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西南现象
⑴ 什么是法律现象
法律现象是直观的、感性的,又是具体的、丰富的。对法律现象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揭示法的本质,对法的本质对科学抽象又有助于说明法律现象。但是,研究法律现象与研究法的本质有着不同的领域、思路与意义。法学研究有所深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借助现代方法论变革的成就、立足于法的意义,探索、开拓法律现象领域。从法的意义出发.法律现象是综合的、整体的、动态的范畴,而法律的意义则是在法律与其它各类社会规范的比较之中获得的。
法律现象:(1)是个相对独立的范畴,有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2)是个整体的结构的范畴,法律现象的意义存在于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即结构之中;(3)单独的法的要素仍是有意义的,它的意义可以通过与同类要素的对比方式来认识,但不应把法律现象的某一个别要素与法律现象相等同,更不能把法律现象及其要素视为静止不动的。
总之,法律现象是一个整体的结构性的范畴,它的意义决定于它的结构。法的意义与法律现象的联结考察可以促使我们有效地把握法律现象的整体而不是侧重其中某一部分。 如前所述,法律现象的内部结构决定着它的意义,研究法律现象应从认识现象的整体入手而不是偏执于构成整体的某个要素。然而,这丝毫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要素"的意义。换言之,法律现象内部各个要素都是有意义的,问题在于,这种意义不是法律现象的意义而是要素本身的意义。只有当各个要素按照不同的形式组合为一个整体时,现象的意义才能够被充分地予以展示。要素本身只有在处于与其它要素的关系中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作为现象这一整体的部分起作用。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⑵ 学法学的出来一般是什么工作
法学专业: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但是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法学就业的寒冰期已到来。这种现象已经不仅仅存在于一般本科生就业的情况中,而且一些知名的法学院校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最近武汉大学爆出300名硕士生就业难的问题。法学,真的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专业好就业难的专业吗?我国正处于由行政体制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法学专业正经历着阵痛与新生,法学还是有那么一系列的就业热门方向,正在升温回暖。
律师:依旧的黄金职业。律师这个词总会让人想起思维敏捷、风度翩翩等词语,与枯燥的公检法从业环境相比,一直是年轻的毕业生们的理想选择。律师也作为社会公认的高收入阶层,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加入WTO,律师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懂英语和国际法的律师职业前景十分看好。律师的收入根据能力大小,高的年薪能拿到30万元甚至数百万元,低的可能只有1万元左右。根据经济法、劳动法、知识产权的专项不同,收入也会有差别。目前我国对律师的从业资格采取的是严格准入制度,必须通过全国司法考试。
法律顾问:毕业生们的新选择。法律顾问是我国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集中的一部分。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法律事务部、法律咨询部以及知识产权部等,还有一部分供职于政府法律咨询部门,但是这一部分不是一般本科生能够做到的,一般政府部门对咨询人员的学历要求较高。至于薪水,外企中的法律服务人员年薪10万左右,要求精通英语或某国语言;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开价在年薪在5~7万左右,但是对于不同的大学和专业也有所不同,比如深圳华为集团和中兴在西南政法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中开价分别为年薪10万和8万;小型企业开价则在年薪2万左右。
单学科就业:让优势发挥到最大。除了律师和法律顾问人员之外,由于法学概念上的广泛涵盖性,也存在着大量的单学科优势就业。一般此类职位对专业要求较高,人数较少,但薪水绝对高:
一、会计师、审计师等财会人员。三峡工程的审计风暴让人们意识到了审计师的威力,其实这类财会人员早已在我国展示着自己的专业优势。此类从业人员一般是经济法专业出身,民商法和行政法出身也是被允许的,但是要成为注册会计师则需要考试。这类人员由于精通我国商法、税法、经济法和审计法等的相关规定,被企业家们青睐。很多毕业生也喜欢独立创业,成立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等。
二、证券业从业人员。证券业从业人员的待遇从目前来看虽然不能像2000年以前那么风光,但是高薪水的诱惑依然是毕业生们所看中的,一般可达到年薪8万左右。此类人员要求对商法与经济法的专业学习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三、环境评估方面从业人员。这是一类新的就业方向,是最近环境法的相关规定催生的一种职业。我国《环境影响评估法》要求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需要获取有环境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方可申报。此类从业人员要求娴熟的环境法专业知识,工资就目前情况来看,如果是大中型发展城市,年薪10万以上,中小型城市也有8万左右。
四、新型商务律师。此类律师不同于一般律师。他们一般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主要针对商务活动中的法律问题开展工作,比如代理追债、代理商务谈判等。此类律师可能身兼好几家企业的法律顾问或者外部董事,其薪水可想而知。年薪上百万亦有可能,但是专业知识的要求确实是一般人不能企及的,还需要时间的磨炼。
五、职业侦探人员。法学涵盖的刑事侦察专业一直是法学的热门,但是最近出现的职业侦探从业人员,也说明了法学其实可以有很多条路可以变通,但首先是自己的专业知识过硬。此类人员一般从业于某某调查公司,如上海need007调查公司等,年薪也很丰厚。
六、司法鉴定从业人员。司法鉴定人员是从法医学、刑事侦察学等专业中产生的。目前我国强调诉讼法律程序中的司法鉴定环节给这类就业开拓了市场。其实该类从业人员的薪水一直都很高,因为它的高技术含量和从业人员少的原因,导致了好的司法鉴定中心从业人员工作可以达到20万以上,但入行的门槛也比较高。
