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讲变

道德经讲变

发布时间: 2022-03-13 16:33:28

道德经讲解

“道可道,非常道。”真理是无法用具体的言辞来表达的,它超乎言辞。人们费尽心思描写“道”,其实挂一漏万,只要一落言荃,损失的远远比说出的多。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合,前后相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不居的,而只有“道”是永恒的,这是相反相因、对立相成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不仁,是指天地无所私党,不偏不倚,公正无私,而非天地忍心不悯。圣人不仁,是说圣人无所偏私,取法于天地,纯任自然。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是虚空的,唯其虚空,所以能包含万物,蕴藏着创造一切的因子,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它的作用是没有穷尽的。它视而不见其行,听而不闻其声,他虚空幽深,生生不息,连绵无穷。它“不死”,体现出道的永恒性;它“绵绵若存”,体现出道的创造性。
事物之间是相形存在的,有无相生。所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所带给人们的是便利,只有当它和“无”相配合时,才能显示出来。
人的正常生活应该是精神与物质合一并重的,所谓“营魄抱一”。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偏重物质生活的享乐,一味追求感官刺激,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漠不关心,从而导致了道德沦丧。所以老子告诫众人:“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一切要适可而止,不要走向自己的对立面。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能够了解宇宙的原始,这就把握了“道”的规律。
“道”恍兮惚兮,不可捉摸,得“道”之士也是幽微精密,沉静而不可测。他们能够在浑浊动荡中以静制动,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返回到澄静安定的状态。在长久的安定状态中,得“道”之士又能以动自强,生发生命的活力。能由动而生静,又能由静而生动,就在这动、静的互生过程中,去旧生新就完成了。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万物变化不已,但其中有“常”。这个“常”就是“反复”,也就是辩证法上所说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不断发展,达到一定极限,就无法前进,这时候就会一变而到自己的反面。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最好的时代,人民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人民亲近统治者而赞美他;再其次,人民畏惧他;最后,人民侮辱他。最好的统治者应该无为而治,达到“贵言”的境界,不轻易发号施令,人民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但却能天下大治。
“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六亲不和,焉有孝慈;国家昏乱,焉有忠臣”。人们的行为自然合乎仁义的要求,这才是真正的仁义,如果这种仁义出于人们不自愿的效仿,等级就降了一级。等到统治者出来提倡某种道德观念的时候,说明这个社会中这种道德已经很缺乏了。
老子认为,大道废弃的根本原因,在与所谓的圣人误导,他们倡导的种种治国学说,如仁义、礼法,无一不是以“私”字为核心。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人们一般只看到了事物相反、相对的关系,但很少有人能理解,事物的性质往往就在这种相反、对立的关系中,才得以更清晰的显现,人应该善于从负面来观察正面。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在老子看来,圣人无弃人、无弃物,这就是因袭了常道。不管是对待善良的人,或不善良的人,圣人都一视同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要首先了解事物刚劲的一面,才能执守柔弱的一面。只有对事物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决定去取。
“道恒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道”幽微深远,难以名状,总是处于质朴的状态。它是至大的,因为它先天地而生,为万物之母;它又是至小的,因为它幽微乃至无法觉察。“道”存在于天下,就好像江海为河川所流注一样。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省视,找到自然本来的自我面貌,从而努力保持与自然发展规律的和谐一致。在老子看来,人应知人,更应该自知,应该不断战胜自我,同时应该在物质生活上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比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事物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总是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当事物不断变化发展超过一定极限的时候,就会转向对立面,所谓物极必反。这就是辩证法所谓的对立统一规律。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所以实是有德;下德的人刻意求德,所以没有达到德的境界。上德的人顺应自然而无为;下德的人无所作为而有心去做;上仁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作为且出于有意。上礼的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回应,于是就扬着胳膊使人强从。“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人们预设的种种道德礼仪规范,不过是“道”的虚化,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于轻薄;存心笃实,而不居于虚华。但人们因为拘泥于世间的仁义礼仪,而不能把认识上升到“道、德”的境界,这些规定成为禁锢人心的枷锁,是人们认识大道的障碍。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矛盾性,在他们内部各有其对立面,对立面之间相互转化,这就形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恐怕是最为人们熟悉的老子名言之一了,它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也是“反者道之动”的具体说明。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闻若亡;下士闻道,而大笑之。不大笑,不足以为道”。“道”是玄妙的,人的资质不同,对道的认识也不同。所以下士听说“道”如此玄妙,竟会大笑,他们哪能领略“道”的玄机呢!上士闻“道”,努力实践;中士闻“道”,半信半疑。说以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在真理面前,人们总是习惯于裹足不前,老子所描述的这种现象,在今天同样如此。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两气相互激荡而形成新的和谐体。老子把“道”看成是宇宙的本源,是万事万物化生的母体。它化生出太极,又化生出阴阳两极,阴阳相和,化生万事万物。既然人是自然化生的产物,那么人类的行为应该效法自然的运动。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起来是一种情况,实际上它可能恰恰属于反面。事物在很多时候是相反相成。遇到事物要能注意到对立面,善于运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则往往可以转圜。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老子在这里之所以贬低直观感觉观察的作用,是为了突出对理性认识的重视。较之经验,它更注重内省。他认为,如果一任心智活动向外驰骋,则会使人思虑纷纭,精神涣散。反而不如抑制浮躁,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遵循天道的运行规律,去玄览外物。这样,才能洞察幽微,烛照深远,了解事物的本相。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为学”就是探索外物知识的求索活动,人们获取只是要靠积累,当然是越多越好,所以“为学日益”。“为道”是对于“道”的体会,是不可说不可名的,所以对于“道”的认识不能通过简单的知识积累而获得,相反的,要少私寡欲,所以“为道日损”。对天道的体会和对知识的追求,其方法是截然相反的。我们常常看到,即使一个知识很丰富的人,他的精神境界却未必很高。老子所说的圣人,要具备非常丰富的知识,同时又具备对天道的精微体认。在这基础上,他又能超越知识,好像无知无识,像婴儿一样纯朴天真。真理性的认识往往不被大众接受,这并不是因为真理深奥难明,而是因为大众被一己私欲迷惑,即使真理距离自己一步之遥,世人也往往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万物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阶段。万物都由“道”化生,“道”是万物之母,这就是“道生之”;万物化生之后,都依靠自己的本性得以维持自身的存在,这就是“得畜之”;有了自己的本性,寄托在一定的形体里,才能成为物体,这就是“物形之”;事物的变化发展还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限制,这就是“势成之”。在这四个阶段中,“道”和“德”是基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江海所以能成为许多河流汇集的地方,是因为它善于处在地下的位置。“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这是老子“弱者道之用”的哲学在战争领域的运用,对后来的兵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⑵ 道德经的解释

