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山水道德经

山水道德经

发布时间: 2022-03-24 05:30:30

① 观音山上观山水 道德经中道经常

还不够标准!不仅平仄有瑕疵,词性也不对,形式格律出了问题,基本上不用看内容了。不过这一幅对联是比较靠近的了!我还是从专业的角度帮您初步诊断一下吧!
上联征对:观音山上观山水
——这是广东省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扩大景区影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广东楹联学会联合主办的征联活动,悬赏价7万起,目前已修定为70万元整。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参加应对的2000多人、5000多个下联中,据主办方评审,仍未有达到主办方征联要求满意的应征下联。主办方决定征集对句将一直进行下去,直到出现满意的对句为止。
要想了解这上联怎么对,就要普及一下对联的知识。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文体,拥有严谨的格律,用现代话来理解,至少具备六大基本要素,即:①字数相等,②内容相关,③词性相当,④结构相称,⑤节奏相应,⑥平仄相谐,以这幅对联为例,列举如下:
观音山上观山水
①字数相等:7字,故下联也要七个字;
②内容相关。不仅仅是描述的内容,而且对联还特别限定了必须是广东省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里面的景点,那么就更要命了!范围更狭窄了!我们姑且当这个条件不存在。那么“观音山上观山水”,可以理解为A、我们爬上东莞市的观音山上去观看风水;B观音菩萨在观音山上观看风水,那么下联就要跟这句对联的意思有所关联。
③词性相同+④结构相称:上联是:名词(观音山:地名)+方位词(上)+动词(观)+名词(山水),下联也必须是这样的结构,同时“观”字在这里既是名词(观音)又是动词(观山水),一词多性,且“山水”又是个并列词语(山和水是并行的词语,那么下联也要这样的结构!
⑤节奏相应。上联是:3+1+1+2(“观音山+上+观+山水”)=4+3(“观音山上”+“观山水”)结构,那么下联也必须是一模一样的。
⑥平仄相谐。所谓的平仄,是指汉语发音的音调,古音分两大类五音调,其中用现代汉语的音调来描述,即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属于平声字,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和入声(古音(现代普通话话没有了,仅存于地方语言内,如粤语等)属于仄声字。对联的规律是上联的平仄要和下联的平仄恰恰想法,且无特殊语言的前提下,最后一字是仄声字的为上联,最后一字是平声字的是下联,那么我们就可以将下联的平仄推出来: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下联:囗囗囗囗囗囗囗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外,平仄还有“窄对”(平仄一字不能错)和“宽对”(简单而言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我们姑且将其列为“宽对”好了,那么下联的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必须是仄、平、仄,这样下联的平仄就应该是:
下联:
平仄:囗仄囗仄囗仄平
其次,对联的九大禁忌也要熟悉,不然写了错句,行家一看就会知道你的底细: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也求精。这个我就不赘述了。
——然后我们依据这六大元素来评点您的对联,您的第一个词“道德”虽是动宾词组但不是人名,就对不上上联第一个词“观音”(“观音”既是人名又是动宾词组),但“观音山”对“道德经”还是词性蛮工整的,平仄略逊!而且第二字“德”应该是仄声字(实际上“德”是入声字,若是对联依照“古声旧韵”还是对得上的,“今声新韵”就对不上,此处待商榷)!您的第六字“德”应该是仄声字(此处商榷原因同上)!
以上几个错误属于基本错误,所以您这幅对联从内容及格律而言,能够入围,但肯定不会获奖!

② 无山无水亦见山水,有吾之心即是吾心。有是有非不谈是非,无吾之境正是吾境。

这应该是一句佛家禅语,是说的“本心”与“意识心”的关系。
“无山无水”,是指本心,在宇宙诞生之前,万物都无。正是这个道理。说的是在“本心”之中并无山水存在。
“见山水”,是指意识心,因为我们的确能看见山水的存在。见山水中的“见”正是本心的起用,也就是“意识心”,意识心是本心的一个功能,好比电灯有发光的功能一样。再者,视、听、嗅、尝、触、思正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六识(六个功能),也是本心的功能表现。
上面一句,讲的是本心的“体”与“用”,即万物的本来面目和它所具有的作用。

“有吾之心即是吾心”,说的是意识心,就是我们普通所说的心,也就是可以思考的心,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的“意”。就是我们普通人的思想中把我们的思想当做是本来面目,也就是当别人问“什么是我”时,我们觉得我们的“身体、思想”就是“我”一样。这就是“有吾之心”,是意识心的一种认识,非本心。也就是凡夫的境界。

