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思维防疫

法治思维防疫

发布时间: 2022-03-16 00:37:29

1.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如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与迫切任务,又是对党员干部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从近年来解决纠纷的实践看,一味强调运用行政手段解决纠纷,不仅会影响行政功能的发挥,背离依法解决纠纷矛盾的初衷,而且最终会损害法治的权威和尊严。党的十八大对矛盾纠纷化解策略和维稳思路进行了及时调整,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因此,科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维稳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基本路径和主要方法,同时也是领导干部在维稳工作中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

2.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一)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各级党委、政府应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预防和
化解矛盾纠纷的治本之策,强化源头防范。要持续关注并切实解决与民众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问
题,要把财政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并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政绩考评的重要取向,构建政府、社
会、民众相结合的考评机制,确保将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到实处。各级政法部门应依法查处民生领
域的职务犯罪,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对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资关系等领域的突出问题,
要积极提出政策建议,推动完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制度机制,预防减少利益冲突。
(二)着力打造法治政府。政府应遵照法治精神,运用法治方式,在法治化轨道上行使公权力,
以法律的公信力保障政府的公信力,以法律的执行力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要坚持科学决策、民
主决策,对涉及全局的重大决策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严格执行专家论证、风险
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确保不因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出台引发影响安定稳定的问题。要加
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理念教育,严格依法办事,明确责任主体和权力运行流程,提升各级领
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依法预防化解矛盾。法治是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最权威、最长效的手段。各级党委、政府
在处理矛盾纠纷和解决信访问题时,应当坚持法律思维、坚守法律底线,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
依法依政策解决到位,但对于寄希望于“大闹大解决”的错误思想要坚决纠正,绝不能为保一时
平安,乱承诺、乱开口子或突破政策、法律底线,确保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上解决。对于进入法
定渠道的矛盾,司法、执法部门应严格依据事实、法律,不偏不倚、公开公正处理,通过依法化
解矛盾的实际效果,让群众信服法律,自觉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诉求、依靠法律手段解决纷争。要
加强对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把法律作为规范自身活动的基本准则,依法、理性地
反映自身诉求。政法部门对于为实现个人目的,甚至合法诉求解决以后,仍然无理取闹甚至聚众
滋事,构成违法犯罪的,要依法追究责任,树立法治权威。
(四)依法构建体制机制。要着力构建对群众利益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畅通群众利益协调、
权益保障法律渠道,进一步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
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以吸
引更多人通过法定渠道解决利益矛盾。在此基础上,发挥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组织、基
层群众自治组织在畅通和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方面的作用,并依法按政策妥善处理群众合理诉
求。要不断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形成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综合机制,及时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
基层、在萌芽。

3.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疫情期间如何体现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原则,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科学立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组织编制法律体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是制定机构设置和组织编制方面法律的根本依据。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就要加快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组织编制法律法规体系,推动机构编制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改进机构编制管理方式。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制定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完善机构和编制方面的党内法规。协调发挥好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在规范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中的作用,把党政机构统筹起来考虑、设置,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党政机构新格局。要完善党政部门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编制方面的规定,依法管理各类组织机构和编制,充分发挥法律引领、推动、保障机构改革的作用,保障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顺利、平稳、有序开展。通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实现组织法定,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奠定制度基础。

深化改革,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在行政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上,要做到职责明确;在履行职能和行使权力上,要做到依法行政。要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转变政府职能,解决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不够科学、职责缺位和效能不高问题。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完善市场监管和执法体制、改革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需要。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精简整合办事机构,精干设置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简化办事手续环节,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改革行政执法体制,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整合精简执法队伍,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解决执法不作为、乱作为、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营造公正、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全面提高政府效能。

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发挥法治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把握好深化改革和推进法治的关系。实现改革与法治相向而行、同步双赢,要求立法要主动适应改革要求,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提供法治保障。要按照改革方案和政策要求,全面清理与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相关的法律法规,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该制定的制定,为机构改革扫清法律障碍,为改革后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提供制度保障。凡涉及法律设定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事项,应当及时启动法律修改和废止程序,确保在法治的框架内推动改革。只有将改革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以法治的方式推动改革,以刚性的制度管权限权,才能增强改革的合法性与权威性,顺利完成改革任务。十三届全国人大修改宪法,赋予国家监察委员会宪法地位,用一节五条的篇幅规定国家监察机关的产生、性质、组成、体制、权限和程序等重大问题,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就是为了确保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于宪有源、于法有据,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提供法治保障。要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相促进,既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用法治的方式促进改革,充分发挥法治规范和保障改革的作用;又要在改革中完善和强化法治,主动适应改革需要,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4.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打击预防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

A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打击预防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

法治是治理国政的基本方针。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必须坚持依靠法治思维方法分析观察问题,运用法律手段妥善解决问题,才能有效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打击预防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

