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悖论
1. 我们是如何面对道德悖论的
选你认为对的那一个。如果,只能从生存和道德中选择一项。结果可能就是,道德这个词和茶杯、水壶差不多,都是为我们服务的一种东西。
2. 道德悖论:要不要杀死童年希特勒
如果杀死了童年希特勒,你便不会再在现在杀死希特勒,那么童年希特勒便依旧活着,所以无法杀死他,所以推出过去的事物无法被发生改变。
3. 概述《道德的悖论》通过三则故事引发的同一个核心论点。
事情的正确以及道德与否取决于你行为发生的后果
大多数人认为如果最后可以有五个人专活下来,哪属怕牺牲一个人的生命也是值得的。但是将行为的道德与该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我们的行为对外界的影响)联系起来会得出:因为考虑到这个行为本身,无论结果如何,即使为了救回五个人的生命而杀害一个无辜者始终是错的
结论是------绝对主义:道德有其绝对的原则,有明确的责任和权利--无论造成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4. 如何处理道德与利益之间的悖论按照道德去为人处世真的能得到鸡汤寓言中许诺的回报吗
你如果把回报单纯的理解为物质回报,那当然理解不了善有善报的涵义。
5. 哪些不是道德价值推导公式里的前提或结论
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版自圆其说。
悖论的抽象公式权就是: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
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
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传统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
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是把传统逻辑形式化、把传统逻辑普适性绝对化。
6. 1、什么是道德悖论 2、什么是德行伦理
近几年来,在国内伦理学界“道德悖论”一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如“市场经济的道德悖论”、“职业道德悖论”等,也有学者致力于“道德悖论”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建设,在“道德悖论”的概念、“道德悖论”的现象分析,“道德悖论”的解悖之道,“道德悖论”的矛盾属性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而笔者认为,截止到目前为止,有关“道德悖论”概念的定义与使用还存在着问题。概念的清晰与正确是一个词语存在的基础与灵魂,对“道德悖论”概念的使用决不能马虎认可轻率使用。但在目前“道德悖论”研究领域内,对此概念的定义并不统一,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意见存在:有学者认为“道德悖论”存在于道德实践的领域,存在于现实的道德生活中;有学者认为“道德悖论”有理论型与实践型之分;也有学者认为除了以上两种,还有道义悖论,即“道德悖论”总共分为三种。除此之外,对“道德悖论”定义的语词描述也欠严谨,甚至有同一位学者的论证出现前后矛盾的表达。从形式上说,“道德悖论”借用了逻辑悖论的三要素这一点在关于它的研究中是被公认的,但经深入的分析研究即可发现“公认正确的道德观念与原则”很难被“公认”、“合乎逻辑规则的推导”这一推导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到目前为止
一、前言:当代伦理学理论的挑战 前言:
(二)Edmund Pincoffs的批评:
(1)困境伦理学(quandary ethics):当代伦理学理 论把伦理学主要工作当成处理「问题」。而传统伦 理学关心的是道德启蒙、教育、价值。 (2)困境伦理学的不足: a)个人的理想在道德上是相关的; b)困境伦理学只重视正直(conscientiousness) 这个品格。
一、前言:当代伦理学理论的挑战 前言:
(三)当代伦理学和德行伦理学的对比: (1)当代伦理学的重心是提供行为的指引, 强调的是义务或责任、应该或不应该、对 或错,所以可以称为义务伦理学(ethics of ty)或行为伦理学(act-ethics)。 德行伦理学认为道德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 的品格,所以比较重视行为者,因此可以 称为行为者伦理学(agent-ethics)。
一、前言:当代伦理学理论的挑战 前言:
(2)当代伦理学强调行为者应该「做」(doing) 什麼;德行伦理学重视「我应该是(being)什 麼样的人?」,强调的不是「做」什麼,而是 「是」什麼。
二、亚里斯多德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生平简介 (二)伦理学的主旨: 我们生命的目标是什 麼?什麼样的东西使 生命值得活?
Aristotle (384-322 B.C.E.)
