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立法问题
⑴ 如何解决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的冲突
关键在于审核制度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一部更好的“管法的法”。备受关注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8日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从草案来看,我国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将从49个增加到280余个。
地方立法权成倍“扩容”用意何在,此举将对地方的改革发展带来几多利好,各地能否顺利承接立法的大幅赋权,放权、扩权同时如何防止地方“滥权”,这些都是各方高度关注、期望求解的重要问题。
缘何大幅扩容?
现行立法法规定,享有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包括三类:“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总共49个。
此次修正案草案新增加一类:235个“其他设区的市”。新旧相加,全国284个设区市将全部享有地方立法权。另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8日在做草案说明时建议,赋予不设区的广东省东莞市、中山市和甘肃省嘉峪关市以地方立法权。
“多年的呼吁终于有了突破!”来自温州的全国人大代表郑雪君说。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至今,每年两会她都建议将温州批准为“较大的市”,获得地方立法权。
她说,温州一直以来都是改革先行区,素有敢闯敢拼、勇于创新的基因。“温州人一遇阳光就灿烂、一遇雨露就发芽,但就是缺少那么点阳光和雨露”。没有地方立法权,导致很多改革探索无法开展,或没办法深入推进。
不单是温州。许多城市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进展迅速,但各种问题和矛盾也成倍增加。由于缺乏立法权,它们往往只能以“红头文件”替代,但容易引发新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行政法专家马怀德说,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地方在立法方面的需求更加强烈。“以城市管理为例,城管执法机构需要规范运行,中央没有城管立法,地方想立法又没有权限,不立法又解决不了管理难题。这就构成了矛盾。”
释放几多红利?
在立法权方面,合肥无疑是让温州羡慕的。今年初实施的《合肥市城市管理条例》,因对广场舞等集体健身行为作出规范,进入了公众视野。
作为此前49个“尝鲜”地方立法权的城市之一,截至目前,合肥市政府已制定规章68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45件。这些立法,涵盖了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公共资源交易、城市管理等多个方面,为改革发展创造了更可靠的制度“小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张庆军举《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为例。这项合肥的“自选动作”,对依法治湖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划分了几级保护区,比如对
一级湖面及入湖河道一定范围内的,除在建项目外,对新建项目严格控制。“除此之外,这还有效避免了人事变动、政府换届等造成的朝令夕改,也对政府行政权力
形成了有效制约。”张庆军说。
根据草案,享有立法权的地方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等3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对原有49个较大的市已经制定的地方性法
规,涉及上述事项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专家认为,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意义重大,一些创新举措、重大项目等都可以通过地方立法而加速推进。
可以发现,草案赋予地方立法权的城市成倍增加的同时,其立法范围缩减了。“法律、行政法规和省级地方性法规日益完备,对较大的市的立法权限适当限制是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重复立法,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主任梁鹰说。
能力是否达标?
“当务之急,是要做好地方立法权承接准备工作。”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笑华说,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已成立立法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她坦言,温州急需这方面的人才,立法的指导和培训工作也亟待加强。
获得权限之后,立法质量是否够格,立法能力能否匹配,也是摆在各地立法部门面前的严峻考题。一些公众还担忧,地方会不会制定出差法、恶法、甚至“奇葩法”?
这并非杞人忧天。几年前,某省制定实施母婴保健条例,但这部地方法规违背了上位法《婚姻法》中有关“取消强制婚检”的内容,被一些专家质疑有“越权立
法”之嫌。还曾有地级市出台地方法规,要求当地所有房产开发企业在售房前必须缴纳每部不低于25万元的“首次电梯更新费”,不交钱就不发房屋预售证,引起
企业和公众广泛质疑。
专家认为,立法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平。地方在机构设置、人员能力等方面亟待补足短板。
需要指出的是,赋权之后,地方立法进度不是“一刀切”。此次修正案草案规定,由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综合考虑本省、自治区所辖的设区的市的人口数
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确定其他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如何防止滥权?
“没有立法权的时候,一些地方政府就搞出许多‘红头文件’与民争利;一旦有了立法权,岂不是更可以光明正大、肆无忌惮了?”“如果说一次违法的执法只是污染了水流,那么一次违法的立法就是污染了整个水源”……
针对地方立法权的扩容,网友们表达的担忧指向一个关键问题:如何避免立法权被地方滥用?这么多城市都拥有立法权,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及时的监督和审查?
