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的产生

道德的产生

发布时间: 2020-12-17 06:36:25

『壹』 道德问题产生的过程和原因

有以下四个基本原因:
1 社会关系的形成。
2 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
3 生产实践产生了需要。
4 社会出现分工。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是社会物质社会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各种社会道德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我们要敬畏“头顶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

一个正常的人,在他伤害了别人时会感到悔恨,在他受到显失公平的对待时就会感到愤怒。这就是所谓的内心的道德律,一种自然而然的,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感觉。

这种道德感来自何处?让我们抛却哲学家那套神秘深奥的说教,用生物学的简洁语言来描述:------道德感就是生物用遗传物质记录的,用来规定对其种族延续有利的行为规范的心理机制。

本文中将用“道德天性”这个词来代替具有哲学意味的“道德感”。

这种道德天性是为什么会形成,怎样形成?

让我们从爱克罗斯德教授的“囚徒困境”游戏说起。

爱克罗斯德教授设计了这样的游戏规则:

让若干的参赛者参与比赛,每个参赛者手中都持有“合作”和“背叛”两种牌,比赛以单循环赛的形式进行:每一个参赛者都与其他参赛者比赛一场,每场60回合,比赛方式是每一回合参赛者从两种牌中选一种打出来,
------如果两个参赛者都出合作牌,则双方都得3分;
------如果双方都出背叛牌,则双方都得1分;
------如果一方出合作牌,一方出背叛牌,则出合作牌的得0分,出背叛牌的得5分。

单循环赛的所有比赛场次都进行完毕后再统计各个参赛者的总得分。

第一届比赛总共有15份参赛策略,冠军为最简单的、拉波波特教授的“针锋相对”策略:
------第一回合出合作牌,以后每一回合重复对方上一回合的出牌,即对方上一回合出合作牌就出合作牌,对方上一回合出背叛牌就出背叛牌。
在所有参赛的15份策略中,有8份“好人”策略,即包含较多的合作和宽容,得分全部排前8名,7份狡诈策略得分排在后7位。

在第二届比赛在公布了第一届的结果并附上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进行,共以63份策略进行模拟,结果还是“针锋相对”获得冠军。

可见,在包含了善良与宽恕,但又有一定防卫能力的策略是最好的。这个游戏从数学上证明,为什么利他色彩浓厚的道德天性能够在大自然里出现,并且使得到它的物种更具竞争力。

下面具体讲述道德天性的进化。

道德的进化

在随机的变异中,有些生物会产生诸如公平感、正义感等道德天性,有些则没有。

具有这些道德天性的生物个体,更易于与其他个体合作,更易于避免两败俱伤的冲突,在进化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所以它得到了保留并在种群基因库中扩大比率,渐渐地具有这些道德天性的生物个体在种群中占有压倒性优势,使得整个种群都表现出这些道德天性。进而,具有这样的道德天性的生物种群,在进化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不会被其他族群的竞争对手淘汰,从而形成了这样的群体道德天性。

例如,一个生物群体如果具有团结起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群体机制,那么在异族入侵就更能保护自己的生存的空间,从而成为优势群体。【爱国心】虽然有教育的影响,但其心理基础却是道德天性,否则它不会那么容易被激起。

一个生物群体要是具有正义感,产生清除败类的机制,群体的利益就受到更好的保护,从而成为优势群体。
一个生物群体如果具有公平感,那么他的成员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避免大量无谓的冲突,减少群体的内耗,因而相比其他群体更具竞争力。

『贰』 具体道德形成的重要源头是什么

具体道德形成的重要源头是教育的方向和教育引领。

『叁』 道德是怎样形成的

如果说在人的童年期,其生活的最重要的源泉是物质世界,即物质的本质、它们的因果关系和相互的依从关系,那么到了少年期,在他的面前就展开了一个观念的世界。孩子似乎正在忘记他躺过的摇篮,在这个摇篮里他看到了太阳和天空;正在忘记哺育了他的母亲的乳房。对于这一切,父母们感到奇怪,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自尊心受到伤害。但是这一现象反映了事实的复杂的、矛盾的本质。这一事实就是少年突然一下子觉得,家庭、家园、摇篮、母爱,在广阔的社会生活的背景下显得这样的渺小,这样的微不足道。他甚至觉得像违反社会规范之类的个人的“不良行为”,与具有世界观意义的问题相比也是不足挂齿的小事。