二、亚里斯多德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三)最高善(the highest good)—幸福(eudaimonia) (1)英文将eudaimonia译成 happiness会误导, 因为它指的是:一个人潜力的完全发挥,是 一种满意的人生,所以它不只是一个情感, 然而happiness这个字通常指一种情感,满 足、喜悦、快乐感。因此有学者译为 fulfillment 或 well-being。 (2)目的论:所有的行为都具有目的倾向;而且 每一个行为都追求某些善。
二、亚里斯多德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四)政治学: (1)研究最高善的学科,探讨社群应该如何 组成;规定城邦应研究哪些学科;立法规 定哪些行为是可以做,哪些被禁止。政治 学的目的涵盖其它学科的目的。 (2)伦理学探讨个人应如何活,而政治学则 研究公民应如何活。这两者关心的都是对 我们生活最重要的,伦理从个人的观点, 而政治则从整个社群的观点。
二、亚里斯多德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五)学习伦理学者的条件: (1)要成为某一个领域中良好的判断者,必须 在该领域受过良好的教养。因此对缺乏实际 经验及容易受情感引导的人,研究伦理学并 无价值。 (2)亚里斯多德的目的不只要教人们理论,而 是要使人们变成好人。有教养的人学习伦理 学,是为了知道为何要有这样的教养。
三、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什麼?
(一)一般错误的见解:一般人将幸福等同於明 显可见的东西,譬如:快乐、财富或荣耀。 (二)幸福的性质: (1)究极的(ultimate):为幸福而幸福,追求 幸福从来都不是为了其它东西之故。 (2)自足的(self-sufficient):幸福不缺任何东 西。 (3)它是所有实践活动的目的或目标。
三、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什麼?
(三)功能论证(function argument): (1)对任何一个事物好坏的评断,依据它是 否能适当执行其功能。 (2)有机体(生物)和无生物最大差别在於 前者具有灵魂(soul),即有机体内部具有 内建的自然目标。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 的灵魂,造成其具有不同的功能,而生 物的特点就是由其特殊功能加以定义。
三、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什麼?
(3)人的功能:由人不 同於其它生物的特点, 定义人的功能,此一特 点就是「理性」,因此 表达理性或遵守理性的 心灵活动,就是人的功 能。
三、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什麼?
(4)好人就是充分发挥人的功能、具有实用 智慧(practical wisdom)的人,依据最完 满德行(virtue)而积极运用其能力的人。 这也是幸福的定义。 (5)德行:卓越(excellence)表现,在任 何一方面表现良好,都可以称具有德行。 因此它可以指道德意义,也可以指非道德 意义的行为表现。
四、德行是幸福的稳定元素
(一)根据亚里斯多德的主张,一个值得过的、 理想的或幸福的生活,就是依据最完满的德行 而活。但是一般想法认为,幸福生活还需要其 它条件配合。
四、德行是幸福的稳定元素
(二)幸福的其它条件: (1)一个人一生是否幸福,是以其完整一生 评估。 (2)幸福是一种活动,必须积极将品格在实 际行动中展现。 (3)德行是内在善,幸福也需要外在善。
四、德行是幸福的稳定元素
(三)德行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但却是稳定的必 要条件,因为外在善的获得需要运气。所以幸 福主要是由符合德行的活动所决定。 (四)真正善良有智慧的人即使运气不好,也会采 取最适当的行为,应付恶运。 (五)人生祸福虽然不是操之在己,但绝大部分的 生活决定,都是出自人们自己的选择,所以在 人类范围之内幸福的最佳保障就是德行,因此 德行是实现幸福最稳定且具宰制性的成分。
四、德行是幸福的稳定元素
