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学术道德

学术道德

发布时间: 2020-12-21 12:52:47

A. 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

教育研究者的主观因素

教育研究者常常是学术道德失范的始作俑者,从教育研究者的主观因素看,造成教育研究中的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基本的学术诚信与学术素质。在我国,高等院校缺乏学术诚信的培养教育和学术素质的培养,这就导致了一些研究者,包括教育研究者在进行学术研究的时候,缺乏学术诚信和基本的学术素质。

2.、为了附庸政治的需要迷失了自我。有些教育研究者常常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相混淆,或者为了寻求政治上的庇护,又或者受“官本位”思想毒害过深,导致了一些教育研究者为了“升官”而研究,对自己的研究只求速度,不求效果,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3.、过于受社会价值观功利化的影响。受社会价值观的功利化趋势的影响,有些教育研究者存在一种浮躁的治学风气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注重自身的短期利益,而不是教育发展的长远利益。过于追求功利,导致了教育研究功能的异化,就有违了教育研究的学术道德,成了不道德的了。
二、体制方面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时,我国的体制建设特别是学术体制方面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学术体制不规范就使一些研究者有空子可钻,也是导致学术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
1、相关法律不健全。在我国,虽然当前也有了关于遏制学术腐败的法律,但很少且有些还含混模糊,没有特指的是哪种情况,又应当怎样“约定”等等均语焉不详,而且在现在的复杂的社会教育条件下,现有的法律已不足以对付各色学术腐败了

2、完备的教育研究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教育研究中的学术道德问题研究在我国不受重视,所形成的、可以供教育研究者参考的学术道德规范方面的文献稀少,很多理论方面的问题还处在探索阶段,远远不能满足教育研究的需要等等。

3、学术惩处机制不健全。在我国,学术惩处机制不详尽,较先进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的只是一些小范围内的“行规”。

4、教育研究成果评审制还不很完善。时下流行学术评审实质上是个数字游戏,这种研究成果评审制上的混乱和不完善,客观上刺激了教育研究者在研究中的道德失范行为。

B. 什么是学术道德

学术道德被认为是学术共同体从事学术研究时遵循的道德。
学术道德既与学术研究的特性有关,也与社会道德(观念)
对其的塑造相连。现代社会除魅就是学术研究取代宗教:
学术研究消灭宗教信仰的神秘,以理性可控的方式攫取宗教神圣性。
学术研究成为新社会的新“神”。科学家、学者成为了“先知”。
学术研究由此获得了神圣性。
而学术研究的本性则要求诚实的告知或者揭示世界的真理,
而毋须或不应顾及其后果,哲人施特劳斯将之称为“知性真诚”。
但显然,一个人的有生之年无法穷尽真理,
这意味着学术研究是人类的事业,即它必须依赖前人,
同时又必须为后人做嫁衣。
这需要学术研究人员必须具有真正的献身精神和最大诚信,
否则他既欺世盗名,又误导后人,彻底贻害现代社会的新神——
学术研究的顺利展开。因此,何中华教授这样描述学术道德,“
大体而言,它应包括‘诚’与‘敬’两方面。‘诚’
意味着既不自欺也不欺人;
所谓不自欺就是治学应该做到不隐瞒自己的真实见解,
从而问心无愧,不受外部因素的诱惑和干扰;
所谓不欺人即指充分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恪守学术规范,
拒绝一切学术不端行为。‘敬’
意味着对学术事业心存虔敬之心和敬畏之情,
保持对学术的目的性追求,避兔学术的工具化;捍卫学术的纯粹性、
神圣性和超高性,以维护其尊严。”