“有是有非不谈是非”是修学佛法的“行”,就是世界上有善恶、美丑、得失,但是二者并没有相区别的意义,都是本心的一种体现方式罢了,为了修持佛法,明白本心,这种分别对于明白本心是无意义的。好比通过看电视上的画面,不能了知电视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一样。一切都是本心的化现,不可能通过化现知道本心的样子的。所以修行应当放下对立观念,细观本心,体悟本心的运作原理,才能最终明白本心。

“无吾之境正是吾境”,是修行的结果,相对应第二句。就是说当修行人修到一定地步,明白了第二句中所说的“有吾之心”的“吾心”只是意识心,是本心的一个体现,不是万物的本来面目,也不是自己的本来面目。这时候达到的一种境界。应该是属于一种“圣境”。

上面四句,第一句是启示,好比一个凡夫突然知道了有一个本心的存在,知道了可以思维的心并不是真实的自己(当然了,身体也不是)。从此想去追求自己的本来面目。
第二句是这个凡夫本来的基础,是没有修行之前的境界。虽然知道有个本心,但是还没找到。
第三句是凡夫追求本心的一种行为,因为之后关掉电视画面,拿着改锥、钳子拆开电视机才能看到电视机的结构、明白电视机的工作原理。同理,事物对立的二元都是本心的作用,只有撇开作用,去真实的修行,才能最终了知本心。
第四句是凡夫通过修行得到的结果,一种有别于第二句的境界,是一种“圣人的境界”。
这四句是一个系统,密不可分,是从了知到“证道”的一个过程。

补充一点:其实这不算是佛家禅语,因为这种认识还不究竟、不圆满。最多是修行有点皮毛功夫的人的“自我牢骚”,或者是某个武侠小说作家所谓的“境界”。真正认识到本心的人是没有“无吾之境”的,因为有和无同样属于二元对立,既然对立,还是本心的作用,所以还没认识到本心。试想宇宙诞生之前和毁灭之后,万物都不存在,还有什么有和无呢?没有人,没有思想,谁来分别有和无呢??
想知道本心是什么吗??嗬嗬,这是秘密,修行到了,自然会明白。。有兴趣的话自己去参究,我就不在这儿浪费口水了。。。^_^

③ 诸子喻山水老子以水设喻,一个人接受老子的思想 这个人最有可能是

B与世无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④ 胸中有丘壑 ` 敢为天下先

胸中有丘壑 出自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原名"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中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胸中有丘壑:这里指设计师和工匠师的胸中有了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多指心中已经将一切都布置好了.丘壑:山水幽深之处,这里比喻深远的意境。丘:小山。壑:山沟。 老子》又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67章)“慈”与“勇”、“俭”与“广”、“不敢为天下先”与“成器长”是相反的,但是《老子》认为,正因有“慈”,所以才可能有长久的“勇”;正因有“俭”,才可能有长久的“广”;正因“不敢为天下先”,才可能“成器长”。《老子》的这段话,抽象地了解,有些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如“俭故能广”。但是下面接着说:“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同上)这个“今”字说出了这段话在当时的实际意义。它以当时的兼并战争为不“慈”,发展生产为不“俭”,各国争雄为“为天下先”。它断定这些都是走往死路的。这是没落奴隶主贵族对于新兴地主阶级的诅咒。

⑤ 诸子喻山水全文翻译

【原文】 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释】 (1)篑:音kuì,土筐。
【译文】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评析】 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

【原文】 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原文】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韩非子 大体》
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心胸如果没有大地那样宽广,就不能负载万物。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对细流不加选择,所以能够形成它的富有。所以君子要像天地那样遍覆毕载而使万物齐备,要像山海那样不立好恶、不择小助而使国家富强。君主没有忿怒引起的毒害,臣民没有因积怨造成的祸患,君主和臣下都归真返朴,把道作为归宿。所以长远的利益积聚了,巨大的功业建立了,名望树立于生前,恩德流传于后世,从而达到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

《管子 形势解》以下段落的译文
大海不拒绝各种各样的水,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大;大山不拒绝形形色色的土石,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耸;贤明的君主不会讨厌支持他的人,所以才会有很多人支持他;饱学之士不会讨厌学习,所以才能成为圣人。

孟子•离娄章
徐僻问:"孔子经常推崇水,说'水啊!水啊!‘,请问水有什么可取之处?”孟子回答说:“有源泉的水都是滚滚而来,不分昼夜,先注满沟渠再前进,最终到达了大海。有根源的事物都是这样的,所以可取。如果没有根源,就象七八月时的雨水,一时也能注满沟渠;但是马上就干涸了,也就是站着等一下那点时间。所以做学问若是名过其实,真正的君子都认为是可耻的事。
孟子说:”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只是一点点(指人性),一般老百姓抛弃它,君子却保存它。古代贤君 舜 明白事物的道理,又懂得人际关系的实质;他是出于仁义去做事情的,而不是为了显示仁义才去做事情。

孟子 尽心上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水吸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就难以被一般的言论所吸引。观看水有方法,一不定期要看它壮阔的波澜。日月有无比的光辉,小缝隙也能照进去。流水这东西,不充满水坑就不会流走,君子追求大道的志向,不达到一定的成就就不会通达。”

"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尤."