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常会被归属为道教学说。其实哲学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但《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同时,前面所说的哲学,并不能涵括《道德经》(修身立命、治国安邦、出世入世)的全貌。《道德经》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作为一种政治原则,“无为”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儒家也讲“无为而治”,如《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朱熹认为“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实则表达了儒家的德治主张。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道德经》并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一部论述道德的著作。事实上,道德二字各有不同的概念。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

其中的名句摘录:

一、无为而治

二、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三、不进寸而退尺

四、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五、治大国如烹小鲜

六、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七、治人事天,莫若啬八、道可道,非常道

九、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十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十二、为之于未有

十三、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十四、强行者有志十五、处其厚,不居其薄

十六、曲则全,枉则直

十七、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十八、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十九、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二十、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二十一、无之以为用

二十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二十三、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二十四、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二十五、祸兮福之所倚

二十六、不居功,功自言

二十七、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二十八、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二十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三十、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三十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三十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三十三、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三十四、损有余而补不足

⑶ 《道德经》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内容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3)道德经讲变扩展阅读: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

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⑷ 道德经讲了什么

《道德经》是一部讲述如何治理国家的书。
作者老子的治国方法的思想渊源是什么呢?其实也就是作者老子对“道”的认识。那么究竟什么是“道”呢?可以说,对于这一点作者本人也只是似懂又非懂,不能进行详细的阐述。如果对于“道”这个东西能够完整清楚地了知它,那么对于理解这部《道德经》自然会有极大的帮助。
在这里有谈一谈我自已对于这个“道”的理解。我认为老子的“道”和释迦牟尼佛的“空”,还有《易经》中所描述的太极图的思想是一致的。我们来看太极图,在一个整体中,黑鱼和白鱼各占一半,表示矛盾的对立统一,也可以理解为“有”和“无”共存在一个整体内。黑鱼中有白点,表示有中会生无,白鱼中有黑点,表示无中会生有。这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你看黑鱼和白鱼相互追逐,本身就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太极”有到极致的意思,这表示对于任何事物进行无限分割后,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有无共存的这样一种状态。万事万物就是以太极图所描述的这种形式存在。