少年开始抽象地议论一些问题,开始用一些广泛的社会、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概念去思考问题。世界上发生的所有的一切都与他个人有关。你们,少年的教育者们对此千万不要感到惊奇,因为深切地关心其他人的命运,这就是少年期的本质。我还记得我的六年级学生们是怎样激动地、专注地、屏息静听我讲述遥远的阿尔及利亚,讲述热爱自由的人民为争取自由而展开的英勇斗争。当然,事实也能使少年激动,但不管事实有多么生动,它总归要退居第二位,少年的全部注意力都被思想、哲学方面的问题吸引过去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集团为什么,有什么理由去压迫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劳动人民?到什么时候地球上才会没有压迫者和被压迫者?我们,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少年、青年,可以做些什么去帮助为争取自由和独立而斗争的战士们?

作为教育者,作为班主任和人文学科的教师,我尽力培养少年以公民的目光敏锐地去认识世界。如果对那些似乎与自己的个人命运,与自己的家庭、村庄的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不相干的人的命运漠不关心,就不可能进入观念的世界。少年期在人的道德发展中的本质、地位和作用,要求人在上升到社会生活的层面上的同时,从思想上去审视世界,理解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的意义,认识为了那些让他个人激动的理想而进行的斗争。

少年怎样看待世界,什么东西使他激动、惊奇、关切、感动,引起他的同情和鄙视、爱和恨,所有这一切都完完全全地取决于教育者。我很关心让少年逐步地进入观念的世界。为此每周(有时一周两三次)我都要对他们讲讲世界上发生了些什么。这不单纯是在学校工作实践中被称作政治报告的那类时事报告。这是进行观念的思考。通报的每一件事都要在少年的心中激发起对这件事的个人的情感态度。思想逐渐变成个人精神上的收获,因为这种思想经过了心灵的感受。

给少年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谈话,是揭示以下一些思想,可以说是把这些思想具体化了的谈话。这些思想是:人与社会、自由与压迫、幸福与痛苦、社会进步与反动力量。男女孩子们激动地听我讲,在我们的时代,在人造地球卫星和人类刚刚飞向宇宙的时代(这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日子,苏联科学在宇宙方面取得的胜利,以新的方式向我们,向苏联公民阐明我们自己的世界,促使我们用新的观点去认识全人类的命运),在世界上还有些国家把人当牲口一样卖作奴隶,那些国家的政府颁布法律规定“活商品”的价格。我给孩子们看了一些有关在南非贩卖奴隶的资料,有关意大利的一些母亲因贫困的生活所迫而把自己的孩子卖给美国富人的材料。所有这一切最初让孩子们感到非常惊异,甚至怀疑,然后激起了他们对剥削者的愤怒和憎恨。我给孩子们看了一张英国的报纸,报上刊登了一幅照片:戴着镣铐的一些阿拉伯孩子正在奴隶市场上等待出售。这时瓦里娅痛心地说:“怎么会这样?在我们这里人们期待着到遥远的星球上去旅行,而在那里,人是奴隶,好像是在古埃及!国外有人喜欢称作自由世界的那个可诅咒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啊!在什么都可以买和卖的地方人不可能是自由的。”

我把论述世界的课称作以公民的目光认识世界的课。在这样的时刻男孩和女孩们敏锐地感觉到生活现象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不可调和性。以人类为摆脱奴隶制残余、压迫、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经济上和精神上的依附而进行的斗争为背景,以人民反对恐怖的核战争的斗争为背景,我们的苏维埃祖国就像善良、正义、荣誉的生动的体现者一样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以公民的目光认识世界,是道德的具体体现。我努力使学生不仅知道并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荣誉,什么是耻辱。我还尽量让他们体验对社会上的丑恶、耻辱和非正义的势不两立和憎恨。

少年期,是情感火热、不易妥协的年龄期。要在丰富的、高尚的情感生活范围内,在个人对重大的社会现象和政治现象的态度的范围内,确立并表达纯洁的、崇高的道德情感,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多年的经验使我坚信,少年和青年中的不道德现象的根源就在于情感世界的狭窄、贫乏、粗俗。如果少年憎恨的不是人压迫人的现象,憎恨的不是那个什么都可以买卖的可怕的世界,而去憎恨手表和大衣比自己好的同龄人,这时就在产生丑恶。这样的少年最关心的不是为被压迫人民的自由和独立而斗争的战士,不是受到迫害威胁的共产党人,他们最关心的是从父母的宅旁果园中收来的葡萄不得不以低于预期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