C. 如何在学术研究中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和科学道德

良好的学术道德对树立优良学风、培养正
直诚信的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在研究生中形成遵循学术规范、严守学术道德的良好氛围,使得每个研究生具备良好的素质,实现更好的自身价值,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才能创造更大的财富。
学术道德规范是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则,是保证正常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创新的根本保障。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应该是每个江科大研究生的基本行为准则。为此学校提出了很多倡议,总结如下:
一、增强历史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时代大学生。
二、坚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严谨求学,诚实做人。尊重科学事实,坚守学术道德,自觉维护学校学术声誉。
三、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守学术刊物引文规范。在学术论文中明确表明引用他人成果与观点等内容;杜绝剽窃、抄袭、篡改、伪造、泄露、一稿多投和故意歪曲他人学术观点等违反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的行为。
四、以行之有效的学术活动践行学术道德。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自控能力,努力拼搏,严谨求实,用实际行动形成健康向上、学风严谨的学习氛围。
五、探究真理,追求卓越。在探索科学和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做到不为名利、甘于寂寞、锐意创新、奋力拼搏,努力把握科技前沿,创造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真知灼见。

D.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如何培养科学精神

从趋势上看,学术道德和规范教育将渗透到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强化对研究生的科学精神专、追求真理、属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将形成具学科发展特色的内容。
为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科学精神,学校研究生院可开设“研究生科学精神与学科素养”公共课程,并邀请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举行学术讲座,同时把学术道德规范的培养贯穿其中,除发挥主讲人自身的感召力和引导效应外,另外还可以安排若干场以学术道德规范为主题的专题报告。
在此基础上,学校大部分院系也有开设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和科学研究方法类的基础课程,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课程体系将日趋完善。

E. 一稿多投是违反学术道德的吗为什么

答: “一稿多投”是指作者把自己的作品同时或者先后向不同的出内版社或其他媒体发表容邀约,这种行为是违反学术道德的,背离了学校道德的要求。
“一稿多投”的行为不必要地浪费了期刊版面及编辑和审稿人的时间; 对相关期刊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搅乱了依据科学成果的发表所建立的学术奖赏机制;违反了版权法。

F.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具有哪些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规 范,是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保证,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术繁荣发 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学术道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与学风,教风,校风 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学术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方面,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
2. 教育系统学术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对存在的问题也必须高度重视.教 育系统一直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工作.教育部近年来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关于进一步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广大科研 工作者献身科学,殚精竭虑,无私奉献,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维护学术道德,弘扬 良好学风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学术失范和学术不 端行为,有的情况还比较严重.主要有:夸大研究成果,一稿多投,虚假署名,放弃 评审原则;甚至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篡改事实,系统造假.这些行为不仅浪费了有限的学术资源,而且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损害了学术形象,对教育和 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造成了恶劣影响,必须坚决制止.

G. 如何在学术研究中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

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专利法》、中国科协颁布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及学术道德规范,要坚持科学真理、尊重科学规律、崇尚严谨求实的学风,勇于探索创新,恪守职业道德,维护科学诚信。应当遵守下述基本学术道德规范:
(一)在学术活动中,必须尊重知识产权,充分尊重他人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引用他人成果时如实注明出处;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从他人作品转引第三人成果时,如实注明转引出处。
(二)合作研究成果在发表前要经过所有署名人审阅,并签署确认书。所有署名人对研究成果负责,合作研究的主持人对研究成果整体负责。
(三)在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进行介绍、评价时,应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在充分掌握国内外材料、数据基础上,做出全面分析、评价和论证。
(四)尊重研究对象(包括人类和非人类研究对象)。在涉及人体的研究中,必须保护受试人合法权益和个人隐私并保障知情同意权。
(五)在课题申报、项目设计、数据资料的采集与分析、公布科研成果、确认科研工作参与人员的贡献等方面,遵守诚实客观原则。搜集、发表数据要确保有效性和准确性,保证实验记录和数据的完整、真实和安全,以备考查。公开研究成果、统计数据等,必须实事求是、完整准确。对已发表研究成果中出现的错误和失误,应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公开和承认。
(六) 诚实严谨地与他人合作。耐心诚恳地对待学术批评和质疑。
(七) 对研究成果做出实质性贡献的有关人员拥有著作权。仅对研究项目进行过一般性管理或辅助工作者,不享有著作权。合作完成成果,应按照对研究成果的贡献大小的顺序署名(有署名惯例或约定的除外)。署名人应对本人做出贡献的部分负责,发表前应由本人审阅并署名。
(八) 不得利用科研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正确对待科研活动中存在的直接、间接或潜在的利益关系。