⑸ 道德经主要内容说什么

《道德经》是道教中被注释最多的一部经典,有道祖太上老君(即老子)应弟子尹喜之邀而撰写的不朽著作,被尊为道教的圣典,为道教教理教义之宗本,全文约五千字,故又称《老子五千文》。该经分上下两篇,上篇讲道,下篇讲德,共81章,文笔简洁,文理深奥,表达了道家深刻的哲理。
《道德经》不仅是道教思想的宝典,而且是人类文化历史上的一部伟大的经典著作。以恢宏的气势,深邃的智慧,富有诗意语言,发天人宇宙精微之学,阐修身治国之理,倡人生真谛之奥,给人以无穷的思想启迪。
其中既有“道法自然”以维护宇宙和谐、促进人类持续发展的行为原则,又有“尊道贵德”的道德规范;既有“常道与可道”的真理学说,又有“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想;既有“上善若水”的高尚情怀,又有“柔弱不争”的修养准绳;既有“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气骨”的生活箴言,又有“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处世之道;既有“归根复命,深根固蒂”的养生之道,又有“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的价值取向;既有“爱民治国”的韬略,又有“功成弗居”的胸襟。全文系统地阐述了道教的修道积德、处世哲理、洞察自然以及从宇宙观的角度高度考察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问题。
《道德经》就像是一个智慧宝库,其历史与现实的重大价值是难于尽言的,只有靠读者去细细品味,才能开启自己心灵的窗户,体悟到其中之奥妙,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指引自身的生活航向。所以说,《道德经》不仅是道教的盛典,而且是人类生活的指南,有着利于社会、指导人生的功效。

⑹ 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⑺ 道德经中变通的名言

老子道德经上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⑻ 《道德经》讲了什么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版仅是宇宙之权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⑼ 道德经主要讲述了宇宙万物之源其变化之道吗

