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

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 2022-03-21 05:57:40

㈠ 试论中学生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一、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方向指导作用

德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其教育对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科学观念,这就要求其教育对象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情感、需要、动机和情趣等心理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指导着心理健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德育工作奠定了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有一项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科学地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性格爱好、人际关系等特点,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的放矢的开展。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是很难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德育教育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有一项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心理训练活动,挖掘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达到正确的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

三、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德育的内容

过去,学校德育主要有三部分构成: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是目标,道德教育是基础。现在,学校德育主要有四部分构成: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是先导,政治教育是核心,道德教育是重点,心理教育是基础。这四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为培养“健全”的人做出贡献。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最为密切

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能脱离德育而独立,它更多地反映了从内部施行的旨在形成人格特征的活动。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加强德育工作,但是学生的某些认识或行为习惯不仅仅表现为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在多数情况下还反映出心理方面的问题。在教育中,如果只是强调外部的社会化的要求,而不对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心理辅导促进其自我发展形成人格特征的话,往往收效甚微。比如从宏观上说,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实施这些教育,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但如何将这社会化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形成完全的人格,还需要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进行引导。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两者是融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将德育的社会化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在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德育中不失时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保证德育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㈡ 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联系:是提升人的素质与修养的必修课。

区别:

一、目标不同

1、道德教育

形成学生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

2、心理教育

其目标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即育性、启智、强能、激力、健心、导行。

二、概念不同

1、道德教育

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实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2、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三、途径不同

1、道德教育

从德育任务的角度说,德育包括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当代学校德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力即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对一定的事件或行为进行对与错、当与不当的判断的能力;道德敏感性即敏锐地感知、理解和体察自己、他人及社群的情感、需要和利益的能力。

2、心理教育

1)全面渗透心理素质培育,以优化心理素质。

2)适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普及心理保健知识。

3)进行必要的心理测查,以了解心理状况。

㈢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表现在哪里 多选

德育是思想品德教育是属于道德范畴的.
心理健康教育
是看待事物的观点和理解事情的态度是不是在正常的范围,如果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就会精神崩溃出现恶意伤害自身的事情,如
精神病患者
还有自杀者等都属于心理不健康.

㈣ 道德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有什么关系

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具有重要作用。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既从理论上探讨它们的关系,又在教育教学实践上使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优化,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给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崭新的教育理念,这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育人为本,教师不再是教育活动中的权威者、塑造者,而是教育活动中的指导者。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和不断发展,拓宽了思想品德教育所主要采用的理论灌输、说服、榜样示范、行为引导等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可以使思想品德教育的功效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㈤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如何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是它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

㈥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大量的教育实践表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二者应是相交的关系。

( 一 )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学校教育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 第一,理论基础不同。德育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以心理学、社会学、精神医学和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 ; 第二,目标侧重点不同。德育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重在提高个人对国家与社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以塑造个人完善的道德品行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间题是人生观间题。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个人合理的心理需求,重在提高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以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间题是个性的自我完善 ; 第三,内容不同。德育的内容充满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劳动观点和法制观念等,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没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时代性,其内容不外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心理适应三大类 ; 第四,学生观不同。德育多持评价性学生观,把学生当作塑造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在教育性与人性之间更强调教育性。而心理健康教育持移情性学生观,把学生看作一个具体的当事人,

把自己看作帮助者、服务者,在师生关系上重视平等、民主,尊重和理解学生,在教育性和人性之间更强调人性。

( 二 )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极为密切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 第一,有共同的教育目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都是通过知、情、意、行四个层次帮助学生解决人生发展中的问题,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 第二,关注的问题密不可分。德育关注的思想问题从实质上说属于心理现象范畴,学生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等都是外部影响与学生内部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的心理间题往往通过思想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某些思想间题要通过心理教育方式来解决,而某些心理障碍也要借助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才能排除 ; 第三,类似的教育途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要通过课程、学科渗透、班主任工作、课外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家校配合等进行实施 ; 第四,遵循一些共同的教育规律。无论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遵循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都要按照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个性发展、正面教育为主等教育规律,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因为二者的相对独立,才有它们需要结合的必要性,而正因为二者的相互联系,也才有它们能够结合的可行性。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如果两者能够互相渗透、有机结合,便能达到优势互补,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 一 ) 在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的支持和补充作用,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1.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缓解消除学生对德育的抵触心理。在德育过程中,由于教育者往往过分强调社会要求和外在的强化,忽视学生的内在心理,重于说教,生硬灌输,因而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如果在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教师易于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想脉搏,找到外在要求与内在需要的最佳结合点,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学生的行为倾向防患于未然。

2.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德育的绩效取决于道德内化程度,而道德内化是道德教育信息通过个体心理素质,进行多方面的选择分化、融合、顺应的过程。也就是说,在道德形成的内化过程中,主体的自我意识、情感和性格等心理素质是内化的决策机关和重要的调控器。因此,将新的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品德和行为,还得靠心理机制的调节活动才能完成。这种道德内化所需要的心理调节机制,不是靠德育自身的作用,而是由心理健康教育来承担的。

