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道德
Ⅰ 4个什么是道德礼论制度文化
礼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夏、 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版的周 礼已比较权完善。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的德治,荀子在《礼论》中,论证了 “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认为礼使社会上每 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的等级制中都有恰 当的地位。
Ⅱ 用中国礼的观点阐述道德规范是什么
中国礼文化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其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礼强烈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言论和行动。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信、遵礼义已内化为一种民众的自觉意识而穿于其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著名思想家颜元的“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亡”等都充分反映了礼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相伴而生、相伴而长。 礼之产生,可以溯到远古时代。首先它是人类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自然的人伦秩序是礼产生的最原始动力,人们为生存和发展相互依赖,逐步积累和自然约定出一系列“人伦秩序”,这是最初的礼,后又有“圣贤之人”如黄帝、尧、舜、禹等为“止欲制乱”而制礼,身体力行为民众做榜样,从而使礼在“维稳制乱”中发挥了作用,也正因如此,人们更加遵礼尚礼。其次,礼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祀活动。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低下,无法解释和征服自然现象与自然力,于是人们把关于人的灵魂观念扩大到他们所接触的自然界万物,从而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开始用原始宗教仪式等手段来影响神灵,如祭祀、崇拜、祈祷等,期望以虔诚感化和影响自然神灵,以使其多赐福少降灾,原始的“礼”便产生了。
结合文化和礼之起源,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
(一)礼之本意为敬神,后引申为表示敬意所应具有的态度,即礼首先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对己的尊重和敬意时的态度。
(二)礼是一系列动作,是使内在敬意的态度外在表现化的动作。即通过一定的动作表达自己内心对人对己的尊重和敬意。
(三)礼是一种程式或仪式。通过多样性的仪式,表现出行礼人对人对己的敬意、爱戴和重视。
(四) 礼还是用来表示庆贺或敬意的物品。‘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以衣冠文物标榜国家文明的特色,举世所无。中国人的治国方略,经过诸子百家的争鸣与论辨,最终走上礼治的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礼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礼”字蕴含多种人文精神元素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贲·彖》:“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礼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礼主敬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群处的基本要求是彼此的和谐相待与分工合作,唯有如此,才能形成群体的合力、推进社会发展。中华之礼的基本精神,正是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的。
《礼记》开篇第一句话便是“毋不敬”。儒家以月亮的盈亏为喻,提出“满遭损,谦受益”的理念,提倡谦虚自守、低调行事。故处处尊重他人,凡事多看他人长处,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既是修养,也是美德。
有人说儒家倡导的礼不过是统治阶级之礼,是贵族阶级内部的行为,与庶民无关,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这种说法似是而非,是对礼学文献没有细读,甚至有误读。我们来看《礼记》是怎么说的: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这段话说得很清楚,“自卑而尊人”并非专门针对富贵者,而是包括“负贩者”在内。“负贩”是背个篓子或挑副担子沿街叫卖的小贩,属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他们懂得了礼,就可以人穷而志不短。可见,礼是博施于所有人的。
自谦而敬人是中华礼仪最重要的特色,在各种礼仪中体现得极为充分,交际语言中的谦语与敬语,堪称是最能体现东方文化特色的典范。
■礼主博爱
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口号,其中“博爱”一词,国人多以为是西方人的首创。殊不知,撰成于战国时代的《孝经·三才章》就出现了这个词。
在《礼记》的《礼运》篇里,孔子把“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作为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那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人人都能像爱自己一样爱他人。孔子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为实现人类远大理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来培养爱心。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给了我们最无私的爱。当我们一天天成长起来的时候,父母却在一天天走向衰老,越来越需要得到亲情和关心。子女孝敬父母是一种自然亲情,最容易做到。孝敬父母并非是提倡狭隘的私亲之爱,而是以此为起点,把对父母的爱推广到天下人父母的身上。《孝经》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唐玄宗把这两句分别解释为“博爱”与“广敬”,是非常有道理的。
中国人从童蒙时代起,便受到了博爱的教育。《弟子规》说:“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人皆同类,大家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之下,共生于同一块大地之上,只有彼此相爱,才能拥有幸福的未来。把爱作为一种具有普世意义的道德来推广,是何等人性化!
