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谈空
1. 《道德经》第一章天地之始说的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道德经》第一章并没有专门解释“天地之始”是怎么回事,到是第四章和第二十五章在谈“道”的源头属性时涉及到了几句。
《道德经》第一章在阐释“道”可以取道遵循,但没有可以一成不变取道遵循的道之后说:“无,名天地之始。”意思是说“用没有来为天地的开始命名”。
《道德经》第四章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
意思是:“道空荡荡地,所以把握它可能不圆满。它真深邃啊,像万物的主宰;它真精妙啊,好像存在着可能本来就存在着。我不知晓它是谁的儿子,好像是天帝的先祖。”
“寂兮寥兮”,寂,言其无声;寥,言其无形。道默默地存在,不轰轰烈烈,是说“道”不事张扬。“独立不改”,独自存在,不为外物所动,表明“道”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周行而不殆”是说“道”循环往复运行而不止息,强调它的普遍性和动态化。
现在回来再说“无,名天地之始”,天地混沌状态没产生时,对于后来出现的人来说什么都没有,所以用“无”为天地之好命名;当人类出现,认识了自然,认识了出现在人的视野中的事物,便用“有”一一地为万物命名。
2. 道德经上那一章可以使人放下一切,心无杂念
译解老子道德前言
一笑所译解的老子道德,纯属自己人生体验及所学获得的感悟,目的在于警示世人,万勿不明道而无知妄为,因一切灾祸痛苦等命运都是自己背道妄为所致,正所谓“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以免重蹈本人一笑过去人生挫折痛苦的覆辙。希望后来人能参悟老子道德一书,悟透生命的真相,不被世间万象所迷惑而损人误己,从而走上守德悟道的正路,进入返朴归真的智慧人生。
世人若不了解生命真相,被功名利益所驱使,就会失去人的真知大爱,极易演变走向纷繁痛苦之路,会陷入无爱心的畸形人世,如此就是地狱,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经验到自己和集体所创造的社会给自己带来的痛苦、恐惧、紧张、忧愁、压抑、疑虑等一切负面的体验,而且若无有集体的觉醒,这种负面的演化将越来越糟,甚至导致世界毁灭。
而人若觉悟到生命的真相,自然就会拥有对所有生命的真爱,世间人人不丢失真爱,无论怎么做都不会走向它路,世界将会走向另一极,人间天堂将不再只是梦幻。可惜的是,当人被引入疯狂无知,都以自我利益为中心,那么无论怎么规范和严律,都必然很难从善,更无从谈什么会真正觉醒。有些人觉醒只能发生在头脑思想的边缘,这种表浅的觉醒毫无强度可言,无法穿透厚重的自我,使人最终无法真正明道从德。
老子是最伟大的觉者之一,其著述的道德虽只有五千余字,却表露了生命之道的深邃博大,展示了道的大爱和生命之美,一再提示生命应该如何为之才是正道。但是人们已经演变的没有能力来觉察自己了,于是老子也感叹道虽至简,却知者少,行者更稀。
为了象一清这么纯朴天真可爱的生命勿再错过宝贵的一生,为了众生不必再体验一笑曾经的苦难人生,不再陷入纷繁杂乱的自我挫折与痛苦之中,不再错过生命能量最强足茁壮的时刻,从而失去了此生觉悟生命真相的最佳机会,一笑必须再译道德,以入众才云集之道,使喜爱老子道德的有缘人多一份选择内容。一笑只有三年级水平,勿管文字水平低劣与否,只取其意便好。为了使读者看明白,在表达道之神时特意用了多种字眼,如道灵等。为了方便阅读,本书中去掉了每章的文字注解,读者若需要了解字意可以自查。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在北京肿瘤医院住院等待肝癌切除手术。一笑那年刚好二十九岁,却因工作生活的紧张压抑已经失眠五年了,吃六片安眠药也睡不着。但当一笑把所有牵挂的事都写在遗嘱上以后,却真正做到了四大皆空,不用任何安眠药物就可以天天一觉睡到天亮。而且在病床上打坐时发生了九岁时发生过的空无境象,真的太美了,房间与里面的东西好似在一种真无状态里,旁边的几个人在说话但却好似与一笑不在一个世界里一样,独处的存在安祥又美妙,无法用语言形容。
空无意识只是安祥无脑地存在着,但却无比深虚,以至于感觉周围的人的存在好似在另一个世界,不特意的觉察甚至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但当想试试身体能否动时,却仍然可以自由行动,一切忧虑烦恼恐惧等完全消失,整个生命化为一个整体地只是存在着。此次美妙状态的发生虽是短暂的,但却足以让人终生难忘,甚至觉悟多多,它只能在全然放下的那个时刻才会发生,真可谓是心死神活,也明白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真实意义。
当一笑发现了生命之道的奥妙之门,知道了还有更美妙的生存状态,于是发志实修探索生命真理,十年间从没有间断拜访各地大德高僧及佛道高人名师和气功太极拳等,终于从繁琐杂乱的迷雾中觉悟到生命的意义,明白了老子之道的大爱之意彻。这兴许是一笑自肝癌手术后一直十一年没有再复发的原因。
老子是得道后的灵神写出的道德,一笑是凭受苦受难的感悟译解老子的道德。老子是无为之道,一笑却只是有为之道,两者可谓天地之别啊。为了让读者能够看的懂,特意对前面章节内容多做了些解释,后面章节内容无需多说自然就易看懂了。译写的道德每章前文为译解道德文字之意,在有些章节后面一笑随意填加了自己的认知内容。译解的内容皆出于一笑及笑雨的人生经历及参禅悟道的实证经验,是否正确由大家参考借鉴。