一、坚持依靠法治思维方法分析观察问题,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冲突,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1、依靠法治思维方法,认真分析当前社会矛盾纠纷根本原因和问题,因时事宜及时解决。

2、依靠法治思维方法,妥善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二、坚持运用法治手段妥善解决问题,依法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1、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社会关系,激发社会管理创新活力,力推经济建设科学发展。

2、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矛盾,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运用法律手段预防和打击犯罪,优化社会发展环境。

坚持“打击与防范并举、治标与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的方针,打击是手段,预防是根本,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严厉打击干扰和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积极有效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堵塞违法犯罪空隙,减少安全隐患,有利于优化社会发展环境,同时,为深化法治承德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和重要保障。

三、坚持依法治国,加强普法教育,为推进法治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以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理论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通过多层面、多渠道的学法,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2、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指导,引领和规范党员干部学法遵法用法守法行为。正确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运用正确的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3、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为载体,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4、以扎实推进依法治国(治市)工作为目标,着力提升全民法治维权观念。

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与道德教育、法治理念教育与法治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努力实现“三个进一步、三个提高”的总体目标。即: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和司法实践,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提高公民的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树立依法行政理念,不断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进一步树立社会管理创新理念,不断提高社会法制化管理水平。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

5.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青少年犯罪

运用法治思维,维护稳定,预防青少年犯罪,就要采取多管齐下,针对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特点,有的放矢的开展形式多样的矛盾化解渠道。
(一)利用网络进行司法宣传,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
做好“两个依托”,进行青少年司法宣传。一是依托法院门户网站。网站宣传要与时俱进,定期更新发布一些典型案例,法律常识。通过这些案例和法律常识的宣传,让青少年认识到哪些行为“可为”,哪些行为“不可为”。二是依托官方微博、微信。当下,很多“80后”,“90后”,都开通了微博、微信。都喜欢利用这些平台,进行交流和沟通。那么我们就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发布“法律常识”,只要青少年关注了法院官方微博、微信,就可以接收到我们发布的法律常识,达到一个很好的司法宣传效果。
(二)开展“送法进校园”、“送法进社区活动”。
一是法院深入辖区中小学校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共建“法制校园”,成立“希望学校和家长学校”,这“两校”也是做好青少年罪犯的回访考察和帮教的主阵地。
二是以“法官工作室”为切入点,深入社区进行普法宣传。对家长及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用事实和案例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促进家长和子女的沟通交流。使家庭能真正的为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三是提出司法建议。对学校校规如何调整、违纪学生如何处理及调整违纪学生档案的使用方式等提出了许多司法建议。如实践中职业类的学校犯罪的学生较多,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应注重在学校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减少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因这类学校的学生多数是对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因此应该注重他们的兴趣爱好教育,更主要是能力教育和德育教育。如今职业类学校学生犯罪明显下降。
(三)多部门联动,促进无业青少年就业。
无业青少年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因为他们没有经济来源,无法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他们可能会走上犯罪道路。因此,社区需要对所辖范围内的无业青少年进行统登记。并根据这些青少年的特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培训班。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可以立足于社会。同时还需要就业机关的配合,积极为这些青少年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有独立的经济基础,以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与民政部门合作,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对在审判中发现的生活困难,无法保障未成年健康成长的情况时,及时与民政部门沟通,办理低保等相关救助手续。
怎样才能预防青少年犯罪,是需要社会多方面力量共同协做才能完成的。面对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不良社会环境,我们还需加大力度,清除学校附近的“黑网吧”,治理网络环境,让青少年在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中成长。

6. 如何提高新形势下政法预测预警预防的思考

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可以概括为五个“要”:一、要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二、要更加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三、要坚持问题导向,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四、要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五、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切实肩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1.提高预测能力是主动治理的基本前提。只有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和风险及其发生的时间、方式、规模、潜在危害、变量因素等预先做出系统评估和科学判断,才能及时预警,积极预防,有效治理。
2.提高预警能力既是主动治理的行动起点,又是主动治理的最后关口。显然,远期预警是主动治理的行动起点,临界预警是主动治理的最后关口。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对于远期可能发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和风险,只有及时向有关决策机关、职能部门报告情况,提出早期干预的对策方案,才能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相关因素,化解矛盾、堵塞漏洞、控制风险,化险为夷、化危为机、转危为安。同时,对于处于临界状态、一触即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和风险,只有在超前预测的基础上,在动态追踪、干预、控制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有效的预判、识别和管控,并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危险情况,向人民群众发出紧急通告,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充分准备,从容应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将各种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抑制于摇篮之中,处置在初发阶段,有效避免危害的发生。
3.提高预防能力是主动治理的根本举措。“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在超前预测、及时预警的前提下,只有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社会治理的领导责任及各部门各行业的具体职责,联动融合,开放共治,实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全面推进法律预防、社会预防、专业预防、教育预防,全面增强学校预防、单位预防、社区预防、家庭预防、个体预防的实效,才能有效铲除各类风险产生的土壤与诱因,减少各类风险发生的机会和条件,挤压各类风险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遏制各类风险的发生,安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顺利步入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从根本上把握社会治理的主动权。

