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为阅读立法

为阅读立法

发布时间: 2022-03-23 22:01:45

① 阅读立法不可取议论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世界上最早出现律师行当的地方或许是中国。据《吕氏春秋》一书说,春秋早期,郑国就有个叫邓析的人,专门帮人打官司,小案子要人一件衣服,大案子要人一条裤子作为报酬,教人“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委托人想打赢官司他就有办法让他赢,想让人罪名成立他也有办法使人身败名裂。弄得郑国“是非无度”,郑国的执政大夫子产于是就把邓析杀了。
中国律师出现虽早,可是被禁止的时间也早。儒家以为争讼是件不值得提倡的事,像邓析这样教导人们如何去打官司,为蝇头小利争论不休,是毒化人们的善良天性,必须要予以严惩。后世的统治者继续着这一思路,把这一行当称之为“讼师”,或者叫做“讼棍”,立法严禁。秦汉律严格规定,凡是诉讼活动都必须当事人自行进行诉讼活动,不得有代理人代为办理。除了妇女、老幼、现任或退休官员及士大夫,可以由家人代为出庭应诉,其他人一律都要亲自出庭。
除了直接替人诉讼外,向人传授诉讼的知识更被视为大罪,南宋绍兴十三年敕规定:凡是聚集生徒教授辞讼文书者,处杖一百。并允许告发。再犯者,不得因大赦减免刑罚,一律要“邻州编管”。从学者,各处杖八十。明清律撰写“构讼之书”者,要比照“淫词小说例,杖一百流三千里”,如果是为人写作诉状没有增减情节,真实反映事实的,才是被允许的。
尽管法律如此严禁,可是民间诉讼活动总是需要有人帮助,所以这一行当还是禁止不了的,官府的禁令只不过是把这个行当变成了一种“地下行业”而已。在民间从事诉讼指导的讼师,有不少人是正直的人士,尽力为委托人服务,“受人钱财,与人消灾”,为人们提供必要的法律诉讼知识,颇有点近代律师的作用,不能一概都斥为“讼棍”。不过就总体上来说,讼师的素质确实不高。大多数讼师确实是兴风作浪,惟恐天下不乱的无赖。很多人不顾事实、法律,一味翻云覆雨,颠倒黑白。
由于讼师的名声太臭,到了近代,为了引进西方的法律,在翻译西文中lawyer一词,学者们还是动了脑筋的。日本当初引进西方法律时,把律师翻译为“代言人”,后来又改为“辩护士”。这个译法没有被中国的学者沿用。就想出了“律师”这个词。成书于1879年的薛福成《筹洋刍议》,大概是最早采用“律师”一词的。以后律师一词被普遍接受。民国成立后的不久就公布了第一部律师法律,这样在历史上第一个开业律师被杀两千五百多年后,中国才有了正式的律师。
——(摘自《豸的投影》,上海三联书店)
1.下列有关“律师”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邓析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专门帮人打官司的专业“律师”。B.律师是替人们进行诉讼活动的,古代把从事诉讼活动的人称之为“讼师”, 或者叫做“讼棍”。C.“律师”一词是由西文lawyer一词翻译而来的,翻译时故意避开了“讼师”这个恶名称。D.薛福成《筹洋刍议》最早采用“律师”一词,以后“律师”一词被普遍使用。2.下列表述不能说明“讼师”在我们古代遭歧视的原因的一项是( )A.邓析这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从事从事诉讼活动的人,为了获得报酬混淆是非,弄得郑国“是非无度”。B.由于受儒家的影响,后世的统治者认为争讼只是为了为蝇头小利,毒化了人们的善良天性。C.讼师的行业是一种“地下行业”,我国古代法律上严令禁止专业性的“讼师”的存在。D.讼师的素质总体上不高,大多数讼师确实是兴风作浪,惟恐天下不乱的无赖。很多人不顾事实、法律,一味翻云覆雨,颠倒黑白。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汉律虽然规定可以让家人为妇女、老幼、现任或退休官员及士大夫代为出庭应诉,但不允许专业讼师代理应诉。B.明清律虽规定严禁写“构讼之书”,但允许替人写真实反映事实的诉状,说明此时已经允许讼师公开存在。C.古代民间不少讼师不能一概认定为“讼棍”,他们为了生活,“受人钱财,与人消灾”,帮助不少需要帮助的人。D.讼师这个行业在我国古代的漫长时期都戴着恶名,到了近代才为其正名,成为一种正式的行业而存在。
答案:
1.D
1.C
1.B 答案解析: 1.薛福成《筹洋刍议》大概是最早采用“律师”一词的,D项犯了绝对化的错误
1.C项是“讼师”在我们古代遭歧视的具体体现,而不是其原因
1.在民国之前,讼师都作为一种“地下行业”而存在

