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个人道德体系

个人道德体系

发布时间: 2022-03-19 14:58:28

『壹』 个人道德品质是什么()选择题能给我解释

答案B表述的已经很确切了。1、一个人 2、长期的 3、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不是单一的 4、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而A、C、D都不具备B的确切。

『贰』 中国社会的道德体系包括哪些

社会道德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叁』 社会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详细的,谢了啊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内容,是由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其一,道德自身具有善的属性.人类的核心价值追求就是“真善美”,而真是善的基础,善则是真的目的.一般而言,只有“真”才能成为“善”,而人类追求“真”,其根本价值目的在于追求“善”.美是善的升华,而善则是美的规定.也就是说,人类追求最高的境界是“美”,而就“美”的核心价值内涵来说则是“善”.不是“善”的,就不是“美”的.因此,“善”在“真善美”中处于主体地位. 其二,道德具有治国功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最基本的治理手段一是法治,二是德治.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则以道德的说服力、感召力和自觉性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又要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起来. 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内容,是由道德建设的基本功能决定的. 第一,道德具有调节社会关系的功能.道德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调节”,它具有广泛性、层次性、导向性、内在性.广泛性,是指道德从现实利益关系的角度,调节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这就使得道德调节具有其特有的广泛性,能够在建构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更广泛的作用.层次性,是指道德要求的递进性所表现出来的多层次性.对于人们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调节,法是以“必须怎样”为尺度,而道德则是以“应当怎样”为尺度的.因此,法律调节面前只有一个要求——“合法”,而道德调节则从底线道德到道德理想之间有许多递进性的不同层次,从而使其具有多层次性,能够在调节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发挥更加灵活的作用.导向性,是指道德的要求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它从现实的社会道德水平出发,又指向更高的道德理想,能够将人们的行为不断引导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从而不断提升和谐社会的质量.内在性,是指道德调节的主要力量来自于人们的心灵.道德主要诉诸舆论褒贬、沟通疏导、教育感化等手段,尤其注重唤起人们的良知,培养人们的道义责任感和善恶判断能力.这些优势,一方面决定了道德调节在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道德调节的目的就在于追求社会和谐. 第二,道德具有情感功能.道德情感是人类道德发生的直接心理基础,又是道德运行的润滑剂,它既依赖于实践理性,又依赖于人伦情感,是理性与情感的有机统一.道德可以弥补政治、法律、科学等情感的缺失与不足,也可以纠正宗教情感的偏迷,成为人类情感中最能发挥作用的一种特殊情感.特别是道德情感中的责任感、是非感、荣誉感、羞耻感等,对于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第三,道德具有激励功能.道德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主要着重于个人和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个人对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态度这一角度,提供现实社会状况的信息,显示现实社会的生命力和历史趋势,展望或预测社会发展的未来图景.虽然其他社会要素也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视角提供现实社会状况的信息,显示社会的生命力和历史趋势,展望或预测社会发展的未来图景,但其自身的“合理性”本身还需要道德价值的说明与支持.而道德的认识,既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又有自身的价值说明,因此,能够为人们的行为直接提供一种“正当”性、“正义”性、“应当”性的支撑.而这种合理性的精神支撑,在现实生活中会转化为一种激励性的强大精神力量,鼓舞人们敢于冲破各种艰难险阻,去追求理想的目标.建构和谐社会,这种激励性的强大精神力量,既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激发社会活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又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利益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全体成员之间和谐相处. 基于以上认识,当前加强道德建设应该着力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道德的根本特性是自律性,其根据最基本的是道德个体的内心信念和内化的规范.道德个体的内心信念和内化的规范凝聚为道德良心.良心是道德自律的最高体现,是道德存亡的根据.没有良心就没有道德;道德之所以会发生作用,完全在于人有良心.良心同时又是道德自律的根据,是道德自律的运作机制.从良心的机制来看,良心包含着理性,是人的理性的一种积淀;良心又包含着意志,是人的意志力最强劲的表现;良心还包含着种种非理性的东西:直觉、本能、信念等.因而,良心的心理机制不是单纯的理智、情感、理性或非理性,而是这一切在道德主体内心的综合统一.荣辱观作为最基本的伦理价值观,是良心中最基础的内在要素.它既是理性、意志和情感的统一,又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综合.它不仅是一种价值认识,而且是一种道德意志,还是一种伦理情感.作为一种价值认识,它以其特有的“荣辱”范畴来判别道德行为的善恶;作为一种道德意志,它以其特有的“荣辱”信念来保障道德行为的实施;作为一种伦理情感,它以其特有的“光荣与耻辱”情感来调节道德行为.荣辱观作为最基本的伦理价值观,其内在心理机制是人的羞耻之心.它是道德自律的心理依据,也是道德良心能够发生作用的运行机制.良心可以使道德主体对于合乎良心的行为感到光荣与快慰,对违背良心的行为感到耻辱与羞愧.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使人人都有羞耻之心,无论是对于道德良心的生成还是对于整个道德建设,都是一项基础性工程. 二是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实现现代化,必须走法治之路,这是所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然而,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如果文化建设被边缘化、道德建设被忽视,那么,最终会影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因此,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既关系到社会的全局发展,又关系到长久性的社会和谐.(

