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或道德
Ⅰ 公民道德日是什么节日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印发两周年之际,精神文明建设内指导委员会容决定,从2003开始,将《纲要》印发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公民道德日)。
设立“公民道德宣传日”,目的是更广泛地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使公民道德建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Ⅱ 民族节日怎样体现着我国的道德伦理
民族节日就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伦内理道德等容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文化具有多样性,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我国以法定假日的形式,重视民族节日,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以法定假日的形式,重视民族节日,是促进世界文化繁荣的需要。
确定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把民族节日确定为国家法定假日,可以通过假日活动,吸收更多其他民族和其他国家人的参与,从而传播了民族文化,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
Ⅲ 通过传统节日怎样弘扬中华美德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它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是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
由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连接起来的中国传统节日宛如一幅历史文化长卷,充满诗情画意,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礼仪形式。几千年来,通过“春节”或“过年”的各项活动、风俗和仪式,已深深地内化为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如今,依然红红火火的中国年,规模如此巨大的节日,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因此,传统节日所具有的伦理道德和审美内涵,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
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建设好传统节日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凝聚海内外华人。尊重自己的传统节日是尊重和热爱自己祖先和民族的表现。现在许多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都以尊重华人的春节作为尊重中华民族的礼节
Ⅳ 哪些纪念日,节日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重要的纪念日有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母亲节,父情节,国庆节等等很多。
但是对于学校或回者学生来说可答以组织活动的有以下节日:
六一儿童节(组织儿童举行唱歌,跳舞,游戏,并发奖品鼓励)
植树节(班级为单位去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世界地球日(举行地球自然保护宣传活动,播放人与自然视频,呼吁保护地球,热爱自然)
环境保护日(举行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到社区捡垃圾,打扫卫生,宣传环卫)
315打假日(到市区发传单,宣传假冒伪劣防范教育知识)
五四青年节(青年的节日,很适合在大学开展的活动,形势可以多样化)
教师节(给老师一些奖励,精神的,物质的)
Ⅳ 从中国传统节日中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传统节日从历史长河中走来,因思想内涵而丰满,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通过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通过弘扬现代节日理念,使传统节日成为提高公民文明素质,营造良好家风民风,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的重要节点
Ⅵ 急求有关节日的作文
中国新年的传统??节日的现代诠释
乡土情结和亲情复杂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而言,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基础上。在中国,离开乡土情结,感情复杂,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用说,复杂的和基于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乡土情结和亲情,是国家的根本基础,强大的精神粘合剂,中国国家超过了10亿人的国家的凝聚力是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过去的7天里,中国各地乃至世界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一个偏远的村庄,这个地方居住的中国人,在欢乐的新年。为了庆祝春节已成为一个共同的中心话题超过一个亿的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为庆祝春节,各种消息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一定程度。可见,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庆祝春节的重大。
的民俗学的角度,传统节日是国家文化的载体,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着一个国家的风格,突出一个民族的价值,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追求。春节无疑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中国的国家,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无论怎样评价不能超过。欢乐大年还是说的过去的一些粗糙的中国农历新年这一传统节日的现代诠释,并没有意义的。
春节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在中国古代,春节是我国最早的春节顺序,基本上是同义的,春季开学后专指年初一。农业社会,物质生产的影响比天,“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它是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老舍先生被列在“北京的中国新年春节现象,并指出,他们已经和农业社会,说极点。饮食文化的中国农历新年期间,根据农业产品社会是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的中国农历新年期间,根据冬季休闲农业,农民为基础的礼乐文化的中国新年期间,向上帝祈祷风调雨顺,文化模式,使粮食大丰收。春节期间,几乎所有的农业文化的典型表现。