根据草案,除了对地方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范围进行限制外,还规定制定地方政府规章,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依据,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此外,对行政法规,要求其在起草过程中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人大代表和公民的意见。
民意将对地方立法权形成有效制约。草案要求,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开展立法协商,完善立法论证、听证、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等制度。
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姜明安说,全国人大和省级人大应建立专门的法规、规章监督审查机构,人大的其他专门委员会和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可配合其监督审查;立
法法应明确规定审查机构受理机关、团体、组织和公民申请审查的时限、实施审查的时限,向审查申请人反馈审查结果的时限等。只有这样,审查制度才能真正发挥
作用。
⑵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的效力问题
楼主你的理解有些错误,不能因为规定不一致,就认定他们的效力大小,而应专该深入看其属本质
1.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的矛盾,指定的双方是地方人大和国务院各部门,难以区分大小,所以需要国务院裁决
2.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的矛盾,国务院个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也没有高低之分,所以也要国务院裁决。
2.地方性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的矛盾,因为制定双方是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是向地方人大负责的,所以是可以区别高低的。
楼主不要用比大小的角度考虑这个,而应该用矛盾产生的原因来解决这样的制度设置。一家之言,同参考
⑶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中立法表达不完善之处有哪些
立法表达的不完善,,主要还是立法者有制订法律的时候,不能够穷尽所版有的法律事件和法律类权型。所有呢,法律是无数事件的总结,再反过来解释新的事件。既成的法律解释不了所有的现实,因为人类还在进步过程当中——新的问题总是迎面而来。但停车就是停车,停车是一个事实,不能再来回反复讨论这是不是停车——主动、有意识把车停下来就是停车,至于是不是违章、违法,怎么处罚,那完全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必须在立法的时候,多去征求意见,多考虑更多 的未来可能出现的状态,并能够用更多 的规则来弥补法律,例如,为什么会出现都停了车了但连是不是停车都有争议这种情况?任何人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都会做出正确判断——那么压力来自于何处?我很早就写过一篇文章,讽刺北京各机关单位门前的岗楼,喜欢立一个招牌: 卫兵神圣不可侵犯。那就是说,我们也不能把现有的情况作扩大解释。
⑷ 地方性法规、规章不一致的问题
地方性法来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源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既不是简单的上位法与下位法关系,也不能按照简单的法律效力范围宽广关系来判断效力问题。因此,不能简单地确定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谁高谁低,发生冲突时应该对谁优先适用,而需要国务院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来调整这种关系。根据《立法法》有关规定,国务院有权对部门规章进行合法性审查和判断,有权撤销和进行改变,但无权改变撤销地方性法规。如果国务院对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发生冲突时,认为要优先适用部门规章,必须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裁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这样可以么?
⑸ 地方性法规的具体应用问题
改革现有的地方性法规应用解释制度,对具体应用解释进行全面规范,以加强法规解释来完善地方立法制度,已成为一个现实的、紧迫的问题。从哪些方面对地方性法规的具体应用解释进行规范,应当如何进行规范,这些问题都很值得研究。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和大家共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地方性法规具体应用解释制度。
(一)关于地方性法规具体应用解释的权限
要解决地方性法规具体应用解释越权的问题,首先应当明确具体应用解释的权限。地方性法规的具体应用解释,顾名思义,是在具体应用法规时所作的解释,是对如何执行法规的规定,或者对某种具体行为及有关事项如何适用法规所作的解释,应当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而不是在没有具体对象和具体问题时所作的抽象解释。没有出现具体应用问题,就不会有具体应用解释。实践中,有些行政部门发布的所谓的具体应用解释,并不是针对如何具体运用法规的问题,而是一些普遍适用的抽象解释,严格来说,这就不是具体应用解释了。
