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客观

道德客观

发布时间: 2022-03-23 00:14:04

Ⅰ 求几个道德客观性的例子

是否存在道德的客观性是自古以来争论不休且至今未决的难题。该难题围绕道德回的一般性和特答殊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讨论展开,并形成了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客观主义两派,前者肯定道德的特殊性、相对性和主观性而否定道德的一般性、绝对性和客观性,后者却认为道德是二者的统一。目前学术界普遍存在道德相对主义倾向。但研究表明,道德相对主义是片面的,而道德客观主义正确反映了道德本体。

Ⅱ 道德行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道德一定具有主观性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没有主观性就不存在道德,道德只能存在于主体的思维中,所以必然具有主观性。问题是,道德是否具有客观性。要么具有,要么不具有。如果不具有,那么道德就对人没有了动力。人不必按照道德律令来行动。因为没有客观性也就会缺乏普遍性或者是绝对普遍性。比如尼采和马克思,都认为道德只是统治者的工具,是一种思想枷锁。
所以这种道德观下,道德具有客观性的表现是一方面这种道德被客观物所影响,一方面能影响一定量的主体。不具有客观性表现在不同的主体因为阶级的不同具有不同的道德。那么就没有一个客观的不变的道德。而且这样道德变成了利益,甚至是消融道德的,也许是否认道德存在的。这种情况下,不具备客观性的因素导致结果是道德无力,道德缺乏说服力。我认为这种道德观是倾向于道德没有客观性的。说道德具有客观性则是儒家学说的论证,康德也有过涉及。此处只讲儒家。儒家经过发展,在道德问题上,认为道德是与宇宙本体分不开的。
宇宙本体是个客观的实在。这个本体具有客观性,而这个客观性在人的身上所投射的就是道德。这就是儒家心性说的研究内容。儒家通过这种方式把人内心的道德和客观的本体相联系,然后借着本体的客观性就有了客观性。这样道德就有了动力。可是事实的残酷性是,形上学,本体论被认为是失败的,是精致的艺术品而不是真理。所以这种道德客观性也就不成立了。

Ⅲ 道德的客观条件是什么

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不同的对错标准是特定生产能力、生产关系和生活形态下自然形成的;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Ⅳ 为什么说道德行为是客观的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需要发展。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
也是遵循不违背“道”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使社会,自然界和人类能长久发展、和谐共存。
道和德统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们按“道”的规律去做事、处事,就是有“道德”。
我从80年代开始查找道德的定义,没有很恰当的解释,经思考、请教好多前辈,终于得到以上结论,拿来共同教育后人。
道:道就是明事理。
德:德就是付出。
道+德:笼统的讲就是有素质。
实质上,人之初,性本恶,也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会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约束自己。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对本能的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外在约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图伤害他人等对人类社会有大的危害的方面;所以,需要内在约束(也就是道德)来约束本能中虽不违法,但亦会对他人(甚至是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
所以,道德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本能的制约,换句话说,人一生下来就有以任何方式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无道德”),道德也就是继法律之后制约这种本能,减小这种伤害的工具。

Ⅳ 道德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其实道德一定程度上来说属于主观层面,不是客观的。

Ⅵ 道德评估的客观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是: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因为道德虽然是历史的范畴,具有阶级性,但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道德也有某些共同之处,即具有继承性。因为评价道德的客观标准是存在的。一方面道德本身有一定的社会性,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讲究礼貌等,是各时代的道德都包含的内容,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明。另一方面,一定阶级当它处于行进阶级的地位时,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它的道德就可能包含一些积极内容,这些内容常可为以后的行进阶级所继承和发展。评价道德的客观标准或统一标准,最主要的是看其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

Ⅶ 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分别是什么

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人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客观条件是社会关系。

Ⅷ 什么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社会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就是道德,当我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道德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能够增进幸福,另外人和人在相处的过程中,道德也是行为的准则以及规范,那么什么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呢?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社会关系。在社会上只有人和人之间相互有了关系,才会有所谓的道德,如果人和人之间没有关系,那么也就不会产生道德了,所以道德就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因此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就是社会关系。而道德赖以产生的主观条件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

热点内容
上市公司并购有哪些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23 11:09:55 浏览:539
人民法院的立案条件 发布:2025-01-23 10:55:41 浏览:504
法院不支持20 发布:2025-01-23 10:40:01 浏览:161
法院招财务 发布:2025-01-23 10:05:18 浏览:808
荆州法官助理 发布:2025-01-23 10:00:17 浏览:152
宠物进酒店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23 10:00:14 浏览:454
玉树州法院升 发布:2025-01-23 09:45:37 浏览:513
通辽律师在线咨询免费热线 发布:2025-01-23 09:25:08 浏览:472
新劳动合同法同工同酬 发布:2025-01-23 09:20:33 浏览:898
道德经女门 发布:2025-01-23 08:29:27 浏览: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