道德之意决非语言能够表达深透的,正所谓一问得解百惑生。译解道德经过程中,感觉每一章节都有千言万语要说,但因精力有限,只能描述大概,所以读者更会有难解之处。由于老子描述的道德超出正常人的思维逻辑,而且在每个章节所表达的意义不同,因此读者必需看完整篇道德经,才会明白老子的道是真正的完美,它并没有任何矛盾,其内容很容易看懂,有缘的人们通过悟参老子道德,很自然的就能悟到生命的真意究竟是什么,不仅能够明白道德经讲述的内容,而且还能觉察到道德经没有讲述到的真相,如此也即是本书存在的意义指向。
生命的关键还是在于舍繁从简才能入道修德,这才是生命最需要的,道德之文不只是看懂了就行了,更不是只为增加自我的知识来彰显道能,道能不是靠知识得来的,靠学习知识来提升道能是不可能的,那样就是在浪费时间。
一笑经验到的,如同气功、太极拳等各领域一样,稍有进步的悟道者也极易生出为人之师的欲望,阻碍进一步静修身心,悟道者不可不察。当悟道有所收获可以帮助别人,但不可产生我执,即使别人否定你或比你强,心也不会为之所动,道不在那些语言里,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明道若昧。
要警惕产生自我虚荣之心,因而患得患失,如此必是自我偏执。真悟道者自会淡泊一切,外在虽然在做各种事情,但心却非常平和,万事不为所动,此乃自我之慧真识所至。修者只有时刻洞察生命身心欲望的变化真相,才能保有安祥静在观照的美妙,才能超越自我之欲,以顺利度越此欲关。一笑一直在讲勿对自己崇拜或称师,只为此矣。
希朋友们自辨真相之道,成为闻道而行的上士之君,早日踏上道德归真之路,不负自己生命在人世一回。 祝所有的兄弟姐妹们安祥自在,幸福快乐,早日进入老聃的道德之门,了悟自己生命真相。
此书也供喜好者参阅,内容正确与否,读者自己明辨。
3. 老子的《道德经》和宇宙观是什么
《道德经》即《老子》的后称。因《老子》分上下两篇,共81章,上篇又名“道经”,下篇又名“德经”,故《老子》全书又有《道德经》之称。它是用韵文写成的一部有完整体系的哲理诗,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
“道德”二字,在儒家那里,谈的是善恶问题;在道家这里,谈的则是宇宙的本原问题。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老子认为是“道”。何谓“道”呢?就汉语上说,“道”从首、从走,其本义为人走的道路,有四通八达之意。甲骨文中虽未见有道字,但有途字,其本义是道途。道字首先见于殷周的金文,指道路。后来,《说文》称:“道,所行道也。”在春秋时期已指天象运行规律,有时也包括人生吉凶祸福的规律。这就是哲学上的“天道”与“人道”的含义了。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道”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他认为“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宗”。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二章,以下引《老子》只注篇名)这里的“一”指元气,“二”指阴阳,“三”指阴阳相交,产生冲气而成和,形成天、地、人,就化生了万物。
何谓“德”呢?“德者,得也。”老子认为“物得以生谓之德。”(第五一章)也就是说,道是德之体,德是道之用。由于道的作用,使万物生长遵循自然界的规律。万物的自生自成,这就是德。所以道之所以尊,德之所以贵,原因就是道德不发号施令使万物生成,而是万物按其固有的规律自然而然地自生自成。故曰:“以辅(顺)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四章)。这样,老子从自然哲学回到人生哲学,认为一个人立身处世,都要顺乎自然,不应强求,不要锋芒毕露,这就是“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办成,做好。由此看来,道家哲学是重“自然”的。
那么,“道”本身究竟是什么呢?它怎么成为天地之“根”、“万物之宗”呢?
在老子看来,“道”包含着世界万物的道理,它没有形状,没有声音,没有实体,并且永恒不变,这道理不是用语言文字所能说得明白的。正如苏东坡在《日喻》中所说的,就像明眼人无法跟瞎子解释太阳一样。用老子的话说,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因为你称它白,它就不是黑;你称它有,它就不是无了。其实,“道”是“无”和“有”的对立统一,只能靠心灵去领悟。宇宙的本体是“无”。由“无”而生天地,由天地而生万物,终于形成了万象纷纭的世界。“道”是创生宇宙万物的本源。“无”是道的本体,“有”是道的作用。当“道”一产生创生的作用时,万物就随之而生,这就称之为“有”。世人往往只知道“有”的利益,而不知道“无”的用处。事实上,“无”的用处比“有”要大得多。天地之间就好像风箱一样,中间是空虚的,亦可称“无”,但正因为空虚,所以才能够产生万物。好比一个空杯子才能盛物,一间空房才能产生居住的作用一样。由此可见,无形无象无声的大“道”的妙用之无穷了。用老子自己的话说,“道”就像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生在天地之先,无声又无形,岿然独立,永不改变,循环运动,永不疲劳。它可以成为天下万物的母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把它叫做“道”。