广泛的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观念的总和,但是当人们使用这个词的文化,更多的是精神的概念。农业文化的精神,从农业的概念。如果我们看一个小的农业实践,就会发现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地理固定性。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逐水而居,居无定所;农业国家,如商业国家,由于利益驱动,没有一丝线。在固定的土地耕作的年龄,一代又一代的农业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两个非常明确的想法,非常怀旧非常重视亲情对家乡的土地。前者是一个乡土后者感情的概念。在中国,无论时间的推移,无论社会变革,无论在政府的变化,无论人事代谢,乡土和亲情的概念已经演变成一个深刻的,复杂的,在进入中国人的骨髓,扎根。将近怀旧懦弱,不敢问来“,在节日期间,他们的亲人,”古代诗歌,是这个复杂的体现。乡土情结和亲情复杂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而言,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基础上。在中国,离开乡土情结,感情复杂,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用说,复杂的和基于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乡土情结和亲情,是国家的根本基础,强大的精神粘合剂,中国国家超过了10亿人的国家的凝聚力是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春节,传统是这样的意识。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不管天气非常冷,筋疲力尽,不管距??离远近,旅行劳顿,回家一起和乡亲,这是不是一个最伟大的香莲这个吗?数以百万计,甚至超过十亿人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为晚上的节目是快乐的乐趣,在同一个笑,唱了中国??民族的大家庭,营造浓厚氛围,这是不是最伟大的感情之一。 ?这种传统文化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应该更快地推动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几年前,已经有学者提出了“文化力”,并说,这个结果是一个理论界的热烈讨论。我相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春节可以说,“文化力”的证据。
难忘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说:传统的的历史惰轮力。好了,春节的一个传统节日,它加载在传统意义上的,和现代社会的某些方面是不是已经有一个合适的地方?事实上,几十年来,中国的春节已经有很大的变化,祈求祖先崇拜仪式的意义已经大大削弱。但是不可否认,现代社会的中国新年,有一些负面因素。从经济层面上,春节和经济现象其实是一种非正常的经济现象,这是违背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因为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的生产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工业生产是依赖于市场的需求,而不是季节和季节变化。工业生产比农业生产更经常,更均衡,除了某些人,很少冷大热,跌宕起伏的具体情况。农业经济是一个忙闲不均的季节经济,从农业社会以来,中国的新年,春节经济,当然,是一个季节性开放的经济被绑定到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和商业经营的障碍和影响力。春节前,从文化层面上的负载,这意味着,,虽然快递香莲复杂的是能够提高的影响程度,凝聚人心,这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但是,过分强调对祖国的眷恋,过分强调亲情,在硬币的另一面是可能忽视了现代社会的法律的硬性规定可能不符合法治的现代社会的利益。中国社会的“走后门”,“裙带关系”,家庭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现象重复的,更深层次的含义,与传统文化中过分强调人的亲情理念深入人心不无关系。事实证明,春节也是在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在去年同期的高发病率。当然,我不认为当地的家庭和其他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法律制度的规则,是天生的,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你不能忽视他们的表达表现的巨大差异。
传统往往是一个双刃剑,它已经积累了在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哲学和文化认同也可能阻碍新的思路,新的理念扎根,作为一个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春节双刃剑,人们早已知道所有的中国人,但沿袭了传统的现代社会,不适合在海关之间的不匹配产生的积极影响,人们感觉到的,但可能无法了解深刻的。如何有说服力的春节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消化春节,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春节,更多的现代意义和味道的时代,我们庆祝这个美丽祥和的春节可以停下来考虑的问题。今天,现代的眼光来解释中国农历新年的思想遗产,它的意义所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开放,但很多人都觉得春节前,不再那么有吸引力,年的味道越来越褪色。
著名民俗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陶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你觉得的新年枯燥,肯定不是因为什么材料缺乏,但恰恰是因为精神上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春节是最重要的,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中,最流行的节日,它包含了所有的文化现象,天文历法,民间信仰,婚礼和葬礼,和生活必需品。现在,春节失去了许多它原有的文化内涵,所以我们觉得年无味的心理上的满足感。
陶教授,社会的发展,人们显著加快的生活节奏,丰富的文化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风格之前,这些确实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可能造成的影响,一些传统的仪式不再适合现代社会诞生于农耕时代。当然,春节的一些习俗或仪式可能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它是一个民间更新的问题,但中国农历新年的主题和精髓,永远不会过时。
中秋节应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尽快
今天是中秋节,人们邀请潘基文满月的晚上,很多人表示他们心中的遗憾: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并不是一个法定假日。
为什么在最近几年中,中国已经取得了显着的经济增长,生活的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传统节日,包括中国国家的历史传统,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呢?传统与现代,这一下反对的概念和事物,人们赋予它新的含义和解释。一个更现代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的流露,需求增加的内心世界,具有丰富的精神资源累积的历史传统,就越有可能和有必要复活再现。这一点上,中国的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也不例外。
80年前,英国哲学家罗素访问中国,中国经过近两年的研究,他说:“中国的民族是一个非常自由的精神,知道如何幸福的国家。他担心,在中国,像西方的“现代”的合理性和效率的现代社会,不会放弃传统的理想,善,美的追求。
今天,以反映“世纪智者说,很多年前,中国人应该思考:程Chuanhan”现代“的架构,满足了传统的自由和幸福,这是在现代社会中,中国人有一个更好的伦理和审美情感的保护和向往?