(六)幸福的完整定义: 一个幸福的人是一个投入德行的活动,适当地拥 有外在善,而且要持续其完整的生命过这样的生 活,并且以此结束其一生的人。 (七)补充:虽然快乐不等於幸福,但是幸福包含 快乐,积极过德行生活的人一定是快乐的,因为 当一个人被描述为某某的「爱好者」,表示这些 东西会给他带来快乐。快乐不是幸福的副产品, 幸福生活本身就包含快乐。
五、品格德行(virtue of character) 品格德行
(一)三种德行: (1)身体德行:面貌姣好、身体健康等; (2)知性德行(intellectual virtue):善於规 划、易於掌握问题重点等; (3)品格德行(virtue of character):简称 品德,也有学者称此为道德德行(moral virtue),勇敢、仁慈、慷慨等。
五、品格德行(virtue of character) 品格德行
(二)灵魂三部分:灵魂可以分为理性和非理性 两部分,而非理性部分又可以分为(1)对 理性有所反应;(2)对理性没有反应。这 三部分对应前述三种德行。理性部分的卓越 对应知性德行,而非理性部分听行理性的卓 越表现,则对应於品德。 (三)知性德行如何获得?良好的思考能力是经 由教育,最後靠经验和时间获得。
五、品格德行(virtue of character) 品格德行
(四)亚里斯多德对品德的看法: (1)品德像技能一样,是经由後天训练、靠 养成习惯而获得。
五、品格德行(virtue of character) 品格德行
(2)品德不同於技能,技能优劣完全由其产品 决定,但品德的好坏不是完全由其表现的行 为决定。优良品德的展现,行为者必须处於 适当的心灵状态,这包括三个条件: (a)他知道自己所从事的行为是正当的; (b)他完全基於行为本身而这样做; (c)他必须在一个稳定和不变的状态下从 事这样的行为。技能只和第一个条件相关, 但第二和第三条件对品德更为重要。
五、品格德行(virtue of character) 品格德行
(3)品格和行为的关系:经常说谎的人,我 们很难说他具有诚信的品格,因此品格的好 坏由行为的对错决定。然而一个错误的行为, 不能就此断定行为者缺乏相关的品德。 (4)品格是习惯养成,成为人的第二天性, 因此展现品德是一件很容易自然的事,所以 卓越的品格不只决定於「做了什麼」,而且 也决定行为者是否「喜欢这样做」。
六、品德的标准:中庸(mean) 品德的标准:中庸
(一)品德是灵魂非理性的部分听从理性,非理 性部分包括欲望、情感、兴趣、偏好,这表示 适当呈现情感或欲望等非理性因素的行为,就 是品德。「适当」的标准是什麼?
六、品德的标准:中庸(mean) 品德的标准:中庸
(二)品德的成分: (1)人在从事决定时的一种气质倾向 (disposition); (2)由中庸构成,中庸的标准是相对於行为 者; (3)中庸由理性定义,而理性由实用智慧者 定义。
六、品德的标准:中庸(mean) 品德的标准:中庸
(三)达成中庸之道的实用原则: (1)远离和中庸最对立的那个极端; (2)注意自己最容易犯错的那个极端; (3)对快乐的事要格外小心。
七、实用智慧
(一)理性也可以分为两部分: (1)针对的主题是科学,即研究的对象是必 然发生、必然维持其原状的东西。对於科 学主题具有良好思考能力的人,亚里斯多 德称他们是拥有智慧(sophia)。 (2)针对的主题是实用事物,对於实用事物 具有良好思考能力,就是具有实用智慧, 也就是在应用面推理能力的卓越表现。
七、实用智慧
(二)实用智慧是一种知性德行,但是它和纯粹 智慧不同,後者关心的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而前者则是使行为的决定正确。因此实用智 慧决定的行为就是正当的行为,属於道德的 内容。
七、实用智慧
(三)实用智慧的特点: (1)慎思(deliberation)的能力:有助於 实现想要达成的目的,而且这个目的必 须是善的。 (2)理解(understanding)的能力:对处 境综合评估,及知道如何依此行动。 (3)判断力。 (4)执行力。
七、实用智慧
(四)问题:如果实用智慧是知性德行,理性的 行为怎麼可能和道德永远一致?亚里斯多德可 能的回答是: (1)只用聪明和判断能力,即一个从事不道 德行为的人,即使头脑清楚、精明能干,也不 是具有实用智慧的人,因为实用智慧必须包括 行为或欲望所追求的目标是善的。
七、实用智慧
(2)实用智慧也包含理解和经验,不道德的行 为即使短期对自己有利,长期不必然。因此理 性卓越者最後决定的行为,不会抵触一般道德。
八、「幸福」是单一目的? 、「幸福」是单一目的? 幸福
(一)问题:亚里斯多德对於「幸福」的论述, 引发最大争议的就是:「幸福」是否为单一目 的?
