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法法治
Ⅰ 英美法系不需要法律吗
需要。只不过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但也有宪法、民法等制定法,大陆法系则反之。(判例法一般是指高级法院的判决中所确立的法律原则或规则。这种原则或规则对以后的判决具有约束力或影响力。判例法也是成文法,由于这些规则是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创立的,因此,又称为法官法。)
以下是两大法系在法律历史传统方面或者也可以说是它们两者在宏观方面的差别:
1.法律渊源
从法律渊源传统来看,大陆法系具有制定法的传统,制定法为其主要法律渊源,判例一般不被作为正式法律渊源(除行政案件外),对法院审判无约束力;而英美法系具有判例传统,判例法为其正式法律渊源,即上级法院的判例对下级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时有约束力。
2.法典编纂
从法典编纂传统来看,大陆法系的一些基本法律一般采用系统的法典形式。而英美法系一般不倾向法典形式,其制定法一般是单行的法律和法规。当代英美法系虽然学习借鉴了大陆法系制定法传统,但也大都是对其判例的汇集和修订。
3.法律结构
从法律结构传统来看,大陆法系的基本结构在公法和私法的分类基础上建立的,传统意义上的公法指宪法、行政法、刑法以及诉讼法;私法主要是指民法和商法,英美法系的基本结构是在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分类基础上建立的。从历史上看,成文法代表立法机关(议会)的法律,普通法主要代表审判机关(法官)的法律(判例法)。所谓衡平法是在普通法不能弥补损失的情况下所适用的法律,衡平法是对普通法的补充规则。
4.法律适用
从法律适用传统来看,大陆法系的法官在确定事实以后首先考虑制定法的规定,而且十分重视法律解释,以求制定法的完整性和适用性;英美法系法官在确定事实之后,首先考虑的是以往类似案件的判例,将本案与判例加以比较,从中找到本案的法律规则或原则,这种判例运用方法又称为“区别技术”。
Ⅱ 英国法国美国中国主要法律的异同
选A。我也刚学,我认为,他们都是为了扫清资本主义发展上的障碍。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制,法国的大革命,都涉及到了民主,革命后人民都进一步扩大了各方面权益及权力,资产阶级不再受压迫,而是民主起来,因而选(1)(4)。其中只有法国经历军事独裁,法国颁布法律是为了保留革命成果,英国为了限制国王权利,美国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自己写的!加分)
Ⅲ 英美法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律渊源
1100个字左右够你交差了 呵呵
二、英美法的渊源
(一) 英国法的渊源
1、 普通法。普通法是英国法最重要的渊源。从法源的意义来看,普通法是指由普通法院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一套法律规则。“遵循先例”是普通法最基本的原则,指一个法院先前的判决对以后法院处理类似案件具有拘束力。普通法最重要、影响最大的特征是“程序先于权利”。 2、 衡平法。现代意义上的衡平法指的是英美法渊源中独立与普通法的另一种形式的判例法,它通过大法官法院,即衡平法院的审判活动,以法官的“良心” 和“正义”为基础发展起来。其程序简便,灵活,法官判案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衡平法被称为“大法官的脚”,由大可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与普通法相比,它只是一种“补偿性”的制度,但当二者的规则发生冲突时,衡平法优先。 3、 制定法。英国制定法在法律渊源中的重要性不如普通法和衡平法两种判例法,但是其效力和地位很高,可对判例法进行整理,修改,现代一些重要的法律部门如社会立法是在制定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制定法的种类有:欧美联盟法,国会立法,委托立法。其中国会立法是英国近现代最重要的制定法,被称为“基本立法”。
(二) 美国法的渊源
1、 制定法。美国的联邦和各州都有制定法。联邦的制定法包括联邦宪法和联邦法律。各州的制定法包括各州的宪法和法律,各州享有联邦享有联邦宪法所规定的联邦立法范围之外的立法权。 2、 普通法。美国以英国普通法作为建立新法律的基础,但并非全盘照搬。正如约瑟夫,斯托里大法官在“范内斯诉帕卡德”案的判例中指出的:“英国的普通法并不是全部都可以作为美国的普通法,我们祖先先把英国普通法的一般原则带过来,并且以此作为他们生来就有的权利,但是他们只带来并采用了适合他们的情况的一部分。”在美国并没有一套联邦统一的普通法规则,各州的普通法自成体系。 3、 衡平法。美国独立之前,首先在英王的直辖区和特许殖民地采用了英国的衡平法,一些在英国由教会法院管辖的案件也由衡平法院管辖。美国独立之后,联邦和各州都相继采用衡平法。在绝大部分州,衡平法上的案件统一由联邦法院监管,不另设衡平法院。