在这方面,这些中国传统的节日,能够发挥强大的心灵滋养。传统节日的那些仪式,千百年来为中国民族喜爱,这本身就是一个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包含了丰富的审美理想和道德追求。像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教意义,人类的安身立命,审美意识的情感培养伦理意义的崇敬之情,他的祖先,这些基本的个人与社会美德,大量散落在那些传统的节日精神理想。
在成千上万年的中国历史,围绕这些节日,历代文人骚客,留下了优美的诗篇和美丽的传说也流行。这些传说和文字,不是生硬的道德教条,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生动的表达。美国外交官曾长期担任部长期间向中国袁世凯在电力保罗·S·芮恩应用的参加拜孔仪式于1913年,是一个深情地写道:“颁奖典礼给人最深刻的还是由于看的歌唱,音乐,以及人参加了仪式非常庄严的态度......我不由觉得,中国人并不想完全抛弃这些传统,这是因为他们有一个爱好音乐的本能。“
应该看到这些围绕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有道德和审美内涵,在今天的社会和生活的意义仍然是重要的。为什么中国的“现代”了,更需要强调这些节日,他们应修订为国家法定假日吗?我们还要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多的闲暇时间,在现代市场经济和官僚化的管理日益普及,社会生活实现规范化和明智的,传统的节日,如相应的国家立法受到保护,它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因为缺乏时间,以确保。因此,在立法的形式,中国五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并增加来自民间的节日国家的全部或大部分的假期保护假期,让人们有时间在这样的节日在中国的历史和传统经验,从各种节日仪式,并享受节日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这在今天是非常必要的。
Ⅶ 道教有哪些节日或习俗
道教主来要节日
三清源圣诞:冬至日元始天尊圣诞,夏至日灵宝天尊圣诞,二月十五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圣诞
三元节:正月十五上元节,七元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
五腊日:正月初一天腊,五月初五地腊,七月初七道德腊,十月初一民岁腊,十二月初八王侯腊
(道教据古代“腊日”祭先祖、百神之制,创五腊日)
清明节:清明日
玉皇圣诞:正月初九
王母圣诞:七月十八
九皇会:九月初九
东岳大帝圣诞:三月二十八
文昌帝君圣诞:二月初三
真武大帝圣诞:三月初三
关圣帝君圣诞:五月十三
张天师诞辰:正月十五
许真君诞辰:正月二十八
吕纯阳祖师诞辰:四月十四
王重阳祖师诞辰:十二月二十二
邱长春祖师诞辰:正月十九
Ⅷ 中国传统节日哪些道德习俗值得推崇,哪些不好
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清明扫墓祭祖 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青节"。>>>
端午悼念爱国先人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便纷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谥艺,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了,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是夕,陈瓜果子于庭中,女孩子结彩缕,穿七孔针。据说先穿完者为巧。“乞巧节”,又由于多是女孩子参加,故称“少女节”。>>>
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传说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称“鬼节”。佛教徒这天要设“盂兰盆”,施斋供僧,举行诵经法会以及水陆道场、放河灯等宗教活动。中国大约是在梁武帝时(六世纪上半叶)始设“盂兰盆斋”的。现在,设“盂兰盆”的在民间少见,但放河灯的习俗却仍在一些地区流传下来。
中秋阖家团员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重阳登高敬老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是魏晋以后兴起的节日。“重阳”、“重九”之名,肇于三国时代。主要有五种传统习俗。一是登高,此时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是游历的好季节,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于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三是饮酒赏菊。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观赏千姿万态的秋菊,喝几盅菊花酒,也重阳节的乐事。四是食重阳糕。人们把粮食制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谓之重阳糕,而“糕”又与“高”谐音,食之谓可步步高升。五是开展敬老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早先传说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后来成为民间习俗,以示五谷丰登。