七、影视法律顾问从业人员。此类人员一般跟在影视大腕们的身边,虽然不是很出名,但是钱绝对是赚得不少。此类人员不仅需要熟悉我国影视方面的法律法规,而且各类专业知识必须都十分全面和详尽。目前,我国影视制品中的“法律弱智”现象严重干扰了我国的法律宣传工作,影视法律顾问这个职位也应运而生,他们担当着影片的法律问题的准确性和正确性的保障,也必须处理有关影片的制作、发行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对于薪水问题,目前还没有具体标准,就要看你跟定了哪位导演或者制片人了。为此,很多法学院校开设了广电专业。
八、房地产咨询从业人员。房地产的火暴也带动了一些产业,由于房地产业的政府监管力度和法律上的漏洞,房地产法专业的毕业生很受房地产商的青睐。当然也有很多毕业生设立或者加盟房地产咨询公司,为一般民众提供房地产合同书写等相关法律服务,当然后者的薪水是不能和前者比的,前者年薪可以达到15万左右,但是后者只能在5万左右徘徊。
九、政府强制监管部门。这类职位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但是恰恰就是这些职业,不仅保障了国家的职能行使,也为自己谋得了安身之本,比如:进出口动物检疫局、烟草专卖局、监狱管理部门等。很多时候,此类单位招收职员的时候都会困惑:除了学政法的之外,我还能招谁?因为全国没有一个大学有相关对口专业的设置,或者此类专业的毕业生少之又少。但是从业人员的工作则须根据学校的知名度和区域来划分了,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生供职于深圳市进出口检疫局的可达到年薪25万左右的水平。
十、法制宣传人员。此类人员应该是边缘学科发展和适应我国现实法律宣传需要而产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为中央及各省市机关报纸以及专门的法制宣传报纸,如《法制日报》以及各大电视台法制栏目,如今日说法、拍案说法等。至于此类人员的年薪层次各有不同,它涉及所在单位的级别、从事的事务以及个人的相关原因,但是年薪最低也不会低于5万,电视台整体上比报纸宣传工作的从业人员略高,不会低于年薪9万。
⑶ 为什么说法学是一个历史现象
由于法学是历史的、国情的范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国情之下,有 不同的解释,但首先应该肯定的是必须符合历史潮流的,不然早被历史潮流所淘汰,至于国情,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不也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就是说法学的产生和发展是法的现象本身发展的结果。
⑷ 14年想考法硕(非法学)想报西南政法,但是听说西政对法硕歧视现象严重,况且它非211 985,担心不好就业,
晕死了
西南政法直属司法部 怎么会是985 985是教育部的学校,那兰州大学你愿意去吗
法硕内哪个学校都容招得多,重不重视你还不知道,硕士大面积扩招,专硕学费又贵
西政还有公费 是五院四系 华政也不是211 华政不好考
⑸ 法律现象是什么怎么理解 要浅显易懂的
法律现象是什么?怎么理解?法律现象就是约束人们遵纪守法。
⑹ 什么是西政现象
您好!西政现象:西南政法大学一度被称为政法界的“黄埔军校”。在其恢复招生的30年里,从西南政法大学走出了40余名省部级领导。其中,特别是以78级学生,包括周强(现湖南省省长)、张穹(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西政学子,在政界、商界等不同岗位上都做出了优异的成绩。西政的学术教育成果不断引人瞩目,最终形成了响彻全国法律教育界的“西政现象”。
⑺ 法学和法学类和法律,有什么区别啊
1、法学类包括法学和法律,法学和法律分别是一个具体专业,法学类是一大类,包含很多专业,其中包括: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学专业、国际政治专业以及法学和法律、律师等其他与法相关的专业。
2、法律专业,一般就比较具体了,如法律文秘等。而法学是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结合。不仅要学法律规定和法律运用,也要学基础的法学理论和法学争论,毕业后具备初步的法学研究的能力。当然也可以到实务部门工作。法学是一门学科,法律在严格意义上讲是指具体规范。法学类指专业方面了, 法律和法学是两个不同的专业,其中法学包括法律。
3、法学类一般是指法学类专业学生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了解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可以做律师、法律顾问、会计师、审计师等财会人员、证券业从业人员、商务律师、司法鉴定从业人员、房地产咨询从业人员等等。
⑻ 法学界的两大现象具体是怎么回事
你说的法学界的两大现象也就是法学界的两个现象一个是西政现象,另一个则是南阳现象。
河南省南阳地区出了很多法学家,被法学界成为南阳现象,著名的包括
1、张文显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镇平县人,原吉林大学党委书记,现任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法理学; 2、郝铁川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邓州市人,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曾任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法理学/法律史学;
3、樊崇义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内乡县人,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刑事诉讼法学;
4、杨振山教授(已故),博士生导师,南阳人,曾任中国法学会民法、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主要研究领域:民法学;
5、赵秉志教授,博士生导师,南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刑法学;
6、周 密教授,河南省邓州市人,北京大学,主要研究领域:刑法学/法史;
7、付子堂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新野县人,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法理学;
8、冯 果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镇平县人,武汉大学,主要研究领域:民商法; 9、刘海年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唐河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信息法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法律史/人权,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
