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神论6
『壹』 什么是有神论
有神论(theism)一词来自希腊文“theos”即“神”的意思。这种信念把神或神灵当成人格的、值得崇祀的礼拜的对象。神超越于这个世界,但又关注这个世界。神可以将他的意志或意思通过某些个别的人、通过某些事迹或事件、通过某些经典传达给世人。
如果人们认为:可以借助自己的经验去理解神,可以借助某些行为同神发生联系,就会有一定的仪式,如像祈祷、祭祀、赞美等成为宗教活动。这种信念的基础就是有神论,它断定了某种崇高的存在是人格形式的。这样的神,在道德上是至善的,能力上是无穷的,所以他才足以影响自己的生活,所以相信他是值得礼敬的。
有神论有很多种,以下列举三种比较常见的: 1.一神论:相信一位神的存在,或是相信神的唯一性。 2.多神论:信仰和崇拜许多神。 3.泛神论:相信一切的人都能成为神或佛。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道教等等都是有神论,只是对神的解释与理解则各有不同。
有神论网络介绍:http://ke..com/link?url=_VTN7AtLw-Kt9iB15
望采纳~
『贰』 神启论和天赋论等道德起源说的缺陷是什么
做你自己,不要为任何人改变自己。如果他们不能接受最糟糕的你,那么他们也不值得拥有最好的你。
『叁』 求一篇 以道德为话题的议论文 800字以上、、、、、
成人先成才,树人先树德
记得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有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许多事例都证实了陶先生的论断。所以“必须把育人看作是头等重要的事情。”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和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的一辈子。据报道,2008年初肆虐网络的“熊猫烧香”电脑的制造者被抓获,警方发现这制造网络病毒,用来牟利的黑客竟然只是未满20岁的在校学生。这些黑客,具有了杰出的计算机水平,但是在道德方面显然缺乏相应的教育,不然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既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古往今来,“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因此这“以德服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周恩来总理他就是具有这种传统美德之人。周恩来总理在一次欢迎尼克松的宴会上问工作人员:“点心是什么馅的?”当听到一位工作人员说大概是三鲜馅的时,总理追问道:“什么叫大概?究竟是还是不是?如果有客人对海鲜过敏怎么办?”并当即要求查出究竟,按客人的口味准备。一次,周恩来总理去某地视察工作,飞机着陆后,他同机组人员一一握手,表示感谢。这时机械师正蹲在地上工作,周恩来同志与其他同志握手后就站在机械师身后耐心地等他,并示意别人不要惊动他,机械师工作结束后转过身来,才发现总理站在身后不禁大吃一惊,忙说:“对不起,总理我不知道您在等我。”总理笑着说:“哦,我没影响你工作吧?”“没有,没有!”机械师赶快说。周总理这种尊敬别人,讲礼貌的好品质,好作风深深地感动了机械师和在场的所有人。我们虽然不能做到如总理那般伟大,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现在的我们是一名中职生,要严格遵守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虽然现在是处于青春期,会有叛逆现象的存在。“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饭还要多!”这是长辈们通常挂在嘴边教导我们时的用语,有时我们会以为这也太夸张了吧!可转念一想,确实,长辈们一生阅人无数,阅事无数,要比我们多经历许多,我们往往在经历挫折后,再去回想那些话,不免有一种“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后悔感!我们在经历多年学校教育后,对现在学校教育的规章制度并不陌生,所以,让自己做最好的!我是学生,就要做最好的学生。同样我们也是为人子女;家中的父母亲等待着我们去孝敬。小时候,总盼望着长大,逃脱父母亲的唠叨,去体验外面色彩斑斓的世界;渐渐的长大,我们终于离开家里,来到了外面,才发现家里的一切是多么的美好,多么想念父母亲的唠叨。终于放假回家了,回到家里看到父母亲头上有多了几根银丝,不禁心里一阵酸酸的感觉,父母老了,干不动了,可为了他们儿女的学费还得埋头苦干,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我们要努力念书在不久的将来让父母安享晚年。作为新生一代的80后,90后的我们,既面临着社会给予的许多机会,也面临的社会给予的挑战。为了迎接机会,迎接挑战,为了更好地行走漫长的人生道路,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成人先成才,树人先树德