八、「幸福」是单一目的? 、「幸福」是单一目的? 幸福
(二)这个争论主要分两大阵营: (1)单一论(dominant view):幸福是人 类从事所有其它活动的最终目的,它是单一的 目的。 (2)包含论(inclusive view):行为的最 终目的有几多个,这些目的本身就是目的,而 「幸福」则是由这些目的组合而成。
八、「幸福」是单一目的? 、「幸福」是单一目的? 幸福
(三)包含论的理由和困难: (1)支持包含论的证据: a)亚里斯多德承认,有许多目的本身就是目 的,所以最终目的是多而不是一。 b)包含论最可以解释为何「幸福」是自足且 完满无缺,因为它包含所有本身就是有价值 的东西,它是快乐、健康、智慧、财富、荣 耀、爱情、朋友、美好家庭等组合而成。这 符合一般人的观点。
八、「幸福」是单一目的? 、「幸福」是单一目的? 幸福
(2)包含论的难题: a)价值冲突需要单一解答:人类有价值的东 西非常多,幸福生活不可能只是全心全力追 求其中的一样,所以面临价值冲突时,具有 实用智慧者似乎对「如何才是幸福」有一个 单一的答案。 b)亚里斯多德的功能论强调,幸福是最完满 德行的实践,而「最完满德行」似乎是一而 不是多。
八、「幸福」是单一目的? 、「幸福」是单一目的? 幸福
(四)单一论的证据和困难: (1)单一论的理由: a)功能论证是最佳证据,亚里斯多德以理性 说明人类的独特功能,而且强调幸福是最完满德 行的实践,因此知性德行才是人类的最佳表现, 沈思的生活才是幸福。 b)实用智慧并不是最高智慧,理性的卓越才 是最高型态的知识,超越现实人生的关怀、关注比自己还要高贵的事物,才是人类独特之处。
八、「幸福」是单一目的? 、「幸福」是单一目的? 幸福
(2)单一论的困难: a)把纯理性生活当成人类最终目的,和一 般人的幸福观有所出入。 b)尽管理性是人的神圣成分,但是只有少 数菁英分子才能过纯粹理性思辨的生活。 所以亚里斯多德主张把自己实际人生处理 得好,也是另一种方式的幸福。
八、「幸福」是单一目的? 、「幸福」是单一目的? 幸福
(五)调和论的见解: (1)单一论的缺点是:无法解释何以我们所有 的行为都是为了理性思辨?而包含论的缺点 则是:没有凸显理性思辨在亚里斯多德学说 中的特殊地位。 (2)比较可信的解释是:人的幸福生活确实需 要追求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实际生活中 的追求,都必须以理性思辨的结论作为指引。
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幸福是什么反思悖论的道德反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西方传统中,政治思考最初起源于在不同城市以及它们表达的价值种类之间的比较。古代雅典代表的是民主以及对人民(不包括奴隶和妇女)之庸常判断的信任,而斯巴达代表的则是拥有为城邦而战的、受过严格训练的公民——战士(以及相对来说强悍的妇女)的寡头政治的模式。不同的政治思想家从这些相互竞争的模式中选取立场并获得灵感以阐述他们的理论。大致在雅典城邦国家达到鼎盛的同时代,中国分裂为若干为了政治霸权而相互竞争的邦国。七个最重要的政权的国都是有城墙的城市,这些城市为了对人民进行登记、征税和征兵的目的以官僚化的形式组织起来,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形成了一种军事和政治风尚。例如,周朝国都洛阳就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商业城市。政治思想家和战略家带着不同的强国安民理念在不同的国家间游历,而中国的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的主要学派正是从战国时代之城市理念的激荡中产生的。在现代世界,城市代表不同政治价值这一思想是否讲得通呢?今天的城市是规模巨大的、多变的、多元的,说一个城市代表了这个或那个价值,是否显得古怪?但是仅仅考虑一下耶路撒冷和北京,还有比这两个城市之间差距更大的城市吗?这两个城市都以围绕一个核心建造的同心圆的方式构成,但是一个核心代表的是宗教精神的价值,而另一个核心代表的则是政治权力。显然,一些城市确实表达了不同的社会和政治价值并且赋予他们以优先性。我们可以将这些价值称为城市的“风尚”或者“精神”,风尚的定义是人民或者社区具有的独特精神以及情感的流行基调,在此我们把这个定义应用于城市。确切地说,我们把城市的风尚定义为居住于某城市的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系列价值和观点。更确切地说,我们指的是:一个城市的居民普遍相信这座城市表达了一个独特的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系列,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同意这些价值和观点。城市以各种方式反映了并且塑造了其居民的价值和观点。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价值。妇女是否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脸说明了一些事情。邻里关系恶化与社会正义问题密切相关,并影响着人们如何思考社会正义。为步行而建设的城市相对于为汽车而建的城市鼓励并提高了关于可持续性的不同价值。写有不止一种语言的街道标志,表露了对多元文化和少数派权力的不同看法。医院的有无说明了对身体的关注程度。在这些方面不同城市之间存在的差异都是巨大的。