是的,道德经重点是讲道,是宇宙万物之源其变化之道。其他都是旁支,不少后人加的。其中郭店楚简甲本很可能是老子原著,你看一下就发现,主要讲道。请师兄查看:
郭店楚简《老子》全文对照通行本《道德经》
【甲本】
(甲一)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诈,民复孝慈。
三言以为辨不足,或命之,或呼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对应通行本第十九章)注:不受世间小聪明所障碍,人们可得大利。不以工巧货利为贵,心贼难起。不欺伪,行直心,民行孝知本。这三条不足以说明,应依本命本心,或晓得根本归处,归元守一,无欲无求。(真正的智慧自生,一切自然明白)。
(甲二)
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
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
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对应通行本第六十六章)注:江海之所以为百川之王,因它处于百川下,所以能成为百川王。圣人被众人推到身前,是因其把自身利益放在众人之后。圣人被众人尊重,是因其言行尊敬重视众人。因此,圣人虽在上位,人民不觉得有负担,虽然被推到身前,人民不觉得受损害。所以天下人乐于拥戴他而不厌弃。因为圣心无私、与人无争,故无人能跟他争。
(甲三)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对应通行本第四十六章)注:罪孽没有比纵私欲更严重,错误没有比有所得危险,一切祸患没有比不知足还大。要知道本来就具足,才是真正永恒的圆满无缺。
(甲四)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长。
(对应通行本第三十章)注:行道的人,不用武力强迫他人。善果成时瓜熟蒂落,不宜用强。善果成时,不自骄、不自傲、不自执,此果非强取而得(觉者自觉、悟者自悟、证者自得、行道自利。度一切人得道,而觉海无增减。无所得、无所度)。这才是长远的好事。
(甲五)
古之善为士者,必微溺玄达,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
豫乎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俨乎其若客。涣乎其若释,屯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对应通行本第十五章)注:古时善修道的人,定不弱于玄妙通达,深邃的难描述,勉强形容为:谨慎(怕恶造因)如冬天踏着薄冰(过河)一样;畏惧(恶果成熟)不让邪魔有机可乘;尊重规律(顺从因果)知身为过客。(顺道而行)就像冰雪消融于水,就像本源一样淳朴,就像浊水一样(无分别心,融而为一)。谁又能够将浑浊的世间烦恼静定,(他)将智慧澄明;谁又能安于无住,为而无为,动而未动,(他)将生而无生。得此道的人没有办法言说。
(甲六)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是以圣人亡为故亡败,亡执故亡失。
临事之纪,慎冬如始,此亡败事矣。
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
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
(对应通行本六十四章)注:有所为、则所为必败,有所执、则所执必失(一切皆不可得)。因此圣人善行而不执着,无得故无失。(圣人)面对事物时,不忘初心,始终如一,不会失败的。圣人不为众生欲牵引,心不滞与外物,行不言之教,从众人过错中吸取教训并替其分担。因此圣人能教化万物如万物自然如是,而实无所为。
(甲七)
道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将镇之以亡名之朴。
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
(对应通行本第三十七章)注:道本来就无所得,觉悟的人如果能坚守道,则万事万物能自化。事物幻化而欲迷失本心,将观其本质归于本真。晓得心本具足,知足则乱求之心歇以静,如幻万物自然安定。
(甲八)
为亡为,事亡事,味亡味。
大小之,多惕(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亡难。
(对应通行本第六十三章)注:善为而无为,善事而无事,五蕴浮云空过。(圣人)将成大事从小处做起,将成难事从易处做起,对待简单的像对待难的一样不敷衍,谨慎行事,因此没有难事。
(甲九)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
有亡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
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是以圣人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对应通行本第二章)注:天下都迷恋的事物,是恶的根源。都偏爱于好的,是不好的根源。有无相生,难易相对生成,长短相比而显现,高下相依而存,音声波动相互应和,时间前后相随。因此圣人皆以无为法而行,行不言之教。万物无时无刻不在演绎道却像还没有开始,所为甚大而无所着,成就一切而不占有(无所得)。因不占有(无所得),也就没有失去。
(甲十)
道恒亡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也,以逾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对应通行本第三十二章)道不着于名相,本源虽无限小(如自由的能量无内外,无大小、无先后),却没有任何事物能将其束缚、降服。有人如果能守道,则能化万物,天地融合,天降智慧甘露,众生没人命令却安守本分。万物从生就有名相,名相虽然有,但本体平等清净无二,知其本体无生灭就不会真的死亡。就像道显现于天下,如百川(显相)于江海(水体隐相)(而百川有生灭而水体不生灭)。
(甲十一)
有(状)混成,先天地生。
敚穆(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国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对应通行本第二十五章)注:有东西混然一体,先宇宙万物而生,寂寥独立地(运转)而不改,为天下万物之母。不知道它叫什么(世间名相不能描述),起个名字叫道(道字拆开二差别归一+自修行),我勉强(就像给生盲的人用触觉描述阳光的色彩一样)叫(它)做无边大,叫(它)无限久远,叫(它)最终归处。宇宙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觉者大。四大中觉者占其一,觉者从心地悟道,地(一切束缚状态)取法于天(一切半自由态)、天(一切半自由态)取法于道(一切自由态)、道(一切自由态)本如是。
(甲十二)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对应通行本第五章)注:宇宙万物,就像风中两端开口的袋子吗?虚无而又自成时空障,不停轮转就像有生命一样。
(甲十三)
至虚,恒也。守中,笃也。万物旁作,居以须复也。
天道员员,各复其根。
(对应通行本第十六章)注:不着空有,至恒常道,守中道(不执两端分别),则笃定。宇宙万物周而复始地空运作。天道昭昭,小归于业果,终究归于大道。
(甲十四)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
其脆也,易判也,其几也,易散也。
为之于其亡有也,治之于其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虆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对应通行本第六十四章)注:事物,在稳定状态好掌握,在还未萌芽时容易引导。在脆弱时易判灭,在微弱时易散。在未发生时做准备,在没有混乱时治理。多人合抱的大树,从很小的种子生长成。九层高台,也是由一粒粒尘埃累积而成。登上千米的高山,从一小步开始。
(甲十五)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
闭其兑,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其解其纷,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对应通行本第五十六章)注:晓得的人不经常说,整天说的人不晓得。堵住眼耳鼻舌身心,和光同尘,放下纷乱的烦恼,顿入平等玄觉。亲近也不可得,疏远也不可得;利益也不可得,违害也不可得;尊重也不可得,轻视也不得。(这才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甲十六)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也?
夫天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
是以圣人之言曰:我亡事而民自富,我亡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对应通行本第五十七章)注:以规范治理国家,以无规律用兵,以无为治理天下治。我怎么知道呢?天下禁忌越多,而人民越叛乱的越厉害;人民先进的器具越多,国家就越容易混乱;人民的巧智越多,而奇怪事物就越兴盛;法令越是详明,盗贼就越多有。因此圣人说,我无所作而人民自觉富足,我无所为而人民自觉开化,我好清静而人民自己走上正道,我缺少欲望则民风自然纯补。