『肆』 历代名人论道德的名言警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内宠,一危也;才下而位容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南淮子.人间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知耻近乎勇. —— 孔丘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 谢觉哉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论语》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荀子.天论》
『伍』 道德起源的四种理论
一、神源论(亦称“神启论”):道德来源于神的启示。客观唯心主义。 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源出于天”之说。孔子“天生德于予”,把道德起源归于天。 欧洲中世纪的科学家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基督教的“摩西十戒”(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作假证陷害他人,不贪不义之财等);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饭酒)说成是上帝神明对人的启示,后来,成为宗教的道德戒律,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
二、 心源论(亦称“天赋论”):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人的先天固有善良或邪恶的意志。主观唯心主义。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说”,荀子“人之初,性本恶”的“性恶说”等。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吾也,吾固有之也”,意思是说仁义礼智之类的道德规范不是后来形成的,根源于人心,是先天固有的良知。 德国近代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的“趋乐避苦”的天性。快乐的有益的是善,痛苦的有害的是恶,善良是从本性中产生的。
三、庸俗进化论: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机械唯物主义。 德国的思想家考茨基从动物的本能中寻找道德的根源,如“合群”、“母爱”等,把人的道德看成是动物本能的演化。
四、感觉欲望论(亦称“自然论”):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望 旧唯物主义者反对从神出发,而从人出发,反对神道主义,主张人道主义,认为道德的本质是人性的自然表现,是人的真实的、健康的“本性”,而恶行、罪过只不过是人性的歪曲。它使道德从虚幻的天国拉回到了世俗的人间,但他们所说的人的本性是抽象的人性,脱离了社会关系的永恒的人性,因而最终与唯心主义殊途同归。
『陆』 有神论在道德实践中的作用是什么
摘 要:关于有神论与无神论,从奴隶社会开始至今都处在争论中。其实这是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问题,集中反映了人们对世界、宇宙的构成以及生命、物质的来源的思考。本文就中国现在存在的信仰缺失问题,讨论有神论的当代意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有神论;当代;信仰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1-0068-02
从炎帝黄帝的部落斗争开始,泱泱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自始至终都环绕着神话的朦胧光环。我们自称为“炎黄子孙”,就是对古老的神话的尊崇。而这种现象在农村更为普遍,家家供奉的或菩萨或佛祖的瓷像,氤氲的一串串青烟,飘散在空气中的浓郁檀香味,无时无刻不提醒着人们那遥远而贴近的信仰。而如今,这种信仰却被浓重的铜钱味玷污,抑或被现代文明冲击得七零八落。当虔诚变为“成钱”的工具,当尊重妖魔化成“落后”,曾经淳朴的渴求与期望在时代的冲击下步步退后沦落成“愚昧无知”,古老的坚守该何去何从。
我本身并非一个有神论者,接受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深刻教育与指导,坚信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但是,在我看来,“有神论”在当代应该被赋予新的含义。并非认为“世界由上帝创造”就是真正的有神论者,也并非坚持“世界是物质的”就是完全的无神论者。问题的关键在于“心”,在于你的内心是否有一份无可动摇的坚守。可以是上帝,可以是女娲,亦可以是一种观念,你自己拟定的标准。这种“有神论”是引导你行为的规范准则,是在法律约束以外的附加约束与自省。在原始社会与封建社会,落后低下的生产力使生产关系简单而单纯,匮乏薄弱的经济基础使上层建筑也更统一和类似,没有那么多繁芜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国际关系、利益关系,人们祈求的也仅仅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质朴的物质要求,反映在精神层次上也就非常一致的团结,一同合手闭眼维护着心中的神灵。当然这种信仰是纯粹的迷信,把未来完全依托与虚无缥缈的佛祖,所以这被现在的有识之人冠以“封建落后”的帽子被严厉批驳和反对。然而,当人们完全束手无策或被逼近绝境时,很多“有识之人”却依然会赶去峨眉山等地,不辞千辛万苦只为阖手磕头,求助于神灵的“大发慈悲”,求助于上上签的“快快显灵”。这种矛盾暴露出现代人一边拼命想与过去的愚昧形象脱离干系,一边又由于缺乏新的信仰而不得不重新走回佛脚的病态心理。