此外,还要严格区分具体应用解释与立法解释的权限范围。立法解释的权限范围,就是具体应用解释所不能涉及的范围。参照国家法律立法解释的权限范围,以及根据地方性法规解释的实践,笔者认为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解释主要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中:一是法规规定比较原则,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二是法规制定后出现新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规依据的;三是根据具体情况,需要适当变通执行的;四是根据法规规定的精神,需要适当扩大或者缩小法规适用范围的。除此之外的情况,一般通过具体应用解释来解决。具体应用解释绝不能侵犯立法解释的权限范围,不能对法规条文本身涵义的作解释,也不能随意扩大或者缩小法规条文的适用范围,更不能对地方性法规作变通的规定。
明确了权限范围,要确保具体应用解释不越权,还必须加强监督,建立对具体应用解释的备案审查制度。这部分内容后面会有涉及。
(二)关于地方性法规具体应用解释的主体
行使具体应用解释权,必须经地方立法机关授权。笔者曾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较大的市人大常委会出台的立法条例进行过研究,发现各地对具体应用解释主体的规定很不一致。如青海省规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应用问题,由该地方性法规规定的有关机关负责解释;苏州市规定,属于地方性法规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实施地方性法规的主管机关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进行解释;西安市等规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应用问题,分别由市人民政府、市中级法院、市人民检察院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进行解释;山西省规定,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属于行政管理事项方面的法规,在实施中出现具体应用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进行解释;我们江西省立法条例中规定,地方性法规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属于政府工作的,由省人民政府或者其所属的有关主管部门进行解释,属于审判、检察工作的,分别由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属于省人大常委会工作的,由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委会工作机构进行解释。此外,许多省、市都依照立法法第55条的规定,明确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机构可以对有关具体问题的法规询问进行研究予以答复,这种法规询问答复,也属于具体应用解释。
可以看出,由谁来行使具体应用解释权,各地的做法很不一致。由于全国人大常委会1981年《决议》的规定存在重大缺陷,有必要对地方性法规具体应用解释的主体进行重新界定。
首先,政府主管部门仍应是地方性法规具体应用解释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主体。在地方性法规的实施过程中,大量需要解释的问题是行政执法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反映出来的,由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地方性法规的具体应用解释是必要的。但是,不应把地方性法规的具体应用解释权确定为政府主管部门的专属权力。如果需要解释的条文涉及几个部门,就应当由有关部门联合作出解释,或者直接由政府作出解释。
其次,一些由社会组织(如工会、妇联、共青团等)起草的法规,其具体应用解释权应授予起草单位。这种情况下,由这些起草单位来进行解释是比较适宜的。
再次,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机构的也应当是地方性法规具体应用解释的主体。由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机构参与了法规制定的全过程,掌握了立法活动中形成的相关资料,对法规的立法原意比较清楚,更重要的是,它所处的地位比较超脱。由立法工作机构对地方性法规具体应用中的问题进行解释和答复,有利于地方性法规的贯彻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实践中,属于规范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或者不同部门之间在理解上出现分歧的,或者基层和有关部门提出解释请求的,这些情况下宜由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机构进行具体应用解释。但是,解释作出后应当报经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批准。
对司法机关是否有具体应用解释权的问题,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笔者认为,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在适用地方性法规时是没有具体应用解释权的,但由其自身起草、提请的法规例外(如我省出台的《江西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理由如下:一是国家法律未授权地方司法机关可以制定相关的地方司法解释,二是我国的司法制度是统一的,只能由中央立法,地方立法无权涉及,这决定了地方司法机关无权就国家的司法制度进行解释。因此,地方性法规不存在司法解释。法院、检察院在司法活动中需要对地方性法规进行具体应用解释的,应报同级人大常委会作出。
(三)关于地方性法规具体应用解释的效力
正确认识地方性法规具体应用解释的效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具体应用解释被滥用。地方性法规立法解释的效力是无庸置疑的,它与被解释的法规本身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那么具体应用解释的效力当如何呢?