■礼节人情
人是有血有肉,有丰富情感的动物,一生处于喜怒哀乐之中。人们对于事物的反应,往往不是太过,就是不及,因此人的情感需要道德理性的修正和调适。儒家的礼,就是为了合理地节制人的性情、防止民众或过或不及而设:“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 《礼记》说:“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近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楚简说:“始者近情,终者近义。”与此如出一辙,证明先秦儒家对礼节人情的问题,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的理念。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朱熹说:“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可谓深得诗的大旨。
所以,在情感问题上,要懂得一点儒家的“中庸”之道,把握好度。如果大喜大悲,狂躁暴怒,小则影响身体健康,大则影响人生幸福,破坏社会和谐,甚至酿成悲剧。人是理性动物,人高于禽兽的地方在于,人有能力把情感控制在不偏不倚“中”的境地,能够客观地面对功过、得失、是非、毁誉。
■礼乐兼修
儒家文化是礼乐文化,礼乐相须,不可或缺其一,这是中国文化里极为重要的特色。据《礼记·王制》记载,上古君王有定期巡守四方的制度,所到之处,地方官员要 “述职”,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展示当地流行的民歌。君王据此可以了解民风是否淳朴。听到纯正无邪的民歌,则由随行官员记录后推广,此即 “采风”。古人认为,盛德之帝必有盛乐,音乐已然成为圣德明君的象征,在历史文化上的地位之高,不难想象。
《乐记》说:“大乐与天地同和。”乐的最大作用是使人心“和”,所以,儒家想方设法在各种场合让人们接受乐的熏陶,包括在宗庙、乡里、家里。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 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乐记》这段话里的“和敬”、“和顺”、“和亲”,都以“和”作为前提,可谓用心良苦。《乐记》还对礼乐的职能做了论述,如“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近年出土的郭店楚简也有类似的表述,最明快的表述是:“礼,外也。乐,内也。礼乐,共也。”只有礼乐兼修,才能成为内外完美的君子。这些精辟的论述对修身养性颇有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反复吟咏、玩味。
■礼尚往来
礼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礼记》上说:“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
礼是指礼节,尚是注重的意思,礼尚往来所崇尚的是彼此有礼,互相尊重。我最初在清华开“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这门课时,每次上下课,我都向学生鞠躬行礼。第一周我这样做,学生都毫无反应地看着我,第二周还是如此。第三周上课,我依然鞠躬行礼,学生还是没有反应,我这才跟他们谈礼尚往来的道理。我说,大家注意到没有,我每堂课讲九十分钟,都是站着,中间也不休息,这有多辛苦?哪位同学想体会一下,可以站着听九十分钟试试。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在上下课的时候起立十秒钟,向老师表示一下尊重?我孩子的年龄都比你们大,我这么一个老头向你们行礼,你们居然若无其事,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么做合适吗?
按照《礼记》的说法——“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现在是你们失礼了,怎么办?是不是从下周开始上下课的时候咱们“礼尚往来”一下?同学们纷纷表示从这堂课开始。下课铃声一响,大家都站了起来,师生互相鞠躬致敬,以后每次如此。说明清华的同学都是好学生,问题是没人给他们讲这些道理。
我对同学说,我要求大家行礼,并不是要求你们特别尊敬我,只是希望大家由此培养恭敬之心,在学校尊敬老师,回到家里尊敬父母,将来工作了,尊敬领导和同事。你这样做了,才可能得到大家的尊重。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问题是你首先尊重了别人没有?如果人人都懂得这个道理,都能通过尊重他人来赢得他人的尊重,不就是“我敬人人,人人敬我”了吗?