这里,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道”没有人格,决不是上帝的别称。老子讲:“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五章)这就是说,“道”仍然是“域中”(自然界)的四大之一,它没有超出自然而成为自然的主宰,它不是什么超自然的神灵。以“道”来治天下,则传统观念中的“鬼”就不起作用了(“其鬼不神”)。“道”无欲无意无志,可以算是渺小,它又是万物之总归,可以算是伟大。这样,传统文化中的“天”“帝”“鬼”“神”在这里统统失去了主宰的地位,不再有什么权威性了。
“道”占据着主宰地位,但“道”却不以主宰自居。“道”的主宰作用只是让万物顺其自然而无为。所以,“道”这个主宰,实际只是某种普遍存在的自然无为的法则而已。这也说明老子哲学是敬人为本,敬神为末的哲学,是有明显的无神论的倾向的。这也说明中国哲学的人文精神淡化了中国人的宗教意识。
老子还反对天道有知论,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他说:“天地不仁。”(第五章)即天地无所谓仁与不仁,万物皆自生自灭,人与自然环境没有神秘的感应关系。所以,老子的“天论”具有比较彻底的无神论倾向,这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老子的哲学思维是十分辨证的。他认为人世间的一切概念、判断、价值等都是相对的,相比较而产生的。例如牙齿最硬,舌头最软,但随时间的推移,人老牙脱,舌头却完好;高和下是互相比较而存在;兵器是锐利的,但却是不祥的东西;人类好用智巧,但天下却大乱了。所以,圣人应以无为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之教,“不争”之德。例如对金银珠宝的有无、多少,看得过重而不知足,就会自寻大祸。他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砍得”(第四六章)。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知足是最大的灾祸,个人想得到很多东西是最大的罪过。”因为“名位”会引起人的争斗,“财货”会激起人的贪。因而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治理国家要做到“无为”则无不治。人人知足,天下也就太平了。
老子的这种思想与西方颇有知名度的伊壁鸠鲁十分相似。伊壁鸠鲁说过,“知足是一种大善”。因为面对财富、荣誉、爱情等外物的挑战,只要内心知足,以面包和水之类的东西为奢侈,也就会感到灵魂的安宁,从中体会到一种独特的快乐。反之,如不“知足”,追求外物的享受,则欲望将有增无减,最后必然是不幸的。
老子的转化论思想更是十分深刻的。他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二二章)这就是说,委曲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而能伸直,低洼反而能充盈,破旧反而能生新,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会迷惑。这就是事物转化的辩证法。在老子看来,正因为圣人谦下,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正因为大树比小草刚强,而台风刮来时,小草完好无损,大树却连根拔起;正因为自然界的风无形无体,它却能拔屋倒树;正因为自然界的水可方可圆,是最柔弱不过的了,它却能穿山透地。柔弱的滴水可以穿凿(záo)坚硬的岩石,洪水还会冲垮坚硬的城池桥梁,淹没田园村舍。所以坚强的东西反而不能战胜柔弱的水。当然,老子所讲的水的柔弱,并不是说水软弱无力,而是赞美它的谦下的品格和坚韧的内在力,赞美它具有一种任何力量都不可替代的能克制最坚硬东西的能量。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天下之至柔,驰骋(chíchěng)天下之至坚。”(第四三章)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够在天下最坚强的东西里穿来穿去。这些都说明了弱胜强、柔胜刚、曲则全的辩证哲理。如果人们能克服刚强好斗,效法水的不争、柔弱、自然之性,就能产生无坚不摧、无强不克的利国利民的转化之效,这样就接近“道”了。
老子不仅看到了事物转化的辩证规律,而且还初步意识到矛盾转化要有量变积累的过程。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四章)又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六三章)这里,难和易,大和细,是质的区别,但在老子看来,多寓于少,大寓于小,难藏于易,所以有“道”的人处理事务,总是从细易着手,从而完成大难的。因此,只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再大的困难也可克服。合抱的大树,不是从细小的萌芽长成的吗?九层的高台,不是从一堆堆泥土建筑起来的吗?千里的远行,不正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吗?反之,“多易必多难”,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大难临头。这就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完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老子的这些思想都接触到了质量互变过程的辩证法。