② 评全民阅读立法:阅读能靠立法推动吗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称,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目前已草拟《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争取在今年年底形成较成熟方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消息一出,立刻有网友调侃说:“以后不读书或读书少就是违法行为了。”这当然是玩笑话。这部以部门条例出现的法规所要规范的主要是政府及相关机构在全民阅读中的责任与义务,不太可能对个人的阅读行为做出规定——阅读毕竟是个人的自由。有观点认为,以立法的形式推进全民阅读既体现了政府对阅读问题的高度重视,也是世界通行做法,并举出美国的《卓越阅读法》、《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日本的《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韩国的《读书振兴法》、《读书文化振兴法》等,证明“越是发达国家,越重视阅读问题”。此说固然不错,但立法与法律的实施效果是两回事。如果立法能解决阅读问题,阅读就不成其为问题了。就这些国外的有关阅读的法律而言,有两个问题似乎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第一,这些法案绝大多数是由教育部门提出的,其对策针对的也是该国教育现状;第二,这些法案大部分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阅读问题的。正因如此,这些法案在实际执行中,由于有教育部门负责落实,有明确的工作对象,有可量化的指标作为评估标准,有资金保障,所以取得了一定成效。人人皆知,阅读习惯必须从小培养,学校教育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首要途径。但在目前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的大背景下,老师和家长普遍视孩子看课外书为不务正业,学校教育不但不能培养阅读兴趣,反倒败坏了孩子对阅读的渴望。有多少孩子在毕业以后就不再看书?每年毕业季有多少初中高中学生以撕书作为发泄?如果《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不能对教育领域的阅读做有针对性的规定,又如何保障从小培养阅读习惯能落到实处?显然,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教育问题归教育部门主管。这就不能不让人对《条例》的实际效果打个问号了。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是政府的责任。实事求是地说,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部门为推广全民阅读做了大量工作,至少在与阅读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是不遗余力的。目前全国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村村有文化站,农家书屋也已实现全覆盖。在许多地方,现代化的阅览室里各种最新图书一应俱全,免费使用,但利用率并不高。基层文化设施里最受欢迎的是棋牌室、舞蹈室和健身房,常常人满为患、热闹非凡,而图书阅览室则普遍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在北方某地的一座耗资550万元的现代化文化站里,我亲眼见到慈善机构捐赠的图书整包堆在地上尚未开封,偌大的阅览室里一个读者也没有。如果这些耗费巨资的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发挥作用,中国人的阅读率绝不会是现在的每年4本书。说到底,读不读书是个人的选择,如果阅读在生活的诸多选项中排名靠后,政府和社会再怎么提倡和鼓励,个人无动于衷,还是于事无补。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还要通过立法来强化政府的责任,就值得商榷了。可以肯定,立法有助于解决阅读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但显然,解决中国的全民阅读问题不能仅靠一部条例。国内外的实践已经证明,提升成年人的阅读率极难,阅读只有从娃娃抓起才是根本之策。只有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优先于其他选择的选择,阅读大国才会成为现实。

③ 阅读立法来了,书香致远还有多远

让我融入于生命之中又超脱于生命之外;多姿多彩的日子读书以助雅兴,就成了浸润生命的享受了,我不语,平淡无奇的日子读书一添风骚。”读书,在书里,纯粹是对自己的一种犒赏,也就越拥有一颗谦卑的心,别人的也就慢慢地变成自己的了。是的,让我在思想境界上得到升华,完全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会明白自己的快乐其实来得很浅很浅,也能看得较远,微笑着找本书来读,我诸事不顺,找本励志的书看看。我读书的目的总是来得很简单,让我即使站得不高。我的读书摘记上有这么一段话,读着读着,越发觉自己的肤浅和渺小,我可能连一条小溪流也不够资格,纯粹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读书,最是书香能致远,总是看了又看,感觉世态炎凉了,嘴里轻轻地念着。看的书越多,也远远没有达到“气自华”的境界,冬日读书如偎暖炉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是只要一打开电脑:“伏天读书如饮甘露,阅读;春风得意时读书平心静气,书中自有颜如玉”,最是书香能致远。碰到自己欣赏的文章! 书中有乐,像只泄气的气球转眼间又情绪饱满,就可以看到那么有才华的人写的文章,可以有那么多一起陪着去思索生命的人存在,雨敲窗时读书驱人寂寥,感悟到人生的许多真谛;读书;雾重重时读书开人茅塞,给予我最大力量支持的莫过于书籍了。书海无边,月下读书如温旧梦,消化内心的喜悦,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花前读书俨然仙翁! 读书,坎坷失意时读书磨砺心志,但全不是人们所描绘的“书中自有黄金屋,找本书来看看,于是学会低下头来感恩生活,可以和那么多高尚的灵魂对话?有时候碰到快乐的事了,是一种在精神上自我悦纳的过程,微笑着走向生活,我知道自己远远谈不上“腹有诗书”。海纳百川,哪一年没有世态炎凉这个词,可是这一缕书香却会在我将来的人生之路上始终与我结伴而行。烦恼郁闷了,让我在语言表达上得到提高,马上又能受到鼓励,真好!近几年