一个成熟了的人,他的心向往什么,他的心属于谁,什么样的理想使他激动、不安,鼓舞他并促使他去劳动和斗争,所有这一切都取决于这个人在与敌对的信念的斗争中怎样磨练自己的信念,取决于他在与什么样的思想上的敌人的斗争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观。不可以把这种斗争仅仅看做是与持有与共产主义世界观对立的观点的人的直接对抗。这种情况往往是较少的。但是每个少年都面对着精神斗争的世界,这个世界要无情地揭露一切敌视共产主义、人类、幸福、人道的思想。这些思想不是什么抽象的东西,在这些思想的背后有原子弹和其他的大规模杀人武器,在它们的背后还有不让黑人孩子进美国的白人学校的警察的棍棒,在它们的背后还有我们决不可以忘记的迈丹尼克集中营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魔鬼的焚尸炉。您的学生是否能够成为反对敌视共产主义思想的积极的战士(而共产主义的敌人,是人类、善良、正义和荣誉的敌人),取决于他的心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向往什么和属于谁。

我努力使我所讲的关于世界的故事,能传授给孩子们知识,还要启发他们去思考世界的命运,促使他们考虑这样的问题:我的个人的幸福,家庭的幸福,取决于比自家的菜园、宅旁果园、今年苹果的收成和价格更有意义的某种东西。当少年独自考虑世界问题时,在一段时间里他尤其要对这些问题表现出公民应有的关心、激动和忧虑,受到这种情感的鼓舞。这是多么重要啊!只要我在对每个男孩和每个女孩的教育工作中没能做到这一点,我就认为我还没能把他们引导到道德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第一阶段。不仅要以集体的方式,还要以个别的方式经常与孩子们交谈国内外大事。我努力寻找与每个学生在精神上的共鸣,不去唠叨那些属于普遍真理的政治概念,而与他谈那些深深地激动我们、使我们不能平静的思想;我的激动心情感染了学生,我和学生被同样的追求所鼓舞。为了使科利亚和托利亚厌恶的对象不再是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小事,为了使这两个男孩不成为渺小的、自私的利己主义者,我曾作了长期的努力。乘在校园里工作之机,好几天我和科利亚单独在一起,我对他讲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女英雄贾米列·布希列特的故事。当我和托利亚一起在“知识的源泉”教室中时,我对他讲了关于霍斯罗夫·鲁兹贝赫的故事。霍斯罗夫·鲁兹贝赫是一个像水晶般纯洁的人,是伊朗共产党的领袖,杰出的数学家,他被伊朗人民的刽子手残害致死。几个晚上我和这两个男孩子一起交谈了有关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的功绩。我期望这位英雄的爱国者的精神世界能成为照亮这两个少年个人幸福之路的明灯。这些故事直接地启发了孩子们的公民意识。我希望科利亚懂得,世界上有比他的母亲的嫉妒(他的母亲嫉妒诚实的、正直的、勤劳的人)更坏的恶行。世界上也有善,与善相比他的母亲的缺点尤其令人不能容忍。我竭力使我的学生们用公民的眼光去看自己周围的世界和看自己。全部道德教育就是建立在以公民的目光去认识世界的基础上。

『肆』 道德是如何产生的

道德是老子在道抄德经中的阐述,道袭德一词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但,德的本意实为遵循道的规律来自身发展变化的事物。

实践或活动起源于欲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对错,而不引起任何活动,欲望正好相反,它能够引起活动,却不能分辨对错。欲望能够服从理性,也能够反对理性。服从理性的欲望导致良好的选择,反对理性的欲望导致较差的选择,而道德正在于这种良好的选择。

(4)道德的产生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对道德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伍』 道德产生有以下哪几个方面的条件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2.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3.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统一的社会条件
4.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重要条件

『陆』 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的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由社会经济水平高低决定的。

『柒』 “道德”是怎样产生的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集体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便产生了调节行为的准则。人们不仅根据这些准则来评论一个人的行动,而且也根据这些准则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当一个人按他所处的社会集体的行动准则去行动时,我们就说他的行动是合乎道德的;一个人不按这个集体的行动准则或是直接违反这个集体的行动准则去行动时,我们就说他的行动是不道德的。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各个阶级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的反映,它具有阶级性;各个阶级都有自己的道德准则。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它是伦理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