民间有这样一首俗曲;“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赞,祝赞那灶王降吉祥”。它反映了过去民间祭灶的情景。这天由于特别热闹,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农历新年的“彩排”,所以又称过小年。现在尽管设有在祭灶的了,但每年腊月二十三前后卖的关东糖、至今仍是人们喜爱的传统食品。 新年(1月1日),;春节(农历新年),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中国青年节(5月4日);护士国际节(5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记者节(11月8日)。 元宵节简介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其实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一个,因为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而不是有人肤浅臆想的七夕。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时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此为例证。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网络,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是描述元宵夜的情感经历。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其中欧阳修的《生查子 元夕》体现了中国诗词的高境界,中国传统诗词不讲究华丽的辞藻,而注重意境,作为唐宋八大家中最有成就的著者,欧阳修这首词文字浅显但感情丰富,是我最喜欢的词之一。
以下是痞子的品评,与我心有戚戚焉: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街道上会张悬着花灯,因此灯火辉煌,把夜晚照亮如同白昼,既繁华又热闹。因为这天是农历十五月圆时刻,月亮特别明媚照人。趁着月亮刚升上柳梢头,街道上正要开始热闹时,两人相约到街上瞎逛。
柳在中国诗词中,常常是爱情的象征,因此"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两句很含蓄的写出了两人的情意,以及相约时的愉悦。这是作者追忆去年元宵夜温馨甜蜜的景象。
谁知道过了一年,两人大概因为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各分西东。当作者又在元宵夜来到热闹的街市,看到月亮依旧明媚照人,灯火仍然满街辉煌,但是穿梭拥挤的人群中,却没有去年相聚的人。作者在街道上看着灿烂夺目的七彩花灯,在热闹的气氛中更觉得孤单和伤感。于是在不知不觉中,眼泪已沾满并弄湿了衣袖,这个"满"字把作者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而且整首词并没有说明两人到底是什么关系(难道是网友见面?或是两情相阅的恋人约会?)也没交代女主角为何离开(难道是网友的见光死?还是两人性格不合吵嘴后女方负气出走?)更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和无奈。
本词借着两年元宵夜的景物相同,但人事已有很大的改变,在今与昔、悲与欢的对比之下,抒发心中的情意和感叹。意境让人深受触动。
就到这里吧,学生的表情已经毫无保留的告诉了我他们对中国节日的兴趣正在不断积蓄和膨胀,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的美就留给他们自己去寻找和体会吧,追寻的过程,不就是中国文化在他们心底沉淀的过程吗?至于留在心底的烙印有多深刻和久远,和这些对一个中国人意味着什么,我想要等他们长大了才能真正体会到。
现在我心里舒坦多了。并不是因为阴谋得逞,而是觉得终于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一点点微薄的贡献。我这个并不具备叱吒风云改变世界能力的小人物,,终于从身边做起,将祖国的花朵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忽悠起来了!
于是这个圣诞节心情变的美丽。在大家准备过圣诞的前一天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比跟美国队踢球,在决定胜负的最后时刻晃过对方门将直接带球入门的感觉还痛快淋漓!
......然而,我其实只是在自己的国土向自己的同胞推崇自己的文化;就象比赛时球还在自己的半场,根本没能给对手造成威胁,而对方却早已将球踢进我们的门里了,我又何乐之有呢?原来刚才那决定胜负的时刻只是我的幻觉,比赛,真的还没有结束;而我们正处于绝对的劣势。
中国传统文化真的是弱势文化吗?中华民族真的是弱势民族吗?