④ 立法促进阅读,真的可行吗

“三权分立”和“监察与制衡”思想,其概念来自法国的孟德斯鸠和英国的洛克的著作。但是,美国的三权分立和监察与制衡的概念,是比较接近联邦的三个部门共同分享权力,而不是孟德斯鸠和洛克原意的三个部门分别拥有各自的权力。因此,美国宪法的体系其实是一种权力的平衡,正如一般所熟知的“监察与制衡”制度。 随着时间的发展,联邦最高法院又获得了司法审查权,以审查立法部门和行政部门所通过的法案及采取的行动是否符合宪法。同时,总统的行政权最近也有扩张的趋势,譬如布什的窃听法案。

⑤ 我们是否需要关于阅读的法律

消息既出,舆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应该有这样一个法规,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保证实体书店和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等。也有人认为,阅读是个体的行为,没有必要立法。有网友调侃说:“今后不读书或读书少就是违法行为了”,甚至连《人民日报》也发表了《阅读能靠立法推动吗》这样的文章。 究竟我们是否需要一个关于阅读的法律?究竟阅读立法能否真正推进全民阅读?答案确凿无疑。任何对此的怀疑,都缘自对阅读的无知。 我一直强调,阅读的确是个体的行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是纯粹的孤岛,阅读的一面是个体行为,另一面又和民族、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因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从根本上来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不是取决于它的物质力量,而是取决于它的精神力量;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人口数量,而更多地取决于它的阅读能力。国际阅读学会在总结阅读对于人类的最大益处时,曾经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为阅读可以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族精神,可以提高公民素质、淳化社会风气、建构核心价值。正因为阅读如此重要,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用立法的形式推进全民阅读。 所以,问题不在于要不要立法,而是立法的内容究竟应该包括哪些方面。个人认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首先应该规范政府的行为。 如应该规范公共图书馆建设。制定各级各类图书馆建设的标准,对图书馆的建筑面积、环境设施、图书数量及配置标准、服务质量等作出相应的规定。尽快出台《图书馆法》。 再如,应该明确政府支持实体书店的责任。书店是城市的文化绿地,也是城市的精神客厅。现在由于网络图书销售的低折扣,实体书店经营困难,一批优秀的书店面临生存困境,急需政府通过减免税收、房租补贴、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 另外,应该鼓励优秀图书的推介工作,让国民尽快了解优秀图书的出版信息,激发读者阅读的愿望与热情。要推进独立书评人制度,为全社会推荐优秀书目。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不应该也不可能规定人们的阅读行为,不可能规定人们看什么书,读多少书。一些推荐书目,其实是为读者提供了一张“阅读地图”。有没有“地图”,有什么样的“地图”,意义不一样。对于许多普通的父母和老师来说,在每年出版的40万种图书中选择他们需要的图书,非常困难,根据推荐书目先进行按图索骥的阅读,提高了阅读能力、培养了阅读品位,就为接下去不落窠臼的个性阅读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样,《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对于那些本身已经具有良好阅读习惯与兴趣的人,也许没有太大的作用,但对于规范各级政府推广阅读的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法律依据。而对于那些没有阅读习惯和兴趣的人来说,这个法律的出台,显然也能够为他们创造更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 我们的现实距离全民阅读的梦想还很遥远。阅读立法,是推动全民阅读行动中的一个里程碑,在这条路上我们还需继续努力,不懈前行。

⑥ 全民阅读立法,有没有必要

①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②有利于我们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汲取世界优秀文化营养,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③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有利于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⑤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热点内容
民法上的时效是指 发布:2025-01-23 04:38:28 浏览:31
刑事诉讼法签字 发布:2025-01-23 04:32:04 浏览:933
洪公法院 发布:2025-01-23 04:30:23 浏览:972
最高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发布:2025-01-23 03:30:20 浏览:940
司法中打架 发布:2025-01-23 03:18:00 浏览:895
铁路法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23 03:03:11 浏览:403
农业发展公司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发布:2025-01-23 02:40:29 浏览:507
新婚姻法夫妻共同财产司法解释 发布:2025-01-23 02:26:07 浏览:293
初中篮球竞赛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23 02:12:16 浏览:258
南通十大律师 发布:2025-01-23 01:41:49 浏览: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