综上所述得出英美法的渊源及特点如下:
1、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各国受英国发的影响,法律渊源一般部分为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其中判例法的地位都很高。 2、以日尔曼为历史渊源。普通法系的核心——英国法,是在较为纯粹的日尔曼法——盎格鲁,撒克逊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法官对法律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判例法是在法官才长期审判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法官的判决本身具有立法的意义,普通法系素有“法官造法”之称。 4、以归纳为主要推理方法。法官和律师在适用法律时,通过对存在于大量判例中的法律原则进行抽象概括归纳比较,然后才能将其最不适当地运用到具体的案件中去。 5、不严格划分公法和私法。
Ⅳ 试述英美法中的法治精神,利用外国法制史的知识
在中世纪之后,西方国家开始进入近代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过去曾经被半遮半掩地加以讨论的问题,这时已公开化。先从政治思想家对于法治问题的认识谈起。
首先是英国的洛克,因为他对于确定西方近代以来的政治法律思想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洛克的法治主张包括个别要求和一般原则两个方面。就个别要求而言,洛克在《政府论》中强烈主张国家的最高权力机———立法机关“应该以正式公布的既定的法律进行统治。”而所谓一般原则是指:“无论国家采取什么形式,统治者应该以正式的和被接受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来进行统治。” 除主张权力必须根据法律来行使之外,洛克还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他说:“这些法律不论贫富、不论权贵和庄稼人都一视同仁,并不因特殊情况而有出入。” 洛克在他的《政府论》中主要讨论了什么是政府权力以及它的限制等问题。在当时,英国的政治制度并没有权力分立的特点,它与其说是权力分立,不如说是不同权力的并存,而且还是一种不伦不类的并存。洛克的伟大贡献在于,他把这种混乱的、多种权力并存的政治现实概括为权力分立,从而使它获得了理论上的合理性。
在洛克之后,法国的孟德斯鸠也曾经研究过法治问题。与同时代的思想家相比,孟德斯鸠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法学家。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表现了丰富的法律知识,在他生活的时代,他可以说是最博学的法学家,而且他还提出了自己的法理学观念。事实上,他不仅提出了最广泛的法律定义: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而且还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法律的方式,即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来理解法律。孟德斯鸠在分权制衡理论方面论述较为系统,且影响较大。首先,孟德斯鸠认为自由是是法律的重要精神之一,法律应可能地体现自由和保障自由。他在《论法的精神》中着重阐述了自由与法律的关系,并说明它已在英国的法律中建立起来了。孟德斯鸠认为,自由或是政治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那么,如何才能取得政治自由呢? 为此,他讨论了法律自由的关系,认为自由分为两种,一是哲学上的自由,二是政治上自由。他根据自己在英国的观察发现,政治自由不是人们追求道德的结果,而是精心组织的政治制度的产物。第二,与一些抽象论述自由价值的理论不同,他意识到了自由与政治体制密切关联。他精辟指出,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第三,在他看来,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因为权力不受约束是可怕的,而法律的约束与人民的约束都远没有权力之间的约束来得更直接和更有效。第四,要保障政治自由,就必须实行三权分立,各司其职,任何一个机关都不能绝对凌驾于其他机关之上,独断专行,从而达致政府权力的动态平衡。