--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像水那样与世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1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1 大江大海能汇聚容纳百川流水,是因为它所处低下,便为百川之王。

1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 天下万物中,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然而对付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水 了。这是因为水柔弱得没有什么能改变它。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胜,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成势,无恒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生死。(孙子虚实篇)

【译文】
用兵的规律就象流水,水的流动,是避开高处流向低处;作战的胜利,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敌人弱点。水因地形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作战则根据不同的敌情而制定不同的策略。所以,用兵打仗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一成不变的形式。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机动取胜,就叫做用兵如神。所以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固定的常胜,四季轮流更替也没有不变的位置,白天有长有短,月亮也有圆有缺。

⑥ 诸子喻山水原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

译文: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便停止不前;譬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我便继续前进。”

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心胸如果没有大地那样宽广,就不能负载万物。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都能包容),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对细流不加选择,所以能够形成它的浩瀚。所以君主的气魄要像天地那样宏大使万物齐备,心胸要像山海那样宽广使国家富强。君主没有因忿怒而对臣民的残害,臣民没有因积怨造成对君主的祸患,君主和臣下都返璞归真,以道为归宿。所以长远的利益积聚了,巨大的功业建立了,名望树立于生前,恩德流传于后世,是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

大海不拒绝各种各样的水,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大;大山不拒绝形形色色的土石,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耸;开明的君主不满足于手下的人才,所以能成就他手下众多人才;学者不满足于学习,所以他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最高的善像水。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水性接近于道理。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善于保持沉静,存心要像水一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善于讲究仁义,说话要像水一样,善于遵守信用,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过失。

作战的方式要像水,水运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向下奔流,作战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的地方而攻击敌人的弱点,水因地形而制约它奔流的方向,作战则根据敌情而决定取胜的方针。所以作战没有固定的方式,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6)山水道德经扩展阅读:

以“为山”为喻,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事情的成败在于人的作为。做事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努力进取,终将获得成功。关键不在于力量大小,而在于意志是否坚定,是否持之以恒。

以“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为喻,揭示道理;君王要有宏大的气魄,宽广的心胸,才能使民富国强,才能建立功业且德泽后世,才能达到国家大治。以“登山”“观海”喻“游于圣人之门”,表达为人,治学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然后以“观水有术”推进一层,说明治学基础要扎实,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

以“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为喻,说明治国治学上也应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气度,这样,明主才能聚集更多的百姓,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以河水为喻,发出对时光易逝,一去不返,往事难再的慨叹;同时勉励人们珍惜时间,效法流水不舍昼夜,不断前进,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进取修业。用水喻人品学识,强调务本求实,反对一个人的名誉声望与实际不符,要求人们像水一样,有永不枯竭的生命活力,不断进取,循序渐进,自强不息。

第一则:孔子以“为土”为喻,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一个人的做事成败关键在于意志是否坚定,是否持之以恒。

第二则:韩非子用“泰山”和“江海”为喻,揭示一个道理:君主要有广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气魄才能使国富民强,建立工业,德泽后世。

第三则:管子以“海不、山不”为喻,说明治国、治学需兼容并包。

第四则:孔子以“山水”喻仁者、智者.水是流动的,而聪明的人活泼,思维敏捷;山是稳重的、不能随便迁移的,而仁者比较不易冲动、性情好静。

第五则:孔子以“山水”为喻,感叹时光易逝,勉励人们珍惜光阴、要效仿水不断进取。

第六则:孟子以“水”喻人的人品和学识,反对一个人的名誉与实际不相符合,要求人们要不断进取、自强不息。

第七则:孟子以“登山、观海”为喻,表达为人和治学要高远,从“观水有序”说明要打好基础、循序渐进。

第八则:老子把水不见为道的化身,歌颂水的奉献精神,并由此引出“上善”之人。

第九则:老子再次申诉水“谦而不争”的特点。

第十则:老子写出了水“柔弱、威猛”的特点。

第十一则:孙子以“水形”喻“兵形”,告诉人们要学会变通。


⑦ 诸子喻山水的本文常识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学生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
2、老子,即老聃,原名李耳,字伯阳,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作《道德经》,又名《道德真经》
3《孙子》又称《孙子兵法》,作者: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先秦兵家的代表人物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亚圣”。
5.管子,即管仲,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6.徐子:名辟,孟子弟子。
7.孔孟:尚仁重德,注重精神修养;
老子:崇尚顺应自然,“柔”而不争;
韩非子、管子、法家:崇尚结果。