『肆』 中国社会的道德体系包括什么

中国社会的道德体系包括一个核心,即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一个原则,即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五个基本要求,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三个建设领域,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一个总目标,即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指社会主义道德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行为规范有机结合起来的整体。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体系,它由各方面的道德规范构成,如政治道德、商业道德、家庭道德以及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具体的规范、具体的内容,各种规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体系。另一方面是指社会主义道德的层次体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低到高存在着四个层次的道德要求。处于最低层次的、也就是最简单、最一般的道德要求,是社会主义起码道德要求,它包括社会公德和家庭道德两大部分。处于第二层次的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具体概括为“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处于第三层次的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特殊道德要求。
社会主义道德
处于第四层次的是共产主义道德。这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最高道德要求。以上这四个层次的道德要求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层次体系。
社会主义道德存在层次体系,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由于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基础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种利益主体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是多种层次并存。就所有制形式而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全民(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私人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必然出现多种利益主体,包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私人利益、个人利益等等。私人利益也是个人利益,但这不是一般的个人利益,而是对社会财富占有量相对较大的人的个人利益。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40%以上的财富集中在1%的人的手里。这1%的人的个人利益与一般的个人利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由于存在着多重经济成分和多重利益主体,决定了不能只有一种道德要求,必须要有适应多重利益主体的道德要求。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封建道德糟粕残余的影响,还存在着西方资产阶级道德中腐朽成分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觉悟还没有达到足以完全抵制和消除这些影响的程度,这也决定了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只有一种道德要求,而要有适应不同觉悟程度的人的道德要求。在“极左”时期,我们曾经企图用一种美好的、理想化的道德去要求每个人,结果造成道德要求与道德现实脱节,道德承诺与道德行为背离,并没有也不可能形成所期望的道德局面。

『伍』 谈谈什么是“三老”“五心”职业道德体系

四德
四德,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仪,营造良好的公共秩序,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改善城乡人文环境,引导人们以真挚的爱心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己,在全社会形成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风尚。

职业道德。广泛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培养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引导人民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待职业,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操守。

家庭美德。大力开展孝老爱亲活动,树立文明家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形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氛围。

个人品德。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增强责任意识,引导人们自觉遵守法律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形成爱国明礼、自立自强、公道正派、勇于担当、团结互助的个人品质。

五心
五心,即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社会、把诚心献给职业、把孝心献给父母、把信心留给自己。

把忠心献给祖国,增强爱祖国爱家乡情感。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传统美德,引导公民牢固树立振兴中华、奉献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

把爱心献给社会,营造助人为乐风尚。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开展“人人爱社会,社会爱人人”实践活动和“讲守法、讲责任、讲奉献、爱环境、爱劳动”实践活动,弘扬助人为乐、相互关爱、与人为善、爱护公物的良好风尚,营造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不断增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

把诚心献给职业,树立诚信道德意识。以诚实守信为核心,开展“诚实从我做起,信誉对待他人”活动,积极引导人们树立“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稳”、“世无诚信不宁”等诚信观念,着力培育人们诚实守信的品质。

把孝心献给父母,倡导敬老尊亲美德。以尊老爱幼为核心,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培养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善待老人的情感和意识。