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一个人常常依据一定的行为准则采取某些有关道德方面的态度、言论和行动。道德品质就是指一个人在一系列有关道德的行动中所反映出来的那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下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它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道德品质作为个体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既依存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条件,也有赖于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因此,道德品质就成了心理学的一些分支(如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所研究的对象。

举个简单的例子:
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
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
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
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O^)。
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捌』 简述道德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道德产生的条件是:

一、劳动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劳动创造了道德产生的主要条件,也形成了道德产生主观统一的重要条件,提供了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劳动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身,创造了人类的社会关系,创造了人类的自我意识。

二、社会关系的形成

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社会关系的构建会推动道德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并在整个社会中推展开来。

三、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道德是一种调节关系的方式,以人的意识发生为前提。人类的自我意识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默契的道德调节关系,从而推动道德的快速发展和完善。

(8)道德的产生扩展阅读:

道德的分类有:

一、一般欲望部分

行动方面的道德有自信和勇敢,不道德有鲁莽,迟钝和怯懦等。感情方面的道德有节制和自制,不道德有放纵和冷漠,病态和变态等。

二、特殊欲望部分

交易方面的道德有慷慨和节俭,不道德有挥霍,浪费和吝啬等。交流方面的道德有严肃和温和,不道德有暴躁和麻木等。交谈方面的道德有风趣和诚实,不道德有滑稽和乖戾,夸张和刻板等。交际方面的道德有大方和谦逊,不道德有骄傲,虚荣和虚伪等。交往方面的道德有博爱和公正,不道德有自恋和谄媚等。

三、理智部分

考虑方面的道德有周详和谨慎,不道德有繁琐,冲动和马虎等。

四、理性部分

思辨方面的道德有深刻和广博,不道德有肤浅和狭隘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道德 (社会学概念)

『玖』 道德产生的来源

理念论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于至高的理念和精神。教育论、环境论和社会关系论所指的外在条件和外部的事物已是属人的事物和条件,这些思想已具有了唯物主义的萌芽和倾向。
先天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生而有之的东西。
本能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的本能和本性。
人性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自然的天性,人的自然本性、本能决定共同的人性,是决定社会本质的共同的东西,因而也是决定道德的根本层次。所以一定社会的阶级道德的产生和形成都是与人的自然本性密切相关的,人的本性不仅决定了道德的产生,而且决定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道德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本能欲求和自然感觉而产生的一种工具性的方式。
需要论认为,道德是人根据自己的生存发展需要,自己为自己立法的产物。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成果源于人的需要,人类社会产生了道德,就是因为道德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人类通过各种对世界的掌握方式来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以实现对自己的肯定和发展。而道德作为人类理性的结晶,不是表达个人的偏爱和欲求,而是表现人们的共同愿望和需要。从道德发生的历史看,道德产生于人们调节社会群体内部各种关系以维护一定社会秩序以及个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这用千百年来客观存在着的道德协调性因素和进取性因素就可证明。