“礼的精华”可为当今时代所用
上面略述了礼在中国文化中的极端重要性。可以说,离开了礼来谈中华文明,则无从谈起。中国之外,全世界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色彩如此鲜明的原生文明。
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复兴。中华腾飞需要民族精神的引领。五千年历史与文化,蕴藏着丰厚的民族精神资源,需要我们去发掘与提升。中华腾飞需要大力提升民族整体素质,革除种种不文明、不讲“礼”现象。如何看待中华的礼乐文化?它在当今时代是否还有利用价值?一生研究中国文化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生前与美国学者谈论中国文化时如是说:中国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字,就是礼。礼是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钱先生的说法,可谓一语中的。西方人的礼是礼节、仪式,中国人说的礼可谓无所不包,与西方人说的文化相仿。中国人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并且通过礼的形式,使之“格式化”,推行到各地,从而深深地扎根于社会,成为我们紧密联系的强大纽带。钱穆先生认为:“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如此宏论中国文化的本质,读之令人如醍醐灌顶。衷心希望大家能从钱先生的论述中,正确认识和推广中国礼乐文明。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传统礼乐文明不是沉重的历史包袱,更不是糟粕一堆,其中蕴藏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其精华完全可以为我们的时代所用。
Ⅲ 论述礼的基本含义以及基本准则
一、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礼仪和礼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分别解释如下:
1、关于礼仪的解释如下: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方面的内容。礼仪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说,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可以大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外交礼仪等六大方面。
2、关于礼的解释: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二、关于礼的六个方面的含义: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
2. 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
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
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
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
6. 姓。
Ⅳ 论语论礼
我写过两篇,给你参考吧:
《论语》林放问礼之本
【原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注释】
(1)林放:鲁国人。
(2)易:把事情治办周全。
(3)戚:哀痛。
【译文】
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你问的问题很大啊,很有意义!一般的礼仪,与期奢侈,不如节俭些;丧葬仪式,与其办的周全、尽善尽美,不如心里真诚悲痛。”
【评析】礼有一个形成及演变的过程。人与动物有一些本质上的区别,比如直立行走、语言,有人说礼也是根本区别之一。据考古发现,有的远古时代遗骸旁边有粉未,据估计这就是一种生者对逝者的感情表达,是丧礼的雏形。一个人这样表达,就有更多的人效仿,于是礼就形成了风俗习惯,风俗日久就形成了文化。但是,礼一旦成为文化,在形式方面就可能丧失了最原本的情感表达,而是为了有礼而行礼,礼的制度也越来越繁杂。
面对春秋时期繁杂的礼,鲁国人林放就提出了问题: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马上对他提出了表扬、赞叹,说他问的好!为什么呢?这个林放没有留下更多的生平资料,可见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也不是什么仁者贤人,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可能是一个普通官员,即使官比较大,也顶多是个省部级吧。然而,他就问出了这样一个有深度的问题,现在哪一个省部级官员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呢?