最重要的是老子有着一定的矛盾转化的条件性思想,而且这一思想还比较丰富、深刻。他根据人们的常识,看到江海“善下之”,是为“百谷王”的转化条件。他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第六六章)因为水往低处流,千条江河归大海。正因为大海善于自处于一切小河的下游,所以才一统“百谷”,成为一切小河流的王。所以“圣人”要作为人民的领导,必须对人民谦下。只有对黎民百姓谦恭和顺,才能真正为百姓所信服。老子又说:“躁胜寒,静胜热。”(第四五章)意思是疾走能战胜严寒,安静能克服暑热。这里,“躁”就成了“寒”转化到“不寒”的条件;“静”就成了“热”转化到“不热”的条件。这说明老子看到了自然界矛盾转化的条件。同样,对社会现象,老子也觉察到转化的条件。他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九章)意思是说:富贵并且骄傲,等于自寻灾祸,必失“富贵”。这里“骄”就是福转化为祸的条件。同样,老子还看到了“居功”是功之“得”向“失”的转化条件。他说:圣人“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二章)就是说,“圣人”功成而不自居,这样功绩就不会失去。反之,则失。如战争中骄兵必败。“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第六九章)又如学习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他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惜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第二七章)这里“资”是借鉴之意;“要妙”是微妙之意。意思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否则“不贵其师,不爱惜其资。”那么自以为明智,也会变得非常糊涂。所以“不贵”、“不惜”是从“智”向“迷”转化的条件。
老子不仅初步看到矛盾转化的条件,而且还注意研究转化的方法,他的方法主要是“善”法。他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其意思是说,“圣人”经常善于挽救人,所以没有根本无用的人;“圣人”经常善于挽救物,所以没有根本无用之物。这就叫做内藏聪明。又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第六八章)“士,卒之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善于作“士”“帅”的人,并非得逞于他的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依靠他的忿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用对斗;善于用人的人,要对人谦虚。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德”,这叫做利用别人的力量,这叫做与天道配合,这是自古以来的准则。当然,这种“善”法是建立在“用人之力”的基础上,又为着“治人”的目的。他的不争之“德”,体现了他的“无为”,也不过是达到“治人”的手段而已。然而,这种“善”却是“用人之力”的转化之法。它既包含着注重客观实际的唯物论因素,又体现着善士、善战、善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思维方法。我们取其之长,“善”法应该说是一大贡献。
最后,老子还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现象与本质的对立。例如在《老子》最后的第八一章中,他对一些哲学范畴,能透过表面现象,看出些实质,这是很了不起的辩证思维。俗话说,芳香的花不一定好看,会说话的人不一定能干。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就是说,在老子看来,真实的话不好听,好听的话不真实;行为良善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良善;真正晓得宇宙间大道就在自己心中的人,不必广心博骛,知识广博的人,未必对大道有真知。这里包含着真假、美丑、善恶等矛盾对立的辩证法。他看出了某些社会现象与其实质不相一致,因而教人不能只从表面现象看问题,这是十分可取的。当然,老子的辩证法,还只有朴素的性质,还不很科学,因为社会十分复杂。科学的辩证法,既讲对立,又讲统一。如果认定:凡“信言”均“不美”,凡“美言”均“不信”;凡“辩者”都“不善”,凡“善者”都“不辩”;凡“知者”必“不博”,凡“博者”必“不知”,那就过于片面了。只看到矛盾范畴的对立,没看到它们的统一,这是形而上学的缺陷,没有转化的彻底性。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老子有着较为丰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而且认为辩证规律都根源于“道”,即“反者道之动。”