把信心留给自己,树立能行能干信念。以自信自强为核心,通过开展自信、自强、自立等教育活动,培养坚定信心、艰苦奋斗、不断追求的品质,突出我能我行的时代特征。

『陆』 个人品德包括哪些

品德是道德品质这一伦理学概念的俗称,也可叫做德性。所谓品德,是指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个人品德不是人类个体的生理特征和一般个性心理特征,而是人们后天形成的具体体现一定社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的他个人意识和行为总体的特征。因此,个人品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概念,而是一种具体体现在个人道德行为中的实践现象,个人品德与个人的道德实践活动密切相关,没有一个人的行为不表现出他的行为德性的。
因此,人的个人品德与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的。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的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品德为基础的,而人们的品德又总是由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体现出来的。我们通常赞赏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品德,并不是因为这个人有一套完整的道德学说,而是称颂他在人生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从而也有利于自己人格完善发展的行为表现一般说来,个人品德与道德行为的关系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道德行为是个人品德的基础。没有一定的道德行为积累,就不可能形成个人品德,道德行为是个人品德的客观内容,个人品德是道德行为的综合表现。一定的道德行为经常表现出来,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就表现为具有稳定特征个人品德,而一定的个人品德只有通过道德行为才能表现出来。个人品德一方面表现为个人内在的心理和价值意识特质;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个人外资的行为活动和行为习惯,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品德表现为一个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
其次,个人品德是个人自觉自主的行为过程。个人品德不仅是一种道德生活习惯或习性,更重要地还是一种由个人行为充分展示出来的自觉自主的意志选择过程,是凭借个人意志选择而获得的行为习惯。个人品德不是自然形成的或天生的习惯,而是在行为的每一场合或每一时期,都能凭借一定的道德判断和意志抉择,凭借意志的控制和坚持的结果。在这里,意志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志是个人品德的核心,个人品德就是力量。
其三,个人品德是在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所谓行为整体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构成个人道德行为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统一,即个人的道德行为意识和道德行为时间活动的统一;另一方面,它是指一个人的一系列道德行为的综合,即一个人在某一实践活动领域、某一活动时期或活动阶段的行为,乃至于一生的全部道德行为的综合。因此,个人品德不是一种个别的行为现象,也不是一个人偶然表现出来的一两件具有善或恶的性质的行为,个人品德是一个人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的稳定特征和倾向,具有特定行为的连贯性和重复性。所以,个人品德不仅体现在一个人的某个持续进行的行为中,而且更充分地体现在这个人的一系列行为构成的行为整体中。
一般说来,个人品德与道德行为是一致的。良好的品德会表现出善的行为,善的行为体现着良好品德的价值实质。由于一个人的品德是长期形成的稳定倾向,因此,作为人格表现在一般情况下是比较一贯的。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一个公民都不可忽视良好品德的养成,只有重视个人良好品德的养成,才可能在人生实践中展现出高尚的人生品质和精神面貌,才可能具有良好的道德形象,才可能具备做一个全面素质发展的人的坚实基础。

『柒』 道德体系的主体是什么

道德体系的主体是文化内涵的支撑。

求个采纳,谢谢你了哦

『捌』 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是什么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道德属于‘上层建筑’所以归根结底的基础是‘经济基础’。

『玖』 个人道德的本质

道德本质就是指道德作为道德而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性质,是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道德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
一、道德的一般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
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反映着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要求,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道德的内容、特征、发展和演变都是受经济关系制约的,具有人类精神的一般特征。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既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又受制于现实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从而表现出与其他社会现象不同的一般本质。
二、道德的特殊本质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
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特殊的规范性
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它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环境的人们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要求、秩序和理想;
2、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它主要是借助于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的;
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内化的规范也称为良心,良心是人们思想、言行的标准、尺度和检查官,良心形成特定的动机、意图、目的,良心促使人去遵守社会规范。
三、道德的深层本质是一种实践精神
马克思在《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曾经把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分为四种: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
由于道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贯彻于人类生活发展的全过程,因而对于产生它的经济基础,对于整个社会生活,表现出巨大能动作用:使人们从伦理关系上去认识和把握社会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以伦理观念给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以巨大影响,调节和引导着这些活动,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生活秩序。

『拾』 你本人的道德体系或道德规范是什么它以哪条或哪些原则为基础

己所不欲,莫施于人。如此简单又不简单。

热点内容
有关海丝条例的内容 发布:2025-01-24 05:25:51 浏览:408
妇产科院内感染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24 05:07:39 浏览:479
民法典8章 发布:2025-01-24 03:55:07 浏览:252
劳动合同法实习生 发布:2025-01-24 03:28:47 浏览:891
疫情期间法院问题 发布:2025-01-24 03:23:32 浏览:955
经济法押题试卷 发布:2025-01-24 03:03:22 浏览:24
日照卜法官 发布:2025-01-24 02:09:36 浏览:225
贵阳贵阳市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24 02:03:30 浏览:232
劳动法中假期是否包括节假日 发布:2025-01-24 01:28:53 浏览:786
初任法官改革 发布:2025-01-24 01:27:17 浏览: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