孔子于是答了,说礼与其奢宁俭,丧与其易宁戚。朱子曾注:俭者物之质,戚者心之诚,故为礼之本。我们为什么要有“礼”呢?是因为我们丰沛的情感、我们的心意需要一种方式来表达,“礼”就告诉了你这种方式,所以礼是内心精神境界的外面表现。如果只有礼的形式,而没有了礼的精神,那就失去了礼之本。我们中华号称礼仪之邦,是一种精神的东西,而不是形式。
于是,礼的发展似乎走进了一个怪圈,就是从质朴的礼,发展成为风俗习惯,成为人人遵守的一种准则,然后上升为文化,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以此为礼的时候,可能礼之本已经失去了。比如说丧礼,规定出了穿什么,戴什么,怎么哭,居丧多少天,人们只是依礼去做这些事情,做的规规矩矩,圆圆满满,但是如果没有内心真正的悲痛,这些形式有什么意义呢?于是开始有人反思,要求去除这些形式的条条框框,呼吁回归到原来质朴的礼……回到原来,然后经过另一次的轮回……
仿佛居士的一句话可谓道尽了礼的前世今生和来世:繁礼耗神,简礼损情;初礼则庄,久礼则戏;稀礼则厚,频礼则薄;严礼则烦,宽礼则怠。故礼生礼灭,随世流转,变伟千古,莫知其数。
【故事】下面我举几个小事例,来理解孔子他老人家这句话。
第一,礼与其奢宁俭,就举三个婚礼的事故吧。两个奢华的婚礼,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燃起多少灰姑娘变白雪公主与王子偕手百年的梦,然而事实证明对神的誓言都脆弱的那么不堪一击;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礼够奢华,然而不需婚礼就注定这是一个悲剧。一个足够俭的婚礼,没有嫁妆,没有仪式,没有大宴宾朋,新房是男方的办公室,新娘因为被通缉远道投奔而来,于是就算结婚了,但是他们却偕首共同恩爱生活了五十多年,最后同用一个骨灰盒,骨灰都撒在一起,他们就是周恩来和邓颖超。
然后再举一个红楼梦中的例子,就是元妃省亲,本来省亲就是回家与自己的家人团聚,然而,因了礼,元春只能高高在上的“享受”自己长辈的参拜,想拥抱一下自己的亲人都不能够。还有祥林嫂的故事,让鲁迅对“吃人的礼教”狠狠的鞭笞。这些,是礼的错吗?我想不是,这些礼已经成了耗神的繁礼,戏的久礼,频的薄礼,已经失去了礼之根本,不能反应人的内心情感。
最后再举两个葬礼就更能理解孔子的话了。第一还是红楼梦中的故事,秦可卿的葬礼,这可以说是最“易”的葬礼了,被王熙凤办的非常完美,那么多人举行了那么多的仪式,花了那么多的钱,然而,有多少人是真正心里悲痛的呢?这种葬礼是对逝者的怀念与追思吗?另一个是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故事,一位母亲以为自己的女儿方登死于地震,为自己的女儿建了一个简单的墓,墓里放着一个新书包,每年开学母亲都会买了新课本埋进去,因而里面有所有的课本。这个葬礼不隆重,不奢华,但是,所有观众都能体会到母亲爱女儿的那一颗心。
好了,让我们再来用上述例子来诠释一下孔老夫子的箴言吧:礼,与其像戴妃与王子的婚礼那样奢华,不如像周邓的婚礼那样俭朴,其根本在于是真的要偕首百年;丧礼,与其像秦可卿的葬礼那样治办周全,不如像方登的葬礼那样,有母亲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哀伤,那才是有内涵的礼,礼仪之邦的礼。
《论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原文】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恰到好处。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引申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之道。
(4)节:调节、限制。
【译文】
有子说:“礼的功用,是为了让人们相处和顺、社会和谐。上古圣王之道也就美在这和顺之上,不论大小事情都都是为了人们生活的更和谐。但是也会有行不通的时候,如果一味的为了和谐而和谐,无原则的调和,而不用礼来为之作适当的限制,就行不通了。”
【评析】
这一小节讲的是礼的作用。这里的礼,不是外在的礼貌、礼仪,而是“整个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我们中华民族号称“礼仪之邦”,是一个非常重视“礼”的民族,并把“礼”认为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重要工具。
《礼记》开宗明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成庄。”
《礼记·礼运大同篇》中设想了一个以“礼”维系的理想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现在我们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从论语中这一句来看,也不是什么新鲜的思想,孔子早就提出来了,不仅提出来,而且如何建设和谐社会,都指出了非常明确的道路——就是讲“礼”。
相传礼为周公旦所定,东周时“礼崩乐坏”,所以孔子整理《礼记》,呼吁恢复礼。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不说“礼崩乐坏”吧,也差不多了。经历了上个世纪半世纪的战乱,又经历文革的打砸抢烧、离经叛道,“孔家店”数次被打倒,然后是三十年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又一次的西学东渐,中国文化中传统的“礼”消失殆尽。
我听一位CEO的讲座,他就讲到他上大学时,路上遇到学校的校长,他就深深的鞠了躬,说“校长好!”结果校长愣在那了,不知如何应对,尴尬片刻冒出一句“你吃了吗”?他只好回答“还没有”,校长于是说“那赶紧去吃吧”!他就走掉了。我相信孔子的学生路遇孔子肯定不是这样的。连外在的礼都没有了,还谈何礼和精神“尊师重教”呢?