3.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解决因心理原因引发的德育问题。有些学生表现出的不关心集体、不团结同学、不尊敬师长、不遵守纪律等现象,表面上看属于思想道德不良的行为,但深人分析就会发现,其中不少是由于心理原因而导致的,如家庭教育畸形、青春期心理障碍、人际关系紧张等。这类间题单用德育工作的方法很难解决,而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不但不会使当事人产生抵触心理,反而使其在轻松偷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教育指导,使问题得以解决。

( 二 )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德育,发挥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调节和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 德育对于个体心理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是大德育视野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大德育观念的层面研究如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较高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显然,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德育背景下的一种教育活动,其教育目标和内容虽有独特之处,但都是落实和服务于德育要求,因此,在价值定位和价值取向上不能背离德育的方向,需要德育的导向指引。

2. 德育对于个体心理发展具有调节作用。心理健康说到底是一种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而正确的人生态度,也正是指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 “道德在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中属于核心地位”。实践证明,价值观间题是许多心理问题的诱因。心理健康的人必须要有观念明确、能身体力行而又有一定程度弹性的道德价值总则。缺乏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与坚持“超道德”观念是人格异常和神经症患者常见的特征。道德观念对个性发展及其行为具有调节制约作用,它或者支持、鼓励个性行为,或者否定、抑制不良的个性行为,从而使人的个性表现出不同的道德意义,体现出不同的道德价值。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可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更坚定的后劲,使心理健康教育收到更扎实的效果。

3. 德育对个体心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许多心理问题往往是由道德价值观的冲突引起的。如面对某些不道德现象,学生会利用自己的道德判断力进行评判,当评判结果与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发生冲突的时侯,特别是当学生所信赖的人的行为与他们的道德标准发生冲突时,就最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对这类心理问题,如果简单的把问题定位于学生心理和精神本身,单纯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来处理,效果就差。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结合德育的方法,从道德观念人手,帮助他们消除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道德价值观的冲突。另外,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团队活动、文体活动等,不仅能考验学生的道德水平、法律意识和思想境界,还能从学生的道德评价与选择的矛盾冲突中锻炼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受到单一

的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而不能达到的效果。

㈦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什么关系

1、“教书育人”中的“育人”,主要由两个渠道进行:一个是思想品德教育,一个是心理健康教育。“育人”本来包括心理教育甚至主要是心理教育。但过去偏重了德育,几乎没有名正言顺的心理教育,甚至以德育代替心理教育。德育与心理教育有交叉,但有本质区别。

2、我们的教育实践长期以来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非道德”行为。实际上,学生的好多问题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或者说好多问题不能用德育的手段来解决,而我们有些老师往往就是在用德育的手段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即把实际上的心理问题却当作思想品德问题来解决;所以往往不能解开学生的心结,学生不服或感到委屈甚至产生另外的负面效应。例如,《狼来了》:从德育讲属于撒谎,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讲是如何排遣心理寂寞的问题。

3、“德育”与“心育”并不是水火不相容。两者有机合作,会产生良性效果,使学生不但具有健全的人格,同时也会具有优良的品德,会把社会的规范等内化为自己的品格。

4、当然,“德育”与“心育”两者各有各的功能,不可代替。但如果德育和班主任思想工作能渗透着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则会产生积极效果,且两育双收。然而,心理问题却一定不能用德育方法来解决。

㈧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德育的目的是让人成为有个道德的人。

心育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道德的人怎样才能实现呢?道德是需要能力的,不是你想成为一个道德的人就能成为一个道德的人。

只有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心理不健康,你再如何想成为道德的人,那也只是在想,没有能力成为道德的人。有想成为道德的人的想法,不代表有成为道德的 人的能力。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需要通过心育来实现。

心育是让人成为道德的人的工具,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会自然呈现出道德的样子。

道德分为两种,一种为自律道德,一种为他律道德。

自律道德是自己发自内心的能够做到有道德,让别人看到他的道德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自然显现的结果。

他律道德是在外在规则下,不得不做出道德的行为,这种道德不是发乎内心的,严格的说,这不能算是道德。

心育的最终目标是让人成为有个有自律道德的人,如果德育只从自律道德角度来说,心育和德育的共同目标都将是成为一个心理健康有道德的人。心理健康和心理道德是同时实现的,没有先后。

心育与德育的区别就是当德育里面的“德”说的是他律道德,那么德育就不是心育,如果当德育里面的“德”指的是自律道德,那么德育就是心育。

当心理学逐渐走进学校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道德教育的工具,很多学校都在用心育的方法来进行道德教育。

(作者:陈一香,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韦志中心理学网校心理咨询与心理成长系系主任)

