索“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工作中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法律依据:《法治江苏建设规划(2021—2025年)》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深化“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为认真贯彻《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精神,统筹推进法治江苏建设各项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5. 法治建设的介绍

法治建设就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大力普法。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治国方略,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民主体制下,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尽管世界各民主政体间存在细微差异,但民主政府有着区别于其他政府形式的特定原则和运作方式。民主是由全体公民——直接或通过他们自由选出的代表——行使权力和公民责任的政府。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它是自由的体制化表现。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所有民主国家都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极力保护个人与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民主国家注意不使中央政府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政府权力分散到地区和地方,并且理解,地方政府必须最大程度地对人民敞开和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应。

6. 如何加强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建设工作

(一)科学调整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内容。
这是推动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区分的首要问题所在。从总体上看,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但也是相互区别的。政策可以起到对于法律的推动和执行作用,而法律也作为政策得以实现和保障的重要形式存在。但务必要将二者的地位给予详细的区分,要区分清楚二者的功能和效用。
一方面要认清党和国家的政策在处理地方事物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充分重视法律制度这个政治文明建设的必要内容。此外,还要将二者有机融合,用党和国家的民族
政策指导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活动的开展,通过立法将政策上升到法律层面予以实施。

其次,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应兼顾民族发展和特殊需要两个原则。科学发展观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民族自治地方事务处理也同样适用,是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依据,也反映出了正确的处理改革、稳定和发展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在处理民族自治地方事务的时候,不仅仅要立足于国家的宏观发展目标和需要,更要立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实际,关注到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需要。的立法是否照顾到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民情和需要,是否符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生产力需求,是否改善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生活水平,是否推动了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这些都应该成为考量立法的准则。

再次,民族自治立法内容上要更倾注于经济立法。在民族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坚持,而的民族立法工作也是要以这个作为中心和重点。“当前的民族自治发展正处在转轨的时期,因而,的经济立法一定要以民族地方经济建设和进步作为根本性的任务”。

最后,民族自治机关应当充分的发挥立法变通权利。我国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立法法》均规定了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实施要兼顾当地民族的特点,可以对法律和行政法规作出适当的变通。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机关应该充分地运用这项政策,这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更是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切实需求。

(二)运用好自治机关的行政管理自治权
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民族区域自治权之中,很大一部分是属于行政管理自治权,也就是授权给民族自治地方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事业的权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完善本项工作:

一是要充分的利用地方政府规章去推动自治权发展。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政府以及国务院规定的较大的市的政府有权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本省规定去
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这一项可以看做是立法权的一个部分,也是地方政府立法的重要部分。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为了执行法律法规或者地方法规的需要而建立一个具体的执行性的规章,这也就是地方规章的大部分内容来源。而另外一方面在于,规定了属于本地方的特有的行政管理事宜,而这才是有着独特的治理意义和立法层面意义。因而,地方政府在有立法权限的前提之下,应该更加注重对于本地方特有事宜的解决,增加地方立法,将地方管理经验上升到制度层面。

二是要灵活行驶法律赋予的变通执行和中止执行权力。从我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来看,民族自治地方有权依照法律赋予的权限而针对地方事物去决定法律的变通执行和停止执行。比如在《民族区域自治法》第 20 条规定:针对于上位的决定、命令等,如果发现有不符合本地方特殊情况的,可以申报上级机关,决定变通或者中止执行。众所周知,民族自治地方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和特殊的民族情况,但中央或者上级机关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时难免无法很好地呼应这些情况。因而灵活的行使变通权不仅是合法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更是保证法律合理的施行,造福地方的必然要求。

(三)完善监督,传播法治教育,提升执法效果
首先,监督机制的建立要从制度建设着手。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是保障法律良好运行实现法律效果的必备保障。而为了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效果的完善,应该针对立法、司法、执法
等诸多环节建立起完善而科学的监督机制。以确保立法内容科学合理、司法公正高效、执法公平正义。从而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法治水平,稳步提升。 其次,是要推动普法活动,提高民众法律素质。法治的建设最终必然要落实到执法队伍素质和民众法律素质的提高之上,而民众的法律素质才是最终决定着法治建设的进程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因而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法治建设必然要推动普法活动。要通过长期有效的、形式丰富的普法活动,有力地推动民众法律素质的提高;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系统的作用,去举办系列的法律讲座以及其他的志愿者法治宣讲的活动;此外还要建立考核机制对于执法司法机关的人员给予专业的考核,从源头到终点去保障执法的效果和质量。

再次,推动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发展理论研究。法律实践的科学发展离不开法律理论研究的快速发展。理论研究的指引和支撑作用对于法律实践尤其是探索中的实践是尤为重要的。因而想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法治水平稳步提升。还需要大力的去推动相关的科研项目的发展,提高针对于民族自治地方法治问题的理论研究。诸如通过设立专题的科研基金、设立专业的科研竞赛甚至组建专业的科研机构等方式。通过科研成果来为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建设的发展保驾护航。

以上为有关论述,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7. 法治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区别

“法治”的涵义是法律的运行状态和过程,表达了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必须在法律的规回范之下,不允许答有法律之外和法律之上的特权;而法制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实行法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要件。

8. 法治建设要什么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在当代中国法治发展的进程中,从本国的法治国情出发,适应国家的根本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要求,坚持走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与法治发展模式,这对于坚持法治建设与发展的正确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充分表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也是我们党对执法规律的基本经验总结。

9. 法治建设怎么抓

法治,就是通过依法强制执行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德治,就是通过规范人们行为和过细的思想工作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法治和德治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如果能够把二者之间关系处理好,使之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就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要以抓法治促德治,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工作、生产和生活秩序,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同样,要以抓德治为法治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要采取各种形式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以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掀起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热潮,不断增强公民的道德修养,促使遵守法律法规逐渐由外在约束变成广大公民的内在的自觉行动。由此可见,法治以德治为基础,德治又需要法治作保障,二者在目标和方向上是一致的,同时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把道德规范这种软约束和法律规范这种硬控制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加符合治理国家的客观规律,才能有效地发挥调节人们行为的作用,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纵横结合,“纵”就是各行业、各战线,如工业、农业、财税和教育等要保证本行业、本战线的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落实。“横”就是以行政区域为单位,如省、市、县(区)要抓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区),也必须在各行政区域里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就是说,我们既要抓横的依法治理,又要抓纵的依法治理,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抓紧抓好,务求实效。同时,在法治建设中,上下之间、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必须从建设文明法治社会的大局出发,十分注重抓好协调和合作。工作上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互相协调,通力合作;出现问题,互相补台。真正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整体推进法治建设进程。

10. 法治建设是什么

法治建设就是完善法律,接受监督,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热点内容
经济法第一章教材总论 发布:2025-01-28 02:40:58 浏览:229
合同法197条 发布:2025-01-28 02:34:56 浏览:41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法律硕士 发布:2025-01-28 02:34:54 浏览:199
国家版权条例 发布:2025-01-28 02:17:39 浏览:245
合同法违约金定金上限 发布:2025-01-28 01:42:00 浏览:182
劳动法司机工资多少 发布:2025-01-28 01:37:49 浏览:360
注会经济法偏 发布:2025-01-28 01:17:30 浏览:508
工作的条例 发布:2025-01-28 00:42:40 浏览:45
行政法中利害关系人 发布:2025-01-28 00:42:38 浏览:767
中级经济法一周能过吗 发布:2025-01-28 00:29:23 浏览: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