下面又说“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下面举大小两个例子。第一个从大的事情上说,我们知道在尧、舜、禹的时代,是禅让制,类似现在西方社会的民主选举,让有才能的人当领导,这便是礼的精神的体现。第二个从小的事情上说,我们都知道一个词叫“画地为牢”,相传在很久之前的社会里,人们都很自律,道德高尚,如果有人犯了错误,就在地上画个圈把他限制住以示惩罚,即使这样,哪怕他身边空无一人,他也决不会提前走出圈子半步,这就叫“画地为牢”,这也是一种礼维系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难道圣人是有先见之明,预见到了我们今天要建设和谐社会将会遇到一些问题?圣人就是圣人哪,不得不承认。下面又讲了不要一味的追求所谓的和谐呀、美好呀、歌舞升平呀,为了和谐而和谐是不行的呀,是会出问题的!
我们当代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的新闻报道,多是报喜不报忧,粉饰太平。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宣传部门就曾下了命令,不许报死了多少人,甚至不许记者进灾区采访。后来风向才变了,变成公开透明,并欢迎外国记者到灾区采访。只报和谐的事情就是真和谐了吗?不报忧就没有忧了吗?
再举一个例子,现在有些地方为了彰显歌舞升平的和谐社会,弄了很多形象工程,为了“绿化”,把秃山用漆涂成绿的;劳民伤财建设许多华而不实的“形象建筑”等等,都是所谓的“知和而和”,是“不可行”的。
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以礼节之”。一个地方官,想要开创一种和谐的社会局面,其实很简单,上面《礼记·礼运大同篇》已经讲了“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谓小康”,如此就小康社会啦,就是和谐的大同社会啦!这不仅是统治者的追求,也是老百姓的追求,可惜千百年来,也没有这样一个社会。
其实我们现在的和谐社会建设,废弃农业税,推行社会保障制度,实行义务教育……走的正是这条路。
Ⅳ 求关于文明礼仪、道德的古诗词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孟子》 孟子是中国儒家早期了不起的人物,他倡导人性本善,坚持仁义并举,丰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理论,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孟子》中。《孟子》一书对后人的教育和启发甚多,影响深远。在《孟子》一书中,“君子”是一个高频词,出现八十余次,书中从人格上、道德上把仁人志士、仁义之人、有道之人称作君子。国学大师钱穆讲“中国人讲人,列出许多区别来,如君子小人,善恶贤不肖等,而最高则有圣人”,还说“讲做人道理,实为中国文化之精髓”。 在孟子眼里,“君子”有古今的分别:“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公孙丑下9,本文引用直接注明孟子篇章名和节数,下同)这是说,从对待过错的态度和做法上,可以看出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的高下之别。有过则改而不顺,更不得从为之辞,应是君子的正确态度和做法。 君子不仅有古今之别,也有与庶民、小人的差别。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于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离娄下19)人和禽兽有差异,但差异几希、有限。君子存之者为何物?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离娄下28)仁和礼存于君子之人心。孟子又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28)人己之间互敬互爱,在今日社会也是需要提倡的,可以是良好的夫妻关系,也可以是和谐合作的上下级关系与同事关系、朋友关系。 孟子以义为路、以礼为门:“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万章下7)常将仁和义并举,以仁为宅、以义为路,如“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上11)“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10)孟子能近取譬,以宅、路、门比仁、义、路,阐述了如此一番君子之道和做人道理,影响深远。人生之中不居仁宅,不走正路,岂不可哀可叹! 《孟子》中“君子”“小人”的对比,有明朗朗的一句“君子小人,每相反而已矣”。(滕文公上3)提醒人们注意君子和小人的分别。与小人对立的还有“大人”。大人者,德行高尚的人。如“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14)体有贵贱,有小大,所以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孟子提出了“心之官则思”的名言,明确了大人“立乎其大”的要求。(告子上15) 大人存其仁心、养其大志,就是君子。与“君子”“大人”相媲美,尤为后世称道者为“大丈夫”。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是对大丈夫的绝妙概括,成为亘古以来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和行为自律,为大人、做大事、行大道成为一代一代中华儿女的人生理想和坚定信念。 人生会面临很多变数,个人有得志与不得志的状态,孟子提出“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9)穷独达兼的思想,得志泽民利民,不得志修身行道,一直为后人所景仰。孟子得志有“三弗为”,深知而且践行“养心莫善于寡欲”。(尽心下35)。 不得志独行其道,反映了君子志于道的坚定。孟子还提出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4)不亲、不治、不答,无怪乎他人,而是反思自己是否仁爱足够、智慧充足、恭敬有加。 仁、智、勇被儒家认为是三大德,仁是第一位的,不仁就谈不上智和勇。仁者无敌,知耻后勇。《孟子》中讲了君子之耻:“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离娄下18)名声超过了实情,君子会感到羞耻。