H. 什么是学术道德

学术道德被认为是学术共同体从事学术研究时遵循的道德。 学术道德既与学术研究的特性有关,也与社会道德(观念) 对其的塑造相连。现代社会除魅就是学术研究取代宗教: 学术研究消灭宗教信仰的神秘,以理性可控的方式攫取宗教神圣性。 学术研究成为新社会的新“神”。科学家、学者成为了“先知”。 学术研究由此获得了神圣性。 而学术研究的本性则要求诚实的告知或者揭示世界的真理, 而毋须或不应顾及其后果,哲人施特劳斯将之称为“知性真诚”。 但显然,一个人的有生之年无法穷尽真理, 这意味着学术研究是人类的事业,即它必须依赖前人, 同时又必须为后人做嫁衣。 这需要学术研究人员必须具有真正的献身精神和最大诚信, 否则他既欺世盗名,又误导后人,彻底贻害现代社会的新神—— 学术研究的顺利展开。因此,何中华教授这样描述学术道德,“ 大体而言,它应包括‘诚’与‘敬’两方面。‘诚’ 意味着既不自欺也不欺人; 所谓不自欺就是治学应该做到不隐瞒自己的真实见解, 从而问心无愧,不受外部因素的诱惑和干扰; 所谓不欺人即指充分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恪守学术规范, 拒绝一切学术不端行为。‘敬’ 意味着对学术事业心存虔敬之心和敬畏之情, 保持对学术的目的性追求,避兔学术的工具化;捍卫学术的纯粹性、 神圣性和超高性,以维护其尊严。”

I. 简述高校教师是怎样作为学术道德的实践者

学术道德 建设应包含三个层次的工作:一是理顺学术行为主体的各种社会关系,建设合理的学术体制;二是道德体系本身的构建,包括能被整个社会和学术共同体所认可的道德理念的重塑和道德原则的构建,以及切实可行的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三是培养可执行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学术行为主体。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建设与整个学术界的道德建设互为前提和条件,其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强烈的道德自觉性、充分了解相关学术规范并具有道德行为能力的学术新生力量,并带动整个学术界的道德建设改革,从而为推动一个良性循环、可持性发展的学术生态圈的建立提供充足的道德氧气。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反映和调整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用善恶标准评价,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作为道德组成部分之一的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教师行业,职业道德如何更是影响到“国家的未来”。
因此,大力倡导品德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便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学术活动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高校是开展学术活动的有生力量,作为高校学术活动主力军的高校教师,其职业道德组成部分之一的学术道德是指其在从事学术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及结果中,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学术道德是治学的起码要求,是学者的学术良心,其实施和维系主要依靠学者的良心及学术共同体内的道德舆论。它具有自律和示范的特性,学术道德的缺失无疑意味着学术失范现象的产生和蔓延。

热点内容
第二部婚姻法的重点 发布:2025-01-19 16:00:50 浏览:801
湖南省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 发布:2025-01-19 15:46:28 浏览:527
劳动法最低工资每小时多少钱 发布:2025-01-19 15:26:10 浏览:666
律师法原理 发布:2025-01-19 13:58:19 浏览:870
考律师怎么考 发布:2025-01-19 12:48:39 浏览:592
青年实践部部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19 12:33:06 浏览:566
潍坊律师工资 发布:2025-01-19 11:51:13 浏览:861
二倍工资劳动法 发布:2025-01-19 11:38:23 浏览:518
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的成语 发布:2025-01-19 11:17:21 浏览:203
成都周边法院 发布:2025-01-19 09:48:34 浏览: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