现在,也许有人会争论说,城市规划、楼房和建筑对城市风尚和其居民反思生活的方式的塑造是有限的,但是确实存在像“耶路撒冷综合症”这种明显的案例,旅游观光者们看到城市街道和建筑的宗教象征时,被深深打动以至于他们相信他们变成了耶稣真身。也许,更积极地说,引起敬畏感的哥特式大教堂,如沙特尔大教堂,会强化对更崇高地存在着的信仰。泰姬陵很容易感染人的情绪,它也许是世界上对爱的力量的最美的证明。法兰克盖瑞在毕尔巴鄂建造的恢宏壮观的纪念馆几乎一手将这个西班牙城市从一个衰落的工业中心变成了旅游胜地。尽管独特建筑塑造价值观念的作用并非总是有效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城市风尚的更广泛的语境中,人们是能被他们的城市环境塑造的。城市负载的风尚也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评价。思考一下我们经常是怎样比较不同城市的生活方式的。人们经常说“我喜欢蒙特利尔、北京、耶路撒冷”。或者“我讨厌多伦多、上海、特拉维夫”,城市似乎就是具有鲜明性格的人。一般来说,对一个城市的可欲求性的评价不只是一个美学判断,而且也是对该城市居民之道德生活方式的判断。对城市的判断往往会比对国家的判断更强烈,城市也更容易引来人的热爱和认同。而对本地人来说,这种认同比对其国家的认同更易于接受。 1.下面对“城市的风尚”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多变、多元的现代世界中,一些城市旺旺代表了某种价值,具有自己的风尚。 B.一个城市所表达的那些被赋予优先性的社会和政治价值,就是这个城市的风尚。 C.一个城市的风尚与该市存在的其他的价值观念相比是独特的,它处于主导地位。 D.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同意自己城市的风尚,这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风尚不矛盾。 2.下面对“城市以各种方式反映了并且塑造了其居民的价值和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市中建筑的设计和建造、邻里关系、街道标志使用的语言、医院的有无等都能反映居民的价值和观点。 B.“耶路撒冷综合症”否定了城市规划、楼房和建筑对城市风尚及城市居民反思生活的方式具有塑造作用。 C.尽管独特建筑的塑造作用有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城市风尚的更广泛的语境中看,人们已被城市塑造。 D.城市的风尚必然使得城市更容易引起外来人的认同,且本地人对这种认同比对其国家的认同更易于接受。 3.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西方的政治思考起源于不同城市的比较,中国古代的主要思想学派也产生于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在人类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B.城市的风尚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古代,伴随着城市的竞争和发展,出现了不同的思想流派和理论,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城市风尚。 C.城市的风尚这一概念是学者将“风尚”的定义应用于城市,它与城市规模无必然关系,不同城市的风尚在相互比较中可以得到凸显。 D.城市的风尚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评价,人们喜欢一个城市,通常不只是对它在审美上的肯定,也是对其居民的道德生活方式的认同。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模拟题
1.D 2.A 3.B
8. 伯夷和叔齐的悖论,是自私还是品德高尚
伯夷是叔齐是商末周初的著名人物,两人以不食周朝的饭而闻名于后世,太史公对他俩的评价很高,说他俩“积仁洁行”,但是雨丝对于他俩所谓的“道德”有异议,感觉他俩的道德观中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悖论
9. 中国道德的悖论:崇尚集体主义,却没
集体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漠视个人利益的基础上的,而个人利益却是每回个人生存,享乐,发展的答根本。当集体的需求符合大多数人的需要时,它可以所向披靡;当它需要压抑大多数人的需求来达到某种目的时,它很可能分崩离析;利他主义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即使存在,那也是很短暂的,不可能长久;个人主义则是一种常态,每个人在自然状态下,都是自私的,唯有自己存活,才说得上别的。当集体的利益和个人利益相背时,大多数人的自然选择都是自己,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杀人越货,欺骗欺诈,违法违纪行为;才会有土地承包替代了人民公社;才会有股份制替代了国有制;才会有今天私有经济占据了我国经济半壁江山的状况。不是说个人主义就绝对是好的,而是说,当大多数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愿望顺应着社会发展的方向时,这时的个人主义就是好的,这样的社会形态也是最好的。淡然这也是比较理想化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