人和水一样,要有本源,才能形成壮阔之势,而不能靠虚假包装,蒙混社会大众。“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人不能没有羞耻感,失去了耻感,就真的很无耻也很可怕。后世顾炎武特别讲到做人要“行己有耻”。做人要自己知耻,否则无从谈起。 关于君子之乐,孟子也有一番宏论。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尽心上20)孟子所言君子三乐,王天下不与存,且其一乐、三乐皆需依赖外部条件满足,独二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则纯由自己而定。君子所乐者,乐于仁义,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离娄上27)君子做人问心无愧,言行留好样于儿孙,心术无愧对天地。 《孟子》中还讲到君子之忧患,忧和患二字多是分开而言,“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离娄下28)“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所忧为何?舜是人,我也同_是人,我怎么能够像舜一样做个顶天立地的有德有才之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激励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修身正心做君子。 《孟子》中讲君子之道的也有很多。如“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滕文公下8)一节,攘邻之鸡,无论日偷一次还是月偷一次,都是不义之行,非君子之道,必须从速改过。君子讲仁爱、走正道。“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14)孟子强调君子深造以道,贵在自得,也就是学习做人做事要思要领悟,悟到的才是自己的。“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尽心下32)孟子强调了君子之言不离正道,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君子一生的行动坚守。 本文梳理解读了《孟子》中的“君子”。君子与庶民、小人有别,君子存的是仁心。君子有君子之志,有得志与不得志之分,不得志则独行其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君子有君子之耻,有君子之乐,也有君子之忧。概言之,孟子教人当君子、为大人,要反求诸己,修身走正道。 在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的高校教师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孟子中的“君子”思想对新时代青年成才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我们要抓住“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借鉴传统优秀文化,做到落实落细,持之以恒,这样就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来源:青年时代
Ⅵ 礼的道德范畴主要包括哪三个层面
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以礼“引”德:礼仪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可以“内引导”人们容加强道德修养。
以礼“显”德:礼仪作为一种道德精神的外在形式,可以“显现”人们的道德水平。
以礼“保”德:礼仪作为一种操作性强的道德规范,可以“保证”道德原则的实施。礼仪这种规范和准则的操作性很强,可以用语言、文字、动作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规定。
Ⅶ 礼仪,道德,法律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三者起作用的机制不同,礼仪更多是个人的没有外在压力靠自我感觉来调整的行为专规范,而道属德是更多是双向的,受舆论的强制,受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等方式,来规范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法律则更多是体现国家意志,通过一整套执法机关强制实施。
其次,三者的评价标准不同。礼仪以美丑为标准,道德以善恶为标准,法律是以合法非法、有罪无罪为标准。
第三,三者调整的关系不同,礼仪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调整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法律调整的是同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礼仪、道德、法律三者在调解社会关系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三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任何社会都不是简单的一种在发挥作用,而是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Ⅷ 关于“礼与德是什么关系”