(第四○章)这在古代哲学中是十分了不起的贡献,因为它说明了“道”的运动变化是相反相成、循环往复的。这个理论说明: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一个极端,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就像黑格尔说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这是儒家和道家共同支持的理论。儒家解释《易经》的主要点也正是这一点。这是哲人们受日月运行、四时相继的启发而得出的结论。《周易》讲“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系辞下》)老子讲“反者道之动。”(第四。章)。儒道同一见解,对中华民族影响很深,贡献很大。中国人往往在繁荣昌盛时保持谨慎;在极其危险时也满怀希望。这正是“反者道之动”的哲理武装了中国人的心理。
老子在哲学上的辩证思维,是和他思想上的“贵柔”有关。老子十分强调“柔”字。他断定“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六章),并以“贵柔”为旗帜,提出“寡欲”、“无欲”、“不欲盈”、“知足”、“知止”、“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不为天下先”、“不争”、“无为”、“无事”、“无私”等等,使“贵柔”成了一个内容广泛而系统的思想体系。但由于老子所处的时代是奴隶制崩溃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他后来作为周王朝的史官,已目睹列国兼并、大国争霸、民不聊生、群起反抗的局面,使他一方面厌弃旧奴隶制的“礼治”,另一方面又不满新兴封建势力实行的“法治”。他主张“无为而治”,只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就行了。这就决定了他的哲学思想的消极和保守的一面。所以他讲转化,但又绝对化地防止物极而反;他主张不争之“德”是最高明的策略,是“善”法。其实,老子的不争是争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不争之争。他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和“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是一种不强调斗争的争。正因为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和他争,这不是不战而胜了吗?这点正是老子的高明的一面。
毛泽东说过:“人贵有自知之明”。我想这与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很有理论渊源的联系。在老子看来,了解别人只能算是聪慧;了解自己才可算是清明;能胜过别人者算是有力;能战胜自己者才算是坚强。人有各种欲望,有自私的思想,要想克服这些自身的弱点,必先反省检查自己,做到自知、自明、自胜,这才符合“道”的辩证法。
4. 道家老子的道德经 我研读了好久 可现在被一点困住了求解
我也说下看法或许不恰当(你且当一乐吧):无为者,非有为与否,而在于无版所权谓有为与否。不因做而做,要顺应自然的做,没问题,但却欠缺了些。顺应自然没错,但顺应自然非是完全的按照顺应自然的做。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修习道学的人,在很多时候都能根据事态、事物、生命的发展规律而见到尚未出现的东西(暂且未找到好点的名词形容)。就好比你打算将无为化为作文一个道理。或许在作文的时候能够得到高分,但未必高考时候也能得到高分,要懂得变化。什么是恒久不变的?唯有变化才是恒久不变的。倘若你文笔犀利,思维清晰自然可选择将其化为作文亦可带入高考,但依你目前的思维来说,若带入作文或许能因有所新颖而稍有成就,若带入高考则还稍有不足。莫非还打算以不足去胜有余?治大国若烹小鲜。那是因为有了一定的成就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无为也同如是。尚未得到、失去又如何放下看破?
呵呵。好了,说的太多思维混乱啦。不好意思。一家之言做不得数。修习道学之人应无为而无以为则无所不为也。
5. 道德经的解释
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常会被归属为道教学说。其实哲学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但《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同时,前面所说的哲学,并不能涵括《道德经》(修身立命、治国安邦、出世入世)的全貌。《道德经》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作为一种政治原则,“无为”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儒家也讲“无为而治”,如《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朱熹认为“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实则表达了儒家的德治主张。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道德经》并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一部论述道德的著作。事实上,道德二字各有不同的概念。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