『柒』 关于道德的论据
(议论文)关于“道德”典型论据
列宁的家庭俭朴得象普通工人的家庭,当他离开幕尼黑时,变卖家具,总共才值十二马克。他甚至有病也不去医治,不愿多花党的-分钱,列宁对穿着从来不讲究,他的一件大衣,曾留有一九一八年遇刺的弹痕,但仍然缝缝补补一直穿到逝世。
----------------------------------
明朝陈寿,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有一次他拾了财物,却坐在那里守到深夜,忍饥挨饿等待失主来找。失主来了,他就把财物还给了人家。
----------------------------------
周总理只身访问京剧著名演员盖叫天,盖叫天后来感慨地说:"从前宰相出门,前呼后拥,新中国‘宰相’却没一点儿架子。"
----------------------------------
罗瑞卿同志是我国第一任公安部长。有一次罗瑞卿去火车站接客人.因为时间紧,随行人员没来得及买站台票,等把客人送到住处后,罗瑞卿知道了这件事,对随行人员说:"马上到车站去补交三张站台票钱,公安大员应当做守法的模范。古人有一句话:"‘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要防微杜渐嘛!"
----------------------------------
东晋孝武帝时,郗超与谢玄合不来,但当秦王持坚率兵攻晋时,都超推荐谢玄,他认为对人才当做到人尽其用,此次出征,必然能够建立功勋。结果,谢玄果然在淝水之战中一举获全胜。
----------------------------------
孙中山是人们所敬仰的革命家,也曾担任革命政府首脑,但他从不利用职权为自己的亲友谋私利。辛亥革命后,许多人建议要求孙中山委任抚养他成人,又支持了革命的哥哥孙眉接任广东都督,孙中山坚决拒绝了。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时,他的同乡密友杨鹤年几次要求委以重任,均遭拒绝。
----------------------------------
春秋战国时代的晋国有个大臣祁黄羊,晋国公叫他推举一个人去当县官。他就举荐了同自己有私仇的解狐。后来晋国公又要他推举一个去当法官,他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这两个人到任后都很称职。晋国公问他为什么不避仇,他说:’您没有问我谁是我的仇人,谁是我的亲人,您只要我举荐能够当官办事的贤人,我认为他们有才能,所以推荐了他们。"
----------------------------------
邓中夏同志因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打击,失去了工作,只靠妻子李瑛当学徒工挣的一点工资度日,常常连吃饭的钱都要借,但他有时还把失去职业的同志带到家里来居住。李瑛由于过度劳累,营养又不好,早产了。邓中夏将孩子送给了别人。几天后他对妻子说:’我们现在只有这一些钱,要先救同志们,不能再顾孩子,我们要割爱,要为革命割骨肉之爱。"
----------------------------------
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年轻的左拉因身无分文,只好忍着饥饿坐在巴黎卢森堡公园的长椅上做诗。这时有个一天一夜没有吃东西的少女哆哆嗦嗦地过来讨钱,同样处境的左拉脱下上衣给那个少女,叫她换顿饭吃,自己只穿一件衬衫,冒着寒冷回到他的阁楼上去。
----------------------------------
一八四四年,达尔文得出了物种不断进化的理论,觉得还不够完善,一直没有发表。一八五八年,达尔文突然收到华莱斯从马来群岛寄来的论文,观点竟和自己研究了二十多年进化论几乎一模一样。达尔文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先发表华莱斯的文章。只是由于赖尔和胡克的坚决主张,他们两人的论文同时发表在林耐学会的杂志上。
----------------------------------
一九二七年向警予接到湖南省委通知,到省委工运部给一个领导当助手。这个领导是个年轻姑娘?见自己敬爱的大姐来当助手,竟不知怎么办了。向警予诚恳地说:"这是组织上的决定,我们应当服从。再说,当助手也是革命工作,为了革命,干什么都一样。"
---------------------------------- 何香凝和廖仲饱是一对情操高尚的革命伴侣。一九O九年,廖仲饱前往天津进行革命活动,何香凝写了一首送别诗,云:"国仇未报心难死,忍着寻常泣别声,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中华史上名。"一九二二年,廖仲恺在狱中写下了《诀香凝》一诗,说:"后事凭君独任劳,莫教辜负女中豪。我身虽去灵明在,胜似屠门恶杀刀。"充满了浩然正气。后廖仲恺果遭谋害,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
一八四一年,已经二十七的燕妮为了支持马克思的工作,毫不介意地推迟了婚期。一八四三年,她不顾长兄的阻挠和反对,与不名分文的马克思举行了极其简单的婚礼。婚后,马克思被迫害、被驱逐、被逮捕,她都与马克思患难与共,协助马克思。所以恩格斯对她作了高度评价:"如果有一位女性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那么这位女性就是她。"