地方性法规具体应用解释权是经地方权力机关合法程序授予的,可视为立法解释权的部分延伸,应当承认,地方性法规具体应用解释在实践中是具有一定约束力的。首先,具体应用解释是对具体行为如何适用法规所作的解释,已经对具体案件的处理产生了实际影响,是一种实践的结果,根据法律的确定性原则,要求相同的情况应当作相同的处理。其次,虽然我国不实行判例制度,但为保持执法的一致性,对先前作出的处理决定还是应当尊重;同时,公民也会自觉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这种解释,以免被先例一样被执法机关追究。
但是地方性法规具体应用解释的这种约束力不是独立的、直接的法律效力,而是一种间接的法律效力,不具有强制力。行政机关不按具体应用解释办,不受法律追究,只承担自己作出的处理决定被改变,或者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或者重新进行解释的后果;公民没有按照具体应用解释办,也不能以具体应用解释为依据,追究公民的法律责任。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可将具体应用解释视同规章和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仅供参照。
因此,对地方性法规具体应用解释的效力应当给予正确的定位,从而发挥其应有作用。
(四)关于地方性法规具体应用解释的程序
地方性法规的具体应用解释制度之所以存在这么多的问题,与解释程序一直未能得到规范有很大关系。如何保证地方性法规具体应用解释的程序规范化,在实践中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为避免地方性法规具体应用解释的随意性,维护其权威性,应当尽快对具体应用解释的程序进行规范,完善一系列的制定、公布、备案审查等程序。
地方性法规具体应用解释关系到法规能否得到正确执行,在制定过程中必须十分慎重,不应草率行事。实践中许多解释只是解释机关的某个部门或者某几个人作出的,却作为该机关的解释,这是很不合适的。既然是以解释机关的名义发布的,就必须由解释机关集体讨论决定,同时,在制定过程中还要征求其他相关部门的意见。具体应用解释必须以制定机关正式文件的形式作出,并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公开,使公众知晓。
为了对具体应用解释进行有效监督,应当建立和完善备案审查制度。可以参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地方性法规备案审查的规定,建立地方性法规具体应用解释备案审查制度。具体应用解释作出后,制定机关应当及时报人大常委会备案,其中,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解释,还应当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立法工作机构应当加强对具体应用解释的审查,审查形式有两种,被动审查和主动审查。主动审查是指审查机关主动启动审查程序,被动审查是指依有关单位或个人的请求启动审查程序。审查机关在审查时,发现该解释不适当,超越解释权限或者不按规定的形式、程序作出的,可以建议该解释机关予以纠正,或者提请人大常委会依法撤销。人大常委会发现不同机关作出的具体应用解释出现原则性分歧,不相一致时,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⑹ 地方性立法 什么时候用条例,什么时候用办法
你好,地方性立抄法分为袭地方人大立法(法规)与地方政府部门立法(规章)。通常情况下,法规用条例,而规章只能用办法。例如XX省关于XX条例,这是省人大的地方性法规,XX省关于实施XX规定办法,这是省政府政府规章。
⑺ 立法制度的地方立法
地方立法,指特定的地方国家政权机关,依法制定和变动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区域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活动的总称。
这里所说的特定的地方国家政权机关,在中国现阶段,指宪法和立法法确定的可以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地方国家机关,以及根据授权可以立法的地方国家机关。依法,指依照宪法、法律、法规和授权决定规定的立法权限、程序和其他要求。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区域范围,与“在本行政区域范围”不尽相同。前者既可以指效力在本行政区域全部范围都有效,又可以指在本行政区域范围的部分区域有效;后者则可以被人误解为任何法都在本行政区域全部范围有效。由于事实上不是每个法都在本行政区域全部范围都有效,因此前者比后者确当。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地方立法的各种法的形式的总称,在中国现阶段包括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被授权的主体制定的效力及于一定地方行政区域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地方立法是相对于中央立法而言的立法,是构成国家整个立法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少国家的地方立法本身也是个体系,由多类别、多层次的立法构成。中国地方立法由一般地方立法、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和特区地方立法所构成。特区立法又包括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两方面立法。在一般地方立法和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内部,又有层次的区别。
对中国地方立法的含义,至今仍然有一些较为普遍的误解。一是对地方立法的主体作过狭或过广的理解,把地方立法仅看作国家权力机关进行的活动,或是把地方立法主体扩大到所有的或过多的地方国家机关。二是对地方立法的法的形式作过狭或过广的理解,把地方立法仅看作产生和变动地方性法规的活动,或认为所有地方国家机关的规范性文件都是地方立法的法的形式。三是对地方立法的行政区域范围、法的效力范围作过狭或过广的理解,或限定在省一级,或扩大到县一级。为正确理解地方立法的含义,应当消除这些误解。 第一,地方立法具有地方性。
地方立法的主体只能是地方国家机关。中央国家机关不能是地方立法的主体,即使中央国家机关制定专门解决地方问题的法律、法规,如全国人大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样的立法活动也不属于地方立法的范畴。地方立法的任务是解决地方问题,尤其是注重解决应当以立法解决而中央立法不能或不便解决的问题。地方立法可以有或应当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基本原则之一是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保持地方特色。地方立法的效力范围限于本地行政区域内。
第二,地方立法更具复杂性。从总体上说,地方立法比中央立法更复杂。
首先,地方立法有更多的关系需要处理。在中国,制定地方性法规,至少要处理六种关系:与宪法和法律的关系;与行政法规的关系;与部门规章的关系;与地方政府规章的关系;与上级或下级地方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地方性法规的关系;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地方性法规还要处理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关系。
其次,地方立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更具体,在总体上规定的事项更多,许多不宜由中央立法解决的问题便由地方立法解决,这也增加了它的复杂性。
再次,各地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在使地方立法异彩纷呈的同时,也使地方立法复杂化。当然,地方立法更具复杂性,是从地方立法的总体情况来说的,不是任何一种地方立法,都比中央立法更复杂。