⑧ 老子《道德经》的惊天学问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都知道,老子写了一本《道德经》,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书中蕴含的大智慧,至今无人敢说超越。那么老子的智慧是从何而来的呢?《道德经》中到现在也不能说是过时的超前理论知识,又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有人说,《道德经》作者并非一人,很可能是经过久远年代的积累,经多人之手汇总而成。所以这本书可以看成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也有人说,老子是周王朝的图书馆馆长,有机会阅读先贤遗留下来的宝贵书籍,经过老子总结而成《道德经》。所以这本书是学习前人而来;

更有人说,老子不过是阅读了“百家之源”的《易经》,得到启发,《道德经》不过是他学习《易经》的心得体会而已。然而在我看来,以上种种,都不过是我们在以“俗人”之心,度老子之腹罢了。

老子有言:“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因为人间大道不行,故而顺天应道之人,才会“独异于人”,总是表现的和世俗之人不一样。如此,我们用与老子相背的俗人思维去揣度老子,又怎么可能不出错呢?世人难解《道德经》,原因也在于此了。

1、“群众智慧”是个伪命题

《庄子》说:“如果道可以拿来献给别人,人们就会争着拿它献给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们就会拿它送给亲人;如果道可以说得清楚,人们就会把它告诉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传给别人,人们就会争着传给自己的子女。然而上面说的那些都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正确的对道的认知,那道就绝不会驻留在他心中;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道的规则,那道就绝不会在他身上呈现。”

有道的人,难以把得到的道献送给别人;有智慧的人,难以把拥有的智慧赠送给别人;有境界的人,难以把体悟到的境界转送给别人。所以学生能从老师那里继承的,是知识,而非智慧。我们现在,见闻知识超越老子的时代太多了,但智慧,却仍然难以超越。

“三个臭裨将,胜过诸葛亮”,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当然罢了。一个白痴是白痴,一万个白痴仍然还是白痴,并不会因为数量的变化就引起质变,从白痴变成了智慧超群。

智慧既然不能继承,也就说明,智慧并不会随时间而累积;智慧既然不能因为数量的变化而引发质变,也就说明,智慧并不会随人群数量而累加。所以“群众智慧”的结晶,不过是个伪命题罢了。古往今来,读过《道德经》的“群众”无数,然而可有智慧超越了老子的?能读懂就不错了。

2、知识靠学习,开创靠智慧

我们常想当然地以为,一个牛人的背后,必然还有一个更牛的人来教授他。比如:诸葛亮很聪明,那他的师傅肯定更厉害;鬼谷子学究天人,那他师傅肯定是个神人;老子写出了《道德经》,那他师傅又该是何等境界呢?

这种思维,其实很可悲。既然我们认为牛人都是由更牛的人教出来的,那么潜意识中,也就认为我们的文化发展,是一代不如一代的。既然我们认为徒弟都是要比师傅弱的,那么潜意识中,中国的老师是教不出比他更强的学生的,因为他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我忘记是在哪里看到的了,说是中国有一个朝代,师生关系是相当之严峻。老师教你什么,你就只能学什么,学生要是去搞超出了这个范围的东西,相当于欺师灭祖,是得不到学界认可的。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又怎么不会一代不如一代?

因此,我们看到新的学说问世,潜意识就总会去想,他是从哪里学来的呢?却不去想这是不是他个人开创出来的。因为我们的开创精神和创新思维,已经基本上被磨灭的差不多了。

老子开创道家学说,他就一定是师从古人而得来的吗?总想着承袭旧制,承袭古人,依赖所谓古圣先贤之余荫而生存,却拒绝创造和更新,这与发冢盗墓的蠹虫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我们的祖先也都是这样的人,那我们连汉字都不可能出现。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们能学习积累的,只是知识而已。书籍、资料都可以存储进电脑,但电脑却不会创新,因为电脑不具备智慧。知识,靠学习;而开创,却要靠智慧。