----------------------------------
宋代刘庭式当官前打算娶一农女,虽未送聘礼,但已许下诺言。后刘庭式中了进士并当了官,那农女却一场大病双目失明。有人劝他换娶农女的妹妹,刘庭式道:"我心早已许给那盲女,怎能负我的初心呢?"他终于娶了盲女,而且婚后相亲相爱。
----------------------------------
南宋初年的将帅,大都骄奢淫逸,妻妾成群,岳飞却不纳妾。有一次,蜀师吴介买了个美女送给岳飞,岳飞派人送她回去,部下劝他把女子留下以结好吴介,岳飞说:"国耻未雪,岂是大将安逸取乐之时。"
----------------------------------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先后平冤狱数百起,并奏请拨发河南官仓存粮八十余万石赈济灾民,使灾民得以生产自救。老百姓称他为"于龙图"。于谦每次进京,都是"空襄以人",有好心人劝告于谦带上土特产,巴结上司,于谦哈哈一笑,戏作一绝曰:"手帕蘑菇和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闯阎话短长。"
----------------------------------
陈嘉庚相继捐了巨额金钱,在国内兴办各类学校。他有个儿子曾向公司支借了五十元钱。陈老查帐时发现,回家警告儿子说:"你爸爸的钱是不能给侵吞的!"有人觉得不可理解,陈笑着解释说:"人谁不爱其子,惟别有道德之爱,非多遗金钱方谓之爱,且贤而多财必损其志,愚而多财益其过,实乃害之,非爱之也。"
----------------------------------
有一次马克思的朋友库格曼称颂马克思为十九世纪的智慧的思想家,《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是划时代的著作。马克思知道后很不满意,给库格曼的回信说:"过分赞扬我的活动是十分令人厌恶的,一切总归有个限度。
----------------------------------
一九六一年周总理和陈毅同志到上海,与电影演员白杨等会面。在谈话中;有的同志热情地说:"总理,您给我们写一本书吧!"总理很爽快地说:"如果我写书,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让活着的人们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
引言:
1、德,国家之基地。
______<左传>
2、百行以德为首。 ______<世说新语>
3、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_______孟德斯鸠
4、生命的短促,只有关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
一一-莎士比亚
----------------------------------
反例:
广东省一副县长,自己生活优裕,而给十岁的老母盖的被单,有五+四个补了和四个破洞,给她吃的是剩菜剩饭,最后老太太只得装一肚苦水上吊。这个副县长受到道德法庭的审判,并以"虐待"罪被起诉。
----------------------------------
东海郡的孝子郭纯死了母亲。每当他哭母亲的时候,就有成群的鸟雀飞落聚在他周围。官府派人检查观看,确实有这样的事情,立即给他门上挂匾,巷口建牌坊,表彰他的孝行。后来查明:原来郭纯每次哭母时,总是把饼撕碎撒在地上,于是成群的鸟雀争着飞来吃饼。以后仍这样做,鸟雀一听到郭纯的哭声,没有不争着飞来聚集的,并不是郭纯的孝心感动了鬼神而显什么灵异。
『捌』 请问神命论是对于道德问题的合理解释吗 为什么啊
神命论也被称为神学意志论,是指这样一种主张:上帝的命令是道德义务的最终来源,或上帝的意志是道德法则的基础。一种行为被说成善,是因为它遵从神的命令。一种行为被说成坏或恶,是因为行为者即使知道这样行为有违上帝命令,仍然实施。
至于是不是合理解释,个人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宗教信徒来说,这当然是合理的,因为神是至善至美的,神的意志便是道德的准则,但如果你是人文主义者,或者无神论者,那么道德显然和神无关,道德只是人为确立的某种制约准则,是善是恶各有不同评判,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假如把神命理解为至善的象征,即使是无神论者也不得不承认,任何违背至善原则的做法不论如何解释,都是不善的。
以上是自己的阐述和理解,怎么选择怎么理解,决定在你
『玖』 神启论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起源论
神源论(亦称“神启论”)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
主要思想:
客观唯心主义。 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源出于天”之说。孔子“天生德于予”,把道德起源归于天。 欧洲中世纪的科学家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基督教的“摩西十戒”(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作假证陷害他人,不贪不义之财等);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饭酒)说成是上帝神明对人的启示,后来,成为宗教的道德戒律,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