(甲十七)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虿虫蛇弗蛰,攫鸟猛兽弗扣。
骨弱筋柔而捉固,未知牝牡之合然怒,精之至也。终日呼而不忧,和之至也。
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对应通行本第五十五章)注:德行深厚的人,像刚出生的婴儿,毒虫毒蛇不蜇它,猛禽凶兽也不搏击它。紧固柔弱而拳头紧握,不知男女交合小阴茎自动勃起,是生机和精气充沛,整天哭嚎也不沙哑,是元气柔和之至的缘故。
融和就是常,知道融和就叫明智。(消融差别)利益慧命是真吉祥(执着于寿命、分别取相是假吉祥);(心和柔软、广大无住是真强大,)心若使气、着形着相是假刚强;事物发展到假刚强、假壮大则难以进取,背道而亡。
(甲十八)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失。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对应通行本第四十四章)注:名相与本体哪个更应亲近?本命与外物哪个更重要?被物所累与自由自在哪个更有害?所有爱染深重终将别离,所有聚敛宝藏终将散失。因此知道本来具足才不会自取其辱,晓得归处、不滞外物,才能长久地安其心于无所住。
(甲十九)
反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对应通行本第四十章)注:物极必反是道在运行;柔弱有生机的逐渐强大,是道在起作用。
宇宙万物生缘于有,有(有缘于爱取,爱取缘于受,受缘于触,触缘于六入,六入缘于名色,名色缘于识,识缘于行,行缘于无明)生于无明。
(甲二十)
持而盈之,而不若已。
湍而群之,不可长保也。
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贵福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对应通行本第九章)注:装的过满而溢出,不如适可而止。汇聚成一群,必不能长期保持。满屋子的金玉,必不能长久守护,富贵而骄傲,自己引来祸患。功德圆满而不执着,才是天道。

(乙五)
上士闻道,勤能行于其中。
中士闻道,若闻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为道矣。
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昧,夷道若纇,进道若退。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贞如愉。
大方亡隅,大器曼成。大音希声,大象亡形,道隐无明。
(对应通行本第四十一章)注:大根利器的人修道,一听就信、能勤勉于行道中。中根利器的人修道,好像听见又好像没听到(多闻不信记得少,修行更少)。小根听人说道,大笑而去,这些人不笑话,你说的就是不是道了(因为他们只对外道感兴趣)。
因此说,光明大道就像昏暗的,平坦的大道像充满坎坷,精进修行就像在倒退,最高的功德像空谷一样低下空无,极度的白像受到玷污。广大圆满的德行像是不足的,刚健的德行像懈怠的,本质纯真像是有暇癖的。真正的大方广是没有边畔的,真正的大器成就较晚。真正的大音我们听不到,真正的大形相是无形相的,真正的道没有名字的。

热点内容
道德经中的敬 发布:2025-01-27 12:33:28 浏览:427
江西省工伤管理条例 发布:2025-01-27 12:29:08 浏览:468
我的理想法官 发布:2025-01-27 12:21:41 浏览:169
案例反思道德篇读后感 发布:2025-01-27 12:21:39 浏览:73
民法456 发布:2025-01-27 12:14:19 浏览:822
废品收购站管理条例 发布:2025-01-27 12:12:30 浏览:707
2015武汉大学法律硕士招生人数 发布:2025-01-27 12:10:51 浏览:34
民事诉讼法第113条第三款 发布:2025-01-27 11:59:23 浏览:420
云南省高等级公路管理条例 发布:2025-01-27 11:47:40 浏览:988
劳动法的关系 发布:2025-01-27 11:38:14 浏览: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