3、《易经》指导不了《道德经》

《道德经》来源于《易经》之说,相当荒谬,因为这种说法是根本不了解《道德经》的理论体系。《道德经》作为道家理论总纲,涵盖了宇宙形成、万物发展、治国、用兵、教育、经济、艺术、技术、管理,乃至个人养生、修养心性,几乎无所不包。正如尼采所说:老子思想“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而《易经》是在儒家作《易传》之后,才具备了一定的哲学意义,而作为一种理论思想流传下来。据传《易传》是孔子所作,但孔子是晚于老子的,因此老子又怎么有机会去学习《易经》的哲学思想呢?而孔子自己,倒是有过几次问道于老子的经历。

《易经》早于《道德经》,但《道德经》全文只有一处提到“阴阳”,通篇没有提到过《易经》。因为老子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局限在阴阳乾坤之内,而是在讲“天地之母”的生生大道。老子之道,并非那“一阴一阳”之道。

按今人所说,《道德经》和《易经》都是在讲天地之道,宇宙规律。但《道德经》所讲的天地之道,上能适于治国安民,下能适于修身养性,兵法谋略、经济民生,甚至宗教、艺术都包括在内。然而反观《易经》,无论是从历史事实来看,还是从它的理论本身来看,并不具备这么大的体量。

4、以天地自然为师

所以老子的学问是从何而来的?是以天地自然为师,经老子开创而来的。我们学习,需要读文章,需要老师言传身授。有悟性的学生,读文观画的时候,常常就会有所领悟,引起共鸣。然而天地又何尝不能言传身授、作文作画?

这天籁地籁之音声,就是天地之所言;这日月山川之运行,就是天地之所行;这鸟兽鱼虫、山水林木,就是天地之所画;这四季轮换,雨雪风霜,就是天地之所书。如果我们能与天地产生共鸣,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最博学,最智慧的老师。

人类的行动力能比得上天地更强大吗?人类个体的实践,能比得上天地万物的运作更丰富、更生动、更全面吗?道行天下而成理,天地至理就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老子所谓“天之道,?然而善谋”。“?然”,是展示得很明白的意思。天之道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就明明白白地展示在天地间,但却没有人能谋算得过它。

所以天地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数据库,只要掌握了开启它的途径,就能从中得到无穷的知识,领悟无尽的智慧。老子所谓“不出户知天下”,“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正是以此。

⑨ 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出自哪

庄老告退,山水方滋"中庄指庄周,老指老聃。

老子,一说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年),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著《道德经》,八十一章,五千余字。据说是西出函谷关时被关令尹喜追而留下来的。

庄子,名周,字子休(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蒙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聃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曾为蒙之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当时诸侯混战,他辞官隐居,潜心研究道学,不仅不与宋国统治者合作,也不与其他国家的统治者共处,楚威王曾以千金聘其为相而不受。生活贫困但淡泊名利。著有《庄子》,文风奇谲瑰丽,融文学、哲学于一体,涵盖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极大。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以及当时盛行的玄学和玄言诗逐渐退隐的一段历史。

⑩ 在儒、道两家看来,山水各有什么寓意

1.孔子的学说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
孔子讲的“克己复礼”,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得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时期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正名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再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在政治思想上保守的一面.
孔子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来教化百姓;也不排斥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招收学生,不分贵贱,使受教育的范围得到扩大.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特殊的方法启发诱导.
孔子要求学生在学习是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要反复温习,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懈.孔子还主张把学于思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的思想在当时没有受到太多重视,后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以及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历史长廊中,具有重要影响.孔子也被推崇为圣人,受到后人敬仰.
2.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
《道德经》又称《老子》,总计大约5000字,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的老子思想著作.全书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一直流传至今.
老子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在他看来,“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剔除了“天命”,人格神的决定权威.
老子哲学中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诸如高和下、前和后、有和无、难和易、生和死、贵和贱等,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他主张只要“守静”,就可以“以弱胜强”.
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是中国哲学历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论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热点内容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目录6 发布:2024-11-17 22:37:33 浏览:943
农村分单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7 22:04:46 浏览:941
交大经济法第四次作业 发布:2024-11-17 21:12:11 浏览:748
实体法学派 发布:2024-11-17 20:45:53 浏览:462
安徽律师培训 发布:2024-11-17 18:53:19 浏览:779
鞍山法院在哪里 发布:2024-11-17 17:58:50 浏览:25
国际经济法的关系 发布:2024-11-17 17:41:28 浏览:580
泗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联系方式 发布:2024-11-17 17:29:13 浏览:726
数理法学 发布:2024-11-17 17:24:24 浏览: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发布:2024-11-17 17:05:49 浏览: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