其中的名句摘录:
一、无为而治
二、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三、不进寸而退尺
四、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五、治大国如烹小鲜
六、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七、治人事天,莫若啬八、道可道,非常道
九、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十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十二、为之于未有
十三、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十四、强行者有志十五、处其厚,不居其薄
十六、曲则全,枉则直
十七、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十八、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十九、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二十、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二十一、无之以为用
二十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二十三、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二十四、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二十五、祸兮福之所倚
二十六、不居功,功自言
二十七、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二十八、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二十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三十、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三十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三十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三十三、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三十四、损有余而补不足
6. 根据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容器与空的部分有什么关系
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指出:“一个建筑物的内部空间便是那个建筑的灵内魂,这是一容种最重要的概念。外部空间则应由室内居住的原状中生长出来。”他的这段话似乎是受到老子的影响,因为他曾经研究过老子。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室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容器的目的是为了利用空的部分,而空又必须是形成容器的实体包围才得到的。
7. 《道德经》被有些人误读,在当今该如何去读懂老子
《道德经》被误读大概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年代湮远,使《道德经》原本,在流传过程中遭到破坏产生缺失,使后人无法全面体会老子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是因为古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人不同。导致古人的行文用词,分章断句与今人的差异,使今人对古人原意产生误解。
《道德经》在流传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三个不同版本,一为河上公版,这个版本主要由道家收藏,一为现今流传最广的王弼版,另一个版本为近代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有人说《道德经》被误读这也是一方面的原因。本人认为其实不然。"道"至高至深至精至微看似遥不可及,实则无处不在就在我们身边,正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就《道德经》出现的诸多版本来讲,这也是道之使然。有人说《道德经》嗨涩难懂道理艰深不解其意,真意自在文字之外,而道在我心,何故外求?