10、侯国云教授,博士生导师,南阳人,中国政法大学,主要研究领域:刑法学;
11、郝宏奎教授(满族),博士生导师,南阳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侦查学;
12、王新清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新野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主要研究领域:诉讼法;
13、王轶教授,河南省镇平县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主要研究领域:民商法;
14、曹富国教授,河南省唐河县人,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政府采购与公共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5、郑人玮副教授,法学博士,河南省唐河县人,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16、李汉军 教授,汉族,南阳人,1964年8月出生,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理事。历任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海南大学特区法制研究所所长、海南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诉讼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海南省重点学科诉讼法学科组成员,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17、王志祥 南阳人,法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来,在《法学家》、《法商研究》、《政治与法律》、《刑法论丛》、《刑法评论》、《法制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编撰(译)和参与编撰(译)《欧盟刑事司法协助研究暨相关文献中英文本》、《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暨相关重要文献资料》、《“9·11”委员会报告》、《美军虐囚报告》、《有组织犯罪比较研究》、《外国刑法学概论》、《中国废止死刑之路》、《英美刑法学》等著作10余部;
18、乔宝泰 法学家,南阳人。1948年参加国民党军队去台湾,后患病退伍,担任育达商职工友,嗣任台北市大安区群英里干事,先后毕业于“中国地方自治函授学校”专修班、政治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中国文化学院三民主义研究所硕士及博士班,获台湾第一个三民主义“国家法学博士”学位。后执教中国文化学院,累升教授、总务长、教务长、副院长、院长,中正文教基金会董事。曾当选“国大代表”,1971年列名台湾第9届“十大杰出青年”。长期从事三民主义理论研究。著有《国父权能划分学说之研究》、《一个理想的政治制度》、《中华民国宪法与五五宪草之比较研究》等。
⑼ 西南大学的法学如何是不是不如西南政法 要怎么转到师范专业呢
西南大学是由西南农大和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的,重点当然在师范类和农业,虽版然是211学校(西权政不是211哦),但是就法学来说的话,肯定比不上西南政法的。西南政法是政法界的“黄浦军校”,如果想读法学的话可以考虑以后考西政的研究生。至于转研究生,我同学在西南大学读的也是非师范专业,转到师范专业在西南大学算是个比较明智同时也是很普遍的现象吧,几乎每学期都会有机会提供给大家转去师范专业的,而且还会退缴之前你所缴纳的学费和补助生活费。
⑽ 法学和政法学有什么不同
一、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一样:法学主要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政法学专门培养从事专政工作的国家干部,主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学思维方式和法律事务处理能力。
二、学生学习内容和需要掌握的知识不完全一样:法学学习课程有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逻辑学、宪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法律英语、公文写作与处理等;政法学学习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中国法制史、公司法、金融法学、财税法学、证据科学、法律文书、论辩技巧、律师公证与实务等。
三、就业方向不一样:法学学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公检法单位人员、律师、法律顾问、证券业从业人员、司法鉴定从业人员等;政法学学生主要就业方向是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党政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行政管理、新闻媒体、文化宣传、出版发行和教育科研等部门,或从事法制新闻、宣传和管理等工作等。
四、院校数量差距较大:截止到2014年,中国共拥有8所政法类院校,这些政法院校的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均在排在全国前列;开设法学的院校就多的多了,比如仅上海就有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14所院校。
(10)法学西南现象扩展阅读
一、法学专业,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但是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法学就业的寒冰期已到来。法学,真的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专业好就业难的专业吗?我国正处于由行政体制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法学专业正经历着阵痛与新生,法学还是有那么一系列的就业热门方向,正在升温回暖。
二、“五院四系”,是新中国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学的法学院(原法律系)的简称,中国高等法学教育界曾有这一种说法:只有从“五院四系”走出来的人,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科班生。这9所高校的法律科学在中国法学教育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中国司法机关80%的骨干人员均有五院四系的培养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