中国古代法律的突出特点是伦理道德性。“德主刑辅”“出礼入刑”一类的说法容易让人感觉,所谓的“礼”就是道德,而礼与刑的关系其实也就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实际上这种理解并不准确。 道德是指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以及同这些观念相适应的由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保证实现的人们行为的规范的总和。[1]其特点在于:第一,它评价人们行为或思想的标准是善与恶。第二,它依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不具有国家强制力。 “礼”渊源于祭祀,至迟在夏代已经出现,但并未形成整齐划一的规范。据《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周公制礼”,即在周公的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了整理、补充,厘定成一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使礼的规范进一步系统化。 礼与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孔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道以仁。人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2]礼所维护的价值理念,就是仁义,其蕴涵的价值追求就是“成德”“治世”。但礼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道德,而是道德原则的法律化。法律的质的特征不外乎三者:一是行为规范,直接指示人们应为和不应为之事;二是有强制性;三是有公共机关去执行。礼是不是法律,关键在于它是否有强制性、执行性。孔子主张“导之以德,齐之以礼”[3],显然表明德与礼是不同的,礼是有强制性的,因为没有强制曰“导”,导之不灵,则要以礼“齐”之。孔子要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4],礼管到了人们视听言行的各个方面,是明确而具体的行为规则。“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Ⅸ 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有哪些
一、个人礼仪的内涵
个人礼仪是社会个体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其核心是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
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个人礼仪是一种文明行为标准,其在个人行为方面的具体规定,无一不带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尚而诚挚的特点。讲究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这也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行为心表,言为心声”是众所周知的,个人礼仪如果不以社会主义公德为基础,以个人品格修养、文化素养为基础,而只是在形式上下功夫,势必事与愿违。因为它无法从本质上表现出对他人的尊敬之心,友好之情,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打动对方,感染对方,增进彼此间的友谊,融洽彼此间的关系。那些故作姿态,附庸风雅而内心不懂礼,不知礼的行为,或人前人后两副面孔的假文明、假斯文行径均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所为,众人将对此嗤之以鼻。“诚于中则形于外”,只有内心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有风流儒雅的风度,只有有道德、有修养、有文化、有学识的人才能“知书达礼”,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觉按社会公德行事,才能懂得尊重别人,就等于尊重自己,懂得遵守并维护社会公德,就是为自己创造一个文明知礼、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的道理,才能真正成为明辨礼与非礼之界限的社会主义文明之人。
对个人来说,个人礼仪是文明行为的道德规范与标准;就国家而论,个人礼仪乃属一种社会文化,它是构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也是一个国家文化与传统的象征,更是一国治国教民的经典。素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就十分崇尚“礼”,也极为重视礼仪教化。历代君主、诸路圣贤均把礼仪视作是一切的准绳,认为一切应以礼为治,以礼为教。关于个人礼仪与社会文明的问题,我们的先人也有过不少的论述。如《论语·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大意为:用政权推行一种“道”,并用刑律惩处违反“道”者,老百姓想的是如何逃避惩处而不看行为的对错和荣辱;用德来推行“道”,以礼教化人民,老百姓懂得对错、荣辱,并会自觉地遵守之。这十分清楚地说明人们对个人礼仪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天子》中的“礼仪廉耻,国之四维”,更明白、直接地将“礼”列为立国四精神要素之首,也可见其突出的社会作用。无数事实证明了个人礼仪对一个社会的净化与美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个人礼仪所形成的一种具有较强约束力的道德力量,使每一位社会成员能够自觉按社会文明的要求调整行为,唾弃陋习,最终将自己的言行纳入符合时代之礼的轨道,以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可以说,个人礼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个人礼仪不仅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和有无教养的尺度,而且也是衡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个人礼仪的现实意义