继孟德斯鸠之后的法国另一位著名思想家是卢梭。卢梭在许多方面都不同于时代的其它思想家,但是,也有相同之处,即他也是明确主张法治的,并且把是否实行法治作为共和政体的惟一标志。他在《社会契约论》中就表示:“凡是实行法治的国家无论它的行政形式如何我都称之为共和国。” 卢梭的法治思想大致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立法和守法。就立法而言,卢梭特别强调法律自身的记录,它以“自由和平等”为自己的两大主要目标。就守法而言,在卢梭看来,遵守法律不是什么耻辱,而是公民的骄傲。他主张,任何人都不能摆脱法律的光荣束缚,而且这种束缚不仅仅是严厉的纯粹的限制,它还是温和而有益的约束,有益于人们追求善业。卢梭心目中所向往的是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制。因而他极力反对分权主张,认为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分权则是对主权生命有机体的肢解。
在16 世纪至18 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探索具有正当性的社会秩序的过程中,提出了法治思想,但是他们并没有对法治的概念及其要素予以明确界定。自19 世纪中后期,才有学者开始系统论述法治的概念、原则、要素。他们所论述的法治,主要是民主形式法治。实践中,这种法治在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也成为主导的型式。
在19 世纪后期,英国法学家戴雪结合本国的宪政和法治实践,提出了法治三原则。它们是:“除非明确违反国家一般法院以惯常合法方式所确立的法律,任何人不受惩罚,其人身或财产不受侵害”;“任何人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且所有人,不论地位条件如何,都要服从国家一般法律,服从一般法院的审判管辖权”;“个人的权利以一般法院中提起的特定案件决定之”。与前人相比,他的认识似乎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他的法治观念完全是对英国当时法律的理论抽象。第二,他不再把法治看作是理想,而是当作事实,并视其为英格兰政治制度的特点。第三,他的法治观念主要包括个人与法律的关系。第四,英国宪法的原则来自于具体案件的司法判决,从而突出英国法律的特点是法官造法。戴雪的法治观念是从观念向制度转移的一个里程碑。但是戴雪的法治观念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他的法治观念仅仅基于英国的经验,不具有普遍性;其次,他虽然强调法律至上,但并没有考虑到“恶法”之治的可能性;最后,他所要保护自由仍然是消极自由;他强调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仍然是一种掩盖实际不平等的形式平等。
与戴雪同时期的德国学者们也对法治问题思考,经过几代人的长期努力,他们为世界贡献了“法治国” ——英语“法治”一词的德语表述。德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康德为法治国概念的产生准备了基础。在康德的政治思想中有三个要点: (1)国家与法律是密切联系有一起的。(2)国家与法律密切联系的关键在于它们都是人类理性的产物。(3) 国家与关系的核心是国家必须依法管理,国家的统治者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力。在康德之后,德国思想家洪堡也曾经论述过国家权力与公民自由之间的关系。他坚持认为国家的目的不是积极地为公民的幸福创造条件,相反,国家的目的是消除罪恶。由于这两个思想家在理论上重新安排了国家权力、法律与自由之间关系,从而为后来法治观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Ⅳ 列举说明英美法德国法治思想核心关注的主要差异
“法治国”,或者说依法治国,更多强调【依法】,统治者的行动须有法律依据,被看做是从人治通向法治的一个台阶
”法治“不仅要求统治者的行动须有法律依据,更强调【法的内容、精神】,要求依照的这种法律必须合乎正义。
基于传统“法治国”的概念采矿的缺陷,战后的一些欧炉法学家岁仍在继续沿用德国“法治国”的外壳,但是换上英美“法治”的内容,对“法治国”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尤其是战后德国的自由民主主义者与“法治国”传统作了传递的决裂。因此,尽管“法治国”的概念被继续使用,但需要分清的是,此“法(律统)治”的国家已不是彼“(依)法(而)治”的国家。
Ⅵ 英美,法德两大法系的国家法治思想的核心关注的主要差别
英美以法官判例为主国会立法(成文法)在后,法德以国会立法为主法官根据成文法进行审判