『拾』 什么是道德怎样产生的

萌芽的比喻:先验的还是发生的
任何生命的萌芽,不仅需要一定的条件,而且需要这些条件之间“发生关系”。道德问题的要害无非是怎样看待他人、他物的问题。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他的所作所为就无所谓道德与不道德的问题;或者地球上有很多人,但彼此隔绝,也不会产生道德问题。所以道德不是先验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交换、交流、交谈、交通、交涉)过程中发生了的,而且不断发生着的意识形态,是可以被改造、被建设的对象。
社会发展的进程表明,人和自然的“交往”、“交涉”越频繁,人对自然越了解(科学技术越发达),环境保护的意识越强烈、环境保护的措施越得力;同样,人和人的交往、交流越充分、越便利(市场经济越发达),人们的道德水平越高、社会风气越好。超越以拥有为前提,成熟以生长为前提。我们很难设想从一个抽象的道德概念演绎出美好的社会生活,但我们可以期待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开始建设健全的道德体系。所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是切切实实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换言之,“赛先生”(科学)和“麻先生”(市场)的发展、成熟的过程也就是道德观念不断受到挑战、作出调整、得到实现的过程。如果以固定的、僵化的道德观念去限制、压制新的社会生产力,不仅会延误发展,这些观念本身最终也会被抛弃。
同时,具体的道德观念形成以后,就会作为文化基因传承下去,成为决定性的力量。我们一出生所面对的道德体系,都是有根源,有“来头”的,是大于个体的力量、背景,或者场域,连庄子也慨叹“君臣父子,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故而,对于传统的道德学说,最可取的恐怕还是温古而知新。
根系的比喻:固本培基还是剪裁个性
道德作为公民内在的观念系统,无疑是个体选择行为和判断是非的标准。而作为公共的舆论,则是个体活动的场域和环境。每个人成年之后,都必须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而作为“别人”的“他者”———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同事、邻居,对他人的求全责备、说三道四,会造成一种苛刻压抑的道德氛围,隐私得不到尊重、个性得不到伸张,靠窥视、打听、推测传播信息而不是靠交流、交谈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很多问题被埋藏了、被掩盖了、被扭曲了,一旦爆发,贻害无穷。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在培育自觉和负责任的道德主体的同时,需要营造宽容、宽松的道德氛围。用种树来比喻,教育者的任务是浇水、施肥,而社会舆论则是阳光、空气和水,制度和法律则是藩篱和剪刀———一切以维护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为出发点,最终要依靠道德主体自己在健康的道德根系上开花结果。批评是为了建设,谴责是为了引导。而“整人”的道德环境则是社会发展的沉重包袱。
目前的社会心态之中,被批评者,特别是被批评的既得利益者,缺乏“闻过则喜”的态度,而有便利条件的批评者又缺乏负责任的态度。
出路的比喻:以通为目的还是以塞为目的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十字路口没有了红灯,大家都会无路可走。道德正如人生道路上的红灯,当置身于社会这个庞大的“交通”体系之中,和别人的去向发生了冲突或碰撞时,“损己利人”,放弃一些权利,“礼让三先”,于是你来我往,天下太平。然而,不管是出于道德自觉,还是出于被迫接受,公民接受了红灯,并不意味着他应该甚至是必须永远等待下去、永远放弃下去。红灯太多的地方交通必然堵塞,只有红灯的路口难以想象。
所以,一切以“公共”为名义的舆论、机构、设施,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最终的目的都必须是保障“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最不道德的行为就是假公济私———在公共的名义下谋求一部分人、一小撮人、甚至是个别人的利益。如果片面强调公民对社会的责任,而忽视社会对公民的义务,就会造成道德观念的扭曲和道德心态的失衡。道德建设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大家各有出路”。
镜鉴的比喻:正人言行还是招摇过市
很多人习惯于以兑换式的、实用主义的思维来追问道德理想究竟有什么用,有公平吗?有正义吗?有幸福吗?如果看得见、摸得着才算做“有”,道德理想确实是“没有的”,道德虚无主义由此产生。但我们为什么或者凭什么能知道什么是不公、什么是不义、什么是不幸?不就是因为有一个理想在那里吗!理想永远是超越现实的,就像平、静、公、正的镜鉴一样。镜鉴的作用,吃不得、喝不得,无非使我们看得见自己而已。我们在道德理想的面前可以反观自己和他人的言行,知道什么是真、善、美,“看见”什么是假、恶、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理想为镜,可以正言行。所以说,道德榜样和道德楷模不能和道德理想本身划等号,在公众当中自发形成以后,可以去褒扬、去纪念,但尽量不要去制造,以杜绝弄虚作假、欺世盗名,要知道,道德典型中的泡沫一旦破灭之后,受损害的是人的心灵。正所谓“不尚贤,使民不争”。

热点内容
2020初级会计经济法30下午 发布:2024-12-25 13:06:51 浏览:329
交通法规实施细则 发布:2024-12-25 12:57:50 浏览:694
国家法官学院徐继军 发布:2024-12-25 12:56:40 浏览:796
国有独资公司遵守什么法律 发布:2024-12-25 12:49:05 浏览:421
南昌大学法学调剂 发布:2024-12-25 12:42:17 浏览:599
唐代的司法制度 发布:2024-12-25 12:42:16 浏览:591
人权保障与我国刑法的完善 发布:2024-12-25 12:37:04 浏览:473
春至法院 发布:2024-12-25 12:13:23 浏览:885
合同承办人法律责任 发布:2024-12-25 11:28:20 浏览:599
武汉招收法律硕士的大学 发布:2024-12-25 10:50:33 浏览: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