如果说,个人礼仪的形成和培养需要靠多方的努力才能实现的话,那么个人礼仪修养的提高则关键在于自己。个人礼仪修养即社会个体以个人礼仪的各项具体规定为标准,努力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不断完善自我的行为活动。从根本上讲,个人礼仪修养就是要求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把良好的礼仪规范标准化作个人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能力行为。今天,我们强调个人礼仪修养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个人礼仪修养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体现自身价值。“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人所共知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却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追求着自身的完美,寻找通向完美的道路。争当“名牌”人,强调“外包装”者有之,注重“脸蛋靓”,在乎“身段好”者也有之,但这些均不足以使人发生美的质变。费时费力费钱财之后,还是有不少人依然是“败絮其中”吗?所以,只有将内在美与外在美统一于一身的人才称得上唯真唯美,才可冠以完美二字。加强个人礼仪修养是实现完美的最佳方法,它可以丰富人的内涵,增加人的含金量,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使人们面对纷繁社会时更具勇气,更有信心,进而更充分地实现自我。
其次,加强个人礼仪有助于增进人际交往,营造和谐友善的气氛。有人称个人礼仪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作为社会的人,我们每天都少不了与他人交往,假如你不能很好与人相处,那么在生活中、事业上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俗话说:礼多人不怪。人际交往,贵在有礼。加强个人礼仪修养,处处注重礼仪,恰能使你在社会交往中左右逢源,无往不利;使你在尊敬他人的同时也赢得他人对你的尊敬,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趋融洽,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为宽松,使人们的交往气氛更加愉快。
第三,加强个人礼仪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加快社会发展进程。人与社会密不可分,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成员一起共建,文明的成员则必须要用文明的思想来武装,要靠文明的观念来教化。个人礼仪修养的加强,可以使每位社会成员进一步强化文明意识,端正自身行为,从而促进整个国家和全民族总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的发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之际,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都有理由以自觉加强自身的品行修养为己任,投身于社会主义的三个文明建设之中。
三、个人礼仪特征
个人礼仪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以个人为支点。个人礼仪是对社会成员个人自身行动的种种规定,而不是对任何社会组织或其他群体行为的限定。但由于每个群体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所组成的,每一个社会组织也都是由一定数量的组织成员所构成的。因此,个人行为的良好与否将直接影响着一个群体、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从此意义看,我们强调个人礼仪,规范个人行为,不仅是为了提高个人自身的内在涵养,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序与文明。
第二,以修养为基础。个人礼仪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表现,而是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品格与文化修养。若缺乏内在的修养,个人礼仪对个人行为的具体规定,也就不可能自觉遵守、自愿执行。只有诚于中方能行于外,因此个人礼仪必须以个人修养为基础。
第三,以尊敬为原则。在社会活动中,讲究个人礼仪,自觉按个人礼仪的诸项规定行事,必须奉行尊敬他人的原则。“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尊敬别人,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礼仪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而且还可以避免或缓解某些不必要的个人或群体的冲突。
第四,以美好为目标。遵循个人礼仪规范,尊重他人,按照个人礼仪的文明礼貌标准行动,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个人的自身形象,更充分展现个人的精视风貌。个人礼仪教会人们识别美丑,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引导人们走向文明,它能使个人形象日臻完美,使人们的生活日趋美好。因此,我们说,个人礼仪是以美好为目标的。
第五,以长远为计。个人礼仪的确会给人们以美好,给社会以文明,但所有这一切,都不可能立竿见影,也不是一日之功,必须经过个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和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因此,对个人礼仪规范的掌握切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Ⅹ “礼”有哪些伦理道德内涵
礼,lǐ,
(1) 会意。从示,从豊( 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2) 同本义 [offer sacrificer to gods]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
2. 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
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
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
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
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