㈨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内容摘要:心育与德育存在本质的区别。但是德育与心育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德育要具有针对性,需要心育工作的支持;德育要提升效率,需要按照德育对象的心理规律来实施,心理咨询(辅导)的理论和方法对提升德育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助推、启示、借鉴作用。
关键词:心育,德育效率,态度转变理论
目前,我国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学校,基本上都把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心育”)归到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口,由德育(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统管,而且把心育内容设置在德育(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内,由此导致许多人、包括教育界内部的不少人,都以为心育是德育的一部分。其实,有这样一种体制安排,只是因为德育与心育关系极其密切,而且心育尚处于初创起步阶段,各方面都极不完善,只好“挂靠”到德育身上,也是出于精简机构和人员的考虑,而完全不能由此得出心育归属于德育的结论。。我认为,心育与德育应该是并列的关系,而且心育的重要性不亚于德育。本文就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试作以下浅析:
首先,心育与德育在多个方面都存在本质的区别。
一、目标、任务不同。心育的目标是:学生的人格健全、心理素质达到良好的状态,实现学习、生活和个体发展的高质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心育的任务就是:对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和技能,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干预。而德育的目标则是:学生的道德水平达到一定的标准,能够自觉承担各种按照社会伦理准则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相应的,德育的任务就是:用先进思想影响学生,用道德规范教育学生,用模范人物的高尚品德、行为感染学生,简言之就是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从这个角度看,心育与体育卫生工作倒是更相似一些。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和生理是高度相关的。
二、内容不同。心育的内容是关于心理卫生、心理素质的知识和相关训练;德育的内容是先进思想、道德规范和相关活动。
三、工作的重点对象不同。心育的重点对象是心理不够健康的群体;德育的重点对象是思想道德方面存在明显问题的群体。
四、理论基础不同。心育的理论基础是心理科学;德育的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教育科学。
五、方式方法不同。心育运用的是心理学的方式方法,不能也不必进行价值判断,即是与非、对与错的判断;而德育不但不能避开价值判断,而且要以价值判断作为基础、方向和核心。
由此可见,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是决不能把心育与德育混为一谈的。
其次,心育与德育虽然区别很大,但是德育与心育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德育十分需要心育的支持。
一、德育要具有针对性,离不开心育的支持。
当前,在我国的学校、尤其是正规化程度较低、师资薄弱的学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着不够科学、效率较低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心理缺乏科学的把握,基本上都是教育者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甚至是成见,想当然地实施教育,导致学校德育工作长期陷于经验主义的泥潭。
德育如果要具有针对性,就必须准确把握德育对象的心理,而缺乏针对性的德育无疑是失败的。学校的心育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调查、测量、评估(诊断)学生的心理特征,这就为实施德育提供了具体的、科学的依据,为德育的成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和坚实基础。
所以,心育工作对于德育工作提高针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要提升效率,离不开科学的心理干预(辅导)。(辅导)。
(一)德育效果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效率低,就是效果差的体现。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达到最大的效果就是理想的德育效率。怎样提升德育效率?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按照德育对象的心理规律实施教育,对于心理有偏差的学生,还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辅导)。
德育的效果,不是体现在德育对象懂得了多少道理即道德认知,而只能体现在德育对象做出了多少道德行为。低效率的德育,就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仅仅停留在给德育对象灌输了一大堆大道理、小道理这个层面上。而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中间必须经过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这两个阶段,一如人们常说的“知易行难”,这就是道德行为形成的心理规律,不遵循它,效果当然不会好。再者,根据心理学原理,要使接受对象对某项道德认知愿意接受、领会得更好、印象更深刻,也要“动之以情”在先,“晓之以理”在后,才会更有效。因为没有感动,就不会有感触,就不会有感悟,道德认知就不会在德育对象身上实现内化。根据心理学的态度转变理论,对于那些本来就存在反向认知的德育对象,若直接晓之以理不但无效,往往还会起到反向作用。在现实中,不少家长、教师对子女(学生)的“反复叮嘱”、“谆谆教诲”失去效力、甚至起了反作用,大多是因为没有按照上述心理规律行事。如果这些家长、教师不去反省自己,如此下去,不仅教育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极有可能发生恶性循环,即:说教—违背—严厉的说教—再违背—更严厉的说教(斥责)。

热点内容
吉安中级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23 17:23:03 浏览:542
喝农药死亡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3 17:10:24 浏览:462
派出所笔录双方没有签字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1-23 16:12:33 浏览:208
社会科学院法律硕士分数线 发布:2025-01-23 16:07:19 浏览:913
新旧行政诉讼法对比 发布:2025-01-23 16:06:27 浏览:423
我国现行公司法 发布:2025-01-23 15:35:28 浏览:555
法硕法学好吗 发布:2025-01-23 15:05:55 浏览:373
淮南法院在哪 发布:2025-01-23 15:05:48 浏览:676
朱文军律师 发布:2025-01-23 14:51:05 浏览:295
八项司法举措 发布:2025-01-23 13:53:57 浏览: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