7. 中国人民能够取得防疫攻坚战重大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因时因势,精准施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战“疫”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加强药物、医疗装备研发和临床救治相结合”提出要求。针对疫情容易反复、变化莫测的情况,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推进疫苗研发和产业化链条有机衔接,为有可能出现的常态化防控工作做好周全准备。

从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到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从确保“员工回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到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从守住“米袋子”、守好“菜篮子”到畅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很多乡镇干部说,就连做好今年春耕生产,习近平总书记都牵挂在心,作出重要指示。



2、携手抗疫,命运与共,展现中国责任担当

疫情发生后,习近平主席同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会谈会见4次,通话51次,向10余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欧盟等区域组织负责人致慰问电,还同阿根廷总统互致信函,向比尔·盖茨、美国犹他州小学生等复信,介绍中国人民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举措,感谢国际社会给予中国的支持帮助,表达中方为各国提供力所能及帮助的积极意愿,为国际社会携手抗击疫情注入强大信心。

习近平主席的一封封慰问电,陆续发往意大利、伊朗、韩国、西班牙、塞尔维亚、德国、法国等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欧洲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负责人。

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中取得的宝贵经验,通过一场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全国各省区市新闻发布会、医学专家视频交流会,毫无保留地向五大洲传递。

3、初心不忘,使命永担

坚持未雨绸缪、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坚持平战结合,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工作力量向一线下沉,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布局和保障,确保公共卫生领域重大风险发现得了、预警得早、处理得好。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重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

(7)法治思维防疫扩展阅读

在2020年5月1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境外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防范疫情反弹任务仍然艰巨繁重。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大战中总结经验教训,从大考中汲取智慧力量,中华民族一定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风雨无阻向前进!

8. 中国钟南山爷爷抗击疫情说过的话

在广东省于2020年2月29日举行的疫情防控例行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作出多个重要判断。

1、关于提高治愈率,钟南山说:

如果有很好的临床治疗、生命支撑与营养保障,大概85%的重症患者的症状能够明显改善,有些重症患者经过七八天治疗,体内病毒含量大大减少。

2、关于感染致死率,钟南山说:

截至2020年2月29日,新冠肺炎的病死率大概是2.5%,冠状病毒在人类中有3次暴发,从SARS到MERS,到此次的2019-nCoV,其中新冠病毒的病死率是较低的。人类以后对“冠状病毒”会比较重视,因为它的感染率比较高。

3、关于防疫重点,钟南山说:

除了提高重症患者的治愈率外,钟南山认为降低院内感染率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点。他说,院内感染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得好多了,极少有医护人员感染。早期,因为防护做得不到位,医院成为相互感染的场所,全国医护人员确诊病例1700多人,其中不少发生在武汉的医院。

4、关于传播方式,钟南山说:

“保持下水道的通畅极为重要!”钟南山提醒,2003年,香港曾经有一栋楼宇,上下楼层住户相继得病。他说,要吸取SARS期间淘大花园的教训,当时200多人得病、20多人死亡。

钟南山进一步解释,粪便干涸以后,风会把粪便里的病毒吹到不同的地方,预防新冠病毒应该注意这个问题。钟南山的团队已经从粪便里培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活病毒,他说,这并不一定意味着通过消化道传播。

5、关于假阴性问题,钟南山说:

出现病毒核酸检测“假阴性”问题,钟南山认为,核酸检测正规地做,肯定是准确的。有人说准确率是30%到50%,如果这样,真是让人无所适从。核酸检测取样绝大多数是鼻咽取样,方法是对的,采样同样很重要。他呼吁,要相信核酸检测的结果。如果医护人员正确取样,核酸检测的结果肯定就准确。

热点内容
评估司法解释 发布:2025-01-24 22:14:30 浏览:846
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法治 发布:2025-01-24 21:59:08 浏览:617
军队法律援助咨询热线电话 发布:2025-01-24 21:53:51 浏览:968
司法考试藏文 发布:2025-01-24 21:36:52 浏览:507
于辉律师 发布:2025-01-24 21:10:38 浏览:876
劳动法章节试题 发布:2025-01-24 20:38:26 浏览:976
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解读 发布:2025-01-24 20:19:21 浏览:133
民法基本原则是 发布:2025-01-24 19:42:19 浏览:258
人大法律硕士历年分数线 发布:2025-01-24 19:35:22 浏览:685
民法涵盖 发布:2025-01-24 19:34:44 浏览: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