心源论(亦称“天赋论”):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人的先天固有善良或邪恶的意志。主观唯心主义。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说”,荀子“人之初,性本恶”的“性恶说”等。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吾也,吾固有之也”,意思是说仁义礼智之类的道德规范不是后来形成的,根源于人心,是先天固有的良知。
德国近代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的“趋乐避苦”的天性。快乐的有益的是善,痛苦的有害的是恶,善良是从本性中产生的,这是的观点。 庸俗进化论: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机械唯物主义。 德国的思想家考茨基从动物的本能中寻找道德的根源,如“合群”、“母爱”等,把人的道德看成是动物本能的演化。
『拾』 简述道德起源的几种界说
一、神源论(亦称“神启论”):道德来源于神的启示。客观唯心主义。 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源出于天”之说。孔子“天生德于予”,把道德起源归于天。 欧洲中世纪的科学家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基督教的“摩西十戒”(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作假证陷害他人,不贪不义之财等);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饭酒)说成是上帝神明对人的启示,后来,成为宗教的道德戒律,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
二、 心源论(亦称“天赋论”):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人的先天固有善良或邪恶的意志。主观唯心主义。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说”,荀子“人之初,性本恶”的“性恶说”等。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吾也,吾固有之也”,意思是说仁义礼智之类的道德规范不是后来形成的,根源于人心,是先天固有的良知。 德国近代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的“趋乐避苦”的天性。快乐的有益的是善,痛苦的有害的是恶,善良是从本性中产生的。
三、庸俗进化论: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机械唯物主义。 德国的思想家考茨基从动物的本能中寻找道德的根源,如“合群”、“母爱”等,把人的道德看成是动物本能的演化。
四、感觉欲望论(亦称“自然论”):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望 旧唯物主义者反对从神出发,而从人出发,反对神道主义,主张人道主义,认为道德的本质是人性的自然表现,是人的真实的、健康的“本性”,而恶行、罪过只不过是人性的歪曲。它使道德从虚幻的天国拉回到了世俗的人间,但他们所说的人的本性是抽象的人性,脱离了社会关系的永恒的人性,因而最终与唯心主义殊途同归。
五、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产生有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其客观条件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其主观条件是指人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开始意识到这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加以调整。 人类最早并没有道德规范,而是有一些风俗后成习惯,以后发展成为族规民约,后来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多样化,才产生的初步的道德,以后不断逐步演变成为比较牢固的道德意识、道德心理和道德感情,特别是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道德便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意识形态,统一的道德也分裂成为彼此相对立的阶级道德。因此,道德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即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类在长期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产生和逐步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