Ⅶ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相同点是
二者相同点:
1、两者都重视法治。
2、两者的法律渊源都含有制定法。
3、两者在二战后有趋同趋势比如都进行法典编纂。
4、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法,本质上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5、判例法其实里面也有制定法。
大陆法系,又称为民法法系,是指以古罗马法、特别是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由于该法系的影响范围主要是在欧洲大陆国家,特别是法国和德国,所以又称为大陆法系、罗马-德意志法系;主要法律的表现形式均为法典,又称为法典法系。
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法系,以判例法为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普通法系是指以英国中世纪的法律、特别是以普通法为基础和传统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二者的区别:
1、在法律思维方式方面:大陆法系属于演绎型思维, 英美法系属于归纳式思维,注重类比推理。
2、在法的渊源方面:大陆法系中法的正式渊源只是制定法,英美法系中制定法、判例法都是法的正式渊源。
3、在法律的分类方面: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都将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作为法律分类的基础,英美法系则是以普通法与衡平法为法的基本分类。
4、在立法技术方面: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一般采用法典的形式,英美法法系国家的立法一般采用单行的法律、法规的形式,而不采用法典的形式。后来,英美法法系也开始逐步采用法典的形式,但从本质上讲,其主要是判例法的规范化。
Ⅷ 英美法系中律师在司法活动中的法律地位
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研究和相关实务操作,都离不开案例的分析。在美国的法学院课堂上学生们进行大规模的案例培训,在律师等法律实务界也对各级法院特别是联邦法院、最高法院判例的研究和援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研究引入英美法系的研究成果颇为突出,不但送出大批学子留学,还引入了国外人才和大量英美法律内容和法治文化的各种载体。借鉴英美法系突破了以往的前苏联法学教研的影响,还大大超过对其他大陆法系如德日等法学研究借鉴。法学院教育中,有两道风景线般的弱点或称缺憾,一是脱离实践或者说结合不紧,教者有时满足于自成体系,使学生满脑子充斥了一些空泛的原则概念,造成实务能力低下;二是言必称英美司法判例,也不管所引的案例是树木还是森林,甚或已经被改判,来作为自己科研教学成果支撑,极为忽略和轻视本国的判例
在实务界,首当其冲的要数立法,现在已经习惯立法立项和调研时要将主要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应立法那里看看,别国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做为最高审判机关的最高法院指定司法解释,甚或一些重大案件的审判,都注意搜集借鉴他国的相应立法和司法信息。这在国际性很强的知识产权领域更为明显。
英美法学院的教研方法的确值得我国法学教育学习和借鉴,让毕业的学生更具实务操作的能力,因为,法学毕竟更属于行为科学的范畴,实践性极强。如果从本科到研究生都是在讨论不同版本、不同爱好的原则概念,不具有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理念,对社会对学生都得不偿失。法制实践也值得借鉴,涉及市场经济的、科技经贸的,人家毕竟走在前边,他们的经验要学,弯路错路可以避免覆辙。
但仔细想来,英美有重视案例的传统和基础,你不得不重视案例研究。应为案例是他们法律的一部分,要援引,掌握案例就是在掌握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再者司法渗透他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诉讼救济是这些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各个方面,是社会最主要的法律救济措施;司法机关也是国家机关三权分立制度的重要一支,这样他们必然重视案例,这是现实生活的必需。英美从他们历史传统中也演绎出成文法、案例法,以及各自操作它们不同的国家机构相辅相成、相形异彰的情形。