《道德经》开篇即言:"道可道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讲的很是清楚,"道"是不能说出来的,也不是一个永久的称谓,说出来,有固定称谓的就已经不是道。即然如此,我们何必要拘泥于文字,断句,篇章?真意自在文字之外,每个人对"道"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层次不同能理解的深度不同,现在不理解是因为层次不够,当有了一定修之后为自然不惑,何故要强求?况"上士闻道谨而行之中士闻到若存若无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讲的何其明白!"道"本是浅显易懂,易知,易行,易得。而今人不去实践体悟,多为功利驱使沉迷声色已是与"道"相去甚运,更有甚者,将其作为哲学计谋进行研究,这本身已是本未倒置"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研究的越深与"得道"只能越行越远。
8. 谁的佛学精湛,佛讲究因果,而又注重“空”字,一切都是“虚幻”那“因”和“果”是什么,那是有。
阿弥陀佛!仁者,佛陀当年在世,早就将二千五百年后的种种乱象为我们揭示得一清二楚。走到末法因缘的现在,真正的佛法日渐隐没,各种相似佛法,冒充佛法,甚至各种外道邪法,越来越多地充斥我们这个世间。这就好象,秋天到了,枝叶枯黄凋落,也是正常的。
不过,这些都不能代表真正的佛法,也不能根据一切表相上的乱相,来推断佛法。仁者你所见的种种乱相,只能代表他们本人,而不能代表佛所讲述的无上妙法。现在只是在末法时期,而非无法时期,尽管存在着种种乱象,但是佛的正法仍然是存在的,仍然有许多大德法师,甚至大德居士们,弘扬佛法,修行佛法。真正入佛法真义的佛弟子,决不会贪迷于生灭无常的名利之相。
关于佛所讲说的空性无二之法。此无上大法,并非我们此世间局限的逻缉观念所能揣测,它远远超出这一切观念的范畴。许多名词和名相,是不得己要借助世间这些名相来表达,是方便说。因为究竟的佛心境界,不是任何世间的名相、逻缉、意识所能表述的。而唯有放下一切障碍,以清净心、智慧心才能真正的契入此妙空不二之境界。
佛法所说的空和虚妄,决非我们意识观念当中的“什么都没有”、“假的,不存在的”。佛法当中所说的空,是指没有一个可以恒定依倚的实性,它迁流不住,终不可得!虽然终不可得,然后又能随缘幻现一切万法、万相、万境、万缘、万事、万物等等。虽幻现一切,仍然不可住,不可住,不可得!方便说,是一种空有不二的妙真如境界。因与果,都是此妙真如境界之中所现之境,尽管它本性为空,然而对于我们凡夫而言,因是就是实实在在,真实不虚的。因为我们看不破假相,不能证悟这种空妙如如之体。所以,佛既教导我们要随缘行一切善、去一切恶,又种种方便善巧引导我们众生体悟、契入此无上妙理。唯有真正的契证此如如之性,才能真正的从根本上彻底解脱众生的一切烦恼痛苦生死纠缠!
仁者,即有此善根,不排斥佛法,愿能继续深入,弃舍末法衍生出来的种种糟粕,而深入真正的佛法。若果真如此,相信仁者会感受到莫大的法益!
9. 《道德经》里 心知其空而为之 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你明明知道这玩意儿做了没有任何意义,却一定要做,而且专做这种大家都认为没意义的事情。
其实这种论断是非常难以理解的,并且在通常的逻辑里近似于胡扯。就如同老子说的无为而治其实意思就是治理国家的君主什么都不干,然后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像花瓶一样的榜样,剩下的让他们自生自灭,国家就治理好了。千万不要已发现什么地方不合理就努力去改进,结果把原先挺好的秩序弄得乱七八糟的。
何为有意义,何为无意义?我们很清楚,很理所当然,所以我们其实不理解如上的这句话,我们认为他是胡扯。就如同有人问佛陀什么是佛。佛就说:干屎橛,麻三斤。世人为了理解这些无厘头的话总是想方设法把这些话纳入自己的逻辑里,强行对其进行解释,一来二去,好像自己就真的理解了,沾沾自喜。
很多话就是按照他的愿意去理解的,比没有什么影藏的玄机,世人不懂只是因为境界差的太远,境界到了,不需要什么努力,自然就懂了。而且通过观察这些高级的谶语就可以发现自己离那种境界究竟还差多远!
10. 你是怎样解读《道德经》的
顶天立地,道德经,这本书,就这四个字