渴望我中华上国早日崛起,渴望做一个大写的中国人...... 添加评论
评论读取中...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取消
lulu968313 | 2008-11-27 14:14:29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
中国法定节日有:新年(1月1日),全国放假一天;春节(农历新年),全国放假三天;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全国放假三天;中国青年节(5月4日);护士国际节(5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全国放假三天;记者节(11月8日)。 人大代表提出将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
没办法,字数太多,无法显示,只能这样了。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形,是“团圆”的象征。元宵节观灯始于公元一世纪,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节之夜,许多城市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造型新奇,千姿百态;在农村,则举行文娱活动,如放焰火、踩高跷、耍龙灯、扭秧歌、荡秋千等。>>
中和节在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古时龙是神圣的象征,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明代曾流行熏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中引龙回。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中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现在的“龙须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叫“剃龙头”。妇女在这天还不动针线,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不过这个节日现已被人们遗忘了,但吃春饼等习俗至今还有。>>
清明扫墓祭祖 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青节"。>>
端午悼念爱国先人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便纷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谥艺,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了,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是夕,陈瓜果子于庭中,女孩子结彩缕,穿七孔针。据说先穿完者为巧。“乞巧节”,又由于多是女孩子参加,故称“少女节”。>>
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传说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称“鬼节”。佛教徒这天要设“盂兰盆”,施斋供僧,举行诵经法会以及水陆道场、放河灯等宗教活动。中国大约是在梁武帝时(六世纪上半叶)始设“盂兰盆斋”的。现在,设“盂兰盆”的在民间少见,但放河灯的习俗却仍在一些地区流传下来。
中秋阖家团员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重阳登高敬老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是魏晋以后兴起的节日。“重阳”、“重九”之名,肇于三国时代。主要有五种传统习俗。一是登高,此时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是游历的好季节,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于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三是饮酒赏菊。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观赏千姿万态的秋菊,喝几盅菊花酒,也重阳节的乐事。四是食重阳糕。人们把粮食制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谓之重阳糕,而“糕”又与“高”谐音,食之谓可步步高升。五是开展敬老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早先传说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后来成为民间习俗,以示五谷丰登。
民间有这样一首俗曲;“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赞,祝赞那灶王降吉祥”。它反映了过去民间祭灶的情景。这天由于特别热闹,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农历新年的“彩排”,所以又称过小年。现在尽管没有再祭灶的了,但每年腊月二十三前后卖的关东糖、至今仍是人们喜爱的传统食品。 添加评论
评论读取中...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取消
oushine | 2008-11-27 14:14:40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春节习俗>> 春节食俗>> 少数民族的春节>> 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
各民族春节风俗>> 少数民族春节食俗>> 少数民族春节体育活动>>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形,是“团圆”的象征。元宵节观灯始于公元一世纪,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节之夜,许多城市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造型新奇,千姿百态;在农村,则举行文娱活动,如放焰火、踩高跷、耍龙灯、扭秧歌、荡秋千等。>>>
中和节在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古时龙是神圣的象征,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明代曾流行熏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中引龙回。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中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现在的“龙须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叫“剃龙头”。妇女在这天还不动针线,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不过这个节日现已被人们遗忘了,但吃春饼等习俗至今还有。>>>
清明扫墓祭祖 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青节"。>>>
端午悼念爱国先人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便纷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谥艺,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了,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是夕,陈瓜果子于庭中,女孩子结彩缕,穿七孔针。据说先穿完者为巧。“乞巧节”,又由于多是女孩子参加,故称“少女节”。>>>
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传说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称“鬼节”。佛教徒这天要设“盂兰盆”,施斋供僧,举行诵经法会以及水陆道场、放河灯等宗教活动。中国大约是在梁武帝时(六世纪上半叶)始设“盂兰盆斋”的。现在,设“盂兰盆”的在民间少见,但放河灯的习俗却仍在一些地区流传下来。
中秋阖家团员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重阳登高敬老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是魏晋以后兴起的节日。“重阳”、“重九”之名,肇于三国时代。主要有五种传统习俗。一是登高,此时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是游历的好季节,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于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三是饮酒赏菊。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观赏千姿万态的秋菊,喝几盅菊花酒,也重阳节的乐事。四是食重阳糕。人们把粮食制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谓之重阳糕,而“糕”又与“高”谐音,食之谓可步步高升。五是开展敬老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早先传说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后来成为民间习俗,以示五谷丰登。
民间有这样一首俗曲;“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赞,祝赞那灶王降吉祥”。它反映了过去民间祭灶的情景。这天由于特别热闹,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农历新年的“彩排”,所以又称过小年。现在尽管设有在祭灶的了,但每年腊月二十三前后卖的关东糖、至今仍是人们喜爱的传统食品。 新年(1月1日),;春节(农历新年),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中国青年节(5月4日);护士国际节(5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记者节(11月8日)。 元宵节简介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Ⅸ 传统节日体现了核心价值观什么内容
中华传统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具有增强凝聚力、树立核心价值观、加深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是集体的文化记忆。一到过节,举国同庆、同祭,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传统节日的价值就在于它彰显民族情感、昭示人生意义、滋养民族精神、它是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人们通过感受传统节日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能够使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和力量,这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的影响是难以磨灭的。
传统节日是美好人性的再现,是中华美德的缩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的精神遗产。同时,它又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标志着民族的认同感,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融合与统一的重要纽带,其传统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鲜明的文化和精神特征。这些节日的存在,已经成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纽带。
中华传统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到社会和谐的逻辑进程。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渴望的文化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民族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慎终追远等传统伦理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