来我国的外国律师事务所不但再做有关国际或者特定国家的法律咨询服务等事务,也还或明或暗做着咨询中国法律等事务,有的也不乏专家或者自称专家;还有的不通,却不断制造麻烦。一些跨国公司法务人员当然要作研究分析中国的法律环境、诉讼环境等事务工作。不断来访的各国相关人士也在了解我国的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情况,以便给他们的商业活动决策提供依据。他们在了解中国法律和实施情况等工作中往往发生一些困惑,面对那些条文或者官员滔滔不绝的宏观、原则介绍,茫然不知所措,怎麽没有案例?到法院诉讼,习惯于援引案例但中国法官却不太买账。特别是当你例举了一个美国案例时。他们不太会与机关打交道,不知如何表述。为了在自己老板面前不会丢脸,于是就随便给中国机关、官员、别的人或者制度、风气等,扣上一些帽子,来掩盖自己的失利。这些情况也发生在海外学法归来的某些精英身上。
我给我的律师事务所的同事说,他们的困惑发生在他们以英美法的思维和惯性,以及办事习惯在不同的法治文化环境中适用不同国家的法律,并且不断以英美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天然的感觉英美的必然是对的、必然先进,但他们办着涉及中国的事业,当然现在也不一定都认为外国的月亮自然要更圆一些。文化有着真善美的共同,但也有着巨大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学人家的语言,就要学习他的文化。但是当你已经进入的时候,或者你本来就是外来文化熏陶的话,你要注意要跳得出来,或者真诚的融进去。否则你就会发生困惑,挣扎在文化的差异中。地球村中的成员虽同居一村,但各个成员都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同时也生长出不同的政治法律制度。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简单绝对的说哪一个就优,哪一个就劣,是极为不明智的。国际经验知识可以互相借鉴,但是要明白你运用、操作的时空。
虽然在中国案例不具有普遍的法律拘束力,后案审判不能援引前案裁判,但是中国并不是没有案例。反而有成千上万的案例,仅中国法院每年就处理几百万各类案件,最高法院一家一年也要审判几千个案件,都不乏精品。近年来,最高审判机关倡导案例指导制度,司法文书公开上网,编辑出版了一批案例出版物。法官和群众也从中国活生生的案例中认识理解法律。但我仍认为,我国对立法、司法案例的总结、研究、运用和重视仍然很不够。国家的法律应当明文规定审判机关要定期出版审判的案例,增加裁判文书的透明度,这要成为一种制度。这不但是法治宣传的精彩篇章,而是人民大众民主与法制的必然需求。
Ⅸ 英美法系是什么
英美法系中诉讼程序的许多特性,实际上是由一个决定性的事实造成的,即该诉讼程序来源于陪审制。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英国只有在刑事案件中才使用陪审制,而且是在严重的犯罪并且被告主张自己“无罪”时才使用。在大陆法系中,诉讼可以有间隔地划分为多次的审理。因而,对于一方当事人在法庭上提出的出人意料的观点或证据,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在下一次的法庭审理中提出进一步的证据予以反驳。而在英美法系中则大不相同,由于采取的是一次性的审理,律师为了防止同样的事情发生,不但要把自己的论点和证据想清楚,还必须了解对方的论点和证据。大陆法系主要是继承了罗马法而产生的,而英美法系恰恰是未继承罗马法,二者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如大陆法主要是成文法,而英美法却是判例法等。本文所选取的诉讼程序的比较,只是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在具体司法制度上的一个差异。研究不同法系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使我们取长补短,吸收别的法系中的好的制度,来完善本国的法律制度,这将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正处于紧锣密鼓的阶段,在立足于大陆法系成文法的同时,适当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法制度等,来充实、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这都需要我们放眼于全球,大胆地吸收、借鉴外国的法律制度中的精华。
Ⅹ 法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英美德法分别实行了什么政治体制分别通过什么法治制定的
英国 是 君主立宪制 美国是三权分立制吧! 我猜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