第三,地方立法具有从属与自主两重性。
一方面,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相比,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一般要以中央法律、法规为依据,或不能与其相抵触。在立法功能方面,地方立法一般都负有贯彻实施中央法律、法规的责任。在中国,地方立法还有补充中央法律、法规以及先行一步为中央立法积累经验的任务。一国法制统一原则还要求地方立法的法的体系、法的形式或渊源及其他有关方面,应当与中央立法保持一定的协调性。
另一方面,地方立法作为一国立法体制的组成部分,也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地方立法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要以地方立法的形式调整地方社会关系、解决地方问题,它可以在不与中央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独立自主地立法,积极地解决应当由自己解决的问题。地方也可以根据本地情况,在坚持或顾及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在法的体系、法的形式或渊源及其他方面,自主地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有的国家,地方立法的从属性是更主要的属性;在另一些国家,自主性是更主要的属性;还有些国家,这两重属性平分秋色。在中国现阶段,地方立法对中央立法的从属性,下级地方立法对上级地方立法的从属性,是更主要的属性。认清地方立法具有从属与自主两重性,就要防止两种片面性:一是只看到地方立法从属于中央立法的一面,把地方立法当作单纯是为执行、补充中央立法和为中央立法积累经验存在的,在地方立法问题上视野狭窄,认识保守,缺乏应有的主动性、积极性。一是过于强调地方的特殊性,把地方立法看成是可以脱离国家法制大局的一种纯粹的地方性活动,陷入偏狭的地方主义泥坑。
第四,城市立法在地方立法中逐渐占据重要位置。城市尤其是重要城市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们应当行使地方立法权。城市的发展状况是社会文明发展状况的标志。在现代社会,城市承担着比一般地方繁重和复杂得多的组织、管理经济文化和其他方面事项的职责,日益成为整个政治、经济、法制、科学、文化、教育和居住的中心。城乡融合的过程,城乡差别消灭的过程,主要是更多乡村实现城市化的过程。美国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英国约有五分之四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这些情况,再加上城市自身的人口密度大、社会分工细、生活节奏快、矛盾和复杂问题多的特征,决定了应当注意给予城市特别是重要城市地方立法权。西方国家的市议会一般都有地方立法权。中国虽然自古以农立国,但今天城市的发展速度也颇为可观,居住在城市(包括市辖县)的人口已近4亿,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总额的85%以上。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日益突出,尤其是这些年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状况如何,渐成整个改革成败的关键。因而城市地方立法也十分必要和重要。
⑻ 地方性法规政策不合理,公民该如何
立法法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
(二)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除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外,其他事项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规。在国家制定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生效后,地方性法规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规定无效,制定机关应当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机关依照本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的权限予以改变或者撤销:
(一)超越权限的;
(二)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
(三)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经裁决应当改变或者撤销一方的规定的;
(四)规章的规定被认为不适当,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的;
(五)违背法定程序的。
所以,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以上是地方性法规违宪的情况,是静态的情形。宪法规定,公民有批评建议的监督权利,既然地方性法规不合理,你要找到不合理之处,说明理由,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制定机关反映。
如果是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地方性法规有问题,你可以就此具体行政行为向作出该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或者政府机关提出行政复议,具体问题你可以去信访部门咨询咨询。
⑼ 地方性法规关于行政处罚设定权的问题
行政处罚的设定是指国家有权机关在行政处罚立法上的权力配置。 根据《》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划分如下: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可以设定任何种类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2.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可以依法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的,规不得超越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另行作出行政处罚规定。 3.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的,地方性法规不得超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另行作出行政处罚规定。 4.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部委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国务院可以授权具有行政处罚权的直属机构按照本条的情形规定行政处罚。 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经济特区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上述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省级人大常委会规定。 6.除上述规定外,其他任何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⑽ 地方性法规与行政法规发生冲突是应该怎样解决
1、视情况不同,解决办法也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制定法律的机关不同,法律的效力也不相同;一些法律比另一些法律的效力高,相反,有些法律的效力则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