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不言
A. 道德经·知者不言的出处
《知者不言》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B. 道德经·知者不言的介绍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C. 《道德经》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智不言,诸不知。
这是针对圣人与普通人进行的对比.说明普通人和圣人的区别.
圣人达到了不言而善应,不为而成,不行而至.
普通人就是普通人,该说还是要说,该做还是要做,通过知、言来取得信息和得以认识社会和宇宙万物。
D. 道德经不言入玄同,一切不可得怎么理解
这个“同"可以理解成天人合一。整句话意思是:如果你不能进入天人合一的心境,你就难一感知和认识“道”,也没有养生的效应。
结合《道德经》第56章上下文就很清楚了:“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这段是说要精神内守,不要放逐思辨,使精神平静,要有包容(杂念的)心,达到一种忘我无为的心境,从而天人合一。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这段是讲不要计较亲疏、利害、贵贱等等,勿忘勿助,无为自然,常怀清静、平等、平常心,则身体世事常安(无为无不为)。
《道德经》中有一些寓言的写法,不应纯字面理解。比如“天下”,也能指身体。
E. 道德经·知者不言的引语
四十二章和前一章讲的都是“和”,这一章接续前章,重点讲的也是“和”。四十二章说“冲气以为和”,是讲事物矛盾着的双方,经过斗争而达到和谐与统一。前一章讲的“知和曰常”,即以和为事物的常态。本章讲怎样可以保持常态的和。这三章之间层层深入,逻辑性极强,向人讲述了“和”的最高道德境界。不过这一章文字蕴含很深,这就不仅仅是指执政之人,而且也包括世间人们处事为人的人生哲理。他要求人们要加强自我修养,排除私欲,不露锋芒,超脱纷争,混同尘世,不分亲疏、利害、贵贱,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对待一切人和物。如此,天下便可以大治了。
F. 独道德经时有:行不言之教,既然如此,为何还写道德经,其中矛盾怎么解释
我读道德经也有此疑问,后来听曾仕强的易经讲座,才知道老子之意在:一阴一阳之谓道,站在行不言之教的立场上来行有言之教,才不会乱教!
G.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的启示是
原文出自于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原文的内容: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原文的大意:有智慧的人不会夸夸其谈,夸夸其谈的人没有智慧。堵塞沟通知识的穴窍,关闭传递知识的门窗;挫掉自己的锋芒,解脱自己的纷扰;蕴藏自己的光彩,混同自己于污垢之中;这就叫做高深微妙的玄同。所以(对于领悟了“玄同”的人)既不可能使他受害;既不可能使他尊贵,也不可能使他卑贱,因此,就为天下人后重视。
由上可见,原文至少给我们三点启示:
其一,懂得了怎么做,才是真正智慧的道理。即:什么事都能做到心中有数,而决非是夸夸其谈地急于表现自己;
其二,懂得了怎么做,才是在冥默中与道混同为一的道理。即:排除外界的任何干扰,收敛自己的一切锋芒,解脱自己的一切纷扰,蕴藏自己的任何光彩,将自己混同于污垢之中。
其三,懂得了怎么做,才是让天下人重视的道理。即:既能做到不使自己受害,又能做到不使自己尊贵,还能做到不使自己卑贱。
H. 道德经·知者不言的作者
李耳(约前580年—前500年之后)(诞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汉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县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经过专家大量考证及考古发掘,终于证实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故里位于现在河南鹿邑县。具体姓名史料中也颇为不全。“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I. 道德经·知者不言的译文
正真有知识、有智慧的人是不夸夸其谈的人。高谈阔论者不是有知识有智慧的人。塞住嗜欲的孔窍,关闭嗜欲的门户,挫掉锋芒,消除纷争,含敛光耀,浊同尘世,就叫做玄同。玄同又不得与道亲,也不得与其疏;不得与其贵,也不得